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桓侯再生 >

第158章

桓侯再生-第158章

小说: 桓侯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示意简雍将绢书呈递上来。略一浏览后。我将绢书甩落在地。让两侧地文吏将官皆可看到上面的内容,随即哈哈大笑说道:“孙权小儿,亏得你想出如此诡计。也算难得了……”
    “我主……”阚泽犹自不死心地准备辩驳。
    “阚泽!”我厉喝说道,“你敢说此信不是孙权精心设计?你敢说你等行得不是离间之计?如此确凿证据,加上你此前地诡异举动,你还有何辩驳?疏不知,正是你表现太过,反露出马脚!”
    “……”阚泽努力地保持镇静,强自说道,“这必是我主将草稿误装囊中,张将军不必多疑!”
    “此信上分明有别权的印信!阚德润,你信口胡言之能也算天下罕有了……”我摆摆手。怒极反笑说道,“孙权既如此无信,交换之事就此作罢。此信与别权所行之事,我将布告江东,让江东子民看一看孙权究竟是何等无信无义、乏仁少孝之徒!”
    我此话一出,阚泽再忍耐不住,急上前准备抢过地上的绢书。距离更近的关平,动作更快,一把拣起。攥在手中。
    阚泽此举更是确定无疑地证明了我的猜测。我摆摆手,对金畴说道:“文安,将阚泽逐出秣陵!”
    “不消你逐,我自己会走!”阚泽看了看我,目光异常复杂,而后掉头步离大厅。
    “嗬~!”我心神大松,再出一口气——好险!差点就中了套……斗智斗谋,竟然比战场还要险象还生。若不因为我曾是后世之人,更曾通过一些途径了解过类似的计谋例子,今日难保不会被设计。
    不过,人敬我一尺,我就要还他一丈。此计失败,无论是孙权,还是设此计之人(我并不认为这样的诡计会是由孙权自己想出来的),恐怕都要倒霉了……
    建安六年,九月二十日,阚泽返回柴桑,向孙权禀报交涉失败以及离间计失败之事。孙权听罢大惊,急招张昭、鲁肃商议。
    鲁肃详细地向阚泽询问了事情地全部经过后,不禁震惊非常。按照鲁肃的设想,他设计地这条离间计成功地希望应该很大,而且即便未能成功,也可找借口完全推托掉。但没想到,计谋非但被识破,而且张飞居然不给一点收拾的余地。
    张昭亦知此事关系重大,仔细地向孙权分析了利害之后,但也想不出什么解决的方案来。孙权对鲁肃地计策失败大感失望,却也不便发怒,只能坐生闷气。
    “张飞此人,莫非真是主公命中的克星?”素不信鬼神的鲁肃也不禁暗自无奈感叹起来。
    “张公、子敬、德润,可有妙计化解此困!”孙权沉声询问道。
    “主公,事到如今,也只能以此法试试……”鲁肃收拾心情,出声说道。
    九月二十二日,河北使者再至寿春,急报曹操已开始对真定、河间用兵,同时另有大军集结南皮,进攻渤海之战一触即发。袁谭恳请刘备即刻出兵北上,攻击曹操侧后,缓解河北危机。
    经过紧急商议之后,在徐庶地提议之下,刘备出兵两路攻击兖、徐二州——以关羽领步军5000,诈称20000人,北进佯攻下蔡,同时派遣细作深入散布谣言,道刘备将倾所有军力直捣许都。另一路,由赵云领风骑营2800骑,号称15000人,却打“征虏将军”战旗,诈做由张飞领军,东进佯攻袭扰徐州。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东 第一二零章
     更新时间:2008…10…8 16:53:22 本章字数:4272
    九月二十四日中午时分,下蔡令荀源得到刘备大军将要进犯的消息后,大惊失色,急招驻守下蔡的校尉仓旭(书友,苍须澈,)商议应对之策。
    “仓校尉,刘备大军将至,我等该如何是好?”荀源愁容满面地向仓旭询问道。荀源是颖川荀氏的旁支,亦是尚书令荀或的族侄,政务能力颇佳,但于治军却几乎是一窍不通。
    “荀大人不必惊慌,目前情况依然不明,说不定敌军只是故弄玄虚!”仓旭安慰荀源说道。斥候虽然回报有一支刘备军正朝下蔡方向进军,但由于这名斥候不慎败漏行迹,竟险些为敌军所猎杀。也因为此缘故,斥候根本未能探清敌军的确切情况。
    “还是早些向曹仁将军禀报为好,万一刘备果真乘虚大举北上,则悔之晚矣!”荀源不放心地说道。曹操征伐河北之后,总督兖、徐二州兵事之人就是驻守细阳的曹仁。
    “荀大人,待有了较为确切的消息后,再向曹仁将军禀报为好……”曹仁治军极严,最痛恨麾下将佐自乱阵脚的行为,所以仓旭也不敢胡乱禀报,“我已加派细作往寿春方向探听敌情,最迟明晨定会有消息传回。”
    “恩~”荀源点点头,无奈地说道,“也只能如此了!仓校尉,你一定要谨慎把守城池。”
    “荀大人放心……”
    翌日清晨,细作再次回报荀源、仓旭,进一步证实了刘备军向下蔡进军的消息,而且道刘备军人数不下万余之众,领军者更是威名赫赫的关羽。
    确认消息之后,仓旭再不敢有片刻迟疑,即刻派遣快马飞驰细阳。
    细阳
    曹仁接到仓旭急报后。亦是震惊非常。目下曹军的主力精锐大数已经集结在冀州,留守在兖、徐诸州的兵力相当有限。也正因害怕刘备会在曹军主力征伐袁谭之际、乘虚北上进犯,曹操才特意设计了一条疑兵之计——让军队白日进城,晚间又出城,如此反反复复多次,从而营造出大量兵力集结在汝南、细阳、下郊的假象,意图让刘备以为曹军准备三面进袭寿春而不敢轻举妄动。但没想到,精心安排的疑兵计还是没能奏效。
    在前一天。曹仁才刚刚得到河北方面的战报:曹操大军正对真定、河间一线发起狂攻,袁军形势虽然危急,但仍可勉力支撑。接替田豫掌真定、河间兵事的袁军乌桓中郎将牵招,用兵虽比不上田豫,却也不是个凡手。牵招很有自知之明,清楚若是正面交铎,自己绝不是曹操地对手,所以采取了很明智的抵抗策略——一面据真定、河间等几座坚城死守,另一面派遣轻骑四处游击骚扰,这些轻骑毫不贪功。有机会便攻击。没机会就退却,而且绝对不深入追击,以至曹操一时间也有些无可奈何。与此同时。幽州、并州的袁军也正在源源不断地增援过来。目前,曹操正筹划一场大规模的围点打援之战,准备重创袁军的有生军力,但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冀州的曹军暂时是无法南下了。可以说,刘备选择的这个出兵时机是“绝”到了极点,让曹仁头疼不已。
    但再头疼,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曹仁与副将夏侯尚稍一商议后,迅速整顿了细阳地驻军南下增援下蔡。
    但行至半路,一骑由徐州而来的快马,带来另一个令人震惊的军情——刘备军一部向徐州发起了攻击。总兵力可能不下万人,正在逼向泗县。这支刘备军所擎战旗的名号正是“征虏将军——张”,曹仁知道,这是老对手张飞的军旗。
    得到徐州方面的战报后,曹仁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刘备军中两大主将关羽、张飞,竟然分别领军进击两地。但以刘备的军力而言,根本没有实力两路同时进犯。很明显,关羽、张飞两路中,必然只有一路是实。而另一路是虚。但究竟谁实谁虚,曹仁无法断定。但无论刘备真正的目的是兖州,还是徐州,若应对不利,结果都将非常严重:兖州是曹操起家之地,且直接毗邻许都,最要命地却是——目前兖州兵力豫、兖、徐三州中是最薄弱地,一旦刘备军一路横扫过来,必将直接动摇曹操统治的根本。徐州的兵力虽然要充裕一些,尤其广陵陈登地万余丹阳精兵更是值得依仗的战力。但徐州曾是刘备的治地,徐州当地百姓至今仍是颇为怀念刘备,相反,他们对曹操的统治却一直抱着较为敌视的态度。一旦刘备军真的攻进徐州,难保当地百姓不会背反相迎,若是徐州曹军再败上一、两仗,恐怕徐州的局势就再也无法控制住了。曹仁始终搞不清楚,刘备这个“伪君子”为何能够这样善得民心,但事实却就是这样,不由得曹仁不正视。
    无奈之下,曹仁只得一面急遣快马将兖、徐两地军情报于许都,请荀或为自己参谋一二,另一面急令徐州刺史吕虔——征调下郊驻军集结于彭城,征调广陵陈登军集结于淮安,以彭城和淮安成犄角之势抵挡张飞军。与此同时,曹仁命夏侯尚继续领军增援下蔡,并严令他只能据下蔡死守,无论如何也不得出城迎击关羽。曹仁自己则返回细阳,征调兖州各郡、县的郡国兵(即地方兵,通常缺乏训练、装备也较差,战力赢弱),准备随时增援下蔡或是徐州。
    夏侯尚领军初至下蔡,即发现形势的恶劣竟还出乎意料之外——关羽大军步步为营,目前已在下蔡城南30里外安营,从营寨的规模看来其麾下兵力应当不少于2万人,但确切地军力依然不明。虽然关羽暂时还没有对下蔡直接发起攻击,但其营造出的摄人气势却更让人心慌。曹军方面,即便有夏侯尚的援军赶到,总兵力也不过万人左右。与此同时,下蔡城内亦有风言兴起,道刘备将倾其所有军力。经兖州直捣许都,营救当今天子,而下蔡正是刘备大军首当其冲的目标。听闻这个消息,下蔡城中百姓人心惶惶,不少人已欲举家暂时逃离……
    下蔡县衙
    “仓校尉,为何至今尚未探明敌军确切军力情况?”夏侯尚眉头微蹙,不满的说道。
    “启禀夏侯将军,末将曾派出数十斥候。但那关羽军中有百余精通骑射的游骑,这些游骑专门猎杀我军斥候……”仓旭无奈地说道,“末将派出斥候中的大部皆是一去无返……”
    “你难道不能令斥候伪装成百姓模样?”夏侯尚并不认同仓旭的解释,“我便不信,关羽连百姓也会随意猎杀?”
    “末将亦曾照夏侯将军所说的去做……”见夏侯尚颇有怒意,仓旭谨慎地回道,“关羽虽未猎杀那些伪装斥候,但却命人将他们全部带回营看押起来。故而……”
    “……”这一来,连夏侯尚也无计可施了。
    敌情不明的情况,根本无法做出准确地应对措施。夏侯尚只能一面严令士兵谨守城池、安定城中民心。一面继续加派斥候利用黑夜去打探敌情。
    徐州,广陵郡城郡守府书房之中,广陵太守、伏波将军陈登正与独子陈肃秘密议事。
    “父亲。刘备当真是要进袭徐州?“陈肃将手中绢书递回给陈登,略一思索,疑惑地说道。陈肃时年力,面目俊朗,与陈登长相极为肖似。
    陈登笑着摇了摇头,随手将绢书丢于身前火盆之中,易燃的绢书立时燃烧了起来,很快化为灰烬。
    “难道他想进攻兖州?”陈肃仍是不解地追问道。但陈登依然摇头。
    “那刘备给父亲这封书信,是何用意?他既不攻徐州,又不袭兖州。为何要特意请父亲寻找借口按兵不动?”
    “咳咳……”突然间,陈登猛烈地咳嗽起来。
    “父亲……”陈肃急步来到陈登身后,小心地为其轻拍后背,关切地询问道,“您不碍事吧……”从今年年初开始,陈登的身体状况就呈现恶化趋势。
    “……”陈登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小半晌后,咳嗽停息,但陈登的面色也变得有些苍白。
    “父亲。您身体有恙,还是先歇息……”陈肃担心地劝荐自己的父亲说道,“这件事就暂且放在一边吧!”
    “清修,你虽有才华,但为人过于忠厚。以你地性格,若在盛世担任一方之守,当是绰绰有余。但可惜……却生在这乱世之中,若不能左右逢圆,随机应变,却是难以安身立命的……”陈登笑着摆摆手,但看自己独子的目光中却隐含着一丝担忧之色,“为父必须为你谋得一方前程,否则纵死也无法安心啊……”
    “父亲,您这是何意?”陈肃愈发不解地看着陈登,出声问道,“何况您正值壮年,怎可轻言驾鹤之日(死)?”
    “呵呵……”陈登笑了笑,不再跟儿子谈论自己的身体,掉转话题说道,“清修,以当今天下而言,有可能成就大业的,在为父眼中只有两人——许都曹承相和寿春刘皇叔。余众便再不入为父之眼了。所以,为父必须为你在这两方都梳理好关系,无论最终由谁成事,皆可保你前程无忧。”
    “恩……”陈肃点点头,不明白父亲此刻说这番话是何用意。
    “此次刘备对徐州、兖州用兵,其实……两路都只是虚兵罢了……川陈登一眼就看出了刘备军的真实用意,“刘备的目的,恐怕只是为了牵制曹承相的军力,借以策应河北袁谭!”
    “啊……”陈肃先是一惊,随即仔细思索之后,点了点头。
    “刘备邀我按兵不动,亦是为此……”陈登笑着分析道,“而今徐州诸郡之中,以我广陵军力最众,士卒也最为精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