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扬帆大明 >

第129章

扬帆大明-第129章

小说: 扬帆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真聪明。”
    “我不干!”
    “这是一个现代人哦,而且是个工商管理学的,说不定比姚启圣更有才华。这人将来要是成为国家栋梁,你德妃娘娘也是功德无量啊。”
    “可是用什么理由啊?”张蕾有点犹豫;“还有要是朱丹不原谅我怎么办?尤其是你那宝贝儿子,他要是真以为我徇私枉法,今后还怎么处啊?”
    张蕾的担心不无道理,朱丹还好说些,朱朝阳那里是个问题。这个天天见面,疼他如亲娘的姨娘突然之间站出来保一个杀人犯,杀的还是自己,难免不会有其他想法。这女人比男人一般长寿,朱朝阳将来要是继承皇位,这张蕾怕是尴尬死。
    看来救姚启圣的法子也行不通,看来只能换尸了。
    朱显波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王拓时,王拓还是十分迷惑:“皇上,这邢强看起来是小混混一个。皇上想尽办法救他,如果他不领情,出去之后继续作恶怎么办?”
    “哎,这又要辛苦你们锦衣卫了。朕打算等他的三名同伴立功之后将其流放新疆从军。让李自成去管管他。”
    “李将军倒是能降住他,只是微臣还是担心朝野上下有异议啊。另外贵妃娘娘那里会不会有意见啊?”
    “贵妃娘娘那里朕去做工作,这个邢强你去安排下,除了了解他的才能之外,要提醒他不要乱说话。”
    “微臣明白,这邢强从长安回来后就守口如瓶。好像是在等待刑部侍郎大人解救他。”
    “哈哈,让他慢慢等着吧。你去和刑部了接下,最近有没有重刑犯。合适的话就来告诉朕,朕去跟那书生要人。”
    “微臣会加强与刑部联系的。”
    于是朱显波只好继续等待,等待长安那边的人立功的同时,等待刑部有与邢强类似的重刑犯出现。只能等待时机成熟才好把这个烫手山芋扔出去。
    当然在此之前就是要征得朱丹和朱朝阳的同意。好在朱朝阳的伤情渐渐好转,再休息一两月应该又生龙活虎了,对于朱显波的这种做法,朱丹只得以姚启圣的例子开导朱朝阳。朱朝阳倒也理解父皇求贤若渴的心情。但还是留下一句话,如果将来邢强不能证明自己有类似姚启圣的才华为朝廷效力,还是希望父皇能处死邢强。朱显波也只得答应,孩子都十六岁了,要是换个皇上挂得早的话,他该接班了。
    1643年,朱显波就在忙碌中度过了,算起来这也是朱显波成就最大的一年。先是收复了马六甲海峡,向欧洲列强展现了大明的实力。接着就是成功策反岛津长部和长宗我部盛親,肢解日本,直接将反抗的力量摧毁到最低。虽然姚启圣还在日本东北坚持荡寇,但以大明步枪兵和水师的实力,完全清除叛军只是时间问题。
    最让朱显波闹心的再不是日本和欧洲列强及东南亚各附属国,而是晚了近二十年才穿越过来的四个后代人。面临了诸多选择的朱显波得一个一个去确定。虽然不知道后果会怎么样,他还是大胆的启用了另外三人。在朱显波心里还有一个想法。
    孙晓根是学机械工程的,别整没用的,整个蒸汽机就行。吴宝定是学建筑工程的就更加有事情做,修建各类官道,还有就是北京城的扩建以及下水道的改建。最好能在不久的将来用上抽水马桶。关于柳春燕,朱显波也想好了,调到礼部来,负责教育改革的同时为锦衣卫和商船队培养翻译人才。
    另外一个让朱显波不爽的事情就是在7月25日——沙俄文书官瓦西里·波雅尔科夫奉其上司雅库茨克军政长官戈洛文之命,率领由132人组成的一支武装队伍,从雅库茨克出发,向松花江地区进行侵略活动。他们在这个地区流窜,不但绑架了当地一些头人作为人质,大肆敲诈勒索,甚至吃当地居民的肉。闵应元虽然组织军队进行清剿,但无奈西伯利亚实在过于广阔,茫茫林海雪原想找到这些老毛子不是件容易得事情。
    西北的李自成听说了这件事情,几次上书朝廷请求出兵讨伐俄罗斯,想要给老毛子一个教训。朱显波当时正在忙于肢解日本,所以让李自成只是加强操练,并未确定出征日期。
    ————————————
    兄弟们,朋友们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码字最大的动力!
    来点红票,给个收藏吧!
第235章 改造长安水系
    ( )1644年是一个闰年,农历癸未年,是羊年。年号:明思宗建贞十七年。朱显波已经当了十六年皇帝了,大明朝在他和群臣们的治理下,国力日渐昌盛,所到之处,百姓臣服,王室朝贡。也算得上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朱显波听从了皇后周涛的建议,开始重点关注民生。但是老天还是跟朱显波开了个小玩笑,刚过元宵,张瑞图家人来报张瑞图没了,这个一直替朱显波掌管国库的政务院副相,户部尚书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卒然离世。不得已,朱显波升侍郎庞清广为尚书,调浙江布政使刘策进京任侍郎监管银行工作,杨一鹏出任浙江布政使。
    尽管庞清广、刘策等人工作能力和作风都不成问题,但一个掌管国库十余年得老臣离去,还是让朱显波郁闷了一阵。尤其是银行的监管上,朱显波原本打算在马尼拉、雅加达和马六甲开设分支扩大经营。现在只能延后了,等庞清广与刘策交接完成,刘策还需要时间来熟悉银行业务。
    就在朱显波努力忙于政务时,陕西布政使上奏折请朝廷批复关于整修护城河的事宜。据说整个方案是吴宝定等人耗时三个月完成的,朱显波连忙召集政务院相关人员开会。
    “启禀皇上,陕西布政使在奏章上详细阐述了吴宝定关于修缮护城河以及修建明渠引水疏通河道的建议。具体的办法就是先长安西部沣河引水经阿房宫入玉祥门,然后折向南,经安定门门,向东过朱雀门和平门连通兴庆宫,再折回北上长乐门,最后经朝阳门流入浐河,流经灞河之后汇入渭河。”工部尚书第一个向皇上和诸位大臣讲了奏章的事情。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引入河水,常年疏导,想法不错。他们有办法控制地势,让城内水流顺畅,不会让水产河水倒灌吗?”
    “吴宝定说,他有水平控制仪器,能保证河床走势误差在可控范围内。并且在浐河入河口可以设置类似船堡以保证水流出刘进。”
    “那疏通之后城市内河治理还有啥招式吗?”
    “吴宝定还建议城内沿街修建暗渠,用于疏导雨水和生活用水,在每个入水口加装栅栏过滤生活垃圾。同时禁止城内百姓严禁将谁倾倒街面,严禁将垃圾丢入暗渠内。每条暗渠最终流入附近的护城河,入口同样加装过滤栅栏。”
    “修建明渠和暗渠已经护城河清淤工程大概需要花费多少?”
    “走掌上建议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将护城河水顺利导出致浐河,第二步是修建城内暗渠,第三部是修建引水明渠。三期工程总计约为一年,需要民夫五千,预计耗费银元三十万。每年的维护费用约一万五千元。”
    “皇上,此项工程耗费巨大,常年需要维护,微臣建议不予采纳。”许多大臣一听说这么大的工程,马上就开始劝阻。
    其实朱显波也知道,整治护城河绝对是个利国利民的工程,问题是这事在长安,他们京城这些京官没切身体会。朱显波看徐光启,再看看庞清广。那意思是你俩合计合计啊,怎么办,倒是给朕个主意。
    庞清广也算是跟随朱显波成长起来的,皇上一个眼神,他当然明白。
    “皇上,微臣以为,今年如果没有大的战事,长安护城河工程的费用朝廷还是能出的。”
    “嗯,那徐相你以为如何?”
    “启禀皇上,吾皇时常告诫臣等以民生为重。为长安乃至陕西人民构筑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也是朝廷的责任。相信长安人民一定会十分拥戴皇上的决定。只是为臣以为整个工程应该好找长安及周边民众参与进来,除了必要的民夫之外,能不能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各地百姓自觉参与到这项利民工程当中来,一来节约开支,二来让全面参与到保护护城河的行动当中来。”
    “嗯,这样一来,也许用不上三十万元。其他人还有什么建议?”朱显波觉得这个徐光启说的对,既然是造福长安人民的工程,为什么农闲的时候不能动员些民众参与呢。而且今后护城河的环境保护也必须全面参与才行啊。皇上的态度很鲜明,政务院首相也表态了,户部尚书说有钱。如果再有人反对就是不识时务了。朱显波顿了顿,环顾四周,没人再表达异议。
    “那就准陕西布政使所奏,朕命吴宝定为工程总指挥,陕西布政使必须亲自抓这个项目。工部也要随时派员跟进。同时可以适当对护城河两岸的建筑进行修正。等工程竣工验收之后,朕要亲自去参观。另外工程动工之前务必将图纸送工部审核。如果这项工程执行得好,朕想对京城和其他行省布政司衙门所在地也进行改造。”
    “吾皇圣明!”朱显波最后一句说到了重点,大臣们也终于明白了皇上为什么如此热心长安护城河的整修工作了,原来长安是京城的先行者。最终京城百姓也可能受益。
    于是朱显波下旨,允许陕西在当年开始长安城护城河修整工作,户部预拨付五万元,其余的陆续从陕西各知府上缴的赋税中抵扣。同时下旨知会直隶以及应天、杭州、广州三府派员进入长安全程跟踪学习。朱显波改善民生的计划里除了修建相应的官道,降低赋税之外,改成各州府城池以及护城河的水系改造也算是个重点。如今吴宝定的出现为顺利实现这些想法提供了可能。
    当然朝中大臣不知道这个项目还与大牢里的邢强有关,如果吴宝定能如期完成这个护城河的整修项目,下一步就能调他入京为官,主持京城的改造和扩展工作,到时候功劳薄上重重的一笔。朱显波再去跟书生钱嘉征论理饶了邢强并不难。
    有了朝廷的支持,有了皇上的谕旨。吴宝定等人就大胆在长安城进行了他们穿越大明以来的第一件正事。这可是极为珍贵的展现他们这些后世人过人才华的机会。而柳春燕则在忙着编撰教育改革计划,准备亲自呈给礼部甚至政务院首相或皇帝。不过住店的钱只能靠吴宝定先垫着了,这吴宝定也算是四个人里第一个有公职的公务员了。
    很快,工部就收到了从长安来的工程施工图,工部为了慎重,自然请朱显波过目。朱显波曾经为了平叛去过长安,不得不说吴宝定这份施工图是合格,整个水系在长安城内,以钟楼为制高点通过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分别向东西南,北分流入护城河,其中北大街安全入河前分成两股,以正北面安远门为至高点分别入河,这样护城河水就可以分别向东向西流动。
    其他小街的暗渠则分别流向临近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或平行于这四条暗渠修建新暗渠,分别在各城门口汇入流动的护城河。如此以来,就大大减少了城市生活污水和雨水在城内堵塞的可能性。四条大暗渠各自独立,其中任何一条堵塞并不影响其他三条的排水功能。而且也大大的降低了入河扣栅栏的损耗。
    不过对今后城市的建设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整个城市建设以后的排水就必须依靠这四条暗渠进行。而且护城河从制高点开始就会被生活污水所污染,显然没有全部从朝阳门入河理想。而长安地处西北,雨水较少,生活污水又是比较恒定的,不比江南多余很难及时排出。看来吴宝定是在南方生活惯了,忘了这一点。
第236章 铁匠铺学徒
    ( )(本书纵横中文网唯一首发,免费中,请到纵横给予作者支持!谢谢!)
    朱显波因此与工部诸官商议,建议对生活污水入河口进行改动,保留安远门往东和朝阳门两个生活污水入河口。暗渠修建仍旧以钟楼为基准,不过城市分成东西两块进入两个固定的入河扣。这样一来,安远门往西一直到就不能设置成往西流,而是整个城北水系为西向东方向。沣河水进入玉祥门后就分成南北两股,南下的流经西南东三个方向经朝阳门流出,北上的则在安远门汇集另一股生活污水后一直向东至朝阳门。
    修改该后的污水流向能极大程度上减少污水污染护城河的长度。唯一的缺陷就是遇到暴雨可能导致排水不力。长安城西南就可能面临被淹的危险。
    吴宝定接到朝廷的批复后,笑嘻嘻的对孙晓根和柳春燕说:“我发现这朝堂之上也不完全是饭桶啊,还有懂行的啊。施工图被改得面目全非了。”
    “看来你这个改建工作不好做啊,要是验收过不了关,小心被咔嚓。”孙晓根对于吴宝定的说法感到意外,这大明朝看来真有能人啊
    “不会吧,我采纳他们的意见就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