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

第198章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第198章

小说: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虑此言一出,满殿文武无不点头,就连一向老诚持重地丞相顾雍也抚须微笑,孙登又被弟弟盖过一头,不由一呆,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弟弟近来如此长进,但他是个平和的人,并不表露出来。他一抬头,见到孙虑正用挑衅地目光看着自己,孙登回报以温和的一笑,点头示意:“你很高明。”哪知孙虑眼中冷芒一闪,偏过了头去,孙登暗自叹息,心知自己与孙虑之间矛盾已深,无可化解。
    孙权没有留意两个儿子之间的暗半,笑道:“虑儿思虑周密,深得我心,此事就这样做吧,传令,全军准备,半月内发兵,进逼扬州,迫曹魏割地称臣。”
    东吴兵发扬州,对已然紧急的曹魏形势来说不啻雪上加霜,曹睿闻知,又惊又怒,他只是大场吼道:“杀!杀!杀!东吴*辈也敢来欺负我,让曹体杀了他们,把他们全部杀光!”
    司陡陈矫献策:“东吴*辈乘火打劫,居心不良,其心虽恶,陛下,却不必忧心,眼下我大魏之敌为季汉,我们若再两面开战,为将陷入不复之地,自古名君贤人多历磨难,勾践有为奴卧薪之日,韩信有受辱跨下之时,眼下东吴既然想要我割地称臣,我不防虚与逶迤,吴主之父曾与武帝同殿为臣,陛下称之为叔皇并无不可,宛城地处汉吴之间,四面为战,而司马懿居其中,不从调派,我们不如将宛城割给东吴,令其与季汉相邻相争,只要争端一起,则我大魏之压力必将大减。”
    曹睿点头大喜,令孙资为使,出使东吴。
    孙权何许人,怎会吃这种亏,他连连摇头:“宛城虽好,只是一城,但我要的是扬州,不割扬州,我必不敢兵。”
    孙资却不肯示弱,冷笑道:“陛下不要逼人太甚,将我大魏逼的急了,我举国降汉之时,只怕东吴亦不免沦为季汉之属,眼下季汉强大,魏,吴皆仰其鼻息,合则两利,分则两害,陛下号称英明,不会看不出这一点吧。”
    “降季汉?”孙权吓一跳,难道曹魏会有这种念头,不会,汉魏乃是世仇,世不两立,曹魏怎么会降季汉?
    孙资看出孙权心中想法,知道自己以退为进收到成效,淡然道:“那季汉之主,甚有容人之名,待人温和,抚臣宽厚,就算是匈奴鲜卑,羌蛮各族,也都归之如鸟归林,眼下天下形势已然分明,我主降季汉又有何不可?”
    孙权不由大怒:“若想降季汉,你来此何干?”
    孙资见孙权发作,也吓了一跳,孙权为江东之主,执掌天下三分之一的国土达二十余年,其人允文允武,性格强暴,自来不肯服人,适才为了争夺辩,随口说出降汉之语,已算是多话了,若孙权一怒,将自己处死,自己使命未完,岂不是上负国家,下丢小命,不值之极,当下再出声,只自低头静立。
    这个动作在孙权看来,却是他强项刚直,不畏强暴的表现了,朝堂上一时静场,孙资只觉冷汗沿后背淌下来,正想改话,却听孙权放声大笑:“来人,给先生看坐,联与曹睿虽不相熟,但也其祖其父也打了过多少年的交道。今日他来归我,我怎能不理,先生且先回去,明日自当给先生回话。”
    孙权被孙资用话语逼住,沉吟良久,不能决定,召集群下商议。
    对于曹魏给东吴宛城之地,居然手下两位皇子都不同意,孙登是不想破坏汉吴之间的盟好,不愿抢这块地方直接与季汉接壤地地方,以免增加摩托车擦和交战,而孙虑则考虑陆逊诸葛瑾都大孙登的人,不宜让他们再增加权利,经过认真商议,孙权把价码略改,要曹魏对东吴称倒皇帝,每年向东吴缴纳五千万钱的税,就算不割整个扬州,也要害场州的庐江,合肥,成德,涂中四郡给东吴,并把曹休的军马撤走。
    孙资带着这个消息又回到了曹魏,曹睿不肯,再派人过江。
    就在这种往返里,季汉完成了对冀州曹军的最后一击。
    季汉建兴八年七日,季汉车骑大将军张飞统领季汉主力大军十万,与曹魏大将军曹真激战于邺城之外,曹真军此时饿了几天的肚子,连兵器都没有多少完整的了,被打得惨败,曹魏一路败逃,张飞一路追杀,失去战斗力地魏军整屯整曲的向季汉投降,一路败退到黄河,曹真手下已不足五万,曹真和前军八千人刚过黄河,赵云引何九曲部突然破开浮桥,把胜余魏军全部阻在北岸。
    魏军失了指挥。又被天险阻隔,一时哭声动天。
    张飞亲自招降,五万曹魏曾经的精锐解甲归顺。
    经此一役,曹魏元气大伤。实力不仅无法与季汉相比,就算与东吴比也差了几个档次。
    经此一役,三国的局面完全改观,但魏吴联盟共抗季汉的局面也快要形成了。
    昨天回老家,所以今天上传的晚一些,报歉!春节期间司雨不休息,照样是周一到周五更新,希望大家支持!
第五十六章 围捕虎豹
    曹魏大将军曹真曹子丹死了。就死在魏军渡河之时。
    曹真自幼深爱曹操喜爱,养在府中,与魏文帝曹丕情同兄弟。
    他心高气傲,文武双全,幼时就曾亲自射虎,威名颇著,至于长大,步步高升,终于成为执掌全国兵马的大将军。托孤的首席重臣,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当他统领中与张飞对垒的时候,曾经想过,虽然说季汉这些年发展颇快,军力国力都为三国中之翘楚,但以曹魏经营冀州数十年之强盛,可算是天下第一大州,民富国强,兵强马壮。虽然说与季汉相争,他并无必胜把握,但无论如何,这场战斗只能是一场耗日持久的消耗战,最后以季汉客军的全军后退告终。
    就算最初打上几场败仗,最终也将无法改变这种大局。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化如此巨大。
    首先,曹睿的迁都使举国的勤王部队不冀州。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就算没有人来支持,以他的本领,只要粮草充足,也不会败给一勇之夫的张飞,更何况还有邺城作后盾,就算一切都顶不住了,他回防邺城,也可以把汉军拖到死。
    可是,想不到,他从坚守到失败,只不过三个多月地时间,而他的失败,完全败在一个可耻的背叛上面,他在前方节节胜利,可是首都邺城被卫凯卖了,同时被卖的还有曹魏数十年的积累,冀州所有的粮划,兵器,留守邺城的大臣,家眷……
    这样的失败,是那亲的彻底,好坏样地干脆!
    他无法接受自己的惨败,无法相信卫凯的背叛,这个打击之强烈是一向心高气傲的曹真无法也不能承受地。
    当他看到邺城那扑天盖地的箭雨,当他看到投石机发起的巨石从邺城城头鸟群一样砸落,落在哪里就是一片断肢残尸,当他看到数不清的魏国将士由于腹内无食再气不佳,被汉军砍瓜切菜一般打倒时,他的心都要碎了。
    这一切都怪卫凯,但若是他能识卫凯之计,又何至于到今天这步田地?平心而论,早在西攻张飞之里,就有不少谋士提议不能过份相信卫凯,可当时他是怎么说地?他说卫凯就是他,怀疑卫凯就是他曹真,就是离间将相关系,就是破坏大魏国。就是季议的奸细。
    结果,事实证明,那些人不是季汉地奸细,卫凯才是,那些人有都着出色的眼光,而他在这上面地表现竟如一头猪!正是他对卫凯的信人行造成了魏军无可挽回的大败,曹魏战斗能力最强的中军。最勇敢的新五营,因为没有粮草,饿的没有力气而被汉军所击败。
    此时,无论什么样的借口都无法来解脱曹真心中的悔和恨,早在得知此事之初,曹真就吐血倒地,就这样,可怜地曹真就一直纠缠在悔和恨之间,昏昏沉沉,无法摆脱,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过黄河时才略有几分清醒。
    可是他宁可那时不清醒,他看以汉军早就准备好的船队自上游扑来,不足一顿饭的时间就击溃了不堪一击的魏国水军。面对魏军的阻击,汉军自上游放下了大量带着尖头的巨木,这些巨木借着滚滚的河浪,如同狂奔的怒马一样,重重的冲断了解黄河上的浮桥,将数万将士困于黄河之北。紧接着汉军逼进被困入死地的魏军。扑天盖地的箭雨毫不留情的射杀着曹真的后军。
    眼见此景,曹真一口鲜血涌出,便翻倒在了地上。
    “大将军!”
    “父亲!”
    众人的紧急抢救并没有拉回曹子丹那已经离体而去的悔恨的灵魂。一个时辰之后,曹真停止了呼吸。
    曹爽痛不欲生,暗下决心,一定要报此仇,智囊桓范提议,让曹爽不可以宣传曹真已死的消息,迅速整军离开。过河的魏军不敢停留,他们知道汉军随时可能对他们进行攻击,他们立即引残部向南逃去,只希望远远的避开汉军。
    汉军网开一面,放过了这支魏军残部,实际情况是,眼下汉军吞下的是天下第一大州,有一百多个郡县,上百万人口,季汉眼下只占领了邺城,必须要乘邺城要捷之里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平安各处的魏军残部,民间抵抗势力,占领各处郡县,相比之下,追击曹真并不是那么重要和必要。
    说起来,孔明平定冀州之策实在是太过成功了,他把所有粮划都集中到邺城,令曹魏连反击之力都没有了,可是也正因为这个计策太成功了,也就造成了冀州除邺城外,其他地方都出现粮荒,饿急了的散兵游勇冲入各处城镇乡村,变成抢掠百姓的强盗,而有的太守县令们把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推到季汉身上,煽动百姓对季汉的仇视,在这个关键时期,早一步的占领则间味着冀州的归附,晚一步的占领,当曹魏的官司员们从惊惶中明白过来。可能会在冀州掀起重重抗的阻力,而在冀州动刀兵是孔明……不愿意见到的。一个完好无缺的冀州,一个丰饶富足的冀州,是季汉保持进一步对曹魏和东吴的压力的必要条件。
    所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清冀州的剩余事务。
    早就算好了时间,从长安来的富有管理经验的官员们会在最短的时间里与军队共同这无成对冀州的治理,保证百姓不会发生大面积的危饿和暴乱引发危机,恢复生产,不能误了这一年地收成。
    由于季汉选择攻击时间适当,曹魏征集屯田兵时种子已经播完,这一年的收成并没有因大战而耽误。
    在军事上,冀州魏军主力被击溃,但这决不意味着冀州完全平定了。
    眼下,在冀州,最少还有两支队伍对季汉有着强大的威胁。
    其中,第一支是秦朗的骁骑,游击两营,这支无论是曹魏还是在三国天下都排名第一的骑兵部队,这支曹操起家争夺天下,数次击败强敌的王牌利器此次终于龙游浅底,被困在黄河之北,处于季汉的重重世围之中,又怎能让他再次逃走?
    从张飞以下,层层下了严令,一定要将这两支骑兵部队消灭在冀州……当然,招降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秦宜禄之子。一个曹仁之子,一个曹洪之子,他们肯降季汉,那只怕是连老天都不相信了。
    不过,这两支部队的确太强大了。
    自从秦朗,曹泰,曹馥被马岱,庞会,邓艾三人拦阻不能南下支援曹真之后,他们就与曹魏大军主力失去了联系,他们几次寻机突袭。一直未能成功。
    遇上这样严密地让他们有些无可奈何的防守,对于至虎豹骑这支有着战无不克的光荣传统的部队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地。但是,今天这种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首先,几乎在每次的战斗中,虎豹骑都是一支奇兵,它只出现在最要命的时刻,最要命的部位,如一名绝顶的刺客,一击而中,然后全身而退。但如此次这样,作为主力北攻幽州,然后又千里回援,接着强攻对方早就结好地阵地,这种作战方式用邓艾的话来讲,就是用于将宝剑耕田。
    其次,虽然马岱三人地部队战斗力远及不上以虎豹骑为前身的骁骑,游击两营,但他们地长处在于将领都是杰出的人材,马岱,庞会都有万夫不当之才能,而邓艾更是智谋出众,统驭有方的大将之才,就算以较少的兵力,他都能正面阻击曹魏的铁骑,其正面结阵固守的能力,天下几乎没有谁能出物其右。与这三员大将对阵,秦朗三人一直没得占过上风。
    在这种情况下,秦朗渐渐感受到了危机。
    虽然季汉一直在严守秘密,不想打草惊蛇,让骁骑游击两营发现季汉的胜利和曹真的失败,但秦朗并不是笨人,他能得到曹丕和曹睿两代地重用,绝不只是因为他母亲的关系,当他感到危机来临的时候,他终于放弃了现曹魏主力汇合,而是选择了离开,就在张苞,关兴受张飞之命,统领精兵准备对他们进行包围的时候,泰朗突然转向,回军向东,过安平国,河间国,进入勃海郡,急行三进余里,突破汉军六道防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