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903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903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他不认识李卫,不知李卫这几年所为,单单看这“京察”折子,那就要使明珠蒙尘。
    这份认知,使得四阿哥暗暗心惊。
    如今大学士有宰相之名,没有宰相之权,帝王权威至高无上。这又能如何?若是耳不顺、眼不明,还是会被臣子蒙蔽。
    四阿哥虽向来行事隐忍,但是骨子里及其护短。
    他认定了李卫当用,如何肯让旁人说李卫不好。就在这份“京察”折子上,他洋洋洒洒写了半页考评,都是褒赞李卫的,连当初庄亲王与李卫纠纷,也都位列其上。
    虽说李卫是他的门人,但是他写得理直气壮。
    直到撂下笔,他才吐了口胸中浊气,畅快了许多。
    待到这份折子。送到御前,不仅看折子的康熙异色,连正在代笔的张廷玉也跟着吃惊。
    因为,康熙笑了:“这个李卫倒是有趣,四阿哥举贤不避亲,命四阿哥速速引见。”说罢,将折子丢给旁边侍立的魏珠。
    魏珠躬身接过。转身递给张廷玉。
    张廷玉匆匆扫过折子,手执朱砂御笔,代笔批了折子。
    能得四阿哥褒赞如此的,不知是什么人物,却是官职不高,名声不显。张廷玉心中,萌生出几许好奇。
    因为这批得折子上,有“速速”二字,所以次日,张廷玉就见到了这位倍受四阿哥褒赞的李卫。
    虽说不当以貌取人,但是张廷玉心中还是有些失望。
    这跪着的人高马大的壮汉,抬起头来,就是满脸的麻坑,长得像个,粗鄙武夫,实看不出哪里贤能来。
    倒是康熙。从第一眼的失望起,到是多了几分思量。他晓得儿子的脾气,冷冷淡淡的,实际上心高气傲得很。
    能入了四阿哥眼的人,定不会是考核折子上所描述的庸官。
    李卫还是在捐官出仕之初,随着不少人,由吏部官员领着陛见一次。
    如此单独引见。还是头一遭,他就有些紧张。
    二月中旬。春寒未消,他跪二”。片刻功夫,就出了脑门子汗。
    虽说这几年,参加大朝会时,远远地见过康熙身影。当时并不觉得什么,只是觉得龙袍金灿灿的,看着惹眼。
    如今,看着地上的金砖,听着康熙与四阿哥的对话,李卫神经绷得紧紧的,生怕出了砒漏。
    这越担心。越走出乱子,等到康熙亲自问李卫时为何要向庄亲王追债时,李卫立时直起身子,扯着大嗓门,道:“回皇上的话,臣是依律行事,没旁的缘故。”
    魏珠在旁。听了李卫的话,嘴角都忍不住直抽抽。御前对答,规矩大着,做臣子的。自然要说得软乎。
    这个李卫长得丑不说,还是个愣头青,怎么就被四阿哥瞧上?
    他这样想着,就用眼角余光去瞧四阿哥。
    四阿哥到是神色如常,丝毫不察觉李卫有什么不对。
    康熙如今耳重,平素召见其他官员时,都要仔细倾听,生怕让人瞧出什么。如今,这李卫的大嗓门,正好合了他的胃口。
    康熙又随口问了两句户部银库之事,李卫虽回答的直白,言辞不算文雅,但是也能瞧出他在差事上用心。
    待打发李卫跪安,康熙笑着对四阿哥道:“确实不错,没枉费你夸他这一遭
    四阿哥心中迟疑,要不然说出这次“京察”的弊端;犹豫片剪,终是没说出口,,
    御前溜达一圈。李卫的“京察”成绩就成了“勤职”
    一时之间。引的八方齐动。
    那些在“大计京察。中难逃罢官降级的官员,就开始不死心,四处钻营。惦记着托人陛见。
    四阿哥对李卫的提挈,有目共睹。
    曹颐晓得其中缘由后,倒是有些羡慕李卫。
    史笔如刀,都说雍正是暴虐之君,但是曹颗晓得,这其中大有水分。不说旁人,就是李卫,按照历史上的走向,遇到四阿哥之后,飞黄腾达到底。
    经由丈夫开导后,初瑜渐群从丧母之痛中走出来。
    二月中旬有童子试的第一步,县试,天估、恒生与左住、左成兄弟都下场。
    这是科举考试第一步,极其繁琐。县试通过后,还要参加四月里的府试、八月里的院试,院试合格后,才能得到“生员”资格,入官,或者参加乡试。
    其实,权贵人家子弟,直接纳个监生,也能直接取得乡试资格;但是,曹颗还是希望孩子们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考出来。
    这考试结果出来,并不出人意料。天估在榜首,左住、左成兄弟也榜上有名,恒生落第。
    小家伙怕是羞恼了,耷拉着脑袋,好几日没缓过神来。还是曹颐出面,带着儿子往西华门外的护军营走了一遭,让他见识下什么是男儿如刀,但生才从失败的打击中缓过神来。
    “做你爱做的。”说这句话时,曹颗并不坦然。因为他晓得,这五个字是什么意思。他能允诺的,只有恒生成年前这几年。
    恒生仰着小脑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道:“知道了,父亲,儿子以后还是当将军。”
    他虽为自己才学不足懊恼。但是对于考试过关的哥哥们,并无半点相嫉之心。他不仅自己不再玩耍,多多的习武,还拦着哥哥们少玩游戏,催促他们多看书。
    天估心中,已经后悔了。
    不该跟着左住兄弟一起参加县试,恒生背书都不利索,更不要说写文章。就算自己去,也当拦着恒生,不让他毒参加,省得不过伤心。
    想到这些,他吩咐丫鬟小楼道:“我去找二爷下棋,你去厨房要几盘点心送到松院
    小楼原本正在磨墨,迟疑了一下,应声出去。
    网好小谢进来。听到夭结的话,不赞因道:“她虽放脚了,腿脚也不如旁人便利。大爷还老支使她。”
    天佑道:“就是有裹足之痛,才当多走走,才能早日恢复如常。要不然,就算是放了脚,也成了废人。”
    这个小楼。是李氏给夭结的。说起来,与曹府缘分不浅。
    去年曹府买女孩儿,她就随人牙子进过曹府。当时,她在那些女孩儿中也算出挑,说了“燕窝好吃。”不像寻常人家女儿,所以初瑜、妞妞、田氏都没挑她。
    网好曹元家的。要买两个小丫鬟,一眼就看到小楼。
    没想到,却是捡了个宝,这小丫头的女红十分出挑。
    曹元家的调教了半年,孝敬给李氏。
    前些日子,恒生从蔡院搬走,兄弟两个身边侍候的人不多,初瑜将自己身边的两个大丫环指下来,李氏就挑了身边四个小丫鬟给两个孙。子。
    这小楼就辗转到了蔡院,她本姓高,这小楼的名字,是天佑起的,晓得她识字,就命她在书房侍候笔墨”
第九百四十七章早春
    “哥哥想下棋?”恒生瞪着大眼睛,看着眼前的哥哥,懵懂道:“象棋?下五道?还是连棋?我哪里是是哥哥的对手?除了姑姑,就属哥哥最厉害。”
    天佑本是为开解弟弟来的,说想要同弟弟下棋不过是由子。
    这下见他这么说,天佑就露出几分倦意,道:“那就不下,连着读书,实是太乏人。”
    “哥哥累了?那我给大哥捶捶肩膀?”但生说着,已经起身,绕到天结身后,挥动小拳头,给他锤肩。
    因曹颗乏时。恒生常小狗腿地给父亲捶肩膀,所以这**作甚是顺畅。
    天估只觉的舒服,眯缝着眼睛,很有“长兄如父”的威严。
    门口进来个丫鬟,笑着说道:“二爷,热书毛经预备好了。”
    她是乐紫。先在梧桐苑当差,现下在松院侍候恒生起居。
    听她这一说。但生才住手,道:“哥哥,我方才去校场了,出了一身汗,先去沐浴更衣。”
    天结摆摆手。叫他自去,随后留下乐紫,开口问道:“这两日二爷心情如何?可有不对劲的地方?”
    乐紫闻芊一愣,稍加思量,回道:“奴婢瞧着二爷心情还好,只是因大爷同住大爷、成二爷都忙着课业,二爷不愿去饶了爷们读书,往校场上待的功夫长些。想是费了不少力气,这两日吃饭都比寻常多两碗。”
    天估听了。不禁皱眉。道:“多两碗?怎么给他吃那么多,要是积食了怎么办?”
    乐紫早就晓得自己两位小爷感情好,分到松院当差后,更是感同身。
    这兄弟时人自打记事起,就同吃同住,直到今年才分开。虽说只差了一岁,但是天佑对这个弟弟可是不放心,从吃到住,都要过问一遍。看着不像是做哥哥的,倒像是当爹的一样。
    “回大爷的话,昨儿老爷太太问过,而后方太医给二爷看过,说是无碍,二爷正是长个子的时候。”乐紫回道。
    她是曹府家生子儿,早先没进梧桐苑当差前,就听人说过两位爷。一个是嫡长子,一个是养子,在曹府下人中,自是晓得谁是真主子。虽没有人敢明着怠慢恒生,但是私下里没什么恭敬,只叹他命好。
    进了梧桐苑。她才晓得,大家的猜测都是枉然。恒生这位二爷,得到的宠爱丝毫不亚于嫡出的大爷。
    天结听说儿子没事,放下心来,道:“最近谁值夜?二爷睡觉老踹被子,又是春寒。叫人留心些。”
    “回大爷的话,是奴婢同秦英值夜。老太太给了鸭绒褥子,二爷用着直说好,只说半点都不冷。”喜紫道。
    两人正说着。就见有人道:“喜紫姐姐,莫院的小楼姑娘来送东西,”
    喜紫望向天佑。天佑道:“我让她向厨房要的饽饽”
    喜紫见状,出去将小楼迎进来。
    虽说按等级。喜紫是大丫环小楼是小丫鬟,但是因她是李氏给的,相貌人品又出众,天估也“另眼相待”所以喜紫也不好托大。
    廊下,小楼亭亭玉立,身后跟着一个提食盒的婆子。
    “劳烦妈妈跑一遭了。
    乐紫摸了一个铜钱,塞到提食盒的婆子发她下去,而后才亲自提了食盒,招待小楼到上房。
    “大大爷”看着天估望着自己小楼脚下有些踌躇。
    天结瞥了她一眼,自是没错过她额头上薄汗。
    “都是什么饽饽?”他开口道。
    “玫瑰饼、枣糕、杏仁酥同金糕。小楼回道。
    天佑听了,皱眉道:“怎么都是甜的?祖母与田婶子都喜欢吃甜的,你一会儿去厨房再预备两份,给这两处送去。”
    小楼闻言。身子直打晃,还是白了脸下去。
    天佑看着她的背影,倒是觉得自己有些无聊。干嘛同一个丫鬟置气。
    回头跟喜蓝说,打发她去针线上,少在院子里晃荡,省得整日里梗着脖子,叫人不自在,,
    原来,天估这几日可劲支使楼,目的没有他说得那么好,而是存心为小谢出气的。
    小谢十五。个子矮,又长了个娃娃脸,所以初来乍到的小楼只当她同自己差不多。就少了几分恭敬。网好让天估瞧见,就有些不喜。
    但是又不好在乐蓝同小榭面前发作,他就开始寻各种机会使唤楼。
    如此二日。他自己也觉得无趣。
    小楼出了松院,只觉得脚底火辣辣的,生疼生疼。
    她虽为奴数年,但走进曹府前,一直没有放脚。直到进了曹府,这边的女孩儿都是天足,她才开始放脚。
    裹了七、八年的小脚,即便放了,也不良于行。
    偏生这两自。她在内宅各院跑个不停。
    她不是傻子。自是能看出主子的不渊。只是她不知该加何求饶。许是她也没资格求饶。…
    她挨着墙根站定,低头瞧了瞧脚下。因为鞋全部都遮在裙子下,一点也看不出。
    当年娘亲不顾她哭喊,给她裹脚时,可曾想过是这小脚也成了女几的罪过。
    想着想着,她实是忍不住。蹲下身子,的眼泪簌簌落下。
    这时,就听旁边有人道:“咦?你哭了?”
    小楼抬起头来,泪眼朦胧中认出来人,不是旁人,正是曹府七爷长。
    “没哭”她迅速擦了泪,回道。
    长生却是上下看她两眼,道:“谎话精!”
    小楼被噎得无语,将方才的懊恼自怜丢出去,只想着赶紧去完成任务,回去交差。
    长生却没有的放过她的意思。侧身一步,拦住她的路,鼓着腮帮子,恶狠狠的道:“你不是老太太身边的丫头么?跑哪里去了,也不见你回兰院!”
    小楼说了自己的新差事,长生托托脚,往兰院去了”
    兰院,上房。
    曹颗才从衙门回来,过来陪母亲说话。
    李再的意思,是想要再寺院中供些高香,为初瑜肚子里的孩子祈福。
    “虽在孝期,但是双身子,尽孝也要仔细些。”李氏喋喋不休,道。
    对于媳妇这胎,她是盼着添个男孙,为曹家开枝散叶。
    她看着儿子,倒是有些理解当年老太君给丈夫纳妾的作为。老太君是重规矩之人,没有与媳妇夺权的意思,老人家之所以接二连三这样做,不过是为了曹家子嗣。
    若是媳妇不走出身高贵的郡主。她是否也会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