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桓侯再生 >

第365章

桓侯再生-第365章

小说: 桓侯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橙记雷吡耍饣斓熬透枚献泳铮 
    青年口中的“高老鼠”指的是彭城太守高柔,因其在去年大灾之后强行搜取百姓家中存粮,其后又不组织赈济,令彭城之地饿殍遍地,故而被愤慨至极的百姓痛斥为“鼠”
    周围不少人出声附和。
    “听说荆州和扬州连续很多年丰收,粮食多地谷仓都放不下,有很多粮食都被拿来喂牲口。”一名相貌普通的乡民突然愤愤说道。”他们有那么多粮食。怎么不多拿出一些来。难道我们徐州人就不是人,就他们扬州人是人?”
    “是啊!”另一人接口说道,“他们如果肯多给点粮食。我们哪里还需要丢掉房子和田地,到扬州去逃荒?什么刘皇叔,他跟‘高老鼠’一样,都不拿咱们当人。你们要逃荒就逃,我不走,死也要死在家里!”
    听了这话,许多原本已动心准备南迁的乡民又产生了动摇,一个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拿不定注意了。毕竟。远离故土奔走他乡,确实不是一个容易作出的决定。
    “他们不让咱们活,咱们就跟他们拼了!”那名相貌普通的乡民咬牙切齿地说道,“他们不给粮食,我们自己去抢。反正都是死,就算抢粮时被打死,也好过饿死。我要去抢粮食,你们去不去?”
    不愿离乡背井地逃荒是一回事,抢粮食却又是另外一回事。要抢粮食。就肯定得跟那些当兵得发生冲突,甚至还会死上很多人。
    一想到这里,大部分人犹豫了。
    见其他人反应平平,那名主张抢粮的乡民一脸哀其不幸、恨其不争的表情,高声说道:“你们不敢,我自己去。我要抢回粮食,让爹娘孩子吃个饱!”
    一甩头,这人便要离开。
    “我也去!”
    “算上我……”
    几名年纪较轻的乡民受不住激,大步出列跟了上去。
    “好!”先前那人转过头,振奋地说道,“还有谁跟我一起去?”
    一阵轻微的躁动后,又有不少人心有所动,准备跟上去。
    “胡闹!”一名苍老的声音突然响起。
    聚集地人群自动分开了一条道路,一个十五、六岁地少年扶着一位年逾六旬的老者走了进来。
    “爹,您怎么过来了?”一名中年乡民忙上前扶住老者,担心地问道。
    “我不过来,你们就要去胡闹送死了!”身体单薄的老者将右手地木枝重重地朝地面击打了两下,怒冲冲地说道,“,高老鼠,抢咱们的粮食,刘皇叔开粥棚舍粮救济咱们。好人坏人,你们还分得清吗?”
    老者是一位退任的里正,职位虽然低微,但在四乡八里威信很高。
    “那些稀粥够谁吃啊?”主张抢粮的乡民不服地说道,“刘皇叔有那么多粮食,怎么不多给点咱们。他分明不拿咱们当人……”
    “那是人家的粮食,还是咱们的粮食?舍粮食,开粥棚,是刘皇叔欠咱们的吗?”老者胡子都气得吹了起来,“皇叔是慈悲为怀,拿粮食来救咱们。除了皇叔,还有人会拿粮食来开粥棚吗?高老鼠,是彭城的太守大人,他给过一粒粮食吗?皇叔的人不来,咱们就只能坐在家里等死。你们要去抢粮,能打得过人家兵爷吗?就算抢到了粮食,得罪了皇叔,皇叔一走。咱们还有活路吗?”
    “我六十七岁了,也不知道见过多少官老爷。这里面,能真正想着咱们这些老百姓的,我敢说就只有刘皇叔了。这孩子……”老者将搀扶自己地少年推出来,“两岁时跟他爹娘逃难,爹娘都被许昌那位曹丞相的兵杀了,要不是被刘皇叔的兵马救下来,又安置到我家里来。哪能活到今天。你们居然还想去抢皇叔的粮食,还算是人吗?”
    面对老里正的怒气交加地责问,附和抢粮的一部分人都羞惭地低下了头。
    那名主张抢粮的乡民面色悻悻,还准备再说什么,却不想老里正直接找上了他。
    “老朽做了三十多年里正,这四乡八里的人,大都也还认识,这位小哥看起来却很面生,不知是哪里人?”
    这人面色微变,一阵支吾后报出了一个地名。
    “你是武原县地人。怎么会跑到叶县来?”老里正更显疑惑地说道。”听说武原粮食缺得比我们这里还厉害,小哥的气色看起来怎么这么好?”
    “他肯定是‘高老鼠’派来的奸细!”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喊道。
    这人面色变得更加难看,脚下缓缓向后退却。随即转身狂跑起来。
    “抓住他!”大喊声中,百多人一齐追了上去。…………下郊,郡守府。……“三日多来,一共擒住了一百六十六名曹军细作,其中半数以上是由彭城各县百姓所发现!”徐盛禀报完情况后,略显兴奋地说道,“军师的法子确实有用。没想到,只是靠各亭里地乡老,就能让曹军细作无所遁形。”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而不语。
    诸葛亮“挖掘”曹军细作的办法并不复杂。效果却出奇的有效————他命人暗中寻觅各县亭下的乡老,晓以厉害后,请这些乡老来协助清查曹军奸细。
    这些曹军奸细总是隐匿在百姓中,以某些事情煽动不明真相之人做乱。而一旦他们的身份曝光,就再也无法兴风作浪了。
    由于许多百姓的家相隔较远,彼此间往来也不算勤,终日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使是一个里(基层行政单位,县下设亭。亭下设里)的人,也未必全部都认识。这便给了细作以可乘之机。但是,那些担任过里正的乡老则不同,他们对四乡八里的人通常都很熟识,而且深浮威望。
    诸葛亮的办法,就是依靠这些乡老,将曹军细作生存地“土壤”彻底断绝。
    “三弟在涅阳连败曹军两阵,破敌近两万人。”关羽垂下手中刚,刚获得地绢书,喜悦中带着一丝遗憾地说道。”将军果然出手不凡啊!”诸葛亮呵呵一笑,随即似乎看透关羽心中所想一般地说道,“君侯不必遗憾,亮料想徐州这边也不会平静了!”
    “此话怎讲?”关羽精神一振,饶有兴致地问道。
    “曹操本来是想用徐州的百姓行坚壁清野之策,以图拖垮我军。但我军兵不血刃地连取彭城、下郊两郡后,数十万饥民也并未能够困住我军。眼下数万百姓正在南迁,虽小有骚乱,却不伤我军根本。”诸葛亮笑着回道,“如此下去,曹操岂能耐得住?亮料其必会派遣兵马袭扰我军和那些南迁的百姓。”
    “只愿他们早些过来,青龙刀久不饮血,将生锈矣!”关羽轻捋长髯,沉声说道。
    。。
    在细作地刻意散布下,曹操被困宛城的消息,很快便在豫、司诸州内扩散了开来,顿时引起一片慌乱。
    许昌城内,文武官员一拨接一拨地造访尚书台,希望从尚书令荀彧口中确认此事。
    许昌政权中虽然英才济济,朝廷和各州郡下都不乏杰出人才。但毫无疑问,在这庞大的政权体系中,曹操才是绝对的核心。
    正是凭借曹操强大的人格魅力,惊才绝世的超卓才干,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许昌政权才得已建立并不断壮大。虽然曹操也曾做出过屠戮百姓,擅杀大臣的事情来,甚至在流言中还有弑杀天子的嫌疑,但仍有大批英才坚信只有曹操才是一统社稷的希望所在,忠心耿耿地为其效力。
    在这一点上,甚至连荀彧、荀攸等人都无法与曹操相提并论,更休说是无德无望地曹丕了。
    一旦曹操突然陨命,庞大的许昌政权将会面临一个绝大的危机,甚至有可能就此发生分裂,乃至崩溃。
    正因为如此,城中的官员士族对此事才显得格外重视。
    。。
    丞相府中。
    “父相遇险,我等岂可望而不顾?”一个身材魁梧异常的少年手臂连连挥舞,慨然说道,“我要亲自带兵去宛城,将所有荆州贼军诛杀一尽!”
    “子文,不要卤莽!”曹丕冲那魁梧少年轻轻摆手,“有荀(荀彧)、陈(陈群)、董(董昭)、钟(钟繇)诸公在此,必可有妥善之法解宛城之围!”
    魁梧少年正是曹操三子曹彰,其生性勇悍,力大过人,深为曹操所喜。
    被兄长劝阻,曹彰虽然有些不甘,但还是暂时地静了下来。
    “荀公,不知您有何高见?”曹丕转身,恭敬地向荀彧请教道。
    “丞相被困宛城之事恐怕不假,这几日来许昌与宛城之间的联系完全断绝就是明证。”荀彧沉吟着说道,“但这一消息,在短短几日内竟然传得豫、司两州几乎人人皆知,甚至还有向其他州郡扩散的趋势,也太过反常。若我所料不差,这恐怕又是张飞的诡计。”
    “荀公的意思是……”曹丕略一思索,会意说道,“张飞以此引诱我军增援宛城,他好借机围点打援?”
    “正如世子所说!”荀彧点点头,“若急切增援宛城,很容易遭遇张飞算计。如此一来,非但解不得宛城之困,更会徒损军力。”“荀公有何妙计?”曹丕急切地询问道。
    “整合兵马,缓缓朝宛城靠拢……”
    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下)
     更新时间:2008…10…8 18:02:40 本章字数:3246
    “整合兵马,缓缓朝宛城靠拢………”荀彧走到厅侧一座屏风旁,指着悬挂在上的地图说道,“张飞用兵诡谲,急切救援极容易被其所乘。若集结大军缓缓向宛城靠拢,反而能给张飞施加压力,逼其解除对宛城的包围。”
    “但是荀公,宛城是否能撑到那一天?父相的安危不容出一点差池啊?”曹丕踌躇着说道。
    荀彧和声安慰曹丕、曹彰一众兄弟道:“世子、三公子、四公子尽可放心。以宛城的城防和军力,加上有丞相亲自坐镇,短时间内并不会有太大风险,惟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粮草的供应。但以宛城库存的粮草,支撑两个月应该不成问题。以彧所料,至多一月,应该就可以逼迫张飞解除包围。”
    曹丕与几个兄弟以眼神交流了片刻,随即一齐对荀彧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父相不在,我等兄弟少经大事,只能倚仗荀公了!”
    “世子快快请起!”荀彧急忙上前,将曹丕几兄弟扶起,“彧虽不才,必尽一己所能,在丞相返回许昌之前,助世子稳定大局。”
    “其实,比起宛城,彧更担心徐州和辽东的局势!”轻叹口气,荀彧缓缓说道。
    “文若,辽东又有变故?”执金吾钟繇诧异地问道。
    “恩!细作刚刚传来消息,辽东诸郡内有隐秘的兵马调动。”厅中之人,除却曹丕等三兄弟外,都是曹操的亲信重臣,荀彧也没有太过顾忌地说道,“公孙康本是狼子野心之辈,前次虽然受挫于辽西,但以他的性情,恐怕很难吸引教训。反而有可能暗中记恨丞相。此次刘备兴大兵来犯,使我军难以各处兼顾,若非有臧霸、孟建重兵屯守辽西,恐怕公孙康业已乘机攻袭。但饶是如此,也绝不能对其掉以轻心!万一我军与关、张决战之时,公孙康突然起兵,后果不堪设想!”
    厅中一阵默然,片刻后。陈群开口问道:“徐州又是怎么回事?依靠那条坚壁清野之计,应该能够拖住关羽啊?”
    “徐州方面,关羽占据了彭城、下郊二郡后,大量迁徙两郡百姓南下扬州。据细作最新探回的消息,至少已有四万百姓开始南迁,而且人数还在迅速增加。”荀彧的神色变得更加严肃。
    “什么?迁徙百姓?”
    “关羽到底想做什么?”
    一阵轻微的议论声后,陈群似有所悟地说道:“文若兄,难道关羽是想以此法来化解坚壁清野的计策?”
    “恐怕是如此……”荀彧轻轻点头,“以目下的情况看,徐州今年几乎已没有可能恢复农耕。关羽夺占了徐州。就等于背负上了一个70万人地沉重包袱。饶是荆、扬粮食充裕。要应付70万人的吃饭问题,也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而且这并不是一月、两月。而是整整一年半时间。得到明天秋收,徐州才有可能自给。不说其他,仅靠这70万人的吃饭,就能将刘备拖垮。但是,关羽突然来了这一手,便会引起极大的变故。扬州地域广博,有淮水为屏,在去年的天灾中损失又较轻,完全可以接纳得下数十万徐州百姓。这些百姓南迁之后,还赶得上扬州的春耕。如此一来。一则百姓能够自耕自给,二则还便利了扬州的开垦,同时还使得关羽军在徐州少了些牵制,可谓是一举多得之策。”
    曹丕微愕之后,急切地向荀彧请教道:“荀公可有应对妙计?”
    “只能有劳夏侯将军和曹将军了……”荀彧沉吟着说道……
    。。
    曹操被困宛城地消息传至庐江后,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以司空刘助、太常伏德为首的一部官员,力主倾尽全力攻下宛城,一举擒杀曹操。他们认为,只要曹操一死。许昌伪朝廷必会土崩瓦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