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 >

第108章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第108章

小说: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皇安置完毕,命令大军分为两路,自率四十万骑兵为前军,古巴也统领六十万兵马为后军,大军绕过繁华地界,绕海边僻静小路昼伏夜行,小心翼翼逃开中国细作眼线,迅速往中国地界前进。
    金旋在女皇出发三日后,已经做好主攻准备,当夜聚集全部兵马,分派任务,命令关羽、张飞、姜维、关平四将,统领四十万大军,炸开城门后,在第一时间占领罗开四门;太史慈、关索、魏延等中军四十万紧随其后,从缺口处入城,往内进行拉网式攻击;马超、甘宁、李严、张合等将统领四十万大军在最后,策应敌军重兵反击之处。其余兵马随从金旋守营。
    关羽等将领命带兵出营,趁着夜色大军顺利摸到城下,用炸药炸开城墙,关羽部杀往东门,张飞杀往南门,姜维部杀往西门,关平部杀往北门。四将顺利杀散守门士兵,严守四门,架设器械,对城中敌军进攻远程攻击。
    太史慈等将紧随于后,沿城中主路往内步步推进,马超部后军分兵把守战略要点,支援敌军兵力聚集之地。中国军队按序迅速攻占城中各处要点,战况异乎寻常的顺利。
    祖胡手下只有五十万新兵,其战力总和与中国十万精兵相似,因此只能组织几次小规模的反击,最终带领残兵二十万退入王宫内城。
    关羽、姜维等将在大战开始后,因为战事异常顺利,反而生起不安的预感。太史慈等中军与马超等后军合力攻下王宫之时,各将清点敌军死亡人数,发现与计划兵力不符,埃及女皇及其埃国百万主力未在城中。
    金旋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不由大惊失色,埃国女皇弃去基业的举动的确违反常规,她的百万主力如何逃过中国眼线?究竟去了何方?
    此时,众将再无攻陷城池的喜悦,关羽、姜维、贾诩等不约而同的回返大营,聚集在金旋帐中,面露凝重神色。金旋首次感觉到埃国女皇的不凡,能够舍弃基业的人少之又少,她能做到这一点,说明她已经看破了生死,步入了战略上的一个高峰。
    金旋分析,埃国主力的去向只有两条,一是南下攻打兵力单薄的陆逊水师,二是偷袭中国防御薄弱的巴伦诸郡。因此金旋下达了两条命令,一是命令陆逊即刻回撤登船,水师沿水路退往以列城附近海港,避免可能遭受的攻击,就近配合以列城守军。二是命令以列城守将庞德、严颜两将密切注意埃国主力动向,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阻击埃国主力,勿让进入巴伦诸郡。
    马超又一次临危受命,与太史慈、姜维等统领三十万精锐骑兵星夜兼程,以最快速度支援以列守军。金旋留下关平、关索两十万兵马,攻打埃国防守空虚的城镇,亲统大军返回以列。
    金旋最担心的是埃国主力越过以列城北上,巴伦诸郡百姓将要面临灭顶之灾。对于已经再无退路的埃国士兵,这些城池几乎没有还手之力。金旋第一次尝到如此被动的滋味,他在行程路途之上,不断发出军令,命令西域、天竺、欧洲等郡兵马使统领兵马,全部往巴伦诸郡聚集,应对可能出现的奇袭。
    金旋的担心成为现实,第一封军报是中国散于各地的间谍报来,他们在发现埃国大军匆匆东上后,第一时间汇报此事;第二封军报是中国军队的细作,他们在以列城西百里发现埃军骑兵的动向,用孔明灯报警。
    庞德、严颜两将将遭受了巨大的考验,面对埃国女皇统领的精锐骑兵,以天竺籍士兵为主的二十万守军能否挡住进攻?埃国的主力步兵两日后即将到达,他们是否能够承受住巨大的心理压力?
    以列城可以依赖的还有十门火炮,这些火炮是金旋下令留在此处的,掌管这些火炮的是虎卫营的五百精兵。因为火炮是中国军事最大的机密之一,因此火炮营、火枪营都直隶于虎卫营和亲卫营,这些士兵清一色的都是经过考验的汉族精兵。
    埃国大军开始发动进攻,女皇在看到腾空而起的孔明灯后,知道已经暴露行踪,因此决定以优势兵力攻破以列城,歼灭城中战斗力较差的中国二十万天竺籍士兵。
第二百四十一回 埃国喜缘(六)
    严颜最担心天竺籍士兵的心理素质,他与庞德略一合计,以轻松的心态出现在众位士兵面前,谈笑风生。接着庞德的副将无意中泄露出一个秘密,埃国士兵被中国士兵赶得无路可逃,不得不往这边杀来,中国大军紧随于后,最多两三日内就可以赶到。
    天竺籍士兵的心理素质的确很差,最初见到埃国主力阵兵城下,黑压压的不知有多少兵力,心中都在打鼓,不去考虑如何御敌,而是盘算能否能够逃得性命。流言最终平息了这些士兵的担忧,当火炮营将十门火炮抬上城墙之时,看着汉族士兵丝毫不以为意的神色,他们最终相信了这种传言,因为中国远征兵马从来没有败过。
    天竺籍士兵还有一个特点,他们的战斗力不太稳定,在战势顺利时意气风发,战斗力大幅提升,在战局不顺之时,士气低迷,战斗力迅速下滑。
    稳定性也是判断战斗力强弱的重要依据,严颜和庞德采取的这一个措施,正确的把握住了这支队伍的劣势。各军政委此时聚集在庞德营帐中,庞德向他们秘密宣布金旋的军令,命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稳定住这支队伍的战斗力。
    各种故事在部队里流传来,都是最近中国与埃国开战后的故事,故事中有姓有名,都在宣扬中国士兵的英雄主义。因为这些故事趣味性很强,在经过政委的刻意宣扬,很快在军军中广泛流传。
    政委的职能在此时充分发挥出来,宣传只是一个较浅的层面,与士兵同甘共苦,表现出来大无畏的乐观主义。天竺籍士兵受到主将和政委影响,迅速安下心来。这些士兵眼里,汉族政委都是他们的领导,在大军压境之下,每名政委都没有表现出一点担忧,说明中国大军的决策层有必胜的把握。
    士气是决定战斗力的关键,庞德和严颜在这个问题上控制得当,在防御战初期,守军士气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面对城外的兵力雄厚的埃国大军,庞德和严颜两将心中都没有底,他们知道部下擅长打顺势仗,在艰苦的防御战中,他们的心理承受极限到底在那里?
    埃国大军开始发动攻击,中国火炮已经在他们的军阵中炸响,他们不能不进攻,对付中国的火炮,最好的办法是迅速攻克这座城池。
    火炮的威力实在太大,埃国女皇站在后军,看到炮弹落下时的威力,对亲兵道:“中国军队若是都能配备这种武器,我军根本不可能有还击之力,可惜金旋发展这种武器过于慎重,数量太少,才会给予敌军还手之力。”
    埃国大军攻打一天,双方都损折不少士兵。勃里此时献计,学习中国攻城策略,火速打造楼车,用楼车代替云梯攻城。女皇闻言点头,让勃里统领部下连夜砍伐树木,制造百余楼车。
    次日清晨,女皇下令大军改变战术,前军先行运土填平护城河,前军借助盾牌掩护,将楼车靠在城边,盾兵在前组成一道防御线,掩护大军登上楼车。
    以列城中,严颜负责全盘指挥,庞德正在楼车进攻的城墙上,苦思破解之策。对付这种用巨木制成的楼车,最好的办法是用火攻,然而如何引燃巨木成为实施火攻的一个关键因素。
    庞德一名亲兵,曾经做过木匠,心思较为巧妙,见庞德苦思无计,献言道:“将我军巨驽驽箭上裹上棉布等易燃之物,浇上火油以为火驽,必然可以奏效。”
    庞德闻言大喜,当即升亲兵为偏将,带领士兵火速准备,城中引火之物随时可以寻到,火油却难以搜集很多,最终这位新升偏将急中生智,索性把菜油搬上城墙,众人一齐动手,瞬间制成火驽无数。
    楼车笨重,下边车轮又是仓促间置办,因此运送非常缓慢,此刻刚刚靠近城墙。庞德在城上看到巨驽手已经寻找到射击点,一声令下,万驽齐发,同时击中百余楼车。
    埃国盾兵只能掩护运送楼车的士兵,火驽射击楼车上的巨木,盾兵一点办法也没有。火驽上棉布倒满火油,不易扑灭,火势漫延很快。不到两个时辰,埃国费尽心力制成的楼车全部燃烧起来,再也无法用作攻城。
    整个上午,两军在楼车上斗智斗勇,战况并不激烈,最后以楼车全部被毁告终。午后,勃里又道:“中国士兵如此绞尽脑汁,破坏楼车,足以说明楼车威力。初次使用虽然被守军破解,若是在巨木上覆上铁甲,不知火攻是否奏效。”
    女皇闻言大喜,传令暂停攻城,大军撤回营中,分出无数兵马伐木造车,又派人去附近铁匠铺中征集铁皮无数。至午夜时,共打造铁皮楼车三百余架。
    女皇闻知楼车制成,与勃里等一同前去观看,此次所造楼车,比上次有了很大改进,非但巨木外侧覆上铁皮,下面车轮也造得精细许多,进退更是便利。
    以列城中得到消息,庞德统领骑兵出城,欲要破坏楼车工场,怎奈埃国防守兵力众多,强攻几次没有得手,只得返回城中,与严颜商议破解之策。
    严颜闻知埃国兵马制成铁甲楼车无数,同样苦思无计,严颜亲兵见两将愁眉苦脸,说道:“火炮营统领李寺为军校学员,见多识广,可能有破解办法。”
    严颜闻言,连忙派人请李寺前来,详尽述说此事。李寺道:“楼车从兵营送到城下,必然要有通道,若是能知道楼车明日从何条道路运来,在何处集中,此事容易破解。”
    庞德听罢,忙道:“从工场到城下,只有一条通道,到城墙五百米处,有百米方圆为平坦地带,彼军必然会将楼车集中在此处,敌军在此调配兵力,然后同时采取行动。”
    李寺道:“仓库中有无数火药,趁夜在此处埋下大量火药。明日楼车在此聚集,正在火炮射程之内。若是火炮密集发射,必然带动地下火药爆炸。如果方法得当,不仅可以一举毁掉楼车,更会炸死无数敌军。”
    两将闻言大喜,急忙派兵出城,挖掘大片浅坑,李寺统领火炮营士兵,从库中取出无数火药,按照李寺军令,全部埋在地下。火药埋设完毕后,严颜统领部下小心掩埋,恢复地上原貌。庞德、严颜两将虽然深知火药威力,但是此计能否成功,并没多大把握,心中忐忑不安,不知效果究竟如何。
    次日果然如同庞德料想的一般,埃国在埋设火药之处派出重兵护卫,推送楼车运到此处,勃里此时策马赶到,召集各军将领在楼车旁,重新明确各军任务。
    李寺此时站在城上观看,见楼车集中完毕,士兵渐渐聚拢此处,正是绝佳良机,命令火炮手密集往楼车处射击。一时间十座火炮同时发威,爆炸声憾天震地。埃国士兵昨日见识过火炮威力,纷纷伏倒闪避。此时地下火药被火炮引发,同一时间发作。
第二百四十二回 埃国喜缘(七)
    埃国士兵聚集在城下的士兵约有二十万,有一半以上兵马处于火药埋设范围内。顷刻间此处变成人间地狱,十万余埃国精兵血肉横飞,魂归九天,勃里等主要将领同时遇难。
    埃国女皇闻讯赶来探视,现场令人惨不忍睹,不由悲愤交加,指天发誓,攻克以列,屠城泄愤。因为主力十余万同时遇难,攻城兵力不足三十万,又缺少攻城器械,女皇统兵几次攻城,都是无功而返。
    正在女皇气愤难消之时,古巴也统领步军主力赶到,女皇闻讯大喜,来不及制造器械,让古巴也部下歇息一会,作为攻城主力,顶到以列城下。
    古巴也部下全部是步兵,军中带有大量攻城器械,此次集兵攻城,虽然没有楼车等巨型器械,但是城中防御压力骤然大增。
    李寺此次建立大功,虽然职位不高,但是严颜、庞德另眼相看。埃国敌军沿着无数云梯往上攀爬,守军竭尽全力,弓驽纷飞,炮火轰鸣,滚石投石全部发动。但是埃国重兵一拥而上,城中防守有些被动。
    李寺见形势危急,命令部下士兵,从仓库取出火药,抓紧时间制造炸药包。城中兵力颇多,众人一齐下手,不多时制成炸药包无数。李寺教导士兵点燃引线,然后大力掷向敌军密集之处。
    火药经过提纯工艺,威力巨大,炸药包在敌军人郡中连连炸响,埃国士兵顿时血肉横飞,损折无数。女皇心中虽然愤怒,但是理智尚存,见城中新式武器威力巨大,下令大军暂停攻城,另思攻城良策。
    勃里及骑兵主要将领战死以后,古巴也在女皇心中的地位又提升不少。议事帐内,大多是步军将领,古巴也此时方才有机会说出两个坏消息,一是王城已经失陷,祖胡战死,部下全军覆灭,城中王公大臣全部遇害。二是中国骑兵正在全速往以列城方向前进,预计中国已经得到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