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兵锋 >

第75章

兵锋-第75章

小说: 兵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师长,杨再兴和高宠担任了陆军师的师长,张义飞担任了海军师的师长,李大、武大等十八人到各团当了团长,其余的战士从营长到排长,全部占满,等于李江彻底的控制了这只部队。
    --------&;&;&;&;&;&;&;&;&;&;-------------
    美国白宫
    杜鲁门总统正就朝鲜半岛的局势召开会议,看着就和谈问题争执不休的官员们,杜鲁门想起了那个该死的老兵---麦克阿瑟,那个敢于挑战自己总统权威的老顽固:在朝鲜战争的问题上,麦克阿瑟和美国政府一直存在严重分歧。
    麦克阿瑟一开始就准备将朝鲜战争扩大化,使之最终演变成一场至少席卷亚洲的大规模战争,从而达到他‘消灭亚洲的共产党势力‘的目的。而以杜鲁门为首的美国政府和美国的西方盟国都清醒地知道,只有欧洲才是盟国军事防御的重点,西方应该将朝鲜战争作为一场局部战争处理,以免上了苏联转移盟国军事力量的圈套,所以朝鲜战争应该结束得越早越好。当联合国军反攻到三八线附近时,急于摆脱朝鲜战争而又苦于没有面子的杜鲁门终于看到机会了。他敦促国务院和国防部开始拟定停战谈判的政策,并亲自起草了一份意在让中国能够理解其中愿意停战的信号的声明。然而,杜鲁门的声明还没发表,麦克阿瑟的一份声明却抢先发表了,他说:‘如果联合国改变它力图把战争局限在朝鲜境内的容忍决定,而把我们的军事行动扩展到赤色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内部基地,那么赤色中国就注定有立即发生军事崩溃的危险‘麦克阿瑟的声明等于宣布盟国要用全部的力量来对付中国,等于宣布远东的朝鲜战争将演变成一场世界大战。而早在朝鲜战局于美军并不有利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就已在议会的听证会上说过:‘如果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大陆,同中国全面开战,那将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愤怒的杜鲁门立即召集会议,他说:‘我现在惟一能说的是我深感震惊我认识到我本人除了解除这位国家的最高战场指挥官外没有别的选择了。‘而国务卿艾奇逊是这样评价国家的五星上将的:‘这个肮脏的农夫!‘1951年4月11日凌晨1时,杜鲁门在白宫宣布解除麦克阿瑟的美国驻远东陆军总司令一职。当麦克阿瑟中午在东京听到这一消息时,他只是对他的妻子说了一句话:‘琼,我想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自从1951年4月22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向进攻中的联合国军发起全线反击,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打响后。第五次战役历经第一、第二阶段的作战,到1951年6月10日,志愿军主动撤出三八线以北的铁原、金化地区,与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形成相对稳定的对峙线,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结束。经过五次大规模的战役,交战双方形成了对峙,战争基本回到了它在爆发前的状态。而这时,美国的战争消耗已达100多亿美元,比二战中第一年的消耗多一倍以上,从而使1951年美国的军费开支猛增至600亿美元。更重要的还有几万美军士兵的生命!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明确表示:‘朝鲜战争是一个无底洞,看不到联合国军有任何胜利的希望。‘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美国从朝鲜战争的泥潭中解脱出来,以免使美国以如此巨大的代价成为亚洲国家的死敌。终于看到希望了,中国人终于对美国政府伸出的橄榄枝做出了反应,这是杜鲁门非常高兴看到的,必须结束这该死的战争了,是让孩子们回家的时候了。
    看着争吵的官员们,杜鲁门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先生们,安静,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中国人的底牌,就先内部争吵起来,这是不是急了点?我建议我们先休会,在十日后看看中国人的反应在说。”
    --------&;&;&;&;&;&;&;&;&;&;-------------
    1951年10月10日板门店
    清早,美军谈判代表团从汉城出发,虽然每辆车上都插着白旗,却浩浩浩荡荡。因为他们的正式谈判代表每人乘坐一辆吉普车,联络官和新闻记者3人一辆,其首席代表还乘坐一架直升机,在他们那一侧,一溜排开40辆美式吉普车,还有直升机,好不威风。
    志愿军这一侧,按照协议,双方代表和各方邀请的记者人数都是对等的,所以也整齐地排放着40辆美式吉普车,连车上的白色五角星也没有涂掉,却是每辆车上都插着红旗———原来,这是志愿军缴获的战利品,而且摆着四架同样的美式直升机。所以,车多车少也属一“景”———西方记者喜欢把它拍下来,作为“实力强弱的对照”。
    武松对花荣说道:“这老美也够烧包的了,臭显摆什么呀?”
    花荣说道:“要是我们的设备拿出来,吓死他们。”
    崔磊在旁边说道:“大哥不是让我们隐藏实力吗,马上就会有他们好看的了,是吧,大哥。”
    李江看了他们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这里,马上就会有一项震惊世界的决定诞生了,我们即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第十三章 板门店谈判
    第十三章板门店谈判
    林子的话:请大家不要在催稿了,我一星期更新四~五章,这个速度我觉得在起点也是可以的了。写东西是很辛苦的,我在网上打四个小时的字,才能写出三千多字,请各位也体谅我一下。另外最近心情极度郁闷,我亲眼看见了自己的盗版书。正在考虑怎么保护自己的权利,为了让大多数人能看到本书,我一直没有加入vip,现在是心情极度的不爽。
    1951年10月一日北京
    秘密来北京的苏联特使和金日成与中国的一个副总理正在举行会谈。
    在钓鱼台国宾馆一个房间里,苏联特使看着对面的小个子副总理,说道:“中国难道就这样决定了吗?”
    “是的。”副总理斩钉截铁的说道:“我们事先已经通知老大哥和朝鲜兄弟了,这场战争必须停止,中国政府已经无力负担战争了,在打下去,中国政府就要破产了,我们的经济已经接近崩溃边缘了。”
    特使说道:“可是苏联还没有准备好,如果志愿军撤回国内,朝鲜方面是抵挡不了美国人的,你们这么做,真是不可理喻,难道一点国际共产主义的情意都不讲吗?”
    这话说的重了,副总理的脸色变了,他缓缓的说道:“如果中国人不讲共产主义情意,那现在美国人已经陈兵苏联边境了,特使先生,我想问一下,在七十万缺少弹药的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的时候,苏联老大哥为什么不无偿的支援我们足够的弹药和飞机?难道中国人的生命还不如老大哥的子弹值钱吗?”话到最后,语气里的指责意味越来越浓。
    这话说的苏联特使面红耳赤,他焦躁的喊到:“这是二回事,苏联也很困难,我们必须先解决国内的矛盾……”
    副总理冷冷的说道:“我们更困难,国内的问题更突出,剿匪、台湾、经济建设……那个不重要。”
    金日成说道:“我希望中国志愿军能留在朝鲜,帮助我们完成朝鲜的统一,我们会尽力……”
    副总理拦住他的话说道:“金主席,很抱歉,我只是奉中央的指示来传达我们最后的决定。”
    -------&;&;&;&;&;&;&;&;&;--------------
    10月12日板门店
    经过三天的谈判和中美双方的秘密接触,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正式签字仪式于10月15日举行。
    历史的时针指向1951年10月15日。这天上午,朝鲜战争敌对双方将在板门店新建起的凸字形大厅内,举行庄严的停战协定签字仪式。
    9时30分后,双方出席签字仪式的人员分别由指定的东西两门进入大厅就座……
    10时整,朝中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和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哈里逊从大厅南门进入大厅,在签字桌前就座,在本方助签人协助下,开始在本方《关于朝鲜南方军事停战的协定》及其附件《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和《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文本上签字,之后,相互交换签字。
    签字仪式于上午10时10分结束,一切均按规定计划顺利进行。按事先约定,仪式中,双方首席代表均未发言。是日下午1时和晚上10时,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于汶山、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于平壤也在《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和《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上签了字。
    16日上午9时30分,元帅志愿军代表团新修建的会议室里在《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和《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上签了字。
    双方并于10月17日下午在板门店交换了签字文本。
    签字后,双方同时公布了内容包括5条63款的《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及其附件《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和《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全文。
    朝鲜停战协定主要内容如下:
    1以三八线附近的对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由此线后退2000米,以建立一非军事区,非经特许,任何军人、平民不得越过军事分界线。
    2自协议签字后12小时起,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为,停止自朝鲜境外进入增援的军人和一切军事装备、武器弹药,组成军事停战委员会和中立国监察委员会进行监督。
    3停战协定生效后60天内,各方应将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分批直接遣返,将未予直接遣返的其余战俘统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处理。
    4双方军事司令官向有关各国政府建议,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本停战协定的一切规定于一九五一年10月十七日二十二时生效,以朝文、中文与英文三种文字订于朝鲜板门店,各文本同样有效。
    唯一可笑的是韩国人没有参加,让有的记者暗自嘀咕:这他妈的是朝鲜内战还是世界大战啊?
    在停战协定签字的当天,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联名向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布了停战命令。
    西方记者声言谈判不会超过两周,实际上只用了三天,而且私下中国和美国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双方就台湾问题、联合国地位问题、经济问题达成了共识。这让杜鲁门总统欣喜若狂:如果中国军队在12月15日前撤出朝鲜,那么他就有足够的把握解决朝鲜问题了,而且在中国人和苏联人之间打下了个钉子,这对他的政治威望无疑是一记强心针,他仿佛看到了连任的光环。
    ---------&;&;777------------------
    终于,停战协议要签字了。因为规定协定‘签字以后十二小时正式生效‘,所以,在那12个小时内,在几百公里的防御线上,空前猛烈的枪炮声撼天动地,照明弹、信号弹把朝鲜半岛的天空打得通红,宛如这里又开始了一场新的大规模战争。
    交战双方都要在这最后的时刻显示自己强大的火力,证明自己斗志的不屈。另外,还还得把炮弹消耗完以免去往回搬运。
    在地面密集的炮火和各种火器编织的密不透风的封锁网下,在天空铺天盖地的飞机投下的航空炸弹、凝固汽油弹和机关炮所构成的死亡的大网下,不同肤色的人种在进行着最后的战斗。
    1951年10月17日晚10时,战线突然沉寂下来。寂静了一会儿之后,前沿上双方的官兵从战壕中探出头来。美军陆战一师士兵马丁·拉斯后来回忆说,我看见了夜空中悬挂的一轮明月,‘它好像是一只中国灯笼‘。
    又记: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远东爆发的参战国最多、死伤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战争双方的武器装备悬殊很大,但最终联合国军却不得不坐下来谈判。这个战争结果出乎整个世界意料。所以,战争要看武器,还要看军队。美国士兵看不到他们在朝鲜作战的任何前景,而志愿军战士知道他们必须保家卫国。因此,即使没有飞机,没有大炮,甚至没有了退路,志愿军战士依然能够猛打猛冲,苦战苦守,只要阵地上还有一个人。中国第三十九军一一五师三四四团一连曾连续四个昼夜狙击美军一个精锐营的进攻,战斗的残酷和中国士兵的顽强令美军‘万分震惊‘。朝鲜战争谈判开始以后,美军提出想见一见这场战斗的中国指挥官,美国人要亲眼‘看看这个死硬的军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在板门店,他们看见了年仅22岁的中国连长赵志立。尽管美国人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