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史前十万年 >

第163章

史前十万年-第163章

小说: 史前十万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的清楚,这明显就是瀑布!
    这不是一般的瀑布,因为瀑布都是从高处向低处,而不是向着山脚,除非——有洞!
    这轰鸣声明显与一般瀑布那种震耳欲聋的霸气轰鸣不一样,如果说一般瀑布的轰鸣就像一个壮汉的爽朗大笑,现在的就像一个被捂住嘴了的笑声。
    十余分钟之后,众人来到距河面二十余米高的一座小悬崖上,下面数米就是一个二十余米宽的洞穴,高也达十余米,奔腾的污浊河流就源源不断流入这个座小山的巨口。
    “啪!”张凡虎蹲下来,小心地拨开树叶,然后撬起一块石块,这块石头下边上赫然有一条虫,一条灭绝与两亿八千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第四十四章:入古洞(第一更)
    三叶虫!这的确只是一种虫,但却是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
    如果问任何一个人知道史前什么动物,一般的人会说灭绝于一万年前的美洲猛犸象、剑齿虎;数十上百万年前人的猿人祖先;灭绝于六千五百万年前的恐龙。。
    但殊不知如果没有距今五亿六七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初期与最早小壳动物群一同出现的三叶虫,那绝对没有现在这个绚丽多姿的世界。
    当时的小壳动物群主要是软舌螺、腹足类、单板类、喙壳类、低等的软体动物等等低级海洋生物,这些动物给三叶虫带来了丰富的食源,让它们自由进化,最后化为高级的脊椎动物——鱼,然后进化为两栖、爬行,以致最高的哺乳类。
    在那时的海洋中,三叶虫还没有遇到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它们横行霸道,迅速发展,整个寒武纪成了三叶虫的世界。五到四点三亿年前发展到高峰,那时它们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那就是海蝎子,甚至有可能海蝎子就是它们在长达一亿年的进化时间中进化出来的一个分支。
    与海蝎子一样,有的人认为它神秘灭绝于两亿八千万年前,有的认为它们在那之后四千万年的二叠纪才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三亿两千万年,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
    “啪啪啪!”张凡虎接过智灵手中的军刀,小心翼翼地挑开多余的岩石,最后露出一个长达半米的三叶虫化石!张凡虎张大嘴巴,看着三叶虫吞了吞唾沫——震惊。
    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三叶虫和地球上所有生物一样都会向着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向进化,也可以说它们是随即进化、变异,只不过剩下的就是适合环境的种类。
    三叶虫演化出了繁多的种类,有的长达七十厘米,如一条十公斤重的鱼;有的只有两毫米,芝麻粒大小。但是一般的三叶虫都只有数厘米长,二十厘米以上的就算大的了,如在我国昆明寒武纪早期地层中曾经发现过长度为三十厘米的三叶虫最早形态,那就算是三叶虫中的巨人了,但是在张凡虎手中出现的三叶虫化石却远远超过它。
    三叶虫背壳纵分为三部分,因此名为三叶虫。生活在三亿六千万到两亿五千万年前的石炭纪和二叠纪的代表性三叶虫背部看去三叶虫为卵形或椭圆形,现在一般说的三叶虫即是说的那时候的三叶虫。
    五亿年前的寒武纪之后,三叶虫很多分支都繁衍得相当兴盛。但是泥盆纪后期的大灭绝,使除了蚜头虫目之外的三叶虫全部灭绝,剩余的成了三叶虫的代表。逃过劫难的蚜头虫分支进化出了拥有流线型的身体,但身上没有刺和装饰。
    张凡虎用手磨砂着这一大块化石,感到一种难以置信:这只三叶虫的样子明显就是三亿年前大灭绝前的一个分支,并没有自己的血统流传下来,但是这块化石形成年代大概就数百万年,绝对不超过一千万年!由于三叶虫的背壳坚硬,所以容易被保存成为化石,数百万年的时间足够了。
    另外,人类自从两百年前发现三叶虫以来,只在南美的哥伦比亚、北美的美国纽约、亚洲的我国云南和欧洲的德国发现有三叶虫化石,从来没人在非洲发现过,而数百万年前的非洲也不适合三叶虫生存。
    它们从何而来?
    张凡虎摇摇头,暗自苦笑,又只有用“史前十万年的世界与现代人推测的大不一样、大自然很神奇有很多现代人类未了解的隐秘”来搪塞自己。
    入洞!张凡虎在这一刻决定了,他觉得这深不可测的巨洞里面绝对有很多秘密,另有乾坤,或许能帮他不少忙。
    当得知张凡虎摇进入这个深洞时,所有的人都反对,尤其是三女,即使与神树族只是合作关系的女祭司也坚决抵制。
    “别去!”三女同时道,智灵、智月死死拽住了张凡虎两只胳膊,看着他的脸然后胆战心惊地看着二十米下奔腾的污浊河水,仿佛张凡虎马上就要跳下去一样。女祭司也前踏一步叫住他,神情复杂地看着他,眼中有挣扎、期待与担心,不知在担心什么,但张凡虎知道却她对自己不是智灵等人的那种担心,似乎是在掩盖着什么。
    “哼~”张凡虎用鼻子发出一声轻笑,扫了女祭司一眼,然后看着猎手们,制止了他们要顶替自己的举动。
    洞穴探险是最危险的一种探险,里面的黑暗、顾忌、压抑即使是同样危险的登山在心理上对人的也望尘莫及。登高峰雪山,只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经验就行了,而探洞可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还需要极强的心理抗压能力。
    珠穆朗玛峰在被人类首次征服数十年来被多少人征服过?世界上还有几座高山没被人征服过?而世界上被发现过的洞穴又有多少没被完全探测透?它们的答案就完全能说明问题了。
    洞穴探险必须有队友,再厉害的人在里面也需要有支持者,否则在无论心理有多好也会受影响,只要在幽深漆黑的洞穴中心态有一点波动,那与死神的距离就呈几何数上升。
    张凡虎需要有队友,这当然得从猎手中选择。虽然说猎手们心里素质都不错,但是在这方面却没有经验,所以在面临这种危险度极高的任务时得挑选最完美的猎手。
    智力在身心各方面都是人才,这是他憨厚的性格也难以掩盖的,他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队友。鳄鱼尾虽然在身体素质、格斗方面比不上智力等人,但是却灵活机灵,随机应变能力极强,俨然是第二个智速。现在他是智力的最佳搭档,也是张凡虎新的一个好助手。
    这次有一个人出乎意料地被张凡虎选上,那就是树枝。他是智灵的弟弟,树叶的哥哥。但是他们两兄弟似乎代表了格斗方面的两个极端,树叶极力追求力量,而他却对灵巧方面很用心,甚至因忽略对力量方面的训练而有投机取巧的嫌疑。
    树叶块块肌肉饱满,力量堪比智力,而且他才十八岁,年轻有聪明,将来的成就绝对在智力之上。树枝的身材就真的很像树枝,近一米七的身高却如竹竿,很像一个终年吃不饱平民窟走出的男子。
    但是没人敢看不起他,他身体虽然干瘦,但是灵活性、柔韧性极好,在格斗方面不输于树叶多少,将来的成就也绝对不小,现在就是猎队中的骑士!
    四个人的小队足够了,鲨鱼、石骨等人也没被选上,被授以原地看守猎队和等待他们归来的“重任”。
    智力和张凡虎各自在肩上斜绕一百米长食指粗的棕绳,鳄鱼尾的是五十米长的绳子,而树枝那还不到五十千克的干瘦身体背的是五十米小指粗的细绳。这些都是猎队早就准备好的,平时外出也要带上以备不时之需,比如那次猎获河马后晒肉干,这次同样派上了用场。
    洞穴中最重要的是氧气的供应问题,其次才是照明。但这两个问题其实可用一个问题解决:火把。火把不仅可以照明,而且可以检测洞穴中氧气浓度,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的百分之二十一,一般火把在百分之一十六以下燃烧就急剧减小甚至熄灭,而那也是人类能在空气中生存的灵界点,低于此比例就会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火把也是猎队外出的必备,虽然宿营有篝火,但是很多时候需要移动的光,火把是最好的照明物。
    神树族的火把用猴面包树做的,长三十余厘米手臂粗的树枝内部被掏空灌入角马、河马等动物油,中间以裹成大拇指粗的纸贯穿。只要点燃纸筒头,火焰低部的高温就会融化凝结的动物油脂,以半成炭灰的纸张迅速吸收液体油脂以供燃烧,而碳化的纸灯芯也不会继续碳化,如此火把就像一支有外壳的巨大蜡烛。
    四人背负绳子,左腰悬弩箭。强弓在洞穴中不好发挥,直接被舍弃,再加上右腰上两把锋利的燧石刀,远近攻击结合,对突发情况做了完美的应对之策。
    两条数十米长的绳梯被悬挂在洞口两侧,绳梯一头被绑缚在悬崖边上大树上,另外还有不放心的猎手抓住绳梯两侧的绳子,结实的绳子保证了万无一失。
    二十几米高的悬崖上面有数米是凹凸不平的古老山岩,四人分成左右两组慢慢下降,如果现代人看到史前人类能像现代精锐特种部队的特种攀爬、下降时不知是什么想法。
    虽然大家都小心翼翼,但是实力在那儿没有办法,数秒钟四人已经悬在了河面上,四人头顶上是刚下来的数米悬崖壁,只要在下落十数米高的洞口高度,就可以顺着洞口边缘慢慢进入洞中了。
    “啪!啪!”看着两边张凡虎和鳄鱼尾两人同时踏在洞口一小块凹凸不平的石头上,众人不知是松了一口气还是又升起了新的担心。
    张凡虎松了一口气:河水进入洞口并不是一泻千里,只不过形成一个二十几米高的瀑布,瀑布下面是一个方圆上百米的深潭,河水从潭边向洞里流去,钻入一个高两米、宽数十米的巨大长缝隙。缝隙边有两米宽未被水淹没之地,可供他们行走,另外悬崖两边有众多凹凸不平的石块,可供他们顺利下降。
    在洞口看清了洞里的情景,智力与树枝的绳梯被张凡虎拉过来四人汇合在一起,探索这个神秘洞穴即将开始。
第四十五章:洞穴奇观(第二更)
    “洞口内很好,我们进去了!放心!”张凡虎双手抓着绳梯,双脚蹬着洞口边石头,身体与笔直的山崖呈九十度直角,这样使自己头部伸出了洞口,仰头向上大喊的时候上面俯瞰的猎手、智灵等人能清楚地看到。
    但是,这样的话是让对方暂时放心的同时难免又对下面的情况更加期待,也对他们有另一种担心。。
    张凡虎的微笑的脸消失在山崖下,但是猎手们却紧紧握住拳头,对其的担心这才真正的开始。智灵与智月两人握住对方的手,在这一刻以前两者相互有些排斥的女人的心在张凡虎的作用下离得是如此之近,就像两颗饶他飞行的行星。
    洞内的凹凸不平不适合绳梯的使用,尤其是在水流溅射的瀑布边缘,绳梯受的冲击大,晃动得厉害不适合张凡虎等人下降。
    “啪!”张凡虎肩背上的粗绳被取下来,把一头七十米长的一段团城一个足球大小的绳结,用力地扔进水潭边的卵石缝隙中。瀑布只有二十余米高,三十米长的绳子足够了,剩余的绳子在一起也可以使绳子不被水流冲得晃动。
    在洞穴探险中绳子是相当重要的工具,如果非要比喻它在洞穴探险中的作用,那它就如沙漠中探险者的骆驼。每个洞穴探险者对绳子的认真就如对自己的生命,在洞穴中探险者的生命就交给了绳子,真正的命悬一线。
    最好的专业探险用绳是八毫米到一厘米粗的特质尼龙绳,高韧性、低延展,抗拉强度极高,承受一吨的重量也不是问题。神树族的野外用绳子质量也相当好,用的是最好的椰树衣、棕榈树纤维和羚羊的柔软皮毛编制而成,完全不逊色尼龙绳。
    探险用绳可不只是单独的一条绳子,而是一套,除了绳子之外还有重要的升降器、保险绳、铁锚。但是神树族就简单多了,他们右手一副露指水牛皮手套,食指与中指中间与底部两个指节各套着两个黑黄檀树做的扳指,这是平时拉弓射箭大拇指和食指使用的,但是这四个与射箭的却有差别。
    张凡虎最先下降,他先用绳子在火把头绕一圈,这三十多厘米长的火把头可不只是手臂粗的猴面包树,而是可拆卸的半米长的黑黄檀木,粗如婴儿臂的“艾考瓦”火把把柄在关键时刻也是一件实用性工具。
    绕过绳子后,张凡虎那粗壮的右手抓住了绳子与棍子:食指与中指分开夹住绳子,其余三指和手掌就压在那绕着一圈绳子的棍身上。左手握着拉开的弩,如同数年前一次次地演习和实际任务,那弩箭就是他的枪。
    张凡虎右手微微一松,双腿一蹬,头部微偏,身体顿时就向外荡去然后快速下滑,当身体荡回去脚蹬在刚才预计的凸石处时,他右手一紧,食指和中指夹紧绳子,手掌和其余三指也把绕在棍子上的绳子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