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金屋恨 >

第107章

金屋恨-第107章

小说: 金屋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里,他在宣室殿处理政务,却闻殿外廊上脚步声轻而促,中书令朱杰脸色苍白的进来跪禀道,“陛下,西羌反了。”
刘彻愣了一愣,啪的一声合上手中的奏折,霍然起身,咬牙冷笑道,“他们好大的胆子。”正要说话,只觉怒火攻心。眼前一黑,就栽了下去。御前总管杨得意在一边觑的清楚,刹那间脸色褪的比案上地纸还要白上三分。上前搀道,“陛下。”
一旁。朱杰怔了片刻,方回过神来,吼道,“快宣太医。”满殿的宫人这才醒过神来,慌乱去了。
朱杰脸色惨白。要知道,西羌虽反,远在边陲,不过小患。刘彻却是此时大汉的支柱,若要倒下,大汉却是必起波澜地。
宣室殿里的皇帝陛下,自元光年后渐渐崭露头角,一路行来,杀伐酷烈。果断狠绝,在众人心中,便是高大不可相侵地形象。无论是他的臣子还是宫人,都没有想到。他们的陛下。有朝一日,会毫无预兆的倒下。
然而刘彻的确是病了。而且病势沉重。咳地昏天暗地,不能理事,却还在御医诊治期间,冷肃着声音吩咐,“整顿三军,尽快踏平西羌。”
“陛下,”御医的额前便渐渐冒了汗,躬身禀道,“陛下先前的风寒本来就尚未发散,又怒火攻心,这才忽然晕眩。”
“朕懒的听这个,”刘彻冷笑道,“你直接给朕说,要多久才能好?”
“这,”御医不禁迟疑,事实上,刘彻少习骑射击剑,成年后又性喜狩猎,身子真的是算健壮的,之前也甚少有病。。Www;16K.cn。但惟其如此,一旦生起病来,来势必汹汹。
“总要调养一段时间。”御医含蓄道。
刘彻剑眉一扬,就要发作。帘外,杨得意适时躬身禀道,“陛下,陈娘娘到了。”
他怔了一怔,淡淡对御医道,“你先下去吧。”
无人可见处,御医轻轻的吁了口气,便有一种从鬼门关逃出生天之感。出来的时候陈娘娘正掀帘入殿,侧脸姣姣。
“彻儿。”阿娇看着榻上面色灰白的刘彻,不禁颦了眉,忧心唤道,伸手出去欲为之把脉,听得刘彻含笑安抚,道,“没事。”却又咳地弯下腰去。
“前几日脉象还好的。”她慢慢道。
如今,指下的脉动却是虚而促,好在病相明显,病根不深。
“我为陛下开药吧。”她收回手道,再不肯信那些所谓地御医,取了纸笔,写下方子。
“这药,”御医看了方子,迟疑道,“是否太猛?”
“是啊。”陈阿娇颔首道,“猛药治表,膳食调养。”
“陛下,”她询问的看着刘彻。刘彻淡淡一笑,道,“朕信地过娇娇。”
陛下既然都已经这么说了。御医署地人便无异议,呈了汤药上来,黑褐色的汤药,泛着苦涩地味道,刘彻微微皱了皱眉,便一口饮尽,接了清水漱了漱口,吩咐道,“拿杯茶来。”
杨得意躬身应了一声,正要吩咐下去。却见陈阿娇摇了摇头,道,“不行,茶解药性,不能喝的。”便望着刘彻。
“那便算了吧。”刘彻微微一笑,“毕竟,说起来,论及茶之一道,谁又精通的过朕的娇娇呢?”
“说起来,”他又咳了几声,望着陈阿娇,意味深长的笑道,“这么些年,朕饮娇娇的手抄茶,早已习惯。一日不饮,倒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她咀嚼着他话中的意思,嫣然一笑,道,“那难道是我的荣幸不成?”
皇帝病卧在床,尚住宫中的皇子公主都来拜见后,刘彻便歇于长门殿。也不知道是长门殿的地龙温暖,还是那药性果然是极猛的,便觉得神思昏沉,身上一阵一阵的热,辗转半夜,发了一身的汗,到了极晚才沉沉睡去。
多年的习惯,到第二日醒转之时,天色还是早的很。然而身边的佳人已经不在。
元朔六年,阿娇归长门后,他便知道,阿娇不惯早起,元狩元年后受伤后更是如此。而今日,她却醒了比他还早。
宫人伺候了洗漱后,便端了清粥入内。
“病后的人,总是要吃的清淡些的。”阿娇打起帘子进来,微笑道。
他尝了一口,味道居然极不错。心中一动,含笑道,“娇娇亲自下厨了?”
她怔了一怔。道,“陛下怎么这么猜?”
刘彻略咳了几声,伸出手去拂过落在她鬓角的发丝。慢慢道,“颊上染上油烟了。”
阿娇面上淡淡泛红。不自在的转过头去不答,却道,“薏米性温,松仁对身子也有好处。陛下吃一吃,总是不坏的。”
无论如何。她总是不希望他有事地。
刘彻便低低的笑了数声,虽然身子还有些虚软,心情却渐渐好了。
用过药后,果然好转了些,只是病态还是有些缠绵,却已经渐渐好转了。
一日,刘彻望着陈阿娇若有所思,忽然道,“娇娇。朕复立你为皇后,可好?陈阿娇闻言一怔,抬眉望进他的眸里。诧异问道,“为什么忽然提这茬事?”
这些年。她虽不曾接受任何封号。在这建章未央二宫,却早已等同皇后。
而世事安定。她又没有要求,有什么理由,让他这个皇帝主动提起复后之事?毕竟,一旦复了后,就等同于向天下承认当年废后之错。而她身后地陈家,亦将再度兴起。
刘彻略有些尴尬,转过头去,慢慢道,“那一日在宣室殿,朕倒下去的时候,朕在想,朕这一生,如果就这么结束,可有什么想做却还没来得及做地事?”
而朕在世一天,虽能宠你重你。又或者朕故去,陌儿继位,亦能尊你为太后,百年后与朕同葬于茂陵,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而娇娇是被废之后,无法陪朕同入祖宗太庙的。
姑姑去世之前叮嘱之时,朕心中已有定见。但顾虑着长安局势,想着再拖一段时日。
但拖到最后,又能拖到几时呢?
最终都是要面对的。
若生前能得娇娇在身边相伴,我便不愿意,在故去后在地下一人孤寂。
而我若真的突然故去,便是遗憾了。
阿娇怔怔的听着,忽然低低地骂了一句,“笨蛋。”声音太轻,连自己都没有听清楚,她便低下头去,慢慢的,泪水就下来了。
元光五年那年,这个人跟她说,他不要她了,他决意要废掉她。
他留她在他身后凄然呼唤他的名字,唤到眼泪漫到看不清他的背影,他都没有回头。那时候,她真的觉得,再繁华锦绣的日子,于她都是一片空城了。她在命运里败的一塌糊涂,最爱的那个人,给了她最致命的一刀。
所以,长门宫地那场刺杀,她几乎是有些欢迎它的到来。
如果,在那个时候死去,她的彻儿听到了,会不会有半分伤心?
她其实,不敢去想答案。那时候,她恨恨地想,总有一天,你会后悔,不知道错过什么。
因为,这世上,再也没有,比我更爱你的女子。
岁月如梭,一晃眼,就已是二十年。
二十年后,他跟她说,“娇娇,朕复立你为皇后,好不好?”
这算是一种变相地后悔么?
可是,纵然他后悔了,她却再也不能,像从前那么爱他了。
而她骂笨地,究竟是他,还是她自己?
刘彻慢慢的看着她落泪,黑地看不见底的眸中,染上了深深的叹息,到最后,轻轻的道了一声,“对不起。”
声音同样低的,连自己都没有听见。
元鼎六年九月,京畿附近试验田里第一季小麦成熟的时候,孝武皇帝昭告天下,昔皇后陈氏阿娇,贤且德,因奸人构陷罢黜,今复为中宫,母仪天下。
命运总有着令人想象不到的转折变化。当昔日陈家堂邑翁主冠盖京华之时,谁又曾想到,那个美艳如凤凰的女子,会败在一个卑微歌姬的手下。而当世间传唱“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的歌谣之时,谁又想的到,最后让武皇帝心心念念放在心上的女子,还是他最初的表姐?
次年,皇帝下令,开六辅渠,同时,代田,区田法行于天下。当关中地区众农人广泛使用畜力耕田的时候,大家都记得赞一声,“皇后娘娘真是个贤后啊。”
岁月慢慢剥蚀了陈阿娇两次为后中间的二十年时光,汉武一朝后,天下视建章长门为中宫,椒房之名反而不显。到最后,司马迁作《史记》,孝武皇后一词,若非特指,便说的是陈皇后了。
天下人慢慢淡忘了那个曾一步登天的女子,除了卫皇后留在人间的四个子女。
月儿弯弯照九州。
庆祝阿娇复后。
虽然我不知道,明明该写的欢喜的,最后,为什么,会是这个味道。
天天开心。
关于玉米的bu,改了。谢谢各位指出的人。
    网友上传章节 第六卷:歌尽浮生 一四零:重闻巫蛊夙夜惊
     更新时间:2008…8…10 3:21:09 本章字数:5225
元鼎六年末,刘彻的病慢慢痊愈,西羌那边也渐渐传来消息,汉军数战皆捷,眼见的,叛乱就能平定。
蜀地刺史报上来,言蜀地有位方士,名栾子。自称通长生升天之术,为人亦的确通数门法术,刺史拜服,特引荐给皇帝。
刘彻少年时本不信方士之术,然而年岁渐长,慢慢的便有些信了。尤其前些日子方大病一场,听闻长生二字,不免心中一动。吩咐道,“让伍被去试试这个方士的神通。”
数日之后,御史大夫伍被缴旨,笑道,“这个栾子看起来的确像是世外高人风范。臣不知其是否真的通长生之术,但那些滴水成冰的小道术,倒是确实有的。”
陈皇后听闻此事,颇嗤之以鼻,道,“我才不相信这世上有什么长生之术,多半又是挂羊头卖狗肉的。”
其时刘彻亦在长门殿,闻言笑道,“娇娇不也曾说过,这世上有神通的人,也是可能有的。是与不是,见见总没有坏处。”
陈阿娇无法劝阻,心下却有些不祥的预感。揉了揉眉心,想道,不知道这栾子与史上的栾大,有什么关系没有。自元狩年间李少翁事,刘彻对方士之说便没有史上那么信奉。亦无史书所说对长生的狂热。她便以为,此事算是揭过。没想到,还会有如此发展。
刘彻于是召方士栾子进宫。
其时正是冬十一月里,长安天气寒冷,刘彻拥了狐裘,坐在御花园亭中,亭周皆有纱幕。尚觉得北风凛冽,吹到面上,触手成寒。那栾子随着引路内侍一路行来。形貌修洁,衣裳单薄。却不见得半分冷的。来到亭下,跪下参拜道,“方士栾子,参见皇帝陛下。”
刘彻沉默半响,方淡淡道。“起吧。”
栾子起身抬眉,拱手道,“陛下,”话未说完,却怔然片刻。
杨得意在刘彻身后,窥见刘彻略皱了眉头,知道皇帝心中不悦的,连忙斥道,“竖子敢在君前无礼。”
“陛下。”栾子回神禀道,“非乃小道胆大无理,只是小道自认修为略有些小成。可以窥见一些天命命相的。适才看到陛下顶上紫气凌云,实乃小道生平未见之盛。此乃真命天子之相。”
他见刘彻面上稍晴。迟疑了片刻,道。“只是,陛下印堂上有一抹暗色,竟是有人巫蛊作乱之相。”
此言一出,犹如石破天惊。满园宫人,尽皆变色。
大汉自建国以来,历任皇帝,皆对巫蛊一事,讳莫如深。仅汉武一朝,前后两任皇后见废,明面上的理由,都是巫蛊。
此二字,便是未央宫地梦魇。
刘彻倏然面色,冷笑道,“道长若信口开河,莫不是觉着朕的刀斧手,砍不断你的脑袋?”
“小道如何敢。”栾子口气恭顺,面上却半分不惧,昂然道,“陛下乃圣君,无奈总有奸人作乱,企图不轨。陛下近日里可觉得身子不适?”
刘彻面上神色不动,但不经意间,眉心却跳了一跳,想起前些日子那场大病,心下犹疑,寒声道,“既如此,道长可能指出,巫蛊作乱地是谁个人?”
“小道并不识未央宫中人。一路看中文网首发”栾子气定神闲道,“但是,小道敢说,作乱之人,必在宫中。”
“而且,”他凝神看了看,肯定伸手指向南方,道,“在那个方向。”
“马何罗!”刘彻厉声吩咐。
“在,”马何罗闪身而出,应道。
“你带着一队期门军搜查未央宫南的宫殿,若是没有发现,”刘彻神情诡谲地看着栾子,淡淡道,“朕也不要别的,只要你九族的脑袋。”
“小道修道之人,”栾子拱手笑道,“一家九族,俱在这了。陛下若是不信,只管取了就是。”
马何罗去了半响,从未央宫的长廊上跑过来禀道,“起禀陛下,臣搜查南宫各殿,在绯霜殿昔日李婕妤自缢之处地下,发现了这个。”
“好,好。”刘彻怒到了极处,反而不曾作色,淡淡道,“呈上来。”
宫人捧了托盘,胆战心惊的呈在御前。刘彻凝神去看,托盘中放着两个小小地草人,一男一女。背面刻着生辰八字,字迹尚有些稚嫩。一个草人的背面上的生辰八字,自然是他的。而另一个生辰八字的主人,赫然是,长门殿里的陈阿娇。
“孽子,”刘彻寒声冷笑,从牙缝里迸出两个字。“朕尚念着父子之情,不忍戕害。他倒好,竟敢重演巫蛊,祸乱宫廷。”
“传朕的令,”他慢慢道,“封了绯霜殿,将皇四子与盖长公主一并打入宗人府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