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扬帆大明 >

第84章

扬帆大明-第84章

小说: 扬帆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拓,去把从荷兰回来的锦衣卫带进来,朕要亲自问问情况,前往英格兰的人回来后也立刻带来见我。”
    王拓转身出去,不一会两名锦衣卫被逮到太和殿,朱显波连忙从宝座上起身走下台阶来到两人身旁“两位辛苦了,朕谢谢你们啊。快说说荷兰那边的情况。”
    两名锦衣卫相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皇上太平易近人了,这多年来的辛苦值了。
    “回皇上,据臣等了解的情况来看,荷兰人人口不多,城市经济和贸易十分发达,经过了近80年与西班牙的战斗基本实现了国家独立,连续的扩张和战争推迟了西班牙经济政治统一、民族国家形成和结构改造的进程,也强化了帝国内部的分裂倾向,庞大的军队和战争支出使得巨量的美洲金银也难以阻止国家财政一再破产。”
    “强迫征收新消费税、没收公债红利、出卖领主裁判权等等都不能满足需求。正是难以忍受的财政负担、税赋苛求,迫使尼德兰南部的天主教各省、市也要起来造反。”
    随着从荷兰和英格兰等国锦衣卫的陆续回国,朱显波开始验证着西方近代史的进程,一切正如史料记载的那样。朱显波连忙找来周涛、朱丹等人努力查询一切关于荷兰的信息。
    荷兰能够战胜西班牙而获取独立,继而巩固其国际地位并迅速崛起为17世纪的欧洲强国,跟当时欧洲的国际格局变化密切相关。16世纪的西班牙不仅是一个疯狂进行海外侵略扩张的殖民大帝国,也是一个在欧洲肆意掠夺其大面积领土的**帝国。它的舰队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游弋,陆军横扫西欧。葡萄牙和意大利南部被其收入囊中,两个最繁荣的地区……意大利北部和尼德兰的城市经济受其破坏,法国、英国以及德意志的众多诸侯国反复遭其打击。
    即使在查理五世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让给他的弟弟而让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1556…1598)继承西班牙王位以后,这个庞大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东西两个部分仍然关系密切,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整个16世纪西班牙都在不停地打仗:跟奥斯曼土耳其人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一直打到1581年的停战协定;跟法国的战争从16世纪初一直打到1598年暂时放弃干涉法国的“维尔芬和约”;更不用说它还有另一个日渐强大的海上对手……英国。
    在西班牙帝国为称霸欧洲而四面树敌的情况下,荷兰人的独立战争得到英、法等国的支持,实际上成为一场连续百余年的国际反哈布斯堡王朝战争的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无怪乎1600年时的荷兰军队包括了43个英国连队、32个法国连队、20个苏格兰连队和9个德国连队,简直就是一支“多国部队”。荷兰跟西班牙的战争极大地消耗了西班牙的实力。
    虽然西班牙在1588年以后的半个世纪里仍然是欧洲最令人生畏的军事强国,但是经过17世纪上半叶的“30年战争”,它终于焦头烂额、千疮百孔,威风再也抖不起来了。相比之下,荷兰的国力却在战争中不断成长壮大,终于取代西班牙并且赶在英国之前取得海上第一强国的地位。
    与此同时,直到17世纪中叶,荷兰周边其他几个大国的日子也不好过。英国在反西班牙入侵的战争中获得一种强烈的民族精神,一种莎士比亚描述过的对“另一个伊甸园、半个天堂”、“嵌在银色海洋中的”宝石的热爱。然而,以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入侵为英国强盛甚至树立海上霸权之始则似是而非。伊利莎白一世从谨慎地保持英国独立,到派遣军队支援荷兰和法国对西班牙的战争,反映了英国国力的壮大,但也由此而背上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16世纪八十年代,女王的开支成倍增加。1586和1587年维持在荷兰军队的拨款均超过当年全国总开支一半,1587年达到17。5万英镑。女王统治的最后四年用于对爱尔兰作战的花费每年达到50万英镑,向下议院提出的额外拨款总数达200万英镑。女王虽然如愿以偿,却给继任的斯图亚特王朝留下巨额债款,国王与国会为征税争吵不休,终于引发革命和内战。国内矛盾冲突如此尖锐,哪里顾得上树立海上霸权?
    英国在“30年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实际上没有在欧洲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等到颁布《航海条例》重新加入商业争夺,已经无法阻止称强海上多年的荷兰了。
    再看法国。在尼德兰革命和抗西战争之际,法国正深陷于长达30多年的惨烈内战“胡格诺战争”(1562…1594),其间屡遭西班牙军事干涉。这个时期的法国虽然与英、荷、德意志新教诸侯结盟反西,实则自顾不暇,1585年,荷兰人是在首先盛情地向法王亨利三世请求“托管”而被拒绝之后,才转而求助于英王的。
    1596年,为了继续对抗西班牙,法国跟英国一起承认了已经开始称霸海上的荷兰联省共和国。1598年,亨利四世以宗教宽容的《南特敕令》实现了国内统一,但法国距离欧洲强国的地位仍然遥远。
    至于北方大国瑞典,到17世纪初叶还是既贫又弱。1611年以后,通过推行政治和军事改革,并且主要靠尼德兰商人和其他一些外国人的投资与贷款,瑞典才迅速兴盛起来,但始终只能算是一个北欧区域性强国。在共同反对西班牙帝国的30年战争中,瑞典人提供了一支号称15万人的精锐部队,表现出相当强的实力,但成就和重要性都很有限。
    从情报显示,荷兰人的崛起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西方列强已经无法阻止这个只有不到两百万人口的海上强国的崛起了,也许朱显波和他的东方帝国能阻止荷兰人前进的步伐,当然,欧洲人不相信,荷兰人呢更加不信,但朱显波要做的却正是这件。
    “诸位爱卿,从锦衣卫带回的情报看,古罗马帝国分裂后的几个国家现在正在迅速崛起。他们发起了轰轰烈烈的航海运动,新大陆、非洲、南亚正逐步沦为他们的殖民地,甚至将触角伸到东亚,台湾就是个鲜活的例子。”
    “皇上,我大明皇上英明神武,臣子鞠躬尽瘁难道怕几个西洋人不成?”
    “怕不怕要看我们有没有做好准备。西洋人的崛起有他们的天时地利,相信更有他们自己先进的东西。我们要学习人家先进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啊。”
    “吾皇乃当今世上罕见明君,臣等相信我大明一定能统领四海,称霸五洲。只是臣等需要如何去做?”
    “按部就班,实施五年稳定内政的同时,强军立国威,早日平定亚洲的同时利用各种天险与西洋人纠缠。当然,科技是第一位的,无论是造船术还是火炮术,必须达到或领先欧洲列强我们才能有机会。当然,再强大的天敌,我们都不用害怕,只要我们君臣一心,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
    本月响应纵横号召,日更1万字,请各位书友果断收藏,欢迎打赏、点评。)
第156章 东印度公司
    ( )“而荷兰人在印度洋甚至亚洲的掠夺则主要通过他们的东印度公司,欧洲人为了从遥远的东方掠夺财富,陆路以印度为基地建立响应的公司,他们是英国、法国、荷兰等继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扩张后,17世纪新兴的殖民国家为了处理在殖民地地区的一些事物而成立的机构。分别是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丹麦东印度公司(1616),葡萄牙东印度公司(1628)。”
    考到这里朱显波开始佩服欧洲人的聪明才智了,掠夺由几个或者几个商人或者军商结合,给予他们充分的权力。看来朱显波将来要控制全球财富也要通过公司进行了,毕竟军队的明刀明枪掠夺做了一次只有一次,要常态化就必须产业化。
    “我们大明也可以考虑将来成立类似的公司,只是现在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啊。另外我们的船只还是有限。各部要认真研究锦衣卫带回来得关于东印度公司的情报。”朱显波当然希望找到他们的前辈那三男一女啊,要是这三个人出现在自己的朝堂之上,让他们每人去掌管一个公司就好了。
    话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其原名意为“联合东印度公司”。当时的欧洲各国兴起海上冒险,探寻世界地理,更发展外海的商机。16世纪的葡萄牙在东南亚地区已有殖民地与商业发展,1560年代,一群荷兰商人派浩特曼(1565年…1599年)至葡萄牙刺探商情,浩特曼回国后这群商人便成立一家公司,利用这个资讯往东印度地区发展。
    从1595年4月至1602年间,荷兰陆续成立了14家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为了避免过度的商业竞争,这14家公司于是合并,成为一家联合公司,也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当时的国家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非洲南端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
    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泽兰省的密德堡市、恩克华生市、代尔夫特市、荷恩市、鹿特丹市六处的办公室所组成,其董事会由七十多人组成,但真正握有实权的只有十七人,被称为十七绅士(HerenXVII),分别是阿姆斯特丹八人、泽兰省4人,其他地区各一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从这个角度上看,基本上是一个国外之国了,不同的就是要给股东分红,给政府缴纳金币。
    1619年科恩被指定为东印度公司总督巅峰时代荷属殖民地。这是一个极有远见的人;他看到了把公司变成亚洲一支力量的可能性;为此他不惜残暴地使用武力。1619年科恩来到巴达维亚建立了公司新的总部。为了建立对丁香贸易的垄断权;他将班达群岛上的原住居民杀死或赶走。科恩第二次成功的冒险是成功的建立起了亚洲国家贸易体系;将其贸易足迹延展到日本;朝鲜;中国等。
    “回禀皇上,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22年在澎湖建立城堡作为贸易据点,这是我明朝政府季节性驻防的汛地,经交涉失败后,朝廷派遣由俞咨皋率领的军队包围荷兰人的城堡,迫使得荷兰人转战台湾,占领台湾的目的是为对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与东南亚商业据点的枢钮,并垄断马尼拉(西班牙殖民地)与中国间的贸易。”
    “那他们贸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的输出贸易内容包括砂糖、鹿皮、鹿肉、鹿角、藤、米,转运贸易内容包括荷兰的金属、药材,巴达维亚的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鸦片、锡、铅,中国的丝织品、陶器、黄金、蚕丝。”看来锦衣卫了解的和自己电脑查询得差不多。
    还好朱显波及时出现了,赶跑了荷兰人在台湾的盘踞,在东南亚,荷兰和戏班人也苦于大明舰队的巡逻开始龟缩贸易规模等待时机,越是情报了解越详细,朱显波越是觉得,战争的迫切性,也许不久的将来,在印度洋,甚至东南亚将会有旷日持久的海战,西班牙人甘心被赶出去,荷兰人一定不甘心,这个富饶的东方太诱人了。
    当然,大明所面临的敌人不止荷兰,远不止一个荷兰东印度公司,英格兰虽然处在动荡之中,但他们没有和荷兰人撕破脸,也许将来在中荷海战时还会像当初支持荷兰人打西班牙一样来对付我大明。必须早做决断。何况英国人拥有最早的东印度公司,那种掠夺手段绝对不比荷兰人差。
    “你们再说说英格兰的情况。”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或“英国东印度公司”简称BEIC,EHIC,有时也被称为约翰公司,是一个股份公司。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特许状给予“可敬的东印度公司”(The于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
    根据历史经验这个公司将来还会去的行政权,军事权,到时候就是真正管理印度的公司了,必须阻止扩张,不管是荷兰的,英格兰的还是葡萄牙的,又或者是丹麦、瑞典的。在朱显波的字典里,印度洋乃至亚洲是大明的,是中国的。
    但是要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是军事,海军的强大是基础,当然欧洲人的公司制度管理和掠夺也许值得借鉴,是不是我们也该考虑建立个印度公司呢,将来甚至阿拉伯公司,非洲公司等等,也许李华梅是个不错的人选。当然眼下最重要的是尽快拔掉西方列强在东南亚的一切驻点,哪怕只是一个简陋的情报站,必须完全、完整的占驻东南亚,才能向印度洋发起挑战。
    海军力量没有达到足够大的时候,就守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