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枭雄 >

第114章

北宋枭雄-第114章

小说: 北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雪貌似很不情愿,但是又不敢违拗苏轼的话,只得瞅了蔡攸一眼,便走进屋中。
    苏轼看了蔡攸一眼,说道:“蔡大人,空戒大师最近怎样?”
    蔡攸回道:“空戒大师最近好。只不过对苏老先生很是想念,您已经多日不曾上山去和他对弈和谈经论佛了。”
    苏轼苦叹一声,说道:“老夫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刚经过一场大病,如果不是小雪细心照料,老夫早已魂归西去了!”
    蔡攸禁问道:“苏老先生,您现在的~:些了吗?”
    苏轻笑道:“好了,好了!不谈这些了,老夫都是半身进黄土的人了,有点病自然不再话下!”
    其实蔡攸已经猜到苏轼为何对自己病情避而不谈,苏轼的病肯定需要挺多钱,可是很显然从刚才门外地公子哥口中得知,苏轼现在并没有钱,也不愿意用书画来换钱。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像苏轼这般文学大家,对自己作品地处去十分看重,这些作品就相当于他们的尊严和品格,用他们的尊严和品格去换取钱财,对自视甚高的他们来说,是万万办不到的。
    可是令蔡攸想不通地是,轼乃是东京城青叶书社的创办者,就连青叶书社地馆主周子文也是苏轼的门生,难道堂堂一个偌大地书社还养不起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或者说周子文故意对苏轼地境况不闻不问,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下次见到周子文,一定要好好与他理论一番。
    就在此时,苏雪端着两杯茶走了出来,把一杯轻轻放在苏轼面前,但是对蔡攸就没有那么客气了,直接往蔡攸面前一扔,一杯茶水当下洒出来半杯。
    苏轼眉头一皱,责备说道:“你这丫头,真是越来越不象话了!”
    苏雪并没有作声,但是看着蔡目光中却又加了几分恨意。
    “不是吧?这也是我的错!”蔡攸真是被弄得哭笑不得。
    苏轼歉声说道:“蔡大人,要不再给你换一杯茶吧!”
    “是啊,蔡大人,刚才是小女子的错,要不我再去给你倒一杯吧?”苏雪笑眯眯的看着蔡攸说道。
    “不用了,不了!半杯茶正好!”
    蔡攸干笑一声,他可知道苏雪并没有那般好心,整不好苏雪那丫头一狠心,往茶里面放点那次的‘硫酸’,那自己可就死翘翘了。
    苏轼点点头,说道:“蔡大人,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今日前来,到底所谓何事啊?”
    蔡攸指着桌子上的东西,说道:“今日恰逢中秋佳节,这些是金华的火腿和镇江的月饼,在下特意带来给苏老先生的,一点心意,聊表寸心。万望苏老先生不要推辞。”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苏雪在一边冷声讥道。
    苏轼咳嗽一声,示意苏雪住口,而后笑着说道:“无功不受禄,老夫如果收下的话,岂能心安呐?”
    蔡攸微微笑道:“实在下今日前来,还有要事需请教苏老先生。”
    “说吧,只要老夫知道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轼很爽快的就答应下来,他也不知道为何,反正刚一见到眼前的年轻人,便觉得十分投缘。
    蔡攸说道:“在下想问的是关于流国海盗一事!”
    “海盗?”
    苏轼脸色一变,问道:“蔡大人,你为何要问这件事情呢?”
    蔡攸定定说道:“因为我要把这伙海盗灭掉!同时,这也是我答应过空戒大师的,而且空戒大师也让我来找苏老先生,希望您能给我一些帮助。”
    听到这里,苏雪当下就不高兴了,不客气说道:“蔡攸,我爷爷都病成这个样子了,你还要做什么啊!”
    “呃,这。。。”蔡攸尴尬说道:“如果今天苏老先生不方便,那我还是改日再来吧。”
    苏轼~意说道:“蔡大人,既然是空戒大师让你来的,那老夫便相信你!这件事咱们慢慢详谈!”(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月下详谈(下)
    心中一喜,赶忙谢道:“多谢苏老先生!”
    苏轼点下头,呷了一口茶,缓缓说道:“蔡大人,老夫是否能问一下,你攻打海盗的初衷?是为了这里的百姓,还是为了自己?”
    蔡攸不假思索,直接说道:“即是为了百姓,也是为了自己!不过说实话,为了自己要多一点,毕竟我也亲口答应过空戒大师,要为山远县铲除这些流国海盗。”
    山远县现在是蔡攸的地盘,岂能容得那些流国海盗前来劫掠,按照蔡攸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苏轼深深的看了蔡攸一眼,说道:“蔡大人倒是快人快语!不过为了自己更好,这样的话,就会做事情更上心。
    ”
    蔡攸微微笑道:“听空戒大师讲过,您曾做过山远县令,并且也曾经绞杀过海盗,但是到最后为何以失败而告终了呢?”
    “唉,这件事真是一言难尽!”
    苏轼长叹一,而后说道:“这些流国海盗主要是以东瀛人为主,但是其手下竟然还有一批契丹人,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时老夫一怒之下,立志要为山远百姓铲除这股祸害,所以就亲手组织了一支护卫军,与海盗几番交锋过后,虽然互有死伤,但是却大大打击了海盗的嚣张气焰,此时,老夫便将山远的现状上报朝廷,希望朝廷能派兵清剿这些海盗,却不想老夫日盼夜盼,盼来的却是一纸调令。唉!老夫心灰意懒,决议辞官不做,就此隐居在这里,以待了此余生!”
    蔡攸疑惑说道:“朝廷竟然对这里情况不闻不问?”
    苏轼摇摇头。说道:“也许夫地奏折根本没有上大天听。是老夫过于天真了。山远县地混水远比想象中地要深得多!”
    蔡攸冷哼道:“如此来。必定又是内外勾结!”忽然。蔡攸联想到一个人。那就是黄少杰。能在山远县一手遮天地。除了他还能有谁呢?
    苏轼问道:“蔡大人。你现在准备得怎了?”
    蔡攸摇摇头。道:“现在还没过多准备。不过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摸清了海盗地具体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苏轼点点头。说道:“海盗出没地时间很有规律。一般是每年地三月。和九月。这些时候。百姓刚刚卖完收成。有余钱在身。所以他们才来劫掠。不过现在海盗们似乎变了。只要百姓们能够不抵抗。乖乖交出银钱。那么海盗们也不会杀人放火地。”
    蔡攸不禁冷笑道:“这些海盗倒有趣地很。朝廷不向山远县征税。他们倒像是来征税地!”
    苏轼又道:“~县地域很广,辖区的百姓足足有近万户,每次上交的银钱都是一笔近天文地数字!”
    蔡攸郑重说道:“这一次,我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苏轼说道:“蔡大人,下一次海盗来的时间应该是九月初六,离现在也不过二十日,所以你还是早做打算为好!原先的那支护卫军班底还在,只要蔡大人用地上,老夫也能重新将他们召集到一起,其实当地的百姓也对海盗们恨之入骨,无奈就是没有一个带头人来领导他们!”
    蔡攸哈哈笑道:“能重新组建起护卫军,当然是好事,那这些就有劳苏老先生了。”
    苏轼点头笑道:“好说,好说!对了,原先在护卫军中还有一位异士,名为戴宗,号称‘神行太保’,此人原本在江州知府手下当两院节级,不知为何招惹了当地权贵,所以丢了官职,当时我正在上任途中,见此人不凡,所以收留了他。之后戴宗在清剿海盗的时候功劳很大,所以老夫想把此人推荐给蔡大人,蔡大人是否中意啊?”
    ‘神行太保’的名头,蔡攸岂能没听说过!相传戴宗学得道术,把两个甲马栓绑在两只腿上,祭起神行符,便可日行五百里,如果将四个甲马栓绑在腿上,便可日行八百里,如果能得到戴宗的帮助,对于蔡攸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蔡攸二话没说,当然满口答应下来。
    苏轼哈哈笑道:“那好,老夫片刻后修书一封,让戴宗尽快去县衙拜访蔡大人。”
    蔡攸谢道:“多谢苏老先生!”
    苏雪小嘴一撅,担心说道:“爷爷,您难道还要再趟这趟浑水吗?您可别忘了,您当时的一腔热血,换回来么!更何况您地病还没好呢!”
    苏轼轻轻摸着苏雪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小雪啊,老夫知道你是为爷爷好,虽说现在皇帝,佞臣当道,尤其是蔡京和王铣两派相争,把一个好好的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可是朝廷是朝廷,百姓是百姓,老夫虽然年事已高,而且还有病在身,但是能为百姓出一点力,老夫心中就会痛快一些。”
    “我不管你了!哼!”苏雪别过头去,独自生着闷气,看得苏轼是哭笑不已。
    听到苏轼批评蔡京与王铣地党派之争,蔡攸自是无话可说,事实即是如此,还好苏轼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不然地话还真不好相处。
    “呃,苏老先生,在下还有一事想要请教。”
    蔡攸话音刚落,苏雪便毫不客气说道:“蔡大人,你可要看看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中秋节可是家人团圆的日子,你还是会去吧。”
    蔡攸当下一愣,看了看天色,刚才的谈话,太过于入神,现在天已经转黑,月儿也跃上了柳梢头,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品酒赏月了。
    蔡攸微微笑道:“那好,在下就不再打扰苏老先生清净了。至于其他事情,明日在下再前来请教。”
    “此话差矣,此话;矣!”
    苏轼摇头笑道:“老夫好久没有如此兴致了,如果蔡大人不嫌弃草堂简陋,饭菜粗杂,就请留下一同吃饭赏月,不知蔡大人意下如何?”
    苏雪立马暗给蔡攸使眼色,而且还握着小拳头向蔡攸示威,仿佛在说:蔡攸,你只要敢答应,有你好看的!
    蔡攸嘿嘿一笑,直接将苏雪忽略了,对着苏轼说道:“那在下就叨扰了!”蔡攸已经拿捏到苏雪的死穴,那便是苏轼,只要有苏轼为自己撑腰,就算苏雪再有能耐,亦是无可奈何。
    苏轼爽朗笑道:“好,好!今的中秋总算是有伴了!小雪,去准备一下晚饭!唉,如果老夫没病在身的话,定要为蔡大人露一手!”
    蔡攸笑道:“在下早苏老先生厨艺不凡,尤其是‘东坡肉’,更是名噪一时。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说罢,蔡攸摇头一叹:“只可惜今天是:口福了!不过苏老先生可要记得,您还欠我一顿东坡肉呢!等您地病好了,您可不能赖帐啊!”
    苏轼一愣,随机哈哈笑道:“让蔡大人见笑了!”
    “爷爷也真是的,竟和这臭无赖聊得津津有味!”
    苏雪气嘟嘟得嘀咕着,又狠狠瞪了蔡攸一眼,蔡攸岂会落败,偷偷得对苏雪做着鬼脸,直气得苏雪面红耳赤,最后又狠狠一跺脚,这才进了厨房。
    苏轼说道:“这丫头打小就跟着老夫,苦自是吃了不少,所以脾气有点古怪,蔡大人切莫见怪。”
    蔡攸微笑道:“苏老先生言重了,苏姑娘生性率直,蛮招人喜欢地。”
    “哦,对了,老夫记得刚才蔡大人还事情要问?”
    蔡攸点点头,说道:“现在人手倒是够了,可是苦于没有兵器。所以我想问一下,这山远县里面有没有手艺比较高的铁匠?”
    苏轼思索片刻,而后说道:“还别说,在山远县里面还真有一位手艺高超的铁匠。”
    “请苏老生明示!”蔡攸心中,看来今日算是来对了,收获比预想的要多的多。
    苏轼说道:“吉祥酒家地老板曹吉祥!”
    “什么?是他!他可是一个开酒楼的,怎么会与铁匠扯上关系呢?”
    苏轼解释道:“曹吉祥祖上三代都是铁匠,而且手艺超群,曾得到过大将军王兆德的赏识,让他们专为禁军和火作营提供兵器,只是由于当时树大招风,引起同行嫉妒,所以被陷害入狱,出狱之后,曹吉祥便来到山远县,做起了酒楼生意。”
    蔡攸不禁问道:“苏老先生是如何得知这些事情地呢?”
    苏轼微微笑道:“因为吉祥酒楼的竹叶青便是小雪酿制的,每个月曹吉祥都会来取二十坛竹叶青,这一来二往,老夫便与曹吉祥成了好友。”
    “原来竹叶青是苏雪酿制的,这小丫头还是蛮厉害地吗!”
    蔡攸脱口而道:“我看绣叶青的买卖很好啊,为何每月只卖二十坛呢?”
    “这酒也是有灵性的,如果卖多了,就会沾染到铜臭味,那这竹叶青的酒性也就死了!”
    苏雪此时捧着盘子,走了出来,而后将饭菜布好,坐到了苏轼旁边。
    蔡攸微微一瞥,心中叹道:看来苏轼过得十分清苦,中秋节也就是一条咸鱼和几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