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 >

第100章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第100章

小说: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伦左路大军损失惨重,追击途中又折损不少士兵,胡得此时怒火中烧,在大军聚齐之后,刚刚扎下大营,统领部下到城下挑战。
    中国军队擅长城池攻防,赵云、张合两将不知参与过多少类似战争,胡得领兵挑战,只是固守不出。胡得统兵攻城,正合两将心意,中国士兵器械整齐,巴伦兵刚刚聚集城下,投石车、巨驽开始发威,从上击下,远程攻击甚为见效。
    胡得统兵攻打一日,损折无数士兵,信心不由动援,鸣金收兵回营。此时又有细作来报,说中国援军正急速赶来,胡得不由有些慌乱,召集部下诸将,商议应对之策。
    胡得部将彼得,从小爱好军事,喜欢阅读中国兵书,为巴伦军中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之将。胡得介绍完军情,彼得道:“赵云、张合部下大多为天竺降兵,战斗力在中国军队中最低,与我军作战丝毫未落下风,说明中国军队整体战斗力非常强悍。盟军全军覆灭,再无侵犯中国的实力,我军只能孤军作战。中国军队向来爱惜战士性命,惯于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对方。如今盟军大败,马超、甘宁两路大军再无后顾之忧,此时正在全速行军,支援赵云、张合两部。中国四路大军兵力达二百余万,为我军兵力的一倍。马超、甘宁两军赶到之前,我军倘若不能击溃赵云、张合两部,则我军危矣。另外,中国军队对我国壮丁毫不留情,若是不能征召入军则遇害,我以为应该动员全国壮丁入伍,增加我军兵力,以免为中国军队所用。“
    彼得之言极为有理,因为多有褒扬敌军之语,让胡得内心有些不悦,然而征兵一事,确实为当前增加战力的唯一办法。胡得脑中开始筹谋征召壮丁的事情,直到其余将领发言。
    胡得之子刊利在场,刊利跟随胡得男征北战,颇有谋略,此时道:“中国兵马远征,粮草运输甚为艰难,中国粮草补充,皆为劫掠我国粮草,若是将各城粮草集中运往王城,我国重兵驻守城中护粮,中国大军粮草不继,必然退兵。”
    刊利话刚讲完,几名将领附和,胡得亦觉得此计可行。彼得提出异议,道:“中国军队劫掠我国粮草以为己用,并非缺少粮草,而是尽量为国内后勤供应减负。中国每次战争之前,必然准备充足的粮草器械,然后发兵。听闻中国粮草此时皆在天竺、西域等郡,若是粮草不继,必然会有重兵护粮而至。若想让中国大军因为粮草不继退军,希望非常渺茫。另外,倘若我国粮草全部运到王城,若是中国大军缺少粮草,必然劫掠百姓粮草以充军用,如此我国百姓必然面临灾荒。再则,中国骑兵行动迅速,机动性极强,若是侦察到各城运道粮草,骑兵前往袭击,运粮队伍如何抵挡?因此我认为此事弊大于利。”
    胡得起初觉得彼得褒扬中国兵威,不合心意,刊利所言之计甚为有效,又被他泼了一头冷水,不由有些发怒,道:“你觉得此计不行,你倒提一条好的计谋。”
    彼得道:“我军情报工作落后,大军动作张扬,主力部队驻在何处,欲往何处行军,中国军队掌握得一清二楚,此为我军作战不利的最大弊端。我军应当制定保密制度,严密封锁大军消息,让中国得不到我军的任何情报。如此,我军可以避实就虚,集中兵力歼灭中国薄弱环节。我军此时退兵,赵云、张合两路兵马不会驻守此处,必然分军攻打其他城镇,等待中国军队分军以后,我军可以提前部署,合歼其中一路兵,此为上策。”
    彼得所言,正中大军弊端,明确了大军战略,胡得闻言,怒气顿消。胡得当场传下军令,派出专门的小分队,专门肃清中国细作,军中执行严格的保密制度,分成若干内容,重罚违规之人。巴伦军队实行这些办法以后,中国消息来源顿时萎缩,巴伦大军撤退,中国未曾得到一点消息。
    巴伦国内根据彼得的建议,发动全国壮丁入伍,复得百万大军,在王城进行集中训练。巴伦国内兵力骤增,财政显得异常紧张。中国水师此时在巴伦后方分头劫掠,这边开支增加,那边收入大减,巴伦国力顿时欲来欲弱。
    赵云、张合两将在巴伦大军撤退以后,果然被彼得料中,分兵攻打其余城镇,胡得统领主力隐藏行踪,又派出少数兵马虚装声势,伪装为主力部队,中国消息渠道顿时失灵,开始出现许多被动因素。
    甘宁、马超两路大军赶到阿蔓时,巴伦主力已经退兵,赵云、张合两将统领部下正在攻打周边镇城,两将统兵暂且驻守阿蔓城,等候金旋军令。金旋此时闻知巴伦国内出现不少变化,在虎卫营护卫下,赶往阿蔓城,就近指挥作战,应对战争出现的新变化。
    胡得统领巴伦主力,此时正在赵云大军周围撒网,准备将赵云部一网打尽。赵云因为得不到巴伦主力消息,也不敢过于大意,攻下阿联城后,在城中休养兵力。
第二百二十四回 统一亚欧(五)
    胡得围绕赵云大军,部署部下兵力,在阿联城四周完成战略包围,各军按照胡得军令,开始迅速往前合拢,待到赵云闻警,巴伦大军已经将阿联城团团包围。
    赵云胆略过人,并没有因为敌军围攻表现出一丝慌乱。天竺降兵在赵云麾下连战连胜,最初见到巴伦兵马众多,不免有些惧意,后来发现赵云谈笑风生,丝毫未将城外敌军看在眼里,军心逐渐稳定下来。
    其实赵云对于此次被围,同样心中没底,毕竟部下不是汉族精兵。倘若五十余万汉族精兵在此,那会将城外敌军放在眼里?天竺籍士兵的战斗力与汉族士兵相比,所差的不单纯只是战斗素养,更多的作战的信心。因此,赵云在城池被围后,与李严等将谈笑如常,照常巡视城池,稳定部下士兵军心。
    李严智谋不亚于赵云,巡视四城,想出一条计策,道:“巴伦大军围住四门,扎下四座大营,兵马分布非常均衡。我军在入夜以后,兵分四路,三路兵马佯攻,重兵攻打一处,可以大胜一场。如此敌军胆寒,我军士气高涨。”
    赵云欣然从之,分派兵马,入夜出城。李严等将各领五万士兵,虚张声势,同时出城佯攻。三座大营接连闻警,胡得不由大为紧张,不知中国兵马虚实,下令各营坚守营寨,不得出营接战。
    赵云统领三十余万精兵此时出城,对城南巴伦军营发动猛烈攻击。城南军营主将刊利,最初以为中国兵马意在骚扰,等到发现攻营兵马人多势众之时,中国骑兵已经破寨而入。两军激烈厮杀,中国兵马折兵五万有余,刊利手下损失更重,死伤人数接近十万。正在刊利危急之时,胡得统领援兵赶来,赵云闻得消息,统领部下迅速退回城中,刊利因此侥幸逃过大劫。
    此战打得胡得全无脾气,对方以劣势兵力,竟然敢于主动出击,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让胡得既愤怒又佩服。刊利部下因为损失惨重,胡得升彼得代替刊利之职,又从各军调配兵马补充南大营,将刊利降到东大营为副将。
    赵云一战成功,军心大振。次日晚上,又是同样策略,统兵观战。赵云似乎与刊利前世有冤,此次战斗的矛头对准东大营。因为东大营兵马为巴伦精兵,因此厮杀异常激烈,赵云部最后小胜,以损失五万余士兵的代价,换取巴伦七万余精兵性命。
    赵云部两次小胜,城中守军顿时士气高涨,巴伦兵马则无精打采。胡得恼羞成怒,几次统领重兵攻城,都被中国兵马击退。甘宁部此时急速前来增援,胡得闻讯,不得已统兵撤离。
    胡得因为此战,对中国军队感到深深的恐惧,意识到如此争战下去,巴伦兵马必然不可能胜利,中国军队最弱的部队都有如此的威力,汉族精兵的战斗力,不知将会如何的强大。
    彼得因为智谋出众,渐渐取得胡得信任,被提拔为兵马副元帅。彼得身居要职,尽心尽力,竭尽所能,操练兵马,巴伦军队面貌一新。彼得治理巴伦军一段时间,成效显著,胡得见彼得练兵有方,让他返回王城,训练新兵,自引大军与中国兵马相持。
    巴伦军队信息封锁严密,兵马战斗力骤然提高,让金旋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金旋认为巴伦大军中必然有足智多谋的大将主持,通过巴伦国内间谍,获知巴伦大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重用一名叫彼得的将军。
    中国安全司接到金旋命令,让巴伦国内间谍往巴伦大军渗透,探听巴伦主力动向。中国间谍在巴伦国根基很深,闻知长安任务后,即将全面动员起来,巴伦主力的动向及军中细节,开始从秘密渠道传递情报。
    金旋闻知彼得现在王城训练新兵,统领兵马攻打胡得统领的巴伦主力。胡得听闻中国四路兵马同时行动,都往主力驻守处杀来,连忙命令彼得统领新兵百万前往支援。巴伦合国兵力集合一处,兵力与中国大军相若,一场大规模的决战开始酝酿。
    金旋在听闻巴伦主力与新兵合兵后,集合四路兵马与巴伦大军相持,并未马上与巴伦展开决战。在金旋得知巴伦王城空虚的消息后,命令周瑜、陆逊两部水师主力登陆,打开通往巴伦王城的通道,直接攻打王城。
    周瑜、陆逊两路兵马驻军之处,离巴伦王城不远,奉命开始展开攻击,巴伦内地防守空虚,周瑜、陆逊两军如两只出弦之箭,迅速攻到巴伦王城城下。
    巴伦王城内顿时乱成一团,国王召集文武重臣商议,决定马上调回东线大军返回,保护王城安全。胡得此时已经做好决战的各种准备,然而王城危急,不敢怠慢,统领大军迅速撤退,无疑将东部城市拱手让给中国。
    中国水师闻听胡得大军撤退,并不逼近王城,而是南撤百里,攻打沿途城镇。金旋派遣水师攻打王城,目的是让胡得大军西撤,打乱胡得的军事部署。
    金旋此时传下将令,命令赵云、马超两将统领轻骑,随于巴伦军身后追击,金旋自统余军尾随在后。中国骑兵速度极快,骑兵均配备强驽,巴伦后军因此损失惨重。
    胡得无奈之下,只好让彼得领兵断后。胡得如此决定,正中金旋下怀。金旋听闻彼得统领后军的消息后,命令马超、赵云两将统领轻骑骑,绕路向前,截住彼得后路,亲领大军全速赶路,将巴伦后军包围起来,欲借此战击杀彼得。
    彼得足智多谋,打探到中国兵马如此动作,早已料到金旋心意。此时若是下令全速撤退,尚有生还机会,但是身为断后军队主将,临阵逃脱,乃是失职的死罪,因此彼得硬着头皮,统兵往侧翼迂回,意欲将中国追兵引到南方。
    金旋此次追击,给各将下达的任务是击杀胡得或彼得之一,因此赵云、马超等将见彼得在后军中,绕过彼得部队前方后,放缓行速,与彼得部保持距离,等待金旋大军到来。此时因为彼兵统军往侧方移动,赵云、马超两将随即调整方向,从战略上包围彼得部下。
    金旋统领重兵在后,听闻彼得落单,命令全军加快行速,所有骑兵全力冲刺,很快赶上彼得后军开始接战。彼得统领的断后部队以新兵为主,虽然彼得练兵有方,但是毕竟操练时间过短,士兵的装备也不如巴伦主力,因此二十余万巴伦后军被中国大军成功完成合围后,生还的机率降到极限。
    胡得得知彼得后军被困,引军回头接应。中国重兵的效率确实惊人,胡得大军行程尚未过半,彼得后军已经溃不成军。胡得为人果断,计算救援已经不及,引领部下弃了后军,全速退往巴伦王城。
    中国兵马全歼巴伦士兵二十余万,巴伦军中重要将领被赵云击杀,巴伦军队因此元气大伤,胡得等虽然久经战阵,谋略比起彼得相差太远,在此后的战斗中屡战不利,直至背城一战,全军覆灭。
    中国水师此时奉金旋将令,沿水路陆路两条路线,攻打巴伦西部各座城镇。金旋又让庞德、严颜两将,统领部下十万兵马,从东往西,逐个攻打巴伦东边城镇。金旋引领重兵,在巴伦王城东侧扎营,严密关注巴伦主力部队动向。
    中国军队兵力略优于巴伦国大军,军队屡战屡胜,士气高昂,胡得统兵出战几次,皆以小败而终,巴伦军队龟缩王城之中,不敢出战。金旋因为此时攻城,纵然得胜,部下士兵损失严重,因此并不着急进攻,又分出姜维统领二十万兵马,劫掠附近城镇仓库、富户钱粮,以为军用。
    刊利以前曾经提议,将巴伦东部各城粮草运到王城,担心中国军队劫去当作军粮,后来因为彼得反对,此事作罢。彼得战死后,刊利又提起此事,胡得以为可行,因此命令各城镇想法将钱粮运到王城。
第二百二十五回 统一亚欧(六)
    刊利之计从原理上考虑是可行的,但是低估了中国的情报工作,高估了巴伦国的实力。未曾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