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桓侯再生 >

第417章

桓侯再生-第417章

小说: 桓侯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一想,马岱能够从汝南潜回西凉兴风作浪,肯定是得到了张飞的认可。以张飞那么一个能料敌在先的人物,会在没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让马岱回西凉送死?
    说不定,在马岱身边就有一个张飞为他配备地厉害谋主。若真是如此,凭借马家的过往的人脉和影响。再加上以有心算无备、韩遂本人又身在千里之外等诸般因素,马岱并非没有可能连夺数郡,乃至席卷整个凉州。同样,韩遂要想稳定住自己的基业,也就需要更加谨慎。
    曾经呼啸南下的三万轶骑只剩下了三分之一强,女婿同时最值得信任的臂助阎行十之八九已经遇难,校尉以上的将领阵亡过半。等等……韩遂深知以如今的情况,一旦失败了,很可能再没有翻身地机会了。
    纵横西疆数十载的黄河九曲,历经了多少大风大琅,如果在这条小沟渠里翻了船。还不被黄泉下的马腾笑死?
    “不能太过焦急,还是先把西凉的情况探明了了再说!”成宜摇摇头,否定了李棋的提议。
    “探明情况?”马玩大声置疑道,“文静,你昏头了么?咱们拖得越久,对马岱就越有利。等他站稳脚跟后,西凉还拿得回来的么?
    照我说,兵贵神速。立即轻装行军。以最快速度杀回凉州,宰了马岱那混蛋。”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成宜大声辩驳道,“连马岱现在的情况如何都不请楚,贸然杀进去,成功倒也罢了,万一失败了呢?
    你知道马岱手中有多少兵马么?你知道马岱是不是已经设下圈套等待主公回师?你知道……”
    被成宜一连质问了五、六个问题,马玩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根本无可驳斥,面红耳赤之下。勃然作色怒吼道:“问得这么多,你自己有什么法子么?耽误了主公平乱地时机,你成宜担待得起么?”
    成宜面色一虎,长身而起,横眉怒目瞪向马玩。马玩也腾起站
    起,毫不示弱地回瞪过去了
    眼见剑拔弩张,韩遂一拍桌案,厉声怒斥道:“还未跟敌人接战,自己人倒要动起手来了,成什么体统?还将我放在眼里么?”
    韩送一发怒,成、马二人不敢再多说什么,急忙躬身行礼谢罪。
    收敛了怒色,韩遂起身走到成宜、马玩的跟前,伸手拍了拍两人的肩,叹气说道:“文锋,元雄,眼下正是我等齐心协力之际,岂可做如此意气之争。
    我知道你们都是一心为大局谋划,但勿需如此。是立即杀回西
    凉,还是先探明情况,大家一起来合计合计。”
    “谢主公宏量!”成、马二人满面羞惭之色,退回位上。
    平息了一场风波之后,韩遂的心情却没有多大好转————事实上,成宜、马玩争论的问题同样也在困扰着他。原本还想找人征寻些意见,却不想部下们也是如此。
    这时,韩遂更加思念起自己地女婿来————阎行不但是韩遂麾下头号大将,很多时候也充当着谋主的角色。
    “不如就折中一下吧!”寻思许久,韩送只能做出一个无奈的决定————一面继续朝西凉赶路,不过将速度放慢一些;另一面加派人手打探凉州内部的情况,尤其是马岱的行迹。
    “凉州的消息终究瞒不下去了,大军的军心切不可动摇。你等必须设法安抚住本部兵卒,谁如果办不到,尽早言明,我好另派人手接掌。如果赶回凉州时,再发现有谁的兵马军心散乱,兵无斗志,就休怪我无情了!”到最后,韩遂冷声喝令道。
    不过,其实他自己也知道,在这样地情况下,想要让军心完全不受影响,根本无异于痴人说梦。韩遂唯一期望地,就是军心不要太过散乱,不至影响到跟马岱争夺西凉归属权的争斗。
    “诺!”
    三日后,减速行军的韩遂军赶到了郿县。
    初平三年中,权相董卓曾筑坞于郿,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世称“郿坞”。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董卓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终老。”随着董卓的败亡,曾轻富丽堂皇的万岁坞也被毁于战火之中。
    在如今的郿县,残留的只有当年的一些断壁残垣。
    韩遂没有这心思去睹物怀旧,西凉的消息已经陆陆续续地传回了一些。除了派遣斥候先行打探情报外,韩送还派遣了十数位使者,分别前住汉阳郡(即天水郡,魏时改名)、北地郡、安定郡、武都郡,联络各郡太守及一些故交豪族,一者为了解确切情况,同时也为向他们请求援助。
    。
    军帐内,成宜等人最后的冀望也化为了泡影,个个心情沉重无比。
    就在半个时辰前,派往汉阳郡地信使终于回来了,但带回的却是一条噩耗————汉阳太守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已经举郡投降马岱。
    不过,韩遂倒也不尽怪苏则。当日南下豫州之时,韩遂主要将留守兵力屯驻在了金城、武威二郡————以金城驻军镇汉阳、武都、安定、陇西诸郡,而以武威驻军镇张掖、酒泉、敦归诸郡。
    整个汉阳郡的驻军居然不过3、4000人,根本不足以抵挡马岱。为免汉阳军民无谓受戮,苏则才接受了马岱的劝降。而且,苏则也算对得起韩遂了,至少让他的信使平安地回来通传消息。
    从苏则那里,信使确认了金城、陇西、武威请郡失陷的消息,并在此基础上,还加上了张掖郡和安定郡。
    也就是说,凉州的十个郡里,已经有六个郡归在马岱麾下。其中就包括人丁最多的三个郡————金城、武威和汉阳。
    在计取金城、武威之后,马岱所统领的羌骑大军,几乎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凉州。
    “主公,我等该当如何?”程银略显迷茫地向韩遂问道。汉阳丢失,西进的道路基本就等于封死。而在北面,安定亦或是更远的北地郡,都是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城池寥寥,如果当要北上,恐怕还没到达目的地,大军就已经因乏粮而崩溃。更何况,安定也已经丢失。
    实际上,对韩遂大军而言,西进是唯一可行之路。在凉州诸郡中,汉阳颇为富庶。在汉阳郡,韩遂能得到至关紧要的粮草。
    “主公,苏则那叛徒会不会在故意欺骗我等?”李堪疑惑地问道。
    这几日来,他几乎养成怀疑一切的习惯。
    “苏则向来以耿直闻名,他应该不是那种虚言的人!”成宜摇头说道,“何况主公也算对他有知遇之恩!”
    “传令,大军即刻西进汉阳!”韩遂缓缓缓抬起头,面色决然地说道,“我要赌一赌,看文师(苏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韩遂劳师急返,粮草必乏。他欲反攻凉州,必先取汉阳,以确保粮草辎重。”指着地图,司马懿肯定地对马岱说道,“与韩遂之战,就从汉阳开始!”
    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一百五十七章(上)
     更新时间:2008…10…8 18:21:50 本章字数:3153
    许昌
    丞相府的书房内,萦绕着几缕袅袅青烟,檀木的磬人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在偌大的书案之旁,摆放着一张舒适的软榻。曹操身披一张薄被,半坐半躺地倚靠在榻上,神情凝重地阅览着手中的绢书。
    长子曹丕和荀彧、荀攸、董昭、陈群、钟繇等五位重臣,席地跪坐在左右两列。
    “凉州之事,诸公如何看?”将手中绢书放置在一旁的书案上,曹操缓缓抬起头,冲荀彧等人问道,
    凉州与许昌虽然相隔甚远,但这并不影响曹操了解凉州事变的进展,只不过在时间上稍有迟滞罢了。
    受命主掌情报搜集分析的贾诩,早已在天南海北铺下了一道相当完善的细作网络。也就是在荆、杨、交三州,因为刘备方细作网络同样完备,使得曹方细作连遭两次致命性打击后,再进行潜伏和情报搜集已变得异常困难。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各州郡,只要是稍为重要些的事务,曹操这里都能得到一些消息。
    最近的四、五日来,几乎每日都有十数匹快马驰入许昌,其中近半跟凉州的事情有关。
    “以战略位置来看,武威、金城可说是凉州的前心与后背,极为重要。毫不夸张地说————失去了这两郡,凉州就已经算是丢掉了一半。”钟繇曾长期担任长安尹,对凉州的情况最为熟悉。先前他一看到有关武威落入马岱之手的最新信报,就预感韩遂大势不妙。
    “当日韩遂南下之前,曾将主要军力集中于金城、武威二郡。”荀彧轻捋着颌下清髯,缓缓说道,“从已了解的情况看,马岱夺取金城、武威两郡所耗费的时日,真正说来,其实还不到十日。
    我是不知道马岱究竟是如何做到,但由此。大致可以确定的是,韩遂用来留守西凉军力中的大半,此刻不是已经覆灭,就是被马岱收编。”
    虽然荀彧的话听起来颇有些跳跃性,但曹操、荀攸等人都能够理解他的意思————能在这么短地时间里拿下凉州最紧要的两个郡,肯定不可能是一城一地逐步攻取下来。唯一说得通的解释,就是马岱使用了什么奇计,一举尽歼亦或是收降了两郡的大部驻军。要是这样。马岱在几日之内横扫金城、武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马岱一勇之夫,他有这设计奇谋妙术的能力么?”曹丕想了想,略显困惑地说道。
    “马岱或许没有,但他身边却未必没有这样的人!”荀攸接口回道,“荆、襄之地,向多名士。其中不乏有深谋远虑之人。张飞要找一、两人为马岱谋主,并非难事!”
    “武威失陷,已经是近半个月前的事情,也不知道马岱又夺下了多少地方?”陈群蹙眉说道,“闹个不好。在韩遂赶回之前,西凉的大局就已经定下。”
    “如果真是如此,韩遂这一回,不就等于送羊入虎口了?”曹丕震惊地说道。
    “是送‘狐’入虎口!”微微坐起些身子地曹操,笑着截断了儿子的话,“大名鼎鼎的黄河九曲,怎么也得算是只老狐狸,岂能比做羊羔?”
    “呵呵……”荀彧等人一齐笑了起来。房内略显沉闷的气氛顿时得到了些舒缓。
    片刻后。曹操收敛笑容,冲荀彧说道:“文若,你看好哪一方?”
    “虽然更详尽的情报还未得知,但以彧之见……”荀彧不大乐观地说道,“韩遂形势大凶!”
    “荀公,这怎么说?”努力汲取知识的曹丕谦逊请教道。
    “所谓成败之因,无外乎天时、地利、人和。以天时而言……”荀彧不紧不慢她分析道,“除在地利上,韩、马不相上下之外,其余两者。韩遂都处于下风。”
    顿了顿,荀彧继续说道:“更紧要的是,韩遂对马岱地确切情况所知甚少,而且由于面临的局势太过被动,情急之下的韩九曲还能否保持冷静心态,很难预料。如果他急于求成贸然用兵,也就等于在既不知彼,也不知己的情况下,去打一场必败之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则每战必败!”
    听了荀彧详尽细致的分析,其余众人都不禁陷入到沉思之中。
    “事情可有转机?”曹丕斟酌着说道。
    “难!”荀彧摇了摇头,“以眼下情势,我军根本无力去支援韩遂。仅靠韩遂一已之力,若无意外变故,很难扭转局势。
    而且,在碰壁之前,韩遂肯定不会听谏放弃西凉。碰壁之后,他到底还能保留几分气力,已是未知之数。”
    “凉州若被马岱所得,则并、雍两州再无宁日,汉中更是将腹背受敌!”钟繇皱了皱眉头,沉吟着说道,“丞相,与其空在汉中飞地分散兵力,不如收拢力量稳守雍、并。”
    “元常地意思是……放弃汉中???”陈群诧异地说道。
    “正是如此!”犹豫了一下,钟繇还是点头说道,“汉中位置虽然重要,那是建立在我军实力充足,要以此为据点、全面进袭荆、扬的基础之上。
    但是,如今情况已截然不同。徐州及南阳、汝南、北海、东莱诸郡相继失陷。兖、青战场,局面暂时还未能得到改观。再加上人心不安,粮草匮乏种种……”
    当钟繇不断提及曹方所面临的困境时,曹操的面色逐渐由睛转阴,甚至显得有些森然。
    钟辣也知道自己所说的内容有些触曹操的霉头,但还是咬牙说了下去:“以繇之愚见————在此后数年内,我军须以休养生息、固守现有洲郡为主,短时日内恐怕无力南征。
    若是如此,为孤悬之地的汉中,于我军其实已没有那么重要。将夏侯征西的精锐之师北调,作用或许要更大。”
    “眼下或是如此,但日后难道永不会南征了么?”曹丕毕竟还年轻,一时按耐不住,驳斥说道。
    “日后要用,就日后再取。”钟繇不怒不恼地缓缓回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