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桓侯再生 >

第14章

桓侯再生-第14章

小说: 桓侯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堆打探情况。几名士兵辛苦地爬了上去,朝里面一看,顿时全被吓呆了。
。cn  “里面情况怎样,看到将军没有?”领军校尉问道。
。cn  “……死……死了……,全死了……”一名士兵结结巴巴地说道
。cn  “什么全死了?说清楚!”领军校尉非常恼怒,呵斥道。
。cn  “是,禀报大人,里面重骑军全死了!”
。cn  什么?那名校尉根本无法相信,3000多重骑军全部战死?这怎么可能?那张绣将军呢?
。cn  领军校尉急忙亲自爬上石堆顶上,朝前方一眼看去,立时也变的目瞪口呆。只见里面约有8、900步长的一段道路上倒毙着3000多具人的尸体,3000多匹马的尸体,整个山谷中死气沉沉,殷红一片,宛如人间地狱。
。cn  “快!把石头推开!”领军校尉急忙从石堆上爬下来,指挥士兵清理道路……
。cn  ………………………………………………
。cn  两日后,许昌,丞相府议事厅。丞相曹操正与府中各智囊及军中大将商议军情。曹操今年四十五、六岁光景,细眼长髯,相貌威严。他拿起一份竹简文书,递给在下首的一名30岁左右,相貌俊秀,眼神充满智慧,但眉间流露出一丝不健康的青年文士,沉声对厅中众人说道:“今日元让(夏侯敦)传来急报,言袁本初亲率大军50万,兵进官渡,直逼许都。不知列位有何良策可退敌军。”
。cn  那名青年文士看完文书后,又递给另一名40余岁、白面长髯的中年文士,自己陷入沉思之中。
。cn  曹操似乎非常信任这名青年文士,首先便向他询问起来:“奉孝,你有何妙策?”
。cn  青年文士乃是丞相府军祭酒郭嘉,表字奉孝,听到曹操相询,郭嘉淡淡一笑:“主公不必担忧,所谓兵来将挡。袁绍既然出兵官渡,我军便也去官渡迎战即可!”
。cn  曹操心存疑虑,沉声说道:“但是奉孝,袁绍有大军50余万,而我军至多也就只能调集8万左右的大军。实力颇为悬殊,恐怕不是对手!”
。cn  “哈哈哈哈……”郭嘉纵声长笑,却不言语。
。cn  曹操更显疑惑,焦急地问道:“奉孝,你又为何发笑?难道我所虑有何不妥?”
。cn  郭嘉止住了笑声,朗声说道:“主公是否忘却当日我‘十胜十败’之言,与袁绍相比,主公有十胜,而袁绍有十败,纵使袁绍大军再如何众多,又有何惧?此次官渡一战,正是破袁良机。主公切勿犹豫,当即刻出兵,勿失良机!”
。cn  那名从郭嘉手中接过文书的中年文士也站起身形,向曹操进言道:“郭奉孝之言,正合我意。主公不必犹豫,当果断出兵,击破袁绍!”此人正是侍中荀彧荀文若。
。cn  郭嘉和荀彧是曹操军中头两号智囊,平日所言,无有不中。此时,两人同时请求曹操出兵官渡与袁绍决战,曹操心神大安,下定决心出兵官渡。
。cn  曹操扬声说道:“奉孝、文若之言正合我意。明日一早,三军出动,兵进官渡,与袁绍决战。众将听令!”
。cn  厅中众将一齐站起,抱拳应道:“末将听令!”
。cn  “众将今日回营,早做出征准备!”
。cn  “得令!”
。cn  正在这时,一名传令兵急匆匆奔进丞相府,来到议事厅门口跪到在地,大声喊道:“宛城急报!”
。cn  曹操心中一紧,宛城?难道张绣又反了不成?急忙说道:“快将文书拿来我看!”
。cn  在武将席第二位的夏侯渊迅速来到门口,拿过文书,走到曹操面前,双手将文书举起递给曹操。曹操接过文书一看,顿时面色大变,讶然失声“什么?”
。cn  厅中众人都非常好奇文书中的内容,郭嘉问道:“主公,宛城急报所奏何事?”
。cn  “宛城张绣出兵讨伐山贼,全军覆没,张绣阵亡!”
。cn  “什么?”
。cn  “怎么可能?”
。cn  厅中众人都不敢相信地出声问道。
。cn
    第一卷 初回汉末成张飞 第二十八章
     更新时间:2008…6…5 14:31:35 本章字数:2696
  (今天的第二章传上来了,让大家等得着急了,不好意思!今天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用户登陆不上去,总是提示我连接中断,连留言都不能!)
  闻听张绣讨伐山贼阵亡的消息,丞相府议事厅中的众人都震惊不已,纷纷议论起来。虽然议事厅中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张绣,但对张绣的能耐还是相当认同的。当年曹操与张绣在宛城大战两次,曹军损兵折将,伤亡极为惨重,连曹操长子曹昂、亲侄曹安民和爱将典韦都是死于张绣军中。在座的众人大都参加过那两场大战,对张绣及其麾下重骑的强悍感受颇深。
  不曾想,这样的悍将竟然败给了“山贼”?
  郭嘉眉头一挑,向曹操问道:“主公,不知张绣军折损多少人马?”
  曹操又把文书仔细看了一遍,面容变的更加古怪,半晌,才讶然说道:“张绣带3000重骑出征,全部阵亡……”
  顿时厅中众人更加目瞪口呆,3000重骑被“山贼”全歼灭,这怎么可能?
  郭嘉皱眉说道:“主公,宛城守军可见到了这‘山贼军’?这一战贼军伤亡又如何?”
  曹操苦笑摇头,把文书递给郭嘉,说道:“张绣独自领重骑追击贼军,却在山谷遭遇埋伏,等援军赶到时,3000重骑连同张绣皆已阵亡,贼军已消失无踪,连一具尸体也未留下……”
  郭嘉迅速地看完文书后,再把文书递给荀彧,低头沉思片刻,猛然抬头说道:“主公,此事非比寻常,切不可小视,可以肯定这必非什么‘山贼’所为。此一战,内中暗藏极大玄机…”
  看到曹操然点头,郭嘉接着又说道:“敌军先是看准我军乏粮,必从宛城运粮至许都,便连续两次劫取粮草,以此激怒张绣将军。而后又故意示之以弱,诱重骑深入山谷,以地形之利击破重骑……敌领军之人精通兵法谋略,实乃我军大患……而且,在短短一个多时辰内,便能全歼张绣3000重骑,敌军战力称得上是颇为强悍……”
  曹操点头赞同地说道:“奉孝所言,与我所思相同。然则在宛城附近,我军之敌唯有刘表而已,但刘表军中如何有这般将才,如何有这般强悍之军。奉孝,你以为此事究竟是何方所为?”
  郭嘉摇头道:“此事情报不明,嘉亦无法断言。唯有命细作多做打探,看能否寻得些蛛丝马迹……“顿了顿,郭嘉又说道:”主公,凡事当分轻重缓急,宛城之事暂且放于一边,容后再理。唯今当务之急,乃是与袁绍官渡一战,此一战方关系我军生死存亡。”
  曹操略一思索,毅然说道:“奉孝言之有理!先破袁绍,再图此事!宛城太守一职已然空缺,此处乃扼守荆州刘表之关键所在,不可无人驻守!”转头在厅中巡视一番后,曹操对武将席中一名30岁上下、白面微须、相貌儒雅的将领说道:“伯宁,便由你接任宛城太守一职,你到宛城之后,当谨防刘表。另可着人四处打探,看能否寻到击破张绣之敌军情报?”
  这名儒雅将领乃是曹操军中偏将军满宠,表字伯宁,满宠当即站起身形,躬身抱拳:“多谢丞相,满宠必不有负重托!”
  “好,今日议事到此为止,诸公回去早做出征准备!”
  “是,丞相!”
  不多时,议事厅中人已散尽。唯曹操独自留在大厅中,目光若有所思,口中喃喃自语
  “……宛城……张绣……究竟是谁?”
  ………………………………………………………………
  此时,我已领军回到古城,军中将士虽多日来行军作战颇为辛劳,但大胜之后精神饱满,士气昂扬。此次出征,前后与宛城曹军接战三次,毙敌3800余人(两次偷袭宛城运粮队,第一次毙敌步军200人,第二次毙敌步军500人;“铜山谷”围歼张绣一战毙敌军重骑3100余人)我军伤亡总共不到300人,其中阵亡者只有百多人,可谓完胜。负伤士兵均得到比较及时救治,大多数人伤势并无大碍。阵亡士兵的遗骸也被带回古城,由我亲自率四营一队将士为他们入土送行。
  另外此次出征所获颇丰,不但得到6000余石粮食,而且还缴获3000多杆骑枪,2000多付马鞍(另有近千付马鞍已被损坏不可用,所以没有带回。)只是可惜张绣军那3000匹战马竟然没能带回一匹。
  回到古城的第三日,我将孙乾及军中各校尉召集至县衙大堂共论此战之得失。一则怕有人会因为此战胜的过于容易而产生自大情绪,为将者自傲自大乃是大忌(张绣就是明证),二则是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日后用兵之借鉴。
  我首先开口说道:“此番我军出征,大获全胜,着实可喜!但诸位可知为何此战我军能获此大胜?”
  金畴斟酌了片刻说道:“末将以为,此次所以大胜,将军神算勇武,将士拼死作战乃是原因。”其余人也出声附和。
  我呵呵一笑,摇头说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战之胜,我军中将士训练精良,作战果勇虽是主因,但并非仅仅如此。若非张绣轻敌冒进,我军岂能将其诱入山谷之中;若非山谷之中不利于重骑作战,又断了后路,我军又怎么能全歼张绣3000重骑。若是此战在平原开阔地带,我军胜负难料!”
  军中各校尉除廖化外,都是跟随张飞从徐州逃出来的。在徐州一战曾与曹操军重骑交战,当时曹军铁骑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势如破竹击破刘备军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听了我的这番话,不禁默然。
  我接着又说道:“为将领者,切不能自大轻敌,更不能不了解天时地利轻易出战,张绣之败正是明证。你等终有一日也会独自领军,当紧记我今日所言。”
  “是,谨遵将军教诲!”廖化等人一起出声应道。
  一旁的孙乾异常欣喜地看着我教导军中各校尉。如今三将军不但行事不再粗鲁,而且智计更是惊人。这真是玄德主公的大幸啊!
  在告诫完廖化等人之后,我又把另外一件事说了出来:“此战中,虎枪、熊枪两营阵亡了军士百余人,两营士兵编制已经不全,我正想将缺额补齐。你等以为,从何处补充兵源!”
  这时廖化站了起来,抱拳说道:“将军,元俭正有一事要报与将军!”
  “有事禀报?可与这兵源之事有关?”
  “将军,正是!”
  我颇感兴趣地问道:“哦?快快说来!”
  “昨日,元俭往日……黄巾军中故友周仓、裴元绍二人来到古城。他二人近几年在古城附近山中落草为……贼,有百余名手下。他们找到元俭,言道愿意跟随将军……”
  周仓,裴元绍??!!!竟然是他们二人。
    第一卷 初回汉末成张飞 第二十九章
     更新时间:2008…6…5 14:31:36 本章字数:5188
  (  不好意思,今天上午事情太多,今天的第一章传的晚了一点,请大家谅解!)
。cn  ……………………………………………
。cn  周仓,裴元绍??!!!
。cn  这两位黄巾军旧将都算是与跟我军有缘之人。演义中,周仓此人极为忠义,在古城附近跟随了二哥以后,在此后20年时间里,对二哥不离不弃,直至二哥在麦城阵亡,周仓也坠城殉主而亡。而裴元绍是周仓伙伴,原本也有意跟随二哥,但被周仓留下暂且看顾山寨中贼兵,后来裴元绍“不自量力”地想要抢夺当时正四处流浪的赵云座下宝马,结果死在了赵云枪下。这两人都颇有勇武,但是统军能力比起廖化就大大不如了。但目前对于我军而言,他们也算是难得的人才了。
。cn  想到此处,我笑着对廖化说道:“元俭,不知这两位壮士可在古城?”
。cn  “禀报将军,他二人正在城中客栈等候消息!”
。cn  “元俭,你快去将两位壮士带到大堂来!”
。cn  廖化面色欣喜地抬头看着我“将军,您愿意收留他们?”
。cn  我含笑点头说道:“正是!元俭,去请他们过来吧!”
。cn  “是,将军!”廖化躬身行了一礼,兴奋地离开大堂直奔客栈而去。
。cn  ……………………………………。。
。cn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廖化带着两名大汉来到县衙大堂。
。cn  廖化朝我躬身抱拳行礼道:“将军,周仓、裴元绍二人已带到!”这时,两名大汉同时跪倒伏地,语气恭谦地说道:
。cn  “罪人周仓(裴元绍)叩见将军!” (注:二人因为是山贼身份,所以自称“罪人”)
。cn  我走下堂去,将二人扶起,笑着说道:“二位壮士请起,不必多礼!”
。cn  “多谢将军!”
。cn  我仔细打量了一番周仓与裴元绍两人。周仓四十岁上下,面容黝黑,板肋虬髯,身形极为雄伟,一看便是勇力卓著之人;裴元绍年龄略小于周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