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万历十八年 >

第218章

万历十八年-第218章

小说: 万历十八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度搜索文学网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第三百一十七章 应对
    第三百一十七章应对
    “一二一、一二一、跑步走!一、二、三、四!”震耳的喊号声响彻在校场上,一队队锦衣卫的番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校场上跑着。此时他们训练的方式确实一点也不比京师城外新成立的京营人马训练的差。
    魏刚接手锦衣卫后,马上让李豹对锦衣卫进行了整训。以往那些和地皮无赖一般的番子小旗,都是被扫地出mén。当然,他们是不会在京师里造成任何影响的,早就被当时还没有撤走的辽镇兵马押解到了关外。至于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却是没有人知道的。
    剩下的都是甘愿受调遣的,也是能吃得了现下的这种训练的,李豹自然是让人动手开始训练了。锦衣卫番子的制服更换了,银饷也是加了上来,当然,要他们干的活也是多。除了分队到京师中各处巡逻外,自然是要进行这训练的了。此时,这校场上主席台上站着几个人,都是在仔细看着这台下各处的整训。若是自己看的话,却会发现,这台上主事的俨然便是当初那反贼中的得力干将马壮。
    “呵呵,马壮这家伙现下不会不高兴吧。当初让他上山东那边,就让他干这训练人的活,现下回来了,又是让他干训练的,怕是xìng子要耐不住了。”
    此时从这校场大mén处,隐约进来几个人,因为离着远,台上的马壮也是没有注意,毕竟,他的jīng力都是放在了这训练上,这校场虽然在京师中,但是还是封闭的,等闲人等是不得近前的。
    不用说,这进来的几人自然是魏刚和他李豹等人了。魏刚虽然当了锦衣卫都督,看似没什么事做了,但是他自己知道现下该做什么。从这郑国舅让王作武开始在京师城外训练起新的京营这一手他就能看出来,这郑国舅野心还是不小的。他自己小心翼翼,一直在面上对这郑国舅表示臣服,看来这样的低调还是对的。现下还真是要让这郑国舅和这些士子文官们斗上一斗。他们之间互相斗上了,他自己才有时间干一点正事。
    “该是不会,马壮虽然本事多,但是却不是那种不知深浅的人。再说,现下让他做这锦衣卫的千总,便是为他以后独挡一面做准备。以后等咱们的事情多了的时候,老爷不是正需要这些经过历练等人到各处负责一摊子吗。”李豹若有所思的跟魏刚说道。
    “呵呵,豹子,记得我跟你说过的话吧,这管理一事,人少的时候,可以靠着关系和情分维持,但是一到人多了,若是还搞这一套,那铁定要luàn套。对待下属,要一碗水端平,创造出一个让他们公平竞争的机会,这样你才能劲最大可能释放他们的才能,也最大可能让你要做的事情做好。”魏刚看着李豹,很是严肃的说了这一番话出来。
    “知道了,老爷,小的心里有数。”
    “行了行了,我就是跟你说一说,不用这般严肃。行了,咱们还是一块去看看马壮吧,这家伙大概也是憋了一股子气。呵呵,看看这些番子被他练得,就知道他什么心思了。”
    等到马壮知道了魏刚来到这里的时候,魏刚已然走到他那主席台下了。
    “大帅,哦,不,都堂,属下光顾着训练了,却是没有注意到都堂来了,请都堂恕罪。”马壮并没有跪下,这跪礼在魏刚系统内部却是早就废除了。他只是行了一记军礼。
    “行了行了,莫要说那些没有用的。你这兵看来让你训练的还是不错的。怎么样,对于现下这职位可是满意?”
    “回都堂,属下没什么不满意的。只是,只是这些番子原来都是没有经过什么训练,这一练起来,和当初在山东那边训练的青壮比起来,倒是差了很多。有人甚至连左右都分布清楚,有时候属下都是要亲自到那队列中进行巡视。”
    “呵呵,你看你,这xìng子就是急,哎,我记得你今年该是有二十四了吧。哈哈,好像你还没有成家吧。”
    “都堂说对了,小的倒是没有多想这些事情,关键是一直都是很忙,也倒不出功夫来。”
    “该找个人就找个吧,先成家,才能立业。你这xìng子啊,还是要历练一番。莫要着急,先把诸多事情学明白了,以后啊,有的是活来让你干。我现下都是害怕,你到时候能不能干的过来。哦,对了,你这些人可是都要训练好了,到时候这可就是你手里的枪了,没了他们帮衬,你便是浑身是铁,也撵不了几个钉。”
    “是,属下知道了。”马壮也不是傻子,若说没有怨气,那是假话。好歹这一次老爷谋划了这么大一盘棋,他在其中可是起着很大作用的。不单打入那些反贼之中,还在训练之余,鼓动和招揽了一批忠于他的人。这些人后来都在反贼中有了一定的地位。要不,魏刚的辽镇兵马突袭京师四mén,也是没有那么容易就突进来的。若是没有马壮领着的人做这内应,怕是辽镇兵丁要吃点苦头了。这样大的功绩,按说魏刚该是给他一个大奖励的。但是魏刚自己才仅仅被加封为锦衣卫都督,然后就是一个国公的虚衔。他麾下的众人,官位便不用想了,那郑奎还是因为那些官员想要离间魏刚和他的麾下,才被升为辽镇总兵的。魏刚麾下这些兵马,这次也就是能获得一些银子罢了。
    这样的情况下,他岁数还年轻,若是不去安慰一番,自然是心里会多想的。不过魏刚接着这么一说,马壮这浮躁的心思便没有了。因为他听到了以后要干大事,有很多活要他来干。这就是个信号,这就是自家老爷以后还要做更大事情的信号。
    接着,他便领着魏刚巡查起他训练的这些锦衣卫番子来。看到这些番子也是被训练的有模有样,魏刚也是心中大定。看来以后一个阶段,自己对这京师还是有一定的控制力的。
    正看着的时候,从远处跑来一个shì卫,然后就把一个信封一般的东西递给了魏刚,李豹是没有资格去看的,那上边可是有特有的权限。
    魏刚拆开来一看,眉头便皱了起来,但是旋即便放松下来。跟在他身边的李豹和马壮都是知道这信件是从南边过来的,但是具体是谁送过来的便不知道了。现下鹰眼分成三大处,李豹主管京师和北直隶,刘铁主管关外和méng古朝鲜,而冷飞则是主管海外的倭国,大员岛以及南洋那边的情况。难道是南边那些番人又闹事了。李豹和马壮都是暗中猜测。
    “呵呵,你等莫要在瞎想了,是柳二郎送过来的。呵呵,你们最近也是知道那沈阁老为谁发愁吧。不是咱们,也不是那郑国舅,而是那些南边的士子。呵呵,东林书院,这不就是东林党吗。豹子,给我速速查清楚,现下的左副都御使杨涟是个什么样的人,哦,还有,另外一个是叫左光斗的。看看这两个人是个什么德行,哼,若是毫无建树,只会luàn讲,那边要扔给沈阁老来处置了。若是还有点能耐,还有点做事的本事,那便要拉拢一番。”
    “小的知道了,小的这就去。”
    李豹能做到这个位置,不单是因为他最开始跟着魏刚的缘故,还有就是他做事总是很快速,很迅捷,从不拖泥带水。魏刚这么一说,他马上就开始行动了。
    同一时间,为这东林书院动脑筋的还有沈一贯。当他看到下边人搜集上来的消息后,很是不耐烦的把那信件往桌子上一扔,然后很是厌烦的说道:“哼,这哪里是什么关心国事,这就是再为他自己造势呢。想的倒是美,我让你吵吵,你就吵吵吧,我看你还有什么能耐。来人啊,给我查一下杨涟和左光斗的身世。哼,都死了那么多了,还能找到奥援。哦,对了,赶紧把方大人找来,就说老夫要找他当面谈谈那到辽镇考察一事。”
第三百一十八章 辽东行(一)
    第三百一十八章辽东行(一)
    八月初三一大早上,京师东直门大门口便被一大群人拥堵住了。城外头等着进城的人马和货车都是着急,心道这是怎么回事啊,今个儿也不是什么大日子,这堵的哪门子车啊。
    过了一会儿,前头马上就有官府的人衙役鸣锣开道了,然后无关人等都是被涌出来的衙役们排挤到了大路两端,那些赶车往城里送货的,也是着急忙慌的把自家驮马和大车往路边上赶,生怕被这些衙役给顺手拆了。不过这些衙役也不似以往顺天府的衙役那般仗势欺人,而是早早的就用铁皮卷起来的喊话筒子大声宣告着,说是朝廷有重要人物要从城里出行,让大家伙赶紧先回避一下。有些人算是刚来这京师,忽然发现这些所谓的衙役竟然和自己家乡的所谓衙役有些不一样,最起码,这些人的装扮就差的很大。穿的都是一身黑,背后印了一个大大的警字,带着那种帽子自己也是没有看过,手里拿着也不是长长的木杖了,而是很短的手棍,有一个绳拴在后头。一打听才知道,闹了半天这些人并不是顺天府的衙役,而是锦衣卫的番子。再一问锦衣卫的番子怎么不穿那鸳鸯战袍了,那头便告诉这人,说是新任的锦衣卫都堂,现下也是朝廷的镇国公,原来辽镇的总兵魏大帅魏刚,一上任后才整出这一套的。于是众人便就这这个话题开始议论起来,反正现下也是进不了城,与其坐在这里等着,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跟着周围的人闲聊一番,借以打发这段无聊的时间。
    这头百姓们在这边等着,那边从东直门里边已经出来仪仗了。只见到了城门口,一干公人围了一圈,中间却是有几顶轿子在那里杵着,轿子里的人却是在外边站着互相寒暄。
    “方大人,此去辽东,却是辛苦大人了,老夫也是没有办法,毕竟,这修筑铁路一事,先帝在时,便知道这事,但是先帝并没有当回事。现下这形式也是逼着咱们没有办法,所以有劳方大人了。老夫代朝中百官,代皇上先谢过方大人了。”
    说话的是沈一贯,他一说完,先是端起一杯酒,然后做了一个架势,算是尽了这送行的礼仪。其实他也不想让这放从哲去辽东,毕竟,方从哲好歹现下也算他的左膀右臂了,留在他身边,遇到事情的时候总还是有个人跟他商量。但是现下这个局势,让他不得不小心谨慎一些。有心不想修这铁路,但是奈何皇上和郑国舅那边都是给了他压力,再加上那个不听他指挥的赵士祯在一边上跟着乱,其他臣工很多也都是那郑国舅的人,自己要是就这么个否定了,那可就跑不了一个专权的罪名了。虽说现下皇上暗弱,但是按理操控皇上的那郑国舅可是不暗弱。他们之前好歹算是除了这郑国舅一个得力臂助,便是那进了京的辽镇兵马。现下可是不敢跟那郑国舅在玩什么把戏了。人家已经妥协了,若是他们这边得寸进尺,那可就不好玩了。方从哲和他现下也算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所以这个事,也只有派这放从哲去他才放心。别人去了,怕是要被辽镇那帮丘八欺负。
    放从哲虽然心里头不高兴,但是他也知道为什么让他去。王锡爵身子骨可是越来越差,能待在京中不走,那是因为现下这局势逼迫的。若是他们这三人和在一起形成的所谓浙党后继有人的话,大概王锡爵早就退了。现下却是没有办法,朝中本来人丁就不兴旺,现下在加上那闹民变死了那么一大批,人就更少了。派个三品四品的去辽东,他们几个又害怕镇不住那些丘八,所以只有他方从哲亲自出马了。
    “沈大人言重了,沈大人放心,此去辽东,方某定不负大人所托。再说,辽镇那边,能有什么事啊,不过就是一群丘八。哼哼,本官这次去,倒是要跟那新任的总兵郑奎好生切磋一番,这家伙前头可是吃了本官的好处,这次可是要让他连本带利的给本官吐出来。”
    三句话方从哲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当然这也就是当着沈一贯的面,周围大人都是离着他们很远。不过还是能看出这方从哲贪财的架势来。
    沈一贯一听这话,心里头也是无奈。他知道这方从哲对那次贿赂辽镇军将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估计这次去了,考察铁路如何修建的是次要的,大概要把那些辽镇军将一个个压榨一遍了。可是他能成功吗,不知道那些军将后边的靠山是那郑国舅吗。貌似这个新任辽镇总兵也是姓郑的,该不是这两家有什么亲戚吧。沈一贯想着想着就想到这里来,他此时脸上的表情虽说不僵硬,但是也是变了几变。这么多年在这官场上打熬,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他还是有的,因此听完这方从哲的话,略作思考后,便很是深沉的说道:“哎,方大人且不可意气用事,还是先把大事办好为妙。当然,老夫相信那些辽镇军将,大概到时候都不用方大人说什么,估计会主动过来认错的。行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老夫就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