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 >

第36章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第36章

小说: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了非洲战役的了解,白起对于德军士兵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定位。德国兵是训练有素的,是一支纪律严明,执行战术果断坚决的好队伍。他们就像是一台运转严密的机器,只要是维护好了,不缺燃料,它就能良好的运转。如果是后勤出了问题,对于这台机器的维护不及时了,那么就会出现失灵的现象。打败仗在所难免。所以白起在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全力支持非洲军团这一群缺粮少弹的军队。并为他们配置了充足的补给,果然不出所料,他们在得到所需要的一切之后用一个伟大的胜利回报了白起。白起在品尝胜利之余,禁不住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是德国的国民性造就了德军,还是德军的传统造就了德国人民?抑或两者相辅相成!
    这个事实的战例说明了现阶段德军的能力还是很强大的,在补给充足的时候。过十万兵力的时候,他们通过良好的组织,高效率的执行能力,面对三倍于己的英国人不落下风!甚至发挥好的话能战而胜之!当然隆美尔的指挥也是比较到位,他的攻击能力得到了肯定。攻击过程中防守的威力也布置的异常巧妙!称之谓名将足矣!
    白起决定把非洲战役之中,士兵们由于不能全面掌握新武器的弊端解决掉。因为使用新武器的经验不足,所以德军尚且不能发挥百分百的战力。比如说,豹3坦克集群以外面对英军轰炸机的打击时,他们竟然采取了四散奔逃的不做为战术!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通过集中坦克上重型武器战的火力,对天上飞行在5000米以下的英军飞机进行火力封锁!他们还是不能脱离原来的固有思维,认为地上跑的坦克怎么也不能解决天上飞的飞机。实际上如果他们有一个正确的反应的话,那一战损失不会那样子。至少以豹3优秀的防护水平不被炸弹直接命中的话不会被击毁的。正是因为德军坦克放弃了抵抗才导致了英军飞机从容的布置攻击,如果有一个密集火力的干扰也许就能改写战局了!这种慌乱的形成其实就是因为训练不足造成的!如果白起那个时候就把豹3的模拟机运到非洲,坦克兵们就能学会操作武器站进行对空射击了。白起过于高估了德国兵操作新式机械的能力,毕竟代差很多很多年的东东,不是不用教就能领悟得到的。
    因此白起决定用在非洲战场上获得的影像资料,编制一个豹3、老虎的战场训练虚拟模拟环境。在模拟机内每一个坦克车组能全面锻炼协同操作能力,几乎真实的打一场遭遇战!这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是很有必要的。
    大阿福领衔的战车研究小组那里又有了新的产品,根据白起的要求大阿福把德军的迫击炮火力做了一个集成。用一种猛烈的120自行炮击炮系统代替了以前装备的单兵不能携带的迫击炮。这款武器是一个高射速密集火力型武器,在豹3底盘上安装了一个双管炮击跑,用自动装单机、后膛击发等先进方式发射大威力的120炮弹。射程虽然只有最远30千米,但是迅猛的火力能在一瞬间形成对敌军密集队形的死亡铁幕!
    这个武器系统主要是为了东线战场上经常出现的老毛子密集冲锋而研制的。备弹200发的自行重型迫击炮对于处理这样的步兵冲锋是小菜一碟!德军的机动防御力量有了这样的装备,火力配置更丰富了!
    与此同时白起的出山大营作战研究室内,几名出色的军事专家已经编制完成了德军全球部署的预案。他们利用卫星取得的数据,把主要战区按照数字化编成了一个个专用的坐标体系。因为经纬度不能完全表现出战场环境的特殊属性,所以这套系统就是参谋部制定战区坐标的专用数据了。
    这套标准的战场定位系统式很重要的,因为所有德军士兵都将在这个数据的编订中受益。比如说,步兵在进攻时遭遇到了敌军坦克攻击集群,由于苏军一向是步兵坦克一起进攻的。单纯依靠步兵的火力自然无法有效的抑制,这时候步兵就能通过步话机呼叫远程炮火,对***地区***坐标之内进行炮击,要求用**炮,要求轰击几个基数等等。他的通话通过这个系统就能传递单千里之外的出山大营,在即时战场沙盘上标出苏军进攻部队的规模、行进方向等数据。然后很多这样的数据集合起来,对于整个战场形势的预判有很突出作用。战场标准化的数据建立,是科学打仗的前提。对于最小代价取得胜利是很有帮助的。
    而这种战术尚且需要老毛子这块试金石来试验一下,对于肩负这种使命的伞兵精锐来说。他们将要把老毛子的部队当做磨砺他们刀锋的磨刀石!
    白起的伞兵们就要在即非洲大胜之后,在东线再次取得一个足以载入战争史册的胜利了!
白起盯上了北海
    战役的准备工作越来越完善,德军为装甲部队储存的油料却是可堪大战的时日无多。虽然用历经千辛万苦砸锅卖铁拼凑出来的优质合金材料铸造了一百艘潜艇,利用他们的运能为德国输血。可因为刚刚开始工作,其影响还未能波及到遥远的东线战场。意大利的石油储备也在非洲战役中消耗殆尽,亟需补充。他们没有别的渠道,只有厚着脸皮向德国讨要!齐亚诺这个傀儡虽然比墨索里尼那个死鬼要听话的多,可意大利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着这么巨大而且无能的一支军队。单单是撑起这样一个架子就需要很多很多的石油。轴心国乘员却只有一个罗马尼亚有油田,其余的都是贫油国!在没有利比亚沙漠油田之前,只是一个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确实是独木难支。长期超负荷运转的油田一旦崩溃带来的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真的会如同丘吉尔与罗斯福估计的那样,德军坦克再先进没有油也只是一堆废铁!
    能源成为了制约德国战争力量的一块短板!正是这个因素导致了德国的后勤工作不尽如人意。有很多战机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徒然无奈的任其溜走!
    只是一个普罗耶什蒂油田自然无法满足德国庞大的战争机器所需,国内的合成燃料工厂只不过才有六十几家,产量也是小小的500万吨左右。两处加起来只能满足德军需求的百分之40左右。一个巨大的亏空正在日益侵蚀德军原本健康的躯体。千里之堤尚且毁于蚁穴,何况这样大的一个大窟窿呢?
    所以能源问题又成为了一个摆在白起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德军的日常训练,国内的民用市场逐步开放都需要海量的石油供给。虽然表面上德国有了利比亚的每天两万吨石油的输血,已经是比较富裕了。但是白起心知肚明,战阵之间消耗的油料是和平时期的5倍不止。坦克只要开动就需要烧油,汽车轮子只要转动也要烧油,任何的机动部队只要是一挪动位置都要烧油。西线新增加的3个装甲师每日里的实车实弹演练也是消耗巨大的。德军只道是新元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了,那样先进的飞机,坦克都能造的出来,区区石油也能“制造”的出来!这种事情在新元首和他身后的科学家们而言是小意思而已!德国指望他们战胜全世界的时刻也不远了!
    也不怪乎他们会这样想,因为比对手占尽优势的方方面面。都是白起上任以来为德军还创造的。普通士兵看待白起已经不自觉的那小希同志来相比了。在他们看来小希同志能做到的事情,新元首指挥做的更好!
    可是白起的难处谁又能知道呢?这样一个烂摊子,换做其他人早就累死了!接手德国这些天以来,即便是有总理海因茨统领国内事务。白起还是忙得焦头烂额。怪不得小希同志的脾气越来越坏了呢!把如此多的压力担负在一个人的肩膀上确实是容易让人发疯!小希同志的能力看来还是够强大的,他单独对上盟国三巨头之中的任何一个都有较大的胜机。可惜这厮生不逢时,只知道四面树敌,到处征讨。到头来还是犯了兵家大忌!
    面对这个家伙留下的一个烂摊子,白起只好慢慢地从头收拾。先是解决燃眉之急,全力帮助隆美尔大腿了英军在非洲的进攻。占领了埃及那个咽喉要地。在尼罗河沿岸筑起防线,与英国佬隔河对峙!
    现在德军在非洲驻军20余万,还不包括已经抵达那个地区的5万名犹太精壮们。这些军队装备精良,在小阿福的次一级的炉子供给下,已经领先一步。率先在整个德军中完成了换装!他们现在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个打仗的机会!还有就是空军的力量相对薄弱一些,只有马瑟里的200架战斗机(扩充100架),弗伦岑的300架攻击机。对于大规模的战争还是少了一点。本来在地中海战区的第二航空队,在克里特岛上驻扎有一个大队的空军力量。但是为了防备美英联军在摩洛哥登陆,他们的主要力量早就被调到了马耳他岛上,随之而取得还有两个新成立的空中突击师。这两支部队是在党卫军中挑选的精锐组成的部队,骨架主要有在非洲经历了实战的空降兵们撑起。一直到班一级的军官都是伞兵精锐。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这些很不错的小伙子们假以时日就能成为与他们一样的拳头部队!
    他们这一走就自然而然地造成了埃及和希腊地区空中力量的再次改变。英国人自从装备了带着40炮的战斗机以后,经常对日常巡逻的德机摆出一副挑衅的样子。但在隆美尔的严令下,德军飞行员没有做出出格的行为。他们紧紧的贴在己方空域边缘飞行,不搭理英国皇家空军的挑战。除了遵守命令以外,他们知道地面上的防空部队不会放过任何一架英机飞过尼罗河的。
    现在非洲战局已经告一段落,在哪里的一只相对小一点的部队足够牵制英美的百万大军。一方面丘吉尔害怕隆美尔继续向东攻击,占领富含石油的中东地区。一方面罗斯福害怕德军牢牢卡住地中海航线,在大战略上分开了欧亚洲,还能前出攻击中东。给英美两国造成诸多不便。他们只想用优势兵力,抄一下德军后路,一举把德国人赶出非洲。为此他们不得不做万全的准备!在德国人优势技术兵器没有得到俄制之前,不会发动进攻的。最好还是伙同老毛子一起在东西两线同时发动进攻!让德军顾此失彼,首尾难顾!在这样大的计划中,许多细节工作是需要时间来完善的,“火炬计划”为此一再的延迟就是明证!
    白起不是不想占据中东地区的石油,只是现在条件还未成熟。德国海军的力量比起英美两国真是差的太远太远。在大海上没有一支稳固的力量,怎么能保证航线的安全呢?
    因此远水解不了近渴的中东石油暂时还未被白起列入目标之中。他现在看在眼里的是一个还未开发的海域——北海地区!这个一年里有三分之二时间是惊涛恶浪的海域,储藏着接近50亿吨的石油!这是一个聚宝盆啊!白起知道临近挪威的海域有一个开采条件良好的地点,可以作为德军又一个能源基地!本着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白起的能源布局必须要多元化。在北海的能源开采计划,必需要在42年底见到成效!
    采油地点选在了临近挪威的海域,这里是北海的北部地区。虽然这里的石油相对北海中部海域不是很丰富。但也能足够满足德国所需。
    更有利的条件是,这里距离德国很近。而且在挪威驻扎的第5航空队的翅膀之下。有他们温暖的庇护,不用担心英国人前来破坏。
    不过还是基于保密的原则,白起责成他的科学家们设计一种能够采油的潜艇!这样的东东是闻所未闻的,以致造船的技术人员没有资料可以利用。先前的豹3坦克,各种飞机都是有数据库里面的信息支持的,许许多多的技术都是现成的,拿来就用即可。不用再进行技术验证,这试验那实验的。
    可白起提出的“采油”潜艇则不是这样。技术难点,技术要求,甚至一个初步的方案都不能确定下来。一切都是未知数!
    专家们志海利用地球文明曾经出现的最大号的潜艇还作为依据,着手设计。
    于是这一切工作需要很多时间!白起最缺的恰恰就是宝贵的时间!这当然不能接受。经过能源专家,与建筑专家地质专家海洋专家……等专家整整一个下午的座谈会,终于确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最快的方案!那就固定式隐藏型钻井平台!
暗度陈仓第一节
    白起深知纸里面包不住火的道理,他在非洲这么大的动作早晚有一天会被鼻子灵敏的英国特工给闻到味。指望隐瞒真相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100艘潜艇在漫长的海运路线上日复一日的运输工程也不是个小动作。丘吉尔与罗斯福那两个狡猾的老家伙对于德国的能源储备可是一直在紧密关注着呢!当他们发现德军的坦克车一天天的跑的更欢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对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