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872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872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是为对方的嚣张恼怒,至于因“走水。被烧死的众人,也没放在九阿哥心上:“支二十两银子,给秋红家做抚恤”
    说到这里。九阿哥就觉得庆幸了。
    幸好他早做准备,知道十四阿哥风头越大,盯着吴氏的人越多,早就在十四阿哥出京前,就同十四阿哥商议过,“偷梁换柱。用贝子府一婢子换了吴氏出来。
    吴氏移居九阿哥名下一处宅子,隐匿不出。
    即便没哼哼负十四阿哥所托,九阿哥也觉得恼怒:“仔细查,半点别落下,爷到是要看看,谁胆子这么肥,敢太岁头上动土”
    吴氏是十四阿哥外宠,这在宗室中并不是秘密。
    虽说她不算十四阿哥正式的妻妾,也没有入皇家玉碟,但是京城权贵之家,知道她的也不少。
    女眷闲话,常常将十四阿哥的外宠吴氏与雅尔将阿的外宠杨氏,搁在一块说。
    杨氏生前。虽没有入简亲王府,但是生前独宠,使得王府妻妾都要退避三舍;死后哀荣,留下的小格格,养在王府嫡福晋名下。
    早先,还有人猜测,这简亲王继福晋被杨氏夺了风头,能不能容下庶女,正经有不少人等着看她的笑话。
    不像,这继福晋年纪不大,做事却是妥当,不骄不妒,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
    就是前面福晋留下两位嫡出阿哥,对待继母,也只有真心恭敬的。
    吴氏这边。看似不如杨氏体面,更像“金屋藏娇”见过她的没有几个。听说。早年十四福晋曾提议让吴氏入宫,被十四阿哥给否了。
    大家开始还以为,十四阿哥是嫌吴氏“官奴”之身,低贱上不得台面。
    不想,的了吴氏这十年间,十四阿哥身边,再也没进新人,也没有添一男半女。这样一来。就说什么的都有了。
    要知道。就是雅尔江阿“独宠”杨氏时,也没耽搁王府添丁;就在他为杨氏病故大肆操办后事时,王府还添了侧福晋、庶福晋。
    吴氏,早就成会魅惑人心的“狐狸精”要不然十四阿哥怎么会为了一个女子神魂颠倒。
    说来也怪。过去没出事儿前,大家都以为十四福晋的人缘不错,待人热络,又会来事儿,待晚辈亲近,待长辈恭敬,人人都要赞声好。
    出了十四阿哥外宅“走水”之事,大家都以为十四阿哥的心尖子吴氏已葬身火海。少不得也要“啧啧”两声,喘嘘上两句。
    竟是不约而同的,将这番“意外。”归到十四福晋头上。
    不过数日的功夫,流言都传到十四福晋耳朵中,这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连十四福晋的娘家都以为是她做的,都使人进宫探问。
    十四福晋真是又惊又怒,自打晓得吴氏“出事”她就寝室难安。倒不是做贼心虚。而是不做贼也心虚。
    她晓得不是自己个儿,她就算嫉恨吴氏,也不会做得这般决绝,与丈夫撕破脸。但是丈夫能信她么?
    如今,连娘家人都有责怪她“鲁莽”之意,十四福晋如何能不委屈?
    她就有些顶不住,终于病倒了。
    太医只说是“心火郁结外感风邪。”让她安心静养。
    不想,在别人眼中,她这个时候病,真病也成了“假病。”一时之间各种闲话甚是不堪,,
    同京城的热闹相比,热河要太平的多。
    台湾福建那边。曹枷只知道攻台平叛的圣旨已下,现下就等着福建水师的捷报。
    让人高兴的,是山东与河南相继传来消息,下雨了。
    虽说眼看见七月,这雨下的有点迟,但是只要不是连年干旱,有雨水就好,庄稼能补种,百姓也能少饿死几个。
    四阿哥也是这样想的。曹颗从他那比寻常轻松几分的神情中,看出
    点。
    至于还没有降雨消息的山西、陕西两地,朝廷的政策不同。
    陕西在西北,要做西北大军的后勤供给,乱不的,早就有漕运总督施世纶在陕西,主持漕粮西运事务;山西的话,按照朝廷的意思,是多“富仲巨贾家有余粮”按照平价收粮,赈济灾民。
    山西在中原腹地,八旗驻军又多,就算有人对朝廷这种“劫富济贫”不满,也生不出事端来。
    虽说曹颐的赈济条陈。康熙驳回,没有采纳,但是也不是半点作用都没有的。
    他还专程下了旨意。申斥地方官员,提及官员从地方粮仓贪污挪粮之弊端。只是旨意中只表明他是个清明的君王,对地方粮仓无粮之事一清二楚,却没有严查追究之意。
    原因无他,还是求个。“稳”字,既敲打敲打地方官员。又不愿因此事横生波澜。
    曹颗只觉得悲哀,年迈的帝王,即便晓得这个国家已经贪官污吏横行,民生多艰,官场已经臭不可闻,也没有魄力去挖掉上边的腐肉。
    不过,康熙虽“求全”但是也没有老糊涂,总算还晓得四阿哥是能干的,真心为国为百姓之人。
    在四阿哥病愈后,康熙还幸了王园,算是化解了父子之前因政见不同产生的嫌隙。
    行宫内外,又是一副父慈子孝的画面,看得三阿哥腹诽不已。
    即便他明白过来,晓的那个位置“不可争”他就再也没有之前的小动作。但是,身为诸皇子之长,要说完全死心,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他只盼着皇父多活两年,西北十四阿哥兵败,这样说不定皇位就消停地落到他头上。
    或许是立场不同,感悟就不同。
    早先三阿哥只以为随扈御前,是得皇父宠爱,是好事儿。
    今年到热河,呼啦啦跟了一堆皇子,三阿哥不由多想。
    与其说是“宠爱”还不如说是“防备”京城一个能干、独当一面的皇子都不留,皇父到底在“防备”什么?
    不好多想,多想叫人胆颤心惊。
    就在热河的安逸生活中,曹颗迎来了他二十八岁的生辰。
    因不是整寿,所以他们夫妻本没想操办,但是官场上的陋俗,“三节两寿”属官是必须耍孝敬上官的。
    尤其是曹颗升了户部侍郎,他的生日在官场就不是秘密。
    如此一来,管户部、内务府属官送来的寿礼,就有不少。户部是曹颗的直属,内务府是他早年待过的,如今有不少同僚还在,大家晓得十六阿哥与曹颐的交情,也乐意保持关系。
    京城的曹元也写信过来。过了六月中旬,就陆续有京官往曹府送寿礼,亲朋故旧家也相继使人登门。
    如此一来,曹颗想要低调也不行,只得寻了个好馆子,要了两桌上等席面到园子里,答谢同僚。
    至于内宅里,也摆了两桌酒,由初瑜陪了女客。
    至于请戏班、演大戏那些,则是全部免了。如今西北打战西南乱,中原又大旱,曹颐可不敢这个时候出风头。
    若是被御史盯上,胡乱扣个罪名,触怒了康熙,岂不是冤枉?
    皇子皇孙中,曹晒只请了同衙为官的四阿哥与发小十六阿哥。四阿哥公事“繁忙”只使人送了礼过来,十六阿哥则是同伊都立一道,带了几个曹颐相熟的内务府官员来吃酒。
    十六阿哥手中,翠绿翠绿的,正是前些日子他过生日时,曹颇送的寿礼翡翠烟嘴儿。
    十六阿哥虽戒了鸦片。但是这几年因为卷烟在京城的推广,他也不能幸免。
    曹颐劝了几次,都拦不住,毕竟这烟叶同鸦片不同,传到中国几百年了,危害没那么大。
    就算没有卷烟前,大家用烟袋锅子就抽了两、三百年。
    还好,对于卷烟,十六阿哥更多得是当成一种男人的消遣,眼瘾并不大,只是在别人抽的时候,跟着抽一支。
    曹颊既劝不了十六阿哥不抽烟,就寻了块好玉,使人雕了组烟嘴儿,送给十六阿哥。
    能不能起的过虑作用。曹颗也说不好,不过是觉得有烟嘴儿总比没
    强。
    不像,这小小的烟嘴儿,却引起蒙古王公的侧目。
    蒙古王公有辽阔的封地,名下牛羊奴隶,外加上朝廷的赏赐,不能说个顶个儿是豪富,也比京城宗室王公阔绰得多。
    这卷烟,早让九阿哥推销到蒙古各部。
    如今,蒙古王公的随身带得荷包里,装一只金烟盒、银烟盒是常事。与人见面,除了上茶,多还要上烟意思一下。
    但是这个时候的卷烟没有过滤嘴,抽不到最后,一支烟要扔小半截。要是想多吸两口。就要烫着手指头。
    十六阿哥手上的烟嘴儿。看得不少人眼热,不少人打听是从何而来,想要高价求十六阿哥“转让”
    曹颐给的寿礼,十六阿哥自然不会“转让”但是他脑子活络,当即就看出这“烟嘴儿”大有的章程可作。
    于是,在禀了康熙之后,就有人快马加鞭赶回京城。
    数日后,热河就出现“内造”烟嘴儿。材料不同,有玉石玛瑙、黄金白银,有单个儿镶嵌宝石的,还有大小不同成套的。
    自然,这新奇物件儿,价格也不菲。
    但是,谁也不缺儿这几个小钱,更有爱面子的蒙古王公,专挑价格贵的买。
    要知道,这是“内造”之物,就算外头的工匠能仿制,也没有这么精湛的工艺。
    除了自用,不少人还多买个十个二十个的。金玉材质的,可以走亲送礼用,最不济来只银的,可以赏人使。
    一时之间,热河处处都能看到烟嘴儿”就算早先不抽卷烟的,为了卖弄自己的新烟嘴儿。兜里也预备盒卷烟”
    要不然看到大家拖着长辫子,穿着的大褂,曹颗都要在这腾云驾雾中迷糊了……
    嗷嗷。月末了。小九巴巴求月票涧书口四凹3口们厂告少,丽薪由”、谍丽多
第九百零八章 真假外甥
    着十六阿哥手中摆弄着烟嘴儿。装模做样。曹腼不由懊!“这翡翠烟嘴儿十六爷都把玩半个月了,还没玩儿够?”
    十六阿哥挑了挑眉。带了几分得意道:“没够,没够,总要这内务府的烟嘴儿遍及草原,咱们再琢磨新花样!”
    见曹颗不解,伊都立在旁道:“乎若,这才不到半月功夫,内务府因这烟嘴儿生意,已经入账这个数!”说话间,伸出一个巴掌来。翻了
    下。
    曹颗虽晓得最近用烟嘴儿的人多,听了也诧异道:“这么多?不是用的是京城那边的工匠么?这路上还耽搁功夫呢?”
    见曹颗这样,十六阿哥越发得意,下巴抬得老高。
    伊都立知道十六阿哥与曹颗的交情,见他没有隐瞒的意思小声说道:“对外说是京里的工匠。实际上用的是行宫这边的工匠。十六爷说了,这活儿不算精细。先不能出好的,惯了他们的眼睛,那样以后的就卖不上价了。先用这边的卖,等他们买得差不多了,京城那边的也好了。到时候雕工精良,样式更多,不由他们不第二回掏银子。”
    这一席话,都是要叫曹颗对十六阿哥刮目相看。
    十六阿哥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抬头看了看天,道:“外头怪热的,还是入席说话。”
    曹颗亲自引着十六阿哥与伊都立到上席坐了,为了肃静,这边在花厅最内侧,用屏风与其他席面隔开。
    少不得有认识十六阿哥与伊都立的宾客,听说他们两个,来了,凑上前来寒暄。
    这会儿功夫,十六阿哥才想起还有句话没跟曹颐说,招呼他过去,低声道:“早上瞧见福彭了,你晓得你过生日,也要过来的。原是说好同我一道过来,不知怎地被弘明晓得,说要同福澎一道来。”
    福彰是曹颗的亲外甥。血脉相连,舅甥两个见面的次数有限,但是彼此却是真心亲近。
    加上宝雅也念着福彰。所以福彭没跟十六阿哥过来,曹颐本还有些失望。但是,听到“弘明”的名字,曹颗却只有头疼的。
    弘明虽没封爵,但是身为“大将军王”嫡子,在热河的风头是一时
    一。
    来朝的蒙古王公,除了给皇帝准备的孝敬,就是随扈的这些皇子阿哥。皇孙中,弘明是独一份。这份待遇。只有前些年随扈时的弘哲阿哥能比。
    甚至有带了家眷的蒙古王公,已经在打探弘明的亲事。听说他正福晋、侧福晋都没娶,待他更是热络。
    因这个缘故,这些日子带着蒙古格格给德妃请安的蒙古王妃越来越。
    换做是旁人,晓得这个炙手可热的皇孙阿哥上门为自己贺寿,定要觉得面上有光,曹颗却是避之不及。
    见曹颗眉头紧皱,都能挤死苍蝇的份上,十六阿哥倒是有些不忍心,道:“他也不是小孩子,也晓得避讳,就算过来,也不会久待,你就忍忍吧。”
    曹颗苦笑。不忍还能如何?
    这会儿功夫,就见吴盛疾步而来,禀告道:“爷,大阿哥来了,同来的还有十四爷府上的阿哥。”
    不肖说,这是福彭与弘明到了。
    曹颗抚了抚额,抬步亲自迎客去了。
    才到了院子里,就见福彭、弘明两个里面而来。要说曹颗这边,十六阿哥也是常来的,但是每次都是常服。
    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