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万历十八年 >

第67章

万历十八年-第67章

小说: 万历十八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规矩,这魏刚原来就是个千总,这么多脑袋,就提他当游击吧,反正之前那史儒也是身死。封赏首级的银两已经送过去了。皇上,奴婢以为现下咱们还是不能大意。虽然这魏刚能打,可是他做的奏报里头仍旧说那朝鲜倭寇势力很大。别看他砍了这么多脑袋,可是那平壤城中现下还是有一万多个倭寇的。在远的朝鲜王京,倭寇的数量,只多不少。这西边李如松刚还在鏖战呢,咱们怎么样也要等到宁夏那边的事情了了,才能抽出手来对付这朝鲜这边。”张诚谋划事情,更多的时候还是为了这个朝廷考虑的。
    “嗯,看来现下还是要用石星那个法子。行,那就让石星找到的那个自称熟悉倭寇事情的沈惟敬跑一趟朝鲜吧,看看他有什么本事,能糊弄住那些倭寇。能争取个一两个月那是最好的。你让下边的人给那魏刚送封赏的时候,让李家人在凑点兵马出来,先在平壤左近拖住那些倭寇。等到李如松这边能倒出手来就好了。这些个矬子,还真是不省心,在这个节骨眼上找事。”万历皇帝的几句话,马上就确定了这对倭国武士的调调。
    他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比他那老师张居正差,对于这些胆敢冒犯大明天威的矬子来说,他自然是要打的。打完这些矬子,朝中那些不务正业的文臣们大概就该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万历皇帝如此的想着,但是他想不到的是,那些文臣们最最反感的便是他这当皇帝的太过圣明。按照那些文臣的想法,这天下,应该是由他们来治理的。皇上,最好就是拱垂而治。
    这个时代通讯手段还是比较落后的,没有后世的电报和电话。所以从中枢做出的决定,还是要等上一段时日才能传到地方上的。何况,作为故事的主角魏刚,此时还身在朝鲜。虽然已经被升为游击将军了,但是他对这一切还是全然不知。
    刚刚进入九月份的时候,魏刚等来了冷飞。从冷飞那里,魏刚得知朝廷已经派出了谈判的使者,是一个叫沈惟敬的家伙。在具体的内容,冷飞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朝廷已经派人去平壤了,那小西行长的那些人马应该暂时的被忽悠住了,就剩下咸兴这边的锅岛直茂了。
    在这咸兴附近休整的时日里,魏刚还是领着人马在这咸兴附近做了扫荡的。所谓扫荡,当然是指对付那些朝鲜人了。把临近的朝鲜人都驱赶到更北边的地方,让这咸兴方圆七八十里的范围内没有人。这样一来,咸兴城里的锅岛直茂便要难受很多。
    近几日下来,郑奎领着出去的人也是有不少的斩获。对于小股出城的倭寇,将近两千骑兵,收拾他们还是小菜一碟的。当然,两千骑兵可不是一下子都出去,而是轮换着出去。特别是是女真勇士,那是特别的兴奋。原因很简单,出去了,抓着倭寇了,那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可惜,咸兴城里的锅岛直茂在了解了这一情况之后,立刻变成了老乌龟,完全的龟缩在咸兴城里不出来了。这下子魏刚便没有了办法,只能是在这城外伺机而动了。
    魏刚知道,自己带着的这点人马,是不能跟人家打会战的。只能是在运动中寻找机会,然后再对对方进行歼灭。现在对方大队人马都是龟缩在城里,这战事便进入胶着状态。偏偏这锅岛直茂也是不受骗,魏刚使了好多法子,那家伙愣是不为所动。
    九月中旬的时候,魏刚再次接到了朝廷的消息,那叫沈惟敬的竟然还真和平壤城中的小西行长达成了协定,那小西行长竟然真的决定不再继续向北攻击了。
    送消息来的是韩英俊,这家伙现下已经算是咸镜北道总兵了。跟着那朝鲜王子去了一趟义州,还真是没有白去。
    不过魏刚却是不会遵守什么协定的。既然现下这东线战事陷入胶着,那就再次转到西边。想必此时平壤的倭寇们大概也是能在城外活动了。自己带着人马过去,正好可以折腾折腾他们。
    九月二十号,魏刚带着人马来到了安州。他没有带着人马进城,毕竟,女真人若是被这些朝鲜人看到了那便是个麻烦,他只是让安州城里留守的朝鲜官员给他补全了给养。至于咸镜北道那边,他让韩英俊派人盯着那锅岛直茂。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马过来报告给他。
    也就是在这一天,李如梅派着自己的亲信也来到了这安州。他给魏刚带来了升官的消息,同时,跟着来的辽镇的人把魏刚升任游击将军的印信也拿了过来。
    跟着魏刚的一干人等看到自家大人又升官了,都是跟着高兴。因为魏刚升了,他们也能跟着往上升。最让魏刚想不到的是,原来属于那史儒或是王守官的人马,现下竟然派出了代表,说是要跟苍狼军一样,成为魏刚的亲兵。就连鸭绿江三部女真勇士中也是有人动了这心思。魏刚后来一琢磨,其实这也正常。这些人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跟着自己,可是没少赚银子。有了这样的好处,且自己领着这些人打的仗都是痛快,这些在刀口上混日子的人又怎么能不心动。俗话说,财帛动人心,这便是如此了。
    “魏大人,少爷说了,让你领着人在这里再坚持一段时日,反正现下这平壤的倭寇也是安稳了。等到大少爷的大军抵定宁夏那边,到时候朝廷的大军就能全部过来了。”李如梅的亲信和魏刚交代了具体的情况。
    “嗯,这个知道了。你回去和少爷说,让他放心,现下这些倭寇,我还是能顶得住的。不过最好还是再派些人马过来,你也看到了,我这里就这么多人马。遇到小股的倭寇还行,多了可就不顶事了。”魏刚除了表示出顺服外,还是耍了点心眼子。这要是死心塌地的给他们李家卖命,最后指不定是个什么结果呢。
    ps:身体有所好转,先传。感谢书友们的打赏。当然,也希望那些提意见的留些口德,提意见可以,不要骂人,那样很不好。
第九十七章 坐船来的
    跟着这李如梅亲信一番谈话,魏刚也算明白了朝廷的态度。看来这万历皇帝铁定要打这些倭寇了。李家的老大李如松是要挂帅的,这李成梁现下虽然不在辽镇当总兵了,但是仍旧能在朝中做很多文章。这便是他们李家积累了几十年的优势,若是换成魏刚,怕是再能打,也是没有人推荐的。
    既然朝廷要发大军往这朝鲜,自己到时候怕是就要靠边站了。李成梁这阵子能让自己呆在这朝鲜,那完全是为了暂时拖住倭寇。他大概没有料到自己能有这么大能耐。等到他那大小子李如松来到这朝鲜,怕是便不会给自己再多的机会了。若是自己还打的好,那可就要出事了。
    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魏刚也就释然了。毕竟,他现在身上还是打着李家烙印的,可不能干那种功高盖主的事情。
    平壤左近因为那沈惟敬的和谈,竟然还真是安静了下来。魏刚有时候还真是纳闷,这个沈惟敬到底是怎么忽悠那帮矬子的,竟然让那些矬子如此老实。他知道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现下看是平静,但内里肯定有着各种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于是,李虎郑奎等人分别领着人马在平壤附近开始了活动。对于平壤城中的倭寇,魏刚看的也是格外的紧。
    九月二十六号这天,郑奎领着自己的那个连外加女真营的人例行的在平壤西边扫荡,却意外的碰到了一股倭国兵马。
    按照魏刚的意思,虽然和谈了,但是自己这边可不能放松。这些矬子,你要是和他们讲信义,那就是脑袋被驴踢了。更何况现下是打仗,所谓的协议,那就是用来撕毁的。
    为了让这平壤城里的倭寇老实下来,魏刚继续让下边的人执行那所谓的坚壁清野的策略。以平壤为中心,在大同江北这边,方圆七十里的范围内,所有的朝鲜人都是要清除的。若是不走,那就就地宰了。村落或是市镇什么的,都是捣毁。反正这不是在大明,魏刚丝毫不会顾忌。便是朝鲜国王知道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相对来讲,魏刚觉着自己的做法要是跟辽镇那些军将比起来,还仁慈很多呢。
    郑奎领着人在天黑的时候来到了江西城。这座城位于平壤的西边。说是城,其实看上去也就是辽镇的堡子差不多。有些地方,还赶不上辽镇的堡子呢。因为实行了那坚壁清野的策略,所以这江西城里现下已经根本没有人了。即便如此,郑奎还是领着人例行的过去看一下。
    因为没有人,这江西城的城门根本就没有人关,前几次郑奎来的时候就是这样。可是这次,郑奎却发现有些不一样。那城门竟然是紧闭着的。
    郑奎领着的都是骑兵,他们还没靠近这江西城的时候,郑奎就领着几个人单独的先去侦查一遍。离着城门老远,用望远镜对这里例行的看了一遍后,郑奎发现这城门紧闭了,他立刻紧张起来。这个时候,这平壤左近,朝鲜人是没有了。那又会是谁跑到这城里了呢,还把城门给关上了。一连串的疑问出现在郑奎脑子里。看来这城里应该是有人了。于是郑奎让自己的人马立刻到这城外的树林子里集结,同时他又派出了斥候马上回去给魏刚送信。这城里到底是什么人,等天黑后派人进去就知道了。
    大队人马进了树林子,郑奎自然是不能生火做饭的,好在随身都是带了干粮和肉干,也是能对付一阵子。等天黑后,郑奎开始领着人出了林子。当然,再次出来的时候可不是骑马了,而是完全变成了步行。女真营的人没有参加行动,他们仍旧呆在林子里,伺机而动。
    郑奎领着的这个连,一共一百来号人马。都下马后,当成步军也是毫不含糊,这倒是得益于魏刚平日里对他们的训练。
    郑奎身上备了绳索,腿上别了好几把匕首,领着人悄悄的潜伏到了这江西城的北城下。抬头看了看城墙上,并没有什么人,郑奎麻利的抽出两把匕首,插到了那城墙的砖缝里,脚上的鞋也是经过了特殊处理,鞋底处带着钢钉。这样,郑奎便做起了攀岩运动,悄悄的往这城墙顶上爬上去。两把匕首轮换着往城墙里插,脚下蹬着那城墙的几处缝隙,郑奎就这样慢慢的爬上了城墙。
    若是一般人做,那怕是要很难。但是郑奎已经被魏刚训练的不知爬过多少这样的高墙了,一个月前在东线战场上攻克明川、吉城和镜城用的就是这样的招式。此时这种事情对郑奎来说,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等到上了城墙,郑奎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四下里观望起来。他上的这段城墙没有人,黑暗中也是看不清这里。但是他在这暗处,往城里看的时候,却是看的要清楚一些。此时城里东南角那边隐约有笑骂声和灯光传过来。而和北城门的门楼处还真是有人在那里守着,只不过才两个人而已。郑奎能看的那么清楚,倒是要得益于对方在那门楼里生起的那一堆火了。
    悄悄的把随身奔着的绳子放了下去,这边系在了城墙上的女墙上,那边晃悠三下,这便是告诉城下的人自己成功了。
    很快,十来个人就顺着绳子爬了上来,都是一身黑衣,带着头套,身上背着钢弩。郑奎根本不说话,只是几个手势打过去,大家就都知道要干什么了。
    那两个在城门楼处执勤的人此时正围着那火堆在聊天呢,好像讲到了女人,其中一个竟然哈哈的笑了起来。可是意外就在这一瞬间发生了,坐在这家伙对面的那个人也正要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弓弦的响动,紧接着就看到坐在自己对面的那家伙喉咙上多了一柄弩箭。那正笑的家伙登时发不出一点声音了,很是痛苦的捂着自己的脖子,倒在了火堆旁。
    有敌人,这个惊恐的念头刚一出现,这个家伙的喉咙上也多了一枚弩箭。他刚想去拉身旁的绳索,就看到从暗处忽的窜出四五个人,其中有两个人直接来到他们俩身旁,直接一刀结束了他们。在他失去意识之前,他只看清楚了那些人全身都穿着黑衣服,头上戴着奇怪的套子,只留两个眼睛在外边。
    “倭国武士?”郑奎一看这两个执勤的打扮,就知道了这城里人的身份。
    打了一个手势,众人马上分散开来。其中自然是有人下城去开城门,有人跟着郑奎继续向这城里摸去。
    苍狼军士卒都是爬上城墙的,而女真营这时候得到了通知,便领着马小心的从树林子里出来了,然后悄悄的靠近了这北城门。
    这边郑奎领着人悄悄的靠到了那些倭寇的休息营地边上,郑奎大致的做了一次判断,算出这伙倭寇大约也就一百来人,和自己的这一个连的人马差不多。此时这倭寇的营地里声音也是小了下去,他们大概是睡下去了。
    江西城中最大的一处建筑便是这城里的府衙了。而这些倭寇就驻扎在这府衙里。这里之前郑奎也是来过,所以也是非常的熟悉。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