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求生记 >

第3章

三国求生记-第3章

小说: 三国求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仁道:“主公,婉儿她当不起主公如此大礼。”
  曹操道:“婉儿身死,孤之过也。且死者为大,三礼又何妨。”
  陆仁无言。其实他也知道婉儿的死根本就与曹操无关。
  曹操道:“义浩,孤有负于你,心有不安。你有什么要求只管说。”
  陆仁望望坟包道:“主公,陆仁确有一事相求。”
  曹操道:“义浩请讲。”
  陆仁道:“婉儿随我三年,情深意重,可是如今身故我却连一个名份都不能给她,现在连墓碑都不能立……主公能不能劳您屈尊,给婉儿一个名份,也好让陆仁了却一桩心事,立起这墓碑。”
  曹操道:“孤答应你!丁夫人膝下并无子女,孤就代丁夫人收婉儿为义女……这样你就可以给婉儿一个名份了。”
  陆仁深鞠一躬,默然走到送葬的车前揭开一块白布,吃力的将白布下准备好的墓碑搬下来立到婉儿坟前,碑文是:爱妻婉儿之墓,夫陆仁义浩谨立。
  曹操亦无言,从人送上笔,曹操在碑上补了一句:曹孟德正室丁氏义女。
  陆仁再次在碑前坐下,平静的道:“主公、奉孝,你们请回吧。我想一个人再陪陪婉儿。”
  曹操道:“义浩,婉儿之死是孤照料不周。现在你身边无人陪伴,孤府中诸女随你挑选。日后孤也会为你挑选一个好女子纳为正室……”
  陆仁低声道:“主公,陆仁的婉儿只有一个……主公又能找到第二个婉儿给我吗?”
  曹操不解的望着他。
  陆仁突然放声大笑:“哈哈哈……全天下只有一个婉儿!婉儿身死,全天下也许只有三个女人能让陆仁再动心!”
  曹操道:“哪三人?”
  陆仁狂笑道:“哈哈哈……长安貂婵、洛阳蔡琰、河北甄宓!”
  曹操的脸色阴晴不定,许久才转身欲去。
  陆仁突然道:“主公,陆仁有一事相劝。”
  曹操回过身来望向陆仁。
  陆仁静静的道:“陆仁适才狂乱,有所失言,主公勿怪!这一事相劝,是劝主公一句,有一些女人最好不要去染指,特别是大胜后掳掠来的女子。”
  曹操迷惑不解,不过看陆仁的样子好像有些精神错乱,到也没有放在心上。
  陆仁又看见了典韦,向典韦道:“典都尉,你不要太过贪杯,要知道酒过是会误事的。特别是你护卫在主公左右的时候。”
  典韦一个大老粗更不明白陆仁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茫茫然的点点头。
  曹操想起婉儿之死似乎是女人与酒的关系,以为陆仁是在说曹昂酒后乱性,歉然道:“昂儿已被孤罚在家中面壁思过,还望义浩不要过于责怪他。”
  郭嘉担心的问道:“义浩,你……没事吧?”
  陆仁道:“主公、奉孝请安心,我没事。这几日我心烦意乱,镇上诸事无心去理,主公请勿怪。各位都请回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众人叹息离去,连诚、信、兰也被陆仁赶回家去。陆仁一个人坐在坟前道:“婉儿,也许我以后会再娶别的女人,但绝不会忘记你……以前不敢说,现在告诉你吧。你老公我是后世来的人,知道貂婵曹操自己想要的女人,不可能给我;甄宓是曹丕的夫人,更不可能给我;而蔡琰要到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才能救回来,那都是在十年后了……我还会再单身好长一段时间的,就算是为你守灵吧。
  “本来我是想救曹昂一命的,但是他那样对你,不救也罢。我是杀不了他,但我知道他很快就要死……可是曹操真的不能出什么意外,不然北方无人抵挡异族,死的人只会更多,所以我必须要保证曹操的安全……我现在这样提醒曹操一下,也算是尽了点自己的能力,至于曹操能不能听进去就听天由命吧……如果曹昂命大跟着曹操一起活下来,你不要怪我不能为你报仇……我其实恨曹操、恨曹昂、更恨自己!”
  眼前再次浮现出婉儿的一颦一语,还有几年来的点点滴滴,陆仁眼中的泪水划落……
  (往后是曹昂挂掉,曹操事后回己起陆仁的这段话开始心生怀疑。同样陆仁这时已经开始对曹操有一些不满,暗中联系到糜竺合作经商,糜贞其实是作为一个合作的运作人出现,与陆仁拾不上什么关系。瓶子当初的设想也只是让糜贞在合适的地方露露面,定位只是一个性格要强的女强人而已。也罢,就写到这里吧,瓶子要去睡觉,还要上班那!)
    作品相关 这是瓶子收集到的史料
     更新时间:2008…10…4 23:07:20 本章字数:8535
  第九章三国
  (公元220…265年)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代汉建魏,史称曹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也在建邺称帝,国号吴,史称吴或孙吴。公元263年,魏将邓艾灭蜀,两年以后,司马炎代魏建晋。279年,晋灭吴,三国亡。
  第一节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一、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形成的原因
  第一,这是东汉后期州部长官权力恶性膨胀的结果。东汉后期,东汉王朝接受了太常卿刘焉的建议,把一些重要地区的州刺史改为州牧,并选择有名望的官僚充任,使其总掌一州的军政大权,遂使州牧的权力大增。当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王权极度衰弱之际,这些州牧和一些州刺史便企图火中取栗,摘取皇冠。其中为祸最烈的军阀并州牧董卓以及徐州牧陶潜、荆州牧刘表、冀州牧韩馥、益州牧刘焉、刘璋和幽州刺史公孙瓒等都是以州牧和州刺史起家的军阀。
  第二,这是东汉以来门阀士族势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门阀士族是从两汉之际在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兴起的一个特权阶层。到东汉后期,这个阶层的势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不但在政治上累世享有高官厚禄,在经济上广占田宅、佃客,而且还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大都组建了一支由佃客、部曲和宗族亲兵构成的私人武装,遂使军阀混战愈演愈烈。出身于“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袁绍、袁术兄弟就是这部分军阀的代表。
  第三,这是中小地主势力乘机崛起的结果。在镇压黄巾起义和后来的军阀混战中,一些中小地主也乘机建立武装力量,发展私人势力,并挤身军阀行列,参加军阀混战。曹操、刘备以及割据江东的孙坚父子等即是这类军阀的代表。
  二、军阀混战的经过
  董卓之乱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死,何皇后之兄何进入朝辅政,并拥立皇子刘辩即位,史称少帝。他密谋诛杀了宦官首领蹇硕,并企图悉诛宦官,独揽朝政。由此宦官与外戚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又趋激烈。宦官张让、段珪等先发制人,杀死何进。何进党人中军校尉袁绍闻讯,遂勒兵洛阳,将宫中宦官二千多人全部诛杀,结束了为时数十年的宦官专权的局面。不久,原何进之党的并州牧董卓率兵进入洛阳。他下车伊始,即废掉少帝刘辩,立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董卓专制朝政后,放纵其所部胡、汉兵士四出抢掠,烧杀**,无所不为,遂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骤然加剧。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绍遂纠集后将军袁术、典军校尉曹操以及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等,组成关东军,讨伐董卓。董卓在关东军的强大压力下,挟献帝由洛阳迁居长安,后被司徒王允和部将吕布合谋杀死。董卓部将李催、郭汜又杀王允,逼走吕布,关中大乱。
  董卓西逃后,关东军也随之瓦解,各割据势力又展开了相互厮杀,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至此拉开。
  官渡之战关东军瓦解以后,盟主袁绍利用自己的优越地位,相继从韩馥和公孙瓒等人手中夺取了冀、幽、青等州之地,遂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关东军成员曹操也在董卓西迁后,大肆在中原地区扩张势力。他先被兖州地方官迎为兖州牧,不久又收编了青州黄巾军30余万,势力大振。建安元年(196年),又迎汉献帝都许昌,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两年以后,又相继攻杀了吕布,逼降了张绣,势力扩大到了徐州和南阳一带,成为和袁绍足以抗衡的力量。
  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绍率十万大军南下,向曹操发动突然进攻,并迅速攻占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进围白马(今河南渭县东)。曹操用声东击西策略,解白马之围,并阵斩袁军将领颜良、文丑,退守官渡(今河南中牟)。接着,袁军主力亦抵达官渡,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后袁绍的谋士许攸因进谏受阻,愤而降曹,并暴露了袁绍在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的储粮据点。曹操当即率兵五千,假扮袁军,焚烧了袁军的乌巢万余石储粮,使袁军军心动摇。大将张郃率部在前线倒戈,袁军全线崩溃。曹操乘机麾军进攻,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仅率800余骑,逃回河北。官渡之战即以曹操的胜利和袁绍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曹操不但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地位,而且他本人也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他任人唯贤,其部下谋士武将多为“效实之士”;又宽宏大量,能虚心接受部下建议,故内部精诚团结,将帅用命。曹操又处事果断,“用兵如神”,长于应变,他极高的军事才能在官渡之战中得到了充分发挥。而袁绍虽兵力众多,但他却自恃门第高贵,放纵豪强兼并,境内百姓不附,可谓失道寡助,故兵虽多而内部不合,离心离德。加之他又任人唯亲,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又“不知兵要”、“军令不立”。故在政治和军事等方面与曹操相比,都处于劣势。因此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就不纯属偶然,而有一定的必然性。
  官渡战后第二年,袁绍忧愤而死,其子袁谭、袁尚又相互争立,发生火并。曹操乘机先后攻占邺城,杀袁谭和并州刺史高干,驱逐袁尚,占据了幽、冀、青、并四州之地。后又大破乌桓和袁氏联军,收降乌桓和汉人20余万口,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地区。
  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以后,想乘胜向南扩张,一举消灭割据荆州的刘表和割据江东的孙权,进而统一全国,遂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亲率20万,号称80万大军向荆州挺进。这时,荆州牧刘表新逝,继领荆州牧的刘表次子刘琮慑于曹操的强大兵力,遣使投降。只有被出任江夏太守的刘表长子刘琦和北驻樊城的刘表部将刘备坚持抗曹。
  刘备是涿县(今属河北)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属汉朝远支宗室。曾因镇压黄巾起义之功,担任过县丞、县尉之职。在后来的军阀混战中,亦拥有部分武装力量。但因实力微弱,只能依靠强大的军阀,故一直没有固定地盘。官渡战后他投靠了刘表,被派驻新野,后移驻樊城。他在樊城一面招兵买马、训练士卒,一面又搜寻人才,积极壮大自己力量。他曾三顾茅庐,将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西)的诸葛亮请出山,作为自己的幕僚,并访以政事,终于结为莫逆之交。
  占据江东的孙权是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次子。孙坚曾因镇压黄巾起义之功,升任长沙太守。在军阀混战中追随袁术,后被刘表的部将黄祖所杀。长子孙策代领部曲,始向江东发展。孙策死后,孙权袭领旧部,经过苦心经营,势力渐强。
  当刘备听说曹操率军经樊城向江陵进发的消息后,因兵力单薄,遂向南撤退。行至长坂(今湖北当阳境内)被曹军击溃,使折而向东,在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与刘琦会合。为了联合江东势力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
  孙权接到曹操在江陵给他的关于要‘会猎于吴‘的书信后,当即召集部下商议。但部下中的主降派和主战派却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孙权虽力主抵抗,但由于受到投降派的压力,很难决断。诸葛亮抵达江东后,孙权始坚定了抗曹决心,并很快组成了孙刘联军,以江东周瑜为统帅。曹操率部东进,在赤壁与联军遭遇,初战失利,便把军队撤回长江北岸的乌林,又将船舰首尾用铁链相连,欲使北方的曹军将士适应水上生活。周瑜指示部将黄盖向曹操诈降,曹操当即应允。于是黄盖遂率领载有膏油干柴的数十艘蒙冲斗舰,向曹营驶来。时东南风劲吹,船行迅疾,快要接近曹军船舰时,黄盖令部众放起火来,蒙冲斗舰犹如火龙直冲曹营。曹军首尾相连的船舰当即着火,并引燃了乌林营垒。曹军大乱,人马被烧和溺死者甚众。周瑜又指挥联军水陆并进,乘胜追击,曹操慌忙率残部逃回江陵。
  曹军数量虽多,但内部并不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