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扬帆大明 >

第48章

扬帆大明-第48章

小说: 扬帆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营中的戚宏亮闷闷不乐。朱显波只好安慰他“以后有的是机会,身体是本钱,如果伤了,说不定决战到了,你却上不了场。”
    “微臣明白。”戚宏亮只好卸甲休息等待时机了。
    趁着空闲,朱显波有派人详细调查周至县附近的道路,同时下令秦岭周边各州县严密监控起义军,严防起义军遁入秦岭进而进犯四川。万一让他们逃入四川就和当年刘备差不多了,硬生生的耽误了曹操做皇帝的时间,三国统一延后也许多年呢。朱显波虽然不是曹操,但要比曹操做得更缜密才行。
    PS:本月响应纵横新政策,每日更新一万,请大家果断收藏,给予支持啊
第九十三章 降伏李自成
    ( )九月响应号召,日更一万,分3…5章,求收藏,求评论,求票票。求打赏,给点动力啊,书友们!)
    这样又过了几日,两军交战明显起义军人数一天比一天少,本来死伤就严重,加上开小差的。朱显波征讨大军还有七万,敌军只怕从十几万也剩下不到五万了,死的,伤得,投诚的,开小差指望另起炉灶的。毕竟很多人时临时来投,没一起共过生死,大难临头也很正常。何况这周至已经被围,短粮缺草得,趁早散去。
    戚宏亮仍旧出战了两次,但都不能短时间内拿下李自成,朱显波再三安慰戚宏亮然后便不再准其出战。朱显波知道戚宏亮心里不舒服,但李自成心里更有复仇之火。两人血气方刚,不及时阻拦肯定要出事。
    又过去了几日,朱显波看敌军锐减,于是又派将把西门也围了起来,并宣称,再不投诚,圣上将四面围城,活活困死他们。
    很快半个月过去了,朱显波按照先前的说法,将四门围了起来,因为现在城里剩下大部分是死忠了,并安排东西北三门各调部分火枪手,日夜加紧攻城。洪承畴担心敌人从南面突围,率领部分敢死队增援南门,说是护驾。
    事情朝着朝廷方预想的方向发展,朱显波他们兵多将广,起义军弹尽粮绝,不突围只怕死路一条。
    朱显波等人则日夜提防着。终于,李自成等人准备率部准备从南门突围,该来的总会来的,看样子,这小伙已经暂时成了义军首领。其余三门猛将如云。南门只有朱显波自己和洪承畴两个将军,他是故意的。不给敌人希望,敌人是不会上钩的。朱显波心里盘算着,我朱显波是皇上,就算不能突围,如能抓住或刺伤皇上,也能给起义军争得一条生路。
    里面的人憋不住了,尤其是那些首领,在两军对垒的第十六天,几万人浩浩荡荡从南门,冲出,洪承畴不愧是沙场老将,指挥调度十分得法,先是用栅栏等阻碍敌军快速冲击,然后传信其他三门同时攻城,正门杀的难分难解。其他三门却瞬时占领了城内。李自成面临背城一战。
    必须给点下马威,不然双方死伤更大,朱显波再次拿出了自己的霸王弓,冲到军前弯弓射箭,几个回合下来,敌军被朱显波射出了几条道来,那些临近他的军士,吓得纷纷后退。而城墙上早已火枪齐鸣,弓弩满地他。
    瞬时间,投降大半,黎明,几乎全歼敌军,戚宏亮则在乱军当中俘虏李自成等几位首领,这武状元也是死要面子啊,打了三天没生擒李自成,现在终于逮着机会了。
    对于那些俘虏的或投降的起义军将领,洪承畴建议立即处死,朱显波基本同意,单独留了李自成,让洪承畴去劝降,结果被骂得满脸通红怒气冲冲的返回。朱显波和张蕾见状大笑,洪承畴才嘟囔着嘴说,“那个混蛋比我还义正言辞,皇上还是趁早杀了他。”
    “我问你,这次大战我们歼灭多少起义军,投降了多少,逃跑了多少。”
    “歼灭了五万,投降的也有五万,估计逃跑的也不下三四万。”
    “所以,如果不收服那些人,你陕西永无宁日,我大明也不得安生。〃
    “那圣上的意思?”
    “带他来见我。”
    不久,李自成被带到堂上。怒目圆睁根本不把朱显波这大明皇上放在眼里。
    “李自成,你算是少年英雄,两次领兵败于我手,不是你无能,是朕威武神明。论武艺单挑,朕阵中能胜你的人也比比皆是,但朕可惜你这一身的才华,今后就为朝廷效力。”
    李自成把头一撇,还是不搭理朱显波。朱显波尴尬的看看周围,将军们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洪承畴噌得就站了起来“你个败军之将,圣上对你如此客气,你却不识抬举。”
    这家伙还是倔强的撇着个脑袋,死活不说话。
    朱显波知道碰到硬汉了,得来软的。朱显波对自己的口才有信心,只要你是死扛到底,我朱显波一定有办法。
    “你和朕年纪差不多,你为了贫苦百姓,朕何尝不是为了天下黎民?想必朕登基这几年的事情你也有所耳闻,就算你比朕优秀,如果和朕死扛,朕有大明子民做后盾,你最终还是会输,那既然知道结局的,又何苦挣扎呢,还要连累无辜百姓,战火一起,黄金万两。退一万步讲,就算让你侥幸得胜,然后和我拼过你死我活,必将是两败俱伤。到那时北方的蒙古,皇太极趁机南下,你如何抵挡,台湾的荷兰乘机北上,东瀛江户幕府将军派人骚扰,你如何应对,西北方突厥,西南吐蕃趁机独立你如何抵挡?”
    “这。。。〃李自成很显然没想到皇上是个演说家,更没想到原来皇上的军队还要面临这么多威胁,难怪让起义军轻易做大。
    “你们起义军说,当今皇上荒淫无道,朕今年不到十九岁,何来荒淫无道,你们不是在忽悠百姓吗?你们说皇上不理朝政,那河南山东的灾民怎么消失了。你们鼓吹迎闯王,不纳粮,作为一个军事统帅,难道就不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期你们可以抢劫民舍,抢劫官粮,当你们打下了江山怎么办?不纳粮军队饿死,纳粮失信于人。没了老百姓的支持,你认为你们得起义事业能继续下去吗?”
    李自成慢慢转过头来大量眼前这少年皇上,想自己二十出头,已自觉文武双全,没想到眼前这小皇帝,战场上威猛无比,说起话来却斯文中带刚,含蓄中吐刺。
    “你的理想是救黎民于水火,但事实是你应经被朕打败两次,今天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命都没了如何拯救黎民。朕不是杀不了你,是不想杀你,那天你阵前抢高迎祥的尸体,朕就能杀了你。朕之所以没这么做,是因为,朕和你的理想是一样的。而且朕的大明江山也需要人才去守卫。”
    “皇上,我。。。”李自成欲言又止。朱显波心中一喜,朝洪承畴看看,这陕甘总督也没刚才的火气了,毕竟李自成肯叫他皇上已经在内心开始接受朱显波了,趁热打铁。
    “你肯叫我皇上,说明你并非穷凶极恶,造反也只是当时形势所迫,生计所迫。朕也会不计前嫌,好生待你。你就跟随朕打理这大明江山,一起抵御外族入侵。只要你归顺朕,那些投降的起义军,朕早就说了既往不咎。”
    下一片寂静,李自成陷入了沉思。戚宏亮则紧张的看看皇上,再看看李自成,心想,逮是逮到了,要是这厮不投降,我这功也算白立了。
    李自成低下了头,不再瞪着朱显波和堂下的人看。估计心里也动摇了,这皇上说的也不无道理,更何况如今兵败被俘虏。如果被处斩,那自己的理想抱负也就成了浮云了。
    朱显波看李自成似乎在沉思,于是继续发动攻势“不错,朝廷前几年可能是有疏忽。但总得给朕一点时间。朕和朕的那些朝廷大臣们都十分勤勉,甚至很多官员连续都不休息。大部分官员的俸禄都借给朕救灾了,难道这些还不够吗?放眼当今天下,说到仁智礼义信,朝廷哪方面也不曾有重大缺失。朕破格重用徐光启以来朝廷的火器发展神速,不管那些农民起义军多么能折腾,最终肯定是打不过朕的。白白丢了性命不说,还牵涉朝廷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他的民众简直就是犯罪。等绝大多数老百姓醒悟过来,他们一定会痛恨并唾弃那些坚持顽抗者。难道你要坚持成为这样的人吗?”
    “朕知道你曾杀死参将王国和榆中县令,但只要你今后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国为民立功,朕保证既往不咎。”朱显波知道点李自成兵变的故事,这小子性格缺失够叛逆的,也许他不敢投诚还有个原因就是怕官府继续追究。
    “李自成,看到没有?吾皇不但英勇善战,还是如此宽厚仁义。你遇此明君,还不思弃暗投明吗?”旁边的戚宏亮着急了。
    “宏亮,让他想想,朕不想勉强谁。”说着朝戚宏亮看看,示意不要再激怒李自成,情绪波动太大不利于劝降。
    良久,才抬起头来“皇上,草民还有个要求,希望皇上能将高迎祥的尸首还给我。〃
    “没问题,高迎祥也算是一方霸主。朕会让洪将军以异姓的礼节厚葬高闯王。”朱显波看到机会来了“朕不是那种睚眦必报的小人,朕还要让天下人知道,那些被迫造反的人只要真心归顺,朕一定仁慈以待。”
    “朕真的很需要人才,尤其是你等青年才俊,更何况那些起义军本来是普通百姓。你若肯归顺朕,那么他们也会或归顺朝廷,或回家种地。难道你不希望他们都有个好归属吗?”朱显波见李自成是个比较讲情义的人,自己活部活得成还是个未知数,居然跟朱显波讨要起首领的尸首来,心想死了的高迎祥你舍不得,难道就舍得活着的几万起义军?
    朱显波真是个天才,他这一问,李自成更加无话可说了。自己如果执意抵抗,那些起义军只怕也不明事理追随至死,那自己罪过就更大了。
    “朕也不逼你,你下去好好想想,但三天之内必须给我回话。”朱显波看看差不多来了,故意转背转身离去。欲擒故纵,朱显波会的还真不少,这个时候李自成的心理防线已经快突破了,再重击一下也许能奏效。再者自己已经废话半天了,李自成再不答应也没脸面继续说下去。实在不行下次换人上。
    “臣李自成愿效犬马之劳!”李自成思前想后,觉得也别无他路。朱显波停下脚步,微笑着再次坐下。
    军帐里一片欢呼。
    “戚宏亮,带李自成下去换装休息。”
    “是!”李自成能投降,皇上很高兴,戚宏亮的功劳也总算有了着落,所谓不打不相识,朱显波也想让两个年轻人找机会亲近亲近。
    众将也替皇上和戚宏亮高兴,皇上得一将才,戚宏亮也立大功一件。
    PS:本月响应纵横新政策,每日更新一万,请大家果断收藏,给予支持啊
第九十四章 论功行赏
    ( )高迎祥已死,李自成归顺,大部分将领被俘虏。其他起义军四散而逃,接下来就是洪承畴这个陕甘总督的事情了。李自成的归顺对其他起义军也许会有更大的触动。
    朱显波西征大军该班师回朝了。如果说这次西征有什么的收获的话,那就是亲眼见证了火枪队的威力,也摸清了陕西的灾情,布施了皇恩。另外顺便收服了少年将领李自成。这也是朱显波执意御驾亲征的目的,别人嘴里汇报的,不一定真实,自己不来,李自成有可能被干掉了。
    西征军出发时五万,班师时还有四万五,前有未有的胜利,那些见过识广的老兵纷纷称赞皇上带兵有方,用兵如神,那些以前被追捧的骑兵,现在全成了火枪队的粉丝。只是那个时代不兴签名,不然火枪队的有的忙了。
    当然徐光启在朝中也更加受人尊重了,朱显波的第一根柱子倒是没让他失望。接下来不知道李自成会有何成就,还有那武状元戚宏亮,朱显波也不知道自己的大明帝国的兴起是不是就此改变了历史进程,但现在自己有这个机会,一定要好好培养李自成和戚宏亮。
    皇上凯旋,朝廷自然喜气洋洋,各营将士论功行赏,唯独不见张蕾,按说她的火枪队居功至伟,朱显波也曾试探她能不能回宫,直接被拒绝,再派周涛做说客,还是被骂回。看来这丫头是恨透郎君,伤尽心了。只好去问李承宗,李承宗听几个随征的将军说了张蕾的表现也十分惊讶,原以为皇上只是带着出去玩的,没想到成了主力,绝对的先锋。
    “臣举荐张蕾将军为中央将军,负责京师防御和朝廷新兵训练。”这个家伙,职业军人啊,一点也看不透朕的心思。朱显波心里暗骂混蛋,但转念又想,不怪李承宗。哎,她既然喜欢带兵,李承宗也认为她能行,就让她干,干得好自然好,干不好就当玩,朝廷还有我和李承宗呢,再不行不是刚收了个李自成吗?
    于是封张蕾为中央军将军,官居三品,负责东北两大营及京师防御和新兵训练。朝廷上下对这个年轻皇帝的行为虽有诧异但也逐渐习惯了,毕竟张蕾的战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