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求生记 >

第138章

三国求生记-第138章

小说: 三国求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仁道:“上位者不必事事亲恭,这个陆仁理解,但皇叔你至少要知道你库存的钱粮可支多久啊!这可直接关系到皇叔你能供养多少兵马、军需器械是否足备、一但出征又能打多久多远。”
    刘备道:“诚如所言,备有失计较!这就去请孙公佑来细问。”
    陆仁道:“那到不必急于一时。皇叔,我既然来了就向你进几句言,皇叔可自行斟酌。”
    刘备大喜道:“还请陆仆射指点一二!”
    陆仁先问道:“皇叔可有清点新野城中户籍?”
    刘备摇头。陆仁又接着问了相关的道路、城防、兵源等问题,就看见刘备不停的摇头。陆仁心道:“不对吧?按说刘备地政治能力不可能这么差的啊!再说他手边的孙乾、简雍、竺内政能力都还说得过去的啊!也不知他到底是真的没管还是装蒜,不过如果是真的话,那就难怪诸葛亮的出现会给他那么大的助力了。”
    仔细地思考了一会儿后陆仁道:“皇叔,军略诸事我陆仁并不擅长,所能给你地也只是一些理民之策。在我看来,皇叔眼下不该急于兵马方面的整备,而是应该引导民众如何自富,民富则税丰,皇叔也才会有真正去整备军兵的本钱。”
    刘备点头称是,陆仁便向刘备讨来新野城地地图,对着地图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是修建好新野城中的基础道路,这一点不管是对城中军兵的调动机动能力还是发展经济都是必须的;第二是在城中划出几块专门的民居与营房,并建议刘备抽调一部分兵力出来尽快修建好;农业方面让刘备在城外挑选比较好的土地,集中闲散的农民进行有效的大规模耕种,并且应该趁现在刚刚完成秋收去兴修水利,同时还可以借此召慕流民定居来增加人口;最后是商业与手工业方面,陆仁特意在城中划出了两块环境较好的地方。建议刘备重点开发。
    对此刘备提出了疑问,必竟刘备也是有重农轻商思想地人。陆仁笑着解释道,新野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少,按陆仁的初步推算可能不足十万,但刘备手下的士卒就有超过八千人,如果按十比一的比率来算,就算是全部去耕种供养方面都可能会出问题,更别提相应所需的军需器械。与其如此。到不如发展出一定的官营性商业。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刘备自己地金钱收入。荆州农业发达。各地粮米均比较充足,到时就可以用富余地金钱等物去荆州别处购置粮米军需,而且只要在周转上把握好尺度,还可以将一定地粮米平价卖给城中百姓,让百姓也没有后顾之忧从而安心进行生产。如此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只要经济慢慢发达起来就会渐渐吸引人口前来定居,那时也会为刘备增加一定的兵源税收。相信几年之内刘备就会有一定的本钱去争荆州。
    刘备闻言后默然不语,心中很难下定决心。
    陆仁随手倒满一杯酒笑道:“皇叔可是觉得自己去营商致富不太妥当?”
    刘备微微的点点头。
    陆仁道:“那皇叔又为何不明面上派个人出去经商,暗中为你积累钱粮?”
    刘备眼珠一转,马上向陆仁拱手道:“陆仆射久在商途,此语可是想暗中……”
    陆仁摆手道:“不不不,不是我。我私心太重,只怕会有违皇叔所托。其实皇叔身边不是有一个很合适的人吗?”
    刘备恍然大悟道:“陆仆射是指子仲?”
    陆仁笑道:“正是。陆仁知道子仲虽在皇叔帐下效力,但因本身并无甚长才。皇叔只是念在他昔日倾家相助又忠心不二的份上。对他礼遇有加待之极厚,军政之事却甚少让他去做。皇叔,人若有才当尽其能。子仲之才不在军不在农,而是在这个‘商’字上。只是皇叔一向轻商,不曾尽用子仲之长而已。”
    刘备犹豫道:“话是有理,可备始终觉得……”
    陆仁道:“反
    也是闲着,皇叔抽调一些钱粮人丁出来给子仲一试若不成不过是亏些钱粮,但事若有成则皇叔钱粮丰裕,又何乐而不为?”
    刘备想了想也是,想发展起来就肯定要用大笔的钱,有点风险又能如何?便点头道:“陆仆射可教我经营些什么商业为好。”
    陆仁摇头道:“这个应该去问竺,他行商多年远比陆仁有见地。陆仁也相信皇叔只要让竺放胆去做,绝不会令皇叔失望地。”
    刘备道:“好吧,我就听从陆仆射此策,让竺去做便是!”
    陆仁看看天色不早,起身告辞。刘备又想拦他下来,陆仁笑道:“皇叔不该如此!前番陆仁就说过皇叔若想在荆州立足,就不要打我的主意。因我一人而失荆州未免有些得不偿失。哦,临别时陆仁还有几句良言相劝。”
    刘备道:“陆仆射请讲。”
    陆仁道:“今日我见到皇叔与百姓们一同编草鞋,固然亲民,但上位者应该多留心大事要事,勤政富民即可!若此举被那些欲投之人见到,反而会认为皇叔只乐于小人之事,胸无大志,如此只会尽失贤才。”
    刘备沉吟道:“这个嘛……”
    陆仁心道:“好像这句话本来该是诸葛亮出山后劝他的,现在却是由我说了出来……没办法,时局环境根本就不一样啊!他这样如果是在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肯定会赢得穷苦百姓们的支持与爱戴,可现在是汉末的争霸,讲究的是什么上位者就该有个上位者的样子,搞些这东西只会被那些士族看不起。看不起就看不起吧,偏偏这年头的人才基本上又都集中在这些士族里面……其实说真地,我是看不惯刘备地做法。你和百姓一起编草鞋编就编吧,就不能换上一身朴素点的去?穿得那么漂漂亮亮,再往穷人堆里一坐怎么看怎么别扭!感觉……就有点像是穿着崭新的名牌货在街头当乞丐。”
    不理他在这里神游四海,刘备那头已经想通,向陆仁长长一揖道:“幸蒙陆仆射指点!”
    陆仁道:“天色不早,我该回去了。哦,最后再提醒皇叔一句,农桑固然是重中之重,但万万不可太过轻视商业。如果你信我陆仁地话,还请放胆让竺去一试。”
    刘备道:“陆仆射可否来新野定居?备愿以先生之礼而迎之,亦好时时讨教。城外土地陆仆射可任选三百倾以安身!但凡是先生(称呼都改了)要发展的产业,备绝对支持到底!”
    陆仁笑道:“皇叔你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啊,这不是在变像的招纳我为你效力吗?恕我陆仁难以从命,我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去做。”
    刘备被陆仁说破心事,摇头叹息。
    陆仁微微一笑道:“这新野城将来我多半会来治些产业,但现在绝对不合适,以皇叔的聪明才智应该会想得通的。”陆仁这叫既不答应又不完全否认,目的就是让刘备摸不清他的底细,这样若寄若离的对陆仁只会有好处,至少会让刘备不愿对他如何。
    刘备长叹道:“备当真福薄啊!却不知何时才会有如陆仆射这样的贤士前来相助于我呢?”
    陆仁接着微笑,转过身向门口走去道:“皇叔虽然于世有盛名,但贤士良才是要用心去找的,不要一味的等人来投,那样又与受制于人有何分别?”
    刘备急唤道:“请陆仆射明示!”
    陆仁回头道:“新野初定,适才陆仁也为皇叔定下新野发展初策,皇叔用心记下后交给孙乾、简雍、竺去做便是,军略方面有关、张、赵三人为辅亦可谓无需多顾,早先亦有所言,曹操河北未平也绝不会这么快南下,新野城在三年之内会安如泰山。皇叔现在有空的话应该少编些草鞋,多去拜访一下荆州名士才对。”
    刘备问道:“荆州名士贤才备尚不知有谁,陆仆射能否告知?”
    陆仁一怔,想了想才道:“陆仁到荆州的时日不比皇叔久多少,多数时间又隐居在家不曾出门……不过有两位皇叔应该勤加拜访。”
    刘备喜道:“哪两位?”
    陆仁可没打算现在就把诸葛亮、庞统给抖出来。建安七年的诸葛亮才刚刚二十出头,能力上可能还要再磨练一下;庞统则不知道在哪里逍遥着。至于徐庶,再晚上一些时候应该会自己来找刘备。而且陆仁觉得不能让刘备发展得过快才对,所以陆仁说的是两位不可能出仕的人物:“一位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道号水镜先生;另一位称为庞德公。此二人皆为荆襄名士,门人弟子不少,其中不乏贤才。若皇叔能得此二位青睐……呵呵,陆仁就不多说什么了。”
    刘备道:“陆仆射可知此二人居于何处?”
    陆仁这时已经走出了大门,笑道:“我也不知!不过我相信日后有机缘的话,皇叔一定能碰上的。陆仁去矣!”
    刘备知道拦不住陆仁,也就没有再强留。口中只是反复的念叨着司马徽与庞德公的名子,心中暗暗的有了打算。
    不说刘备在那里大动脑筋,陆仁这会儿带着二凌出了新野城。行出几里回头望望城门,忽然发出一阵周星星式的奸笑,引得二凌都用BS的目光望向他。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刘黄鼠,我是给你出了主意不假,可是我也绝对没有亏待我自己,只要你按我说的去做,我们将来都会有好处的……”
    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三回 佳人为助
     更新时间:2008…10…4 23:07:55 本章字数:4858
    仁带着二凌从新野城出来没有急着回去,而是用一种心态在外面逛了三、四天,到八月十四的中午才回到小庄。
    一回到家中,貂婵便笑骂道:“不错不错,你这个陆大浪子还知道在中秋之前赶回来。”
    众人大笑,陆仁亦嬉笑道:“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我游玩几天当然得在团圆夜赶回来。”
    躲进书房史来贞问了一下产业方面的事,陆仁交待道:“可能过一阵子你大哥会跑来找你商量一些事,如果是钱粮方面能支持的话就尽量支持一下。”》。
    陆仁道:“我这次去新野拜访刘备,帮刘备出了一些发展新野城的主意,其中就有让你大哥帮刘备经营商业的建议。说真的行不行我心里没底,但刘备如果按我说的去做,你大哥就肯定有得忙,了少不了来找我们帮帮手的。”。:让我大哥去,我们又怎么帮?难道你想把手上的产业分出来一部分?”
    陆仁摇头道:“不管可能不可能,你先做好点准备就是。至于我们手上的产业就不要分出来了,我们自己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目前我们的制酒与印刷两业是赚了点钱,不过柴桑那边的船坞才刚建成,我们就要开始准备造船的事。”》。。地……”
    陆仁道:“你怎么忘了我那时和你说的话?再提醒你一次。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争斗最后肯定会是曹操胜出,然后曹操就会大举南下,战乱一起我们的产业就不一定能保得住,曹操也不见会放过我。我选择出海固然有些避世的意思,但我们真要发展起来就需要一块安稳的地盘。别的我就不多说,你也不想徐州家业尽失的事再发生一次吧?”。》
    陆仁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奸笑道:“但凡是你大哥来找我。你就说我不在。然后你大哥要是提出帮忙地事。你可以提供钱粮给你大哥。不过你千万要记得和你大哥说清楚,不是资助也不是借给他,而是要与他合伙!赔了钱地话就作罢,要是赚了钱就五五……不行不行,这样刘备和你大哥肯定发飙。还是三七分成好点,我们三刘备七。记住,一定是要与刘备合伙干!”|。有搞错啊?你居然把脑筋动到我大哥头上去了!而且你自己躲到一边不理,让我和我大哥翻脸不成?”
    陆仁连躲带闪的避开道:“喂喂喂,宝贝妹子你能不能听我说完?我这样做也是为了大家好啊!”)。。下思路,这才把他的想法详细的解释给贞听。
    主要是陆仁考虑到自身的处境。往大的方面说陆仁想在荆襄发展产业,那么迟早会与荆襄一带地豪族发生利益冲突,眼下固然是在极力的避开,但也只是推迟一下而已。特别是随着手上印刷业的渐渐成型。陆仁也感觉到自己马上就会成为荆襄一带风尖浪口上的人物。必需尽早做好准备,不然那些豪族一但发难他就只有哭的份。因此他左右衡量,最后选择了与同样急需发展实力的刘备在利益上挂钩。让刘备成为他暗中为他撑腰的后台,这样的话多多少少自身就会有一些保障。或许刘备会重视豪族而轻视他,但碍着面子刘备也会出来说几句话,为他起一个缓冲地作用。退一步来说,刘备至少能保证陆仁在顺利离开荆州出海前不引发出什么大事。
    另外就是陆仁也在做刘备日后成事地打算。如果说让刘备尝到商业方面的甜头而全力保障的话,那么他这个强行与刘备集团利益挂上钩地人只会有大把大把的好处。举例来说,假设刘备成功入蜀称王,他作为与刘备合伙的最大商户,大可直接性的从刘备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