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 >

第52章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第52章

小说: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攸见进城之后再无抵挡,顿时觉得奇怪,劝袁尚道:“张辽多谋,恐有诡计,主公益要提防。”袁尚道:“张辽所部数次败退,军无战心,倘若此时不趁机收复失地,错失良机,恐怕再难恢复。”号令众军杀入城中。
    袁尚大军拥入城中将有一半,张辽所部精兵突起,一路兵马截断入城之路,一路兵马围攻进城之兵。袁尚一见中计,急忙率领部下回杀,意欲突围出城。此时张辽见到袁尚欲要突围,对身旁将士道:“袁尚被困城内,为天赐良机,袁尚若亡,河北可下。诸位可拼死力战,以见大功。”言罢,张辽率领亲兵径取袁尚。
    此时袁尚身边没有大将,颜良、文丑皆于城外未曾入城,身边诸将皆非张辽对手。张辽所部士兵眼见大功在即,蜂拥杀上,拼命杀到袁尚身旁。袁尚率领部下死战,然而诸将不及张辽英勇,为张辽杀条血路,直奔过来。袁尚无奈接战,未及三合,为张辽挑于马下。
    袁尚死后,许攸率领部下夺得其尸,意欲突围出城,为张辽精兵阻住。正在危急之时,颜良、文丑两将已经杀出一条血路,前来接应,然而已是不及。河北军会合后,听闻袁尚已死,军心大乱,为张辽统兵大杀一场,袁军败出乐陵。
    许攸到得城外,屯住败军,命令颜良护送袁尚遗体先行返回南皮。传令张合率领所部暂停进攻平原,急忙返回乐陵军营。许攸屯兵城外不归,张辽命令副将率领六万兵马驻守乐陵,率领大军四万往援平原。
    张合大军已与城内内应约好,欲要夜袭平原。忽然接到许攸急报,得知袁尚已经阵亡,急忙率领部下返回。路上正上张辽所部,两军接战,张合所部兵少,大败而回,与许攸于乐陵会合。
    袁谭此时正在南皮,闻知袁尚阵亡,召集众位文武相议。审配道:“主公身亡,其子年幼,危急时刻必会为曹操所乘,现主公两兄俱在,不若于两人中选择一人,统领河北诸军,共同抗拒曹操。”田丰亦和之。道:“二公子驻守易京,离此处甚近,可从速报迅,使其速来南皮,共同商议大事。”
    袁谭从之,命人请袁熙急赴南皮商议大事,又让许攸率领大军返回。袁熙得知袁尚已死,料知此去南皮定是为继位之事,下命使许子将率领所部撤回代县驻防,自与逢纪率领亲军赶往南皮。
    袁熙到得南皮,许攸诸将亦回,众人共商继位之事。袁谭所部诸将皆拥立袁谭,逢纪等与其相争,然而袁熙诸将大多皆于代县,南皮城内人少言轻。兄弟相争甚是激烈,许攸等人居中调和。
    许攸见袁谭兄弟相争渐烈,劝道:“此乃主公家事,我等均为臣下,本来不该妄自谈论。现今主公新亡,我军新败。曹操有消灭河北之意,张辽、郝昭两路大军虎视眈眈,你等兄弟相争,河北形势更危。”袁谭兄弟不听其劝,两人争执不下,不欢而散。
    至夜,田丰对袁谭道:“袁熙有自立之意,若不应允,其必然发兵相争,许子将统领其军,南皮诸将莫有能敌者。倘若张辽统兵战于我前,袁熙统兵袭于我后,我军必然失败。如今袁熙身边兵马不多,不如遣将将其斩杀,然后收得许子将兵符,河北一统后,可以抗御曹操大军。”
    袁谭采纳田丰之言,命令颜良带领三千精兵前去暗杀袁熙。颜良命令所部皆穿上曹军衣甲,用黑布遮住面孔。袁熙兵少不敌,为颜良所斩,逢纪奋力救护,也被颜良部下杀害。
    次日清晨,许攸闻讯大惊,料知此事为袁谭所为,急赴袁谭居处。许攸道:“现今大敌当前,兄弟何必如此相残,现今许子将统领其兵于代县,若是提兵与你决战,河北危矣。”
    袁谭此时气头已过,亦有悔意,无言相对。田丰道:“倘若兄弟争位,必为曹军所乘。如今争执已除,兵力一统,河北势力不减反增矣。公可密此事,我与文丑前住代县接管军权,夺下许子将兵符,抵御郝昭兵马。公等力保南皮,抵御张辽兵马。”许攸等见势已至此,再无回天之力,不得已而从之,奉袁谭为主。
    袁谭将袁尚葬于袁绍坟侧,接管河北诸事,传檄诸郡,说袁熙为曹贼遣人行刺身亡。此时袁熙家小在北平,使人护送袁熙遗体到北平安葬。
    田丰、文丑到达代县后,传达袁谭军令。许子将命令亲兵退下,对田丰、文丑道:“公等今日前来,是为收我兵符。袁熙身亡,必为兄弟相残,我隐秘此事,是为河北大业。我一心一意,抵抗曹兵,可惜大业未成,又为诸公见疑,倘若随你等奔赴南皮,必然遇害。我欲亡去,公等念我忠心一片,让我归隐山林。”
    田丰前来,本意为收许子将兵符,今见许子将只想自保其身,无起兵复仇之意,答应许子将所请。许子将交割防务,又为田丰、文丑两人细言晋阳兵状及应对之策。田丰见其排兵布阵,井井有条,应敌之策,精辟绝伦,不由暗自心折,欲要出言挽留,又担心其后为后患。与文丑将许子将送出军营,许子将长叹道:“河北之地,恐怕要易主也。我一身才学,惜无用武之地。”又对田丰道:“薛琮之处有我兵书,公可观之,或有微助。”言罢扬长而去。
    郝昭见许子将亡去,大喜道:“如今兵发河北,我等无敌也。”使人速报张辽,使其统兵攻打南皮,牵扯南皮援军。命令吴质率领二万兵马驻守晋阳,自与贾充、夏侯玄率领八万兵马攻打代县。
    代县守军共有九万,然而此军本是袁熙之军,田丰、文丑刚刚统领,彼此皆有忌意。田丰担心发生兵变,将袁熙旧将潘凤、左贤王、杨诈、田畴等皆调到南皮,使张合、高干两将代领其军。张合、高干两将与士兵并不相熟,许子将战法尽都被弃。
    代县守兵正在新替交接之际,郝昭本是善战多谋之将,相战几场,郝昭所部兵马连胜。代县守军在许子将统军之时,连战连胜,今见许子将被无端革职,不知所归,田丰诸人统领士兵连战连败,士气复又低落。田丰见战郝昭不过,率领兵马坚守城池。
第九十九回 袁氏败没(二)
    张辽此时见河北内乱又生,袁熙已亡,又接到郝昭来书,命令夏侯淳率领北海守军二万驻守乐陵,率领大军十万攻打南皮。null3z中文
    南皮守军在乐陵新败后,尚有十一二万兵马。然而许攸、审配等人因为兄弟相残,不得已奉袁谭为主。袁谭又怀疑袁尚旧部,许攸等人心灰意冷。袁谭见张辽率领大军前来攻城,命令辛评、颜良率领大军应战。袁尚旧部许攸、审配等人,袁熙旧部潘凤等将皆搁置不用。
    张辽率领大军到达南皮城下,闻知许攸等众皆为袁谭所忌,大权握于辛评之手,大喜过望。命领副将率领少兵出战,诈败数次,以骄辛评之心。辛评连胜数场,趾高气昂,以为自己用兵远远胜过许攸等人。
    张辽见辛评已中骄敌之计,设下四路伏兵,率领兵马三万前往诱敌。辛评不识张辽之计,与颜良率领八万兵马追击张辽所部,被张辽引诱到埋伏之处,曹军四路伏兵尽起。辛评所部兵马大败,损折士兵三万余众,辛评也为张辽所擒,颜良率领败军突出重围,败退入城。
    张辽新得降兵二万余人,命人押赴北海由程昱收编。又借濮阳守兵两万来助,欲要一举攻破南皮。袁谭见张辽势力强大,两军兵势逆转,复起用许攸、审配等人,南皮防守逐渐巩固。
    许攸等人不是张辽对手,此时形势如此危急,自然不敢出战,命令田丰分兵前来救援。田丰接讯,命令张合率领二万代县守兵往援南皮。张合率领所部行至半途,为张辽伏兵杀败,折兵一半,引败兵退到南皮。
    此时郝昭大军兵临代县城下,今见田丰分军,攻势益加猛烈。田丰使用许子将所练强驽兵攻击曹军,却为郝昭所部兵马用铁盾遮住,田丰无法可施,守城将近百日,为郝昭夜间偷袭得手。代县城破,田丰率领败军逃往易京,军士在途中逃亡者众多,城中七万守兵赶到易京,余卒不足五万。
    张辽见郝昭军攻克代县,率领大军日夜攻打南皮,为许攸率领守军拼死阻住,反而损折不少兵士。张辽见许攸、审配多谋,又坚守不战,难以胜之。探得袁谭多疑,遂使人流言许攸、审配欲要献城降曹。袁谭果然中计,使陈琳督军。
    张辽又重用一名河北降将,伪作许攸、审配降书使其观看。又书回信放于案几,召降将入帐共饮,执书对其言:“不出十日,南皮必下。”降将问其故,张辽道:“今许攸等人约定献门之期,此为回书也。”降将信以为真,暗窃其书,伺机出营。
    降将到达南皮,至袁谭处献书邀赏。袁谭阅书大吃一惊,命令颜良统领兵马抓捕许攸、审配下狱。张合素与两人交好,许攸又于军中素有威望,张合鼓动士兵与袁谭计较。袁谭见士兵哗乱,命令颜良率领大军平乱。张合大怒,率领士兵开城出降,随其降者四万余众,袁熙部将潘凤、左贤王亦随降。
    张辽闻讯大喜,厚待众位降将,然后统领重兵攻打城池。南皮城中军无战心,半日内城池失陷,陈琳、陈震、蒋义渠被俘。颜良等将保护袁谭逃奔易京,所余兵卒不足四万。张辽入城安民完毕,使人赴许昌报捷。
    此时许攸、审配皆在狱中,张辽使人押其到帅帐,又取辛评、陈琳、陈震、蒋义渠四人,欲要劝降六人,六人皆大骂,无一降者。张辽传命斩六人于帐外,叹曰:“河北多忠义之士,若是不生内乱,势难以破之。”命令士兵厚葬六人。
    张辽攻克南皮,又得张合、潘凤、左贤王三将四万兵马。曹操因为张辽功高,封张辽为南皮王,命令其节制郝昭所部大军,攻打袁谭余部。又命令张合三名降将率领降兵赶赴许昌。
    张辽安顿完南皮军务,命令副将率领一万兵马接替夏侯淳驻守乐陵,让夏候淳率领二万兵马驻守南皮,起兵十一万攻打易京。命令郝昭分兵五万前来相助。
    袁谭两路败军汇集易京,共有十万兵马,北平、襄平守军尚有五万余众。袁谭整顿兵马,命令田丰、颜良、文丑、高干、田畴、杨诈率领十万兵马驻守易京,自与郭图、沮授、吕旷、吕翔率领四万兵马驻守北平,又使辛毗、王粲、薛琮、贾范率领大军一万驻守襄平。
    张辽、郝昭两路大军合兵,共计十六万兵马,日夜攻打易京。田丰见易京工事简陋,粮草不多,不利坚守。率领大军出城与张辽决战,颜良、文丑均勇冠三军,将士绝地反击,人人死战,竟然小胜一场,斩敌五千余人。
    张辽、郝昭遇挫,相商对策。郝昭道:“文远公率领十万兵马敌住田丰所部,我率领六万兵马前往攻打北平,北平势危,袁谭必调易京兵马往救,公可趁机取城。”张辽然其计,屯住兵马,作久攻计,分兵使郝昭攻取北平。
    袁谭见郝昭来攻,与众人相议。郭图道:“近闻张辽大军进攻易京受挫,今郝昭前来相攻,意使田丰分军相救,张辽就势取城。莫若固守,若能支撑数月,或有转机。”沮授道:“不然,现今易京粮草缺少,兵力弱于张辽所部,恃颜良、文丑勇猛得以不败,莫若放弃易京而守北平。若是不然,北平势危,必然动摇易京军心。易京粮尽之日,田丰大军必败,北平亦会不保。”袁谭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此时郝昭率领大军猛攻,北平城防立见漏洞。袁谭见势急,急使田丰弃守易京,全力保卫北平。田丰得令,命令诸军准备撤离。
    张辽闻报郝昭军攻势甚猛,北平势危,又见易京守兵惶惶不安,料知田丰所部欲要撤归北平。只留一万兵马守营,多立旗帜,以为疑兵,自率九万兵马伏于田丰归途。
    田丰军行到半途,为张辽重兵伏击,田丰所部兵无战心,措手不及,遭伏大败,高干被张辽所杀。颜良、文丑保护田丰冲出重围,沿途士兵逃亡者不知其数。
    田丰等人于途聚集败军,只余六万余人。将近北平,郝昭接到讯息,又使伏兵大杀一场,杨诈被郝昭所杀。袁谭命令吕翔率领所部兵马接应,田丰所部士兵方得以入城,十万大军尚余半数。
    张辽与郝昭合兵共有十五万兵马,北平守兵不足九万。张辽所部知道守兵已无战心,率领大军日夜猛攻,第三日攻破北平,文丑、颜良被张辽所部围攻,为乱箭攒射而亡。郭图、逢纪为曹军生擒,不降而死。余将保护袁谭突围,逃往襄平。袁氏家小也在此战中为张辽所得,遣人派往许昌。
    袁谭逃至襄平,城内守兵只余三万余众,武将只余吕旷、吕翔、田畴、辛毗,文官尚余田丰、贾范、王粲、沮授、薛琮。河北诸郡只留襄平一地,五十万雄兵只余三万余众,袁氏家小亦为敌人所掳,为祖上基业毁于一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