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兵锋 >

第43章

兵锋-第43章

小说: 兵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二人一脸杀气的下了车,陆谦赶紧带着家丁抵抗,这几个家丁哪是武松和李江的对手,三下五除二,被二人砍瓜切菜般打倒,武松又抓住了高衙内。
    高衙内急得大喊:“陆谦,快救我。”李江听了,一把提起陆谦:“你就是那个陆虞候?”
    陆谦暗骂高衙内胆小怕事,坑了自己。强作镇静的说道:“正是本官,你们想怎么样?”
    李江冷笑一声,一刀就切下了他的头颅。然后逼着一个家丁脱下衣服把脑袋包起来送上车,那个家丁吓得哆哆嗦嗦的照办了。
    前面灰尘大起,被李江他们甩下的骑兵追了过来,看见二人在此,骑兵围了过来,李江对高衙内说道:“让他们闪条路出来。”
    高衙内哭咧咧的对带队的军官说道:“快给这二位好汉让出条道路来,快点,哎呦。”那是武松把刀子又压了下去,在高衙内的脖子上割出了一道鲜红的血痕。
    看得人质又被抓了回去,带队的军官只好命令士兵们让路,骑兵们一边让路,一边好奇的打量着吉普车。
    二人上了车,一溜烟的开走了,武松回头喊到:“你们到二里外来接他,哈哈哈。”
    一个士兵说道:“乖乖,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自己会跑?”
    军官没好气的说道:“还他妈的看什么,快追。”
    骑兵追了三里地左右,看见高衙内倒在路边,昏迷不醒,下身满是血迹,在简单的包扎了一下伤口后,几个人抬着高衙内,骑兵往汴京城撤回。
    那个军官嘟囔道:“这二个悍贼,当真是无法无天,竟敢把太师大人的侄子给阉割了,他妈的,有种。”
    而那些骑兵则看着高衙内偷偷乐,对于这个声名狼藉的恶棍,他们是不陌生的,有人悄悄说道:“报应啊。”
第十三章 大名府
    第十三章大名府
    三匹马在往大名府的驿路上飞驰,正是李江、武松、花荣三人,此刻李江是去大名府节度使梁中书那里报到的。
    三天前,李江和武松回到青州府,被贾仁义紧急召见,李江吓了一跳,以为出什么事情了,带了十来个人和武松去见贾仁义。见面才知道,原来二天前,汴京城的宣旨官到了,圣旨是徽宗亲笔所书。
    贾仁义一改往日对李江的冷漠,言语中客气了许多,说道:“恭喜老弟了,这可是带帽旨啊,想不道老弟圣眷垂顾,以后前途不可限量,以后可要多多关照为兄啊。”话中除了羡慕,还有一丝酸溜溜的味道,贾仁义暗想:我十年寒窗,才考中进士,熬到知府的位子上,又是十年,你一介白丁,真不知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李江一边和他打着哈哈,一边考虑是怎么回事。
    那个宣旨官是吏部派来的,见了李江说道:“青州府团练使李江听旨。”李江赶紧跪下,口中说道:“下官李江恭祝我皇万岁万万岁。”心中却问候徽宗的祖宗八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青州府团练使李江恪尽职守,斩倭寇五千余人,长我天朝上国之威,为彰显其功,升李江为青州府总兵一职,司五品……”。
    “恭喜李大人了,连升四级,下官在吏部多年,还没见到向李大人这样圣眷正隆的。”那个宣旨官阿谀道。
    李江连忙客气了一番。
    那个宣旨官又对青州府知府贾仁义说道:“贾大人,听旨。”
    贾仁义心想难道我也高升了,连忙跪下。
    “……查青州府守备临阵怯敌,冒领军功,……责成青州知府贾仁义、青州府总兵李江二人将其抄家查办……”
    贾仁义领旨后,心中一阵失落,但一想到可以发财了,又振奋起来。
    二人对宣旨官是一阵拍马,又各自送了一份厚礼,打发走他后,立即查办原守备。
    李江带着一百多亲信,配合贾仁义的捕快,把原守备立即拿下,在其家中抄出白银三十万两,黄金一万二千两,珠宝玉器无数。
    贾仁义对李江说道:“李大人,你看这事我们如何办理?”
    李江客气道:“还望大人指点。”
    贾仁义说道:“哪里,哪里,现在你我级别相等,李大人何出此言,不过我觉得同事一场,如果将其财产如数上报的话,对我青州府的官声这个不好,对当今天子的圣誉有损,这个李大人以为如何?”
    李江心领神会,说道:“一切全凭大人做主,李江遵命就是。”
    贾仁义说道:“李大人平倭有功,乡勇们平日里也是很辛苦的,下官的家人众多,生活也是很清贫的,老弟,你不知道,我们这些坐地方官员的是很不容易的……”
    李江听的心中暗骂,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参加抄家的人每人发了二十两银子,充入官库黄金二百两,白银一千五百两,其余的二人就二一添作五了。
    李江回到扈家庄,就收到了李师师的书信,信中说明了一切,令李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在简单的交待了二句后,就带着武松和花荣去大名府节度使梁中书哪里报到去了。
    卢俊义挣扎着对官差说道:“小人犯了何罪?”
    那人指着墙壁上的几句诗说道:“这是什么?”
    白粉壁上写着四句诗: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卢俊义说道:“那是前几日小人请的一个算命道士写的,说是我一百天内有血光之灾,让我去一千里外避难。”
    那捕快头冷笑道:“是吗?你把每句的头一个字连起来念。”
    卢俊义立刻变色:那每句头一个字连起来竟是卢俊义反。
    捕快头喝道:“把这个反贼押回去。”
    李江到了大名府后,见过梁中书,小心翼翼的恭维了他一番,又送了一份大礼,梁中书这才笑逐颜开的夸了他一番。
    出来后,李江正要走,后面有人喊到:“李总兵,请留步。”
    李江回头看去,只见一个熊腰虎背的军官撵了上来,那军官走到李江面前,说道:“李大人,在下是山海关总兵王进,闻得李大人之名久矣,今日相逢,在下想冒昧的请李大人小酌,不知能否赏光?”
    李江听说他是王进,心中也是高兴,这人原是十万禁军的教头,也是能征善战之辈,现在山海关就任总兵一职,手下一万辽东铁骑,就是对上金人也不逊色,这次来大名府不知是为了何事?
    四人找了一家干净雅致的酒楼,进了单间,点了几个小菜,二杯酒一下肚,王进和武松、花荣、李江等人就熟悉起来,他也是豪爽之人,不一会众人就聊得十分投机。
    原来近日金兵屡次犯关,双方的边境摩擦越来越频繁,流血事件不断,而梁中书为了保护自己,竟然要把山海关的五万大军撤回四万保卫大名府,说什么为了表达双方和解的诚意,有利于朝廷和金国的谈判云云。王进特意来见梁中书,据理力争之下,梁中书才同意除了他本部的一万铁骑外,再给他留下一万士兵。今日看得李江,知道他以少胜多,大破倭寇,起了结交之心,故而相邀。
    李江听了大怒,痛骂梁中书误国。
    王进叹道:“我朝的国事就坏在这帮人手里了,金人灭辽后,时刻窥伺我大好河山,我观金人进犯在即,现在梁中书竟然自毁长城,唉,这个国家真是……”他说不下去了,言语中说不出的萧索苍凉。
    李江正要开口,隔壁的谈话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李固对蔡福说道:“小人的事情都在大人的肚子里,还请大人就在今夜结果了卢俊义,这里的五十两金子算是酬谢,至于厅上的官吏,我再去打点。”
    蔡福笑道:“所谓下民易虐,上苍难欺,你的那点破事,我也懒的问,你占了人家老婆,谋了人家万贯家财,如今只给我五十两金子,就想要他的命,如果日后有人追查起来,我怎么办?”
    李固说道:“您老要是嫌少,我再添五十两。”
    蔡福说道:“我呸!你割猫儿尾巴拌猫儿饭,堂堂一个大名府有名的大财主,就值一百两金子,不是我诈你,要想我今晚作了他,拿五百两金子来,没二价。”
    李固说道:“好,金子我带来了,只求蔡爷今晚就动手。”
    蔡福收了金子,说道:“明天一早来扛尸吧。”
    听到这里,李江知道卢俊义中了吴用的计,被梁山好汉坑了一把,看来晁盖是准备招揽卢俊义入伙了。
    武松和花荣听的大怒,跳起来要过去结果了李固、蔡福二人。
    李江说道:“别冲动,再听听。看这两个家伙还有什么诡计。”
    李固见蔡福收了金子,心中欢喜,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告辞先走了,蔡福收好金子,也准备离去,这时单间的门帘掀开,进来了一个人,见着蔡福就拜。
    蔡福连忙回礼,说道:“公子高姓?有何见教?”
    那人说道:“实不相瞒,在下是梁山的柴进,奉了晁盖和宋江哥哥之命,来救卢俊义,这里有一千两金子,还望收下,放卢俊义一马,梁山上下都感谢大哥的情意。”
    蔡福连忙推辞。
    柴进又说道:“如果兄弟不帮忙,在大牢里坏了卢大哥的性命,咱们梁山兄弟就和你不死不休,话我撂在这了,怎么办,你自己掂量掂量。”
    蔡福一时好生为难,犹豫了起来。
    王进听到这里,说道:“吏治败坏到这种地步,李兄弟,我实在是没兴致了,先告辞了。”
    李江见梁山众人插手,知道卢俊义死不了了,当下也和武松、花荣出去,往旅店走去。
    一路上思咐自己要不要也插手救卢俊义。
    这时迎面过来一个乞丐。
    武松对花荣说道:“这人怎么看着这么眼熟?”他指着那个乞丐。
    花荣忙仔细打量了一番,忽然惊道:“小乙,是你吗?”
第十四章 备战
    第十四章备战
    花荣一叫,武松也看出来了,忙问道:“小乙,怎么落到这种地步?”
    那人正是浪子燕青。
    见到花荣和武松,不由说道:“原来是武兄和花兄,唉,真是一言难尽啊,”又咬牙切齿的说道:“李固这个忘恩负义的狗贼。”
    原来一个多月前,卢俊义家中来了个算卦的老道,说卢俊义百天内有血光之灾,需要去千里之外躲避。卢俊义带着家人去千里外作生意,没想到被吴用使计赚上了梁山,回来后,老婆也被李固拐了,燕青不忿,前去说理,被李固请回来的六个高手打了一顿,赶了出来。
    武松和花荣游历江湖时,和燕青有过几面之缘,燕青为人仗义、豪爽,和二人有很深的交情。
    当下花荣为燕青引见了李江。
    李江心下叹息:知道梁山对卢俊义是志在必得,如果自己贸然插手的话,很可能引火烧身,如果梁山好汉在自己背后下脚绊的话,自己将防不胜防。卢俊义不比别人,他在大名府有名望、有地位,晁盖、宋江等人正是看中了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才想方设法要让他入伙的,自己只能是看着他而无法招揽了。
    当下和燕青热情的见了礼,说道:“小乙,我对你家主人是仰慕已久,这次他有了麻烦,我一定帮忙,这里是一万两银子,你先拿去打点用,我再找梁中书想想办法。”
    燕青说道:“李大哥和我们萍水相逢,大恩大德小乙记住了,以后有机会,小乙一定粉身以报。”
    说完就要跪下磕头,李江连忙拦住。
    三人又唠了一会才分别。
    李江知道梁山好汉在大名府要闹事,为了不牵连自己,马上带着武松和花荣离开,果不其然,在三人走后的第四天,卢俊义被充军发配,石秀等人在路上劫了卢俊义,杀死了解差,随后引军大败前来追捕的官兵,震动了朝廷,梁山好汉的名头在北地一时无俩。
    李江和武松、花荣回到扈家庄后,林冲和鲁智深来投,李江大喜,为二人设宴接风,林冲和张氏重逢,恍如隔生。
    李江立即召集扈天德、扈三娘、武松、花荣、武楠、潘金莲、武秀儿、林冲、鲁智深、沈括等人开了一个紧急会议,李江说了和王进会面听来的消息,并判断说金人在今明两年内将大举进犯,为了保家卫国,扈家庄将对一系列事情做出调整。
    定下来的结果如下:
    以林冲、武松、花荣、扈三娘、鲁智深负责军事,以扈天德、潘金莲、武楠、武秀儿、沈括负责经济,时迁负责组建情报网络,李江知道虽然李师师能给他提供情报,但为了制约这些人,他必须有二组不同的网络,这样收集的情报来源能更可靠,同时时迁还负责训练暗杀人员,为己方铲除异己。
    林冲、鲁智深主管民团的训练。
    武松在原来的民团中精选五百人加入官兵,作为李江在青州的助手。
    花荣和扈三娘负责扩军,将民团扩充至二万人,分为四军,在青龙滩附近隐蔽集结,由林冲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