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兵锋 >

第54章

兵锋-第54章

小说: 兵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打号的小姑娘说道:“这位大哥,这么打你很吃亏的,不如多选几注别的号码,中奖面还大一些。”
    更有一个好心的老大爷说道:“孩子,你们是头一次买彩票吧,还是换换号吧。”
    有人在旁边讽刺的说道:“王大爷,你就别费心了,这位兄弟是想一网打尽呢,哈哈。”
    几个所谓的买彩专家已经争执了起来。
    “体彩上期出的就是55连号,这期铁定不会出了,真浪费钱哪。”
    “你别吹了,我上次听你的,没买那个号……”
    “29、30连号三期前刚出过,这期够呛,你看这曲线走势。”
    “你倒是买呀,别听我的,买这个小兄弟的号,没准中将呢。”
    “那是他相中的号码,我又没看好,你什么意思。”……
    看着众人在七嘴八舌的吵吵,李江和二女赶紧跑了出来,李师师说道:“大哥,你刚才什么意思?”
    李江说道:“买这彩票有什么规律,我听了龙灵儿的话,也许她的灵感对呢,那我们就发财了,哈哈,反正才四百多块钱,当玩了。”
    三人一路嘻嘻哈哈的回到了旅店。
    -------------------&;&;&;&;&;&;&;-----
    过了一会,出去的人陆续回来了,送衣服的人也到了,老板亲自送来的,而且还带了不同的款式和颜色,李江告诉大家每人挑选二套自己喜欢的衣服,内衣什么的也是一样,然后他一起算帐,把那个老板乐得嘴都和不拢了:要知道这可是中国最有名的品牌服装啊,哪套不得二千多元,还有这些人要买的袜子、内衣什么的呢,这次最少他可以纯挣五万了,这可相当于他二个多月的营业额了。
    闹哄哄的过了二个小时,众人才搞定,主要是八个女人太麻烦,看见了好衣服不要命似的试穿,又对李江使用了温柔战术,每人最后又多买了二套,至于内衣什么的,这么说吧,光丝袜每人就买了二打,恐怖吧。
    李江付出了28万的金钱后,才打发走老板。
    看到别人都出去了,潘金莲和银凤走过来,说道:“大哥,下午陪我们去买东西吗?”
    李江奇道:“怎么?你们一上午什么也没买吗?”
    银凤哧哧笑道:“我们没钱啊,咱们的钱都在你那呢。”
    李江一拍脑袋:“糟糕,我怎么把这事忘了,你们去把他们都叫过来,我和你们说点事情。”
    一会功夫,众人都到李江的屋子来了,挤的满满的。
    李江说道:“大家对这个社会感觉怎么样?”
    结果屋子里一下子开了锅:有说好的,有说妙的,有说不走了,就在这里住下去了……
    万宇说道:“静一下,让侯爷说完。”
    “好,我就说一下,先说这个称呼,以后别叫我侯爷了,这里不叫这个,叫我……”李江想了一下,说道:“就叫我大哥吧。”
    众人又议论起来。
    崔磊说道:“别吵吵,听侯……大哥说话。”
    李江赞许的看了崔磊一眼,说道:“这个社会不象我们原来的宋朝,大家注意一点,不要随便杀人,这是个法制社会,还有,不要随意使用我们的修真能力,不然会惹来政府注意的。”
    “什么是政府?很厉害吗?大哥?”有人问道。
    李江乐了:“政府就是朝廷,下午我出去买点东西,主要是买车票,大后天我们就出发去上海,我们在那里安置下来,你们先学会适应这个社会,那里是条件最好的,下面我说一下今后的安排。”
    李江计划在上海让大家学习一下,然后弄点钱,把隐龙岛修成适合他们居住和修真的场所,这可是需要大量钱的,然后等孙抱子来和他们汇合,到时候再决定去留。
    李江说道:“都明白了吗?我一会给每人发二千块钱,下午你们出去玩,可以买你们喜欢的东西,我再给你们每人办一个牡丹卡,上面存一万,大家先对付花着,以后在陆续给你们存钱。”
    众人都高兴的笑了:这几天,他们知道那花花绿绿的钞票能买东西,而黄金、白银已经过时了,可把他们憋坏了。看到那些新奇的东西,连男人都想买了,何况女人了。
    ----------&;&;&;&;&;&;&;&;&;&;&;-----------
    下午,李江到一楼的总服务台定票,由于是旅游旺季,服务员告诉他,票不好定,可能要等几天,李江告诉她,拖几天没关系,但必须要四十张卧铺,没有硬卧,软卧也可以。
    在办完四十张牡丹卡后,李江在兴高采烈的诸女簇拥下,进了化妆品商店。
    看着诸女疯狂的采购香水、口红、眉笔,李江是哭笑不得,最后在营业员热情的推销下,诸女连她们没用过的洗发香波、洗面奶、浴液等都买了。
    李江嘀咕道:“疯狂的女人。”
    李江自己只用了五分钟就为每个人买了一个旅行箱,其余的时间就是看着诸女疯狂购物了。
    他最后的任务是付钱和打车。
    回到旅馆后,李江才知道,还有更疯狂的呢:武松、花荣、高宠、杨再兴、哈猛、铁虎、尤定天七个人在酒店里喝了十二瓶五粮液,回来后还在酒店里买了五瓶,七个人一顿饭吃了一万块钱,说什么老板给他们还打折了,买酒回来晚上接着喝。而武峥和张义飞则打了一下午电玩和拍老虎机,二人输的是鼻青脸肿,十八护卫则去看电影,最后买了一千张影碟和一个影碟机回来。
    只有崔磊、赵昱、万宇、严正四个人还好,联手逛街,最后每人买了个小录音机回来听歌。
    这件事情造成的后果是李江的兄弟们以后喝酒就认准了五粮液。
    李江骂道:“上饭店买酒,你们可够傻的了,啧啧。还剩多少钱?”
    哈猛说道:“就我和高兄弟还有钱了。”
    李江说道:“……”
    ---------&;&;&;&;&;&;&;&;&;&;&;&;&;-----------
    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李江不停的呵呵傻笑,扈三娘说道:“大哥,你怎么了?”李江说道:“发财了。”
    然后不管众人怎么问,就是不吱声了。
    电视里,评论员还在呜拉哇啦的说着:“……据悉,这些彩票是一个投注点卖出的,这是我省彩票销售以来最大的一次中奖了……”
    第二天,李江领着十八卫,在二个兑奖中心领了奖金,税后他拿到了八千多万,李江把钱存进牡丹卡后,心中的得意实在难以表述,后来十八卫说:就像疯子一样。
    回来后,正好车票到了,众人登上了去上海的列车。
    场面很可观:四十个人,一人拉着一个旅行箱,小伙子们穿的还差不多。
    李江说道:“咱们真像个旅行团,嘿嘿。”
第八章 大上海
    第八章大上海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在50~70年代,“上海造”代表了一代上海人的荣耀,那简直就是中国的象征。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浦东的开发,上海又焕发出了新的青春。
    1998年八月二十八日,李江一行人来到了中国的经济之都。
    出了上海火车站,李江一行四十人被一个接站的旅店揽客人引到了一家小旅店。由于李江也是头一次来上海,也不知道住那里好,在那人热情洋溢的推销、劝说下,就跟着他去了。
    这是个紧靠着火车站的小旅店,很便宜,二十元住一宿。
    对于下了车,二眼一摸黑的众人来说,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是最重要的事情,旅店只有十二个房间,经过老板的折腾,给众人倒出了九个房间,但怎么住,也要有三个人没地方睡。
    李江他们要走,老板赶紧拦住,说让众人先去吃饭,回来后他肯定能给大家找到睡觉的地方。
    李江一看表,已经晚上九点多了,如果再找旅店,也不一定能全住下,他们人太多了。
    于是李江就领着众人去吃饭了,路上不住的后悔为什么在昆明的时候不先定好旅店。
    这是个偏僻小街,虽然靠着火车站,可这里却是居民区,为了挣钱,在街道二旁的民居大部分都开了店,以旅店和小饭店、商店为主,李江一行人很快就吃完了饭:一人一碗面条。
    回到旅店后,老板笑容可鞠的迎了上来。
    老板说道:“不好意思,各位,今晚先对付一宿,明天有四个人走了,就有地方了,一会,我住的值班室你们住一个人,另外二个人去我叔叔家住。”
    李江一听哭笑不得,潘金莲和卫飘飘是做生意的好手,一听老板的话,就装出要走的样子。
    老板慌忙拦住,说道:“这样吧,这三个人我一人就收十元钱,各位老板,现在天这么晚了,上别的地方你们也不一定住下,现在可是旅游旺季啊。”
    一顿好说歹说,总算留住了众人。
    李江暗笑:“上海人太精明了。”他说道:‘我们去住可以,要是你叔叔家远了怎么办?”
    那个老板说道:“呵呵,各位多虑了,隔壁就是我叔叔家。”
    终于众人都安顿下来了,经过旅途的劳累,众人都累了,很快就入睡了,李江心中却睡不着,他翻来覆去的折腾了半天,终于决定起来去外面走走。
    和他一屋的尤定天说道:“师傅,怎么了?”
    李江说道:“天太热了,睡不着,出去走走。”
    尤定天一听,也起身了。
    李江说道:“你睡吧,我没事。”
    尤定天说道:“师傅,天是热,我也睡不着,陪你走走吧。”
    二人出了屋,来到街道上,只见在昏暗的路灯下,老板一个人正在喝酒,很简单的二样小菜,二瓶啤酒。老板一个人悠闲自得的喝着。
    尤定天问道:“哎,老板怎么还不睡?旅店都满人了。”
    老板说道:“睡不着,你们也来一口。”
    李江明白了:老板把地方让给他们了,自己没地方睡了。
    他说道:“定天,去把我们的酒和熟食拿来,我们和老板喝一口。”
    尤定天进去拿出了二瓶五粮液和一些熟食。
    老板一看,忙道:“哎呀,你们太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
    三个人谦让了一翻,终于坐下开始喝酒了。
    二杯下肚,二人了解到:老板姓章,叫章程,从工厂下岗了,儿子上大学,为了养家糊口,夫妻二人开了这个店,由于竞争激烈,生意很久没有向今天这么好了。
    章程自嘲的说道:“不瞒二位,今天我是把自己的铺位都让出来了,只好在外面对付一宿了。”
    尤定天说道:“那你叔叔也开店吗?”
    章程说道:“不是,如果我这人多了,就往我叔叔那住二个,让他也挣一点。”
    尤定天问道:“那你们怎么算帐啊?”
    章程干笑了一声:“我们一人一半。”
    李江笑道:“那么说今天你介绍过去的不是没挣着钱吗?”
    章程说道:“没办法,我叔叔和我一个厂子,不过他退休早,退休金少,只好挣点外快啦。’
    尤定天哈哈笑道:“你们这的人有意思,自己家人还算帐。”
    章程说道:“听二位老板的口气,是东北人啦。”
    李江忙打个哈哈说道:“章老板好眼力,你们厂子在哪啊,是干什么的?”
    章程一听,立刻气得脸通红,骂了起来。
    李江和尤定天从章程边骂边说的过程中,了解到章程的工厂倒闭的真相:这个厂子成立于1981年,是个生产渔具的街道小厂,在上海的郊区,占地有三十亩,当初是为了解决待业青年的工作,由街道办的。为了批这三十亩地,当初的街道主任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总算盖起了这个厂子,解决了四十七个小青年的工作。投产后,效益一直不错,到这一任厂长接班的时候,厂子里还有二百一十万的盈利,可是这个厂长上来后,为了照顾他小舅子承包的建筑工司,先以解决办公场所、改善办公条件的名义,花五百万盖了一个楼,接着又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名义上美国考察了一圈,引进了一个一百五十万美元的所谓生产线,那根本就是废铁……
    造成的后果就是工厂现在资不抵债,亏损二千万,现在工厂黄了,工人全下岗了,后天厂子就被银行拍卖了。
    李江一听,心中不由一动,马上又问了一些问题,知道这个厂子的厂房质量还是不错的,而且院子也够大,心中立刻打定了主意。
    ————————-&;&;&;&;&;&;&;&;&;&;&;——————————-
    李江按照章程的指点,找到了那家工商银行,经过一系列手续后,取得了参加竞买的资格,在拍卖的当天,李江以三千四百万的价格,买到了他在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