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770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770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顺低着头,道:‘侄儿愚钝。榜上无名,让大伯失望了”
    若走进士那般好考,那进士就满街飞了”曹宣闻言,不由失笑。道:‘只是你也不必想太多。你是家中幼子。并不指望你支撑门户。只要你照顾好己身,就算是大孝顺。催你们科举。不过是希望你们下半辈子人生平坦些。不管权势变化,进士招牌就是自己的资历。
    大浪淘沙,就算往后不做官了,找个书院做山长也好”
    曹烦听了,眼睛发亮。看着曹寅道:“大伯,侄儿真不想做官。
    仕途沉浮,想想就叫人畏惧。侄儿想做学问,若是能有一日为人师表。也不枉平生宿怨。”
    曹寅听了,笑着说道:‘就算想要为人师表,也要先晓得自己个儿的分量。做学问博大精深。的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那么简单的事儿。
    总要你自己个儿先将学问搞清楚了。才能为旁人授业解惑”
    会试落地这半年。曹幅的日子过得迷迷糊糊。
    好像前途遮住一层迷雾,连他自己个儿都不晓得以后会怎么样。
    走到六部任笔帖式,还走到内务府当差。曹帼自己个儿心里也没底口如今听了曹寅这席话,曹帕才觉得豁然开朗。冥冥中找到了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
    曹烦欢喜之余。还没有忘记正事。等到曹颍回来,说了自己对大伯身体的担忧。
    除了请太医照常把脉外,曹缅还专程去了十三阿哥府,接了方种公回来。
    按照太医的说法,曹寅的身子早年千疮百孔,又虚不胜补,能支撑到现在已经是奇迹。最要紧的是季节变幻之时,病体容易受创。要是静养,不大悲大喜。只要能熬到明年开春,明年就没问题;否则话的,只要病倒了。怕就是年前年后。
    方种公的意思。同太医如出一辙。
    曹颗心中悲痛万分,但是在曹寅面前又不能表现出来。
    或许最清楚自己个儿身子的是曹寅。除了对长子幼子越发溺爱之外。他还是不是地交代曹颐几句。无非是谨慎持家,友爱兄弟,好好教导子侄云云…”
第八百章 亲不待
    儿月初四,曹家坟茔入葬之日。原本占r的日子,年背m川小吉日在十月,但是曹寅嫌晚,曹颐也怕冬日天寒,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再折腾出病来。因此,父子二人就统一了意见,选了这日。
    虽才是九月初,但是今年因闰八月的缘故,现下郊外已经秋风萧瑟。草木枯黄。
    墓地周围,除了做法事的和尚与道士外,还有曹家诸位男丁。自曹寅起,到一生日多的天阳,都没有落下口全部换了玄色衣衫。到墓地营葬。
    曹家长辈们的灵框与金坛,都已经由专门的扛夫抬到墓地。
    曹重同别太君合葬之墓,由曹寅率领子侄一同安葬,行跪拜之礼。
    曹寅生母顾老姨奶奶同曹鉴生母白老姨奶奶则是因生子。在曹垄去世后。骸骨随之葬入丰润。她们两个的金坛是由曹腼这位承重削亲手下葬。其他曹家子孙跟在后头。墓**开在曹奎之墓下方,墓**稍小,属于随葬。
    随之,是曹寅发妻顾氏金坛。也是由曹枷亲手下荐,长生带着天佑、恒生随侍在后口待曹鉴的灵枢,则由曹颂兄弟三个抬着落**,天护同天阳被人抱着行礼。
    忙活了半日,待到垒好了坟头,拍实了新土,已经是下晌。
    来做法事的和尚与道士又围着分头转了圈,念经的念经,做法的做法。算是将安葬仪式告一段落。
    曹元已经吩咐了僧道两家的执事,让他们明儿到曹府结银子。僧道众人都散去,墓地之剩下曹府众人。
    曹寅看着墓地,面带潮红,时而用拳头放在唇边,咳上几声。连天估这样的黄口稚子,都察觉到祖父的不对劲,伸出小手,抓住他的衣襟,仰头问道:‘祖父有恙否?”
    曹寅微笑着抚了抚他的头顶,道:“无事”
    曹颗已经从:马车上拿下薄呢子披肩,亲手给父亲披上,道:‘野外风大。父亲还是乘车吧。
    曹寅口中说着“何以至此”却禁不住子侄的劝说,还是上了马车。
    听着马车中压抑的咳声,众人脸上都露出担忧之色。曹烦犹豫了一下道:“大哥。站了半日,我也乏了随大伯坐车吧?”
    曹颗闻言,神色一暖,冲曹烦点了点头,容他上了马车。
    长生与天佑这此小的,则由人照看着,上了另外两辆马车。
    曹颗同曹颂、曹项三个则是骑马。带着管家小家丁簇拥着马车回城。
    曹颐的脸色。不知是被秋风吹的。还是因担心父亲的身体,看着很是憔悴。曹颂见状。勒住马缰,近前道:“纵然是担心大伯。大哥也当爱惜自己。或许大伯只是南边呆久了,不耐京城苦寒咳病才厉害些。等到天气暖和了,说不定就好了。”
    曹颗苦笑道:,倘若如此,才是为人子之大幸”
    见曹颐如此沉重,曹颂也跟着担心起来,忧虑地看了马车那边一眼。说不出话。
    曹项骑马跟在两位哥哥身后,听到他们的对话,心中不由生起惶恐。不得不说,的年前,父亲病故后,大伯就成为他们兄弟所依赖的顶梁柱。
    倘若大伯不在了,曹项连想也不敢想”
    在野外吹了半日,这老的老。小的小,李氏原放心不下,看着每个人喝了一碗热热的参汤,见额上发了汗,捎罢休。
    许走出门子时衣裳穿得多,许是参汤起了作用,老幼几代人倒是都健健康康的,没有发烧发热的。
    曹颗衙门里的假期已满,他还想继续休假,被曹寅祖斥了一遭,赶上衙门当差去。
    看着父亲神色渐好,曹缅心里才算放心点。户科衙门那边的差事,年底又是最忙的时候,曹颗也耽搁得太久,正经地忙了几日。
    转眼,到了九九重阳。
    京城稻香村的店铺里,都做了半丈高的花糕,摆在店堂里,看着花花绿绿的很喜庆。除了摆设的,还有外卖的重阳糕,最小也九两一个。最大的十八斤。
    曹寅这日也心情大好,出去赴约。饮酒赏菊。
    当晚就有些不自在,李氏要请太医。被曹寅拦住。曹簧只说是贪杯。多吃了几盅,歇一宿就好了。李氏拗不过他,侍候他喝了饮酒汤,见他躺下才安心。
    没想到,曹寅后半夜就发了高烧。
    曹寅身子不好之事,曹颗虽没有同母亲实话实说,但是也千叮咛、万嘱咐小心留意。
    李氏察觉丈夫不对。也是慌了神,一边使人去接太医,一边使人去梧桐苑报信。
    曹颗这边,睡得迷迷糊糊。听丫鬟隔着窗户叫人,身子一激灵,坐了起来。养身问道‘什么事儿?,就听丫鬟隔窗禀道:‘大爷,太太房里的金鸽姐姐过来传话,说是老爷不舒坦,太太请大爷过去口”
    这会功夫,初瑜也醒了,披了衣服到地上点了灯烛。
    曹寅身体的实情,初瑜是晓得的。听到丫鬟传话,她也骇得脸色青白,忙拿了衣裳,要服侍丈夫穿上。
    曹颗心下着急,哪:里还顾得上?他从妻子手中拽过袍子,往身上一披。踩着鞋就往兰院去。
    屋里,李氏已经穿好衣服,手中拿着一吓,干毛巾,坐在抚边,给丈夫试汗。
    “父亲怎了?”曹颐上前几步,站在母亲身后,低声问道。
    热得怕人,已经传话二门。使管家去请太医”李氏见儿子来了。仿佛有了主心骨,站起身来,拉着他的胳膊说道。
    曹颗拍了拍母亲的胳膊,道:‘既然太医稍后就来,还请母亲放心。
    嘴里这般安慰,他心里也是没底。接替母亲,坐在坑边的小凳子上,伸出手去探了探曹颐的额头。却是滚烫滚烫的,烫得曹颗跟着心颤。
    他忙使人去蔡院寻紫晶取酒精。想在太医来前助父亲退热。
    少一时,酒精取来,初瑜也到了。曹晒亲自投了帕子。为父亲擦拭。曹寅偶尔打个寒战,带着几声咳,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初瑜跟在婆婆跟前,看到此情此境,也不禁胆战心寒。这番折腾。曹寅也醒了。他慢慢张开眼睛,精神倦怠至极,半晌方哑着嗓子说道:是颗儿啊?,曹颐点点头,道:,是儿在此。”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筋。今年重阳寒气重,菊花越发好啊”曹寅的目光似乎在看着曹蘸又似乎义看向曹颗身后的窗户,竟带了几分笑意,低声说道。
    曹颐听着心酸不已,轻声道:父亲身子不适,少说几句,等身体大好,儿子在陪父亲把酒论诗”
    不晓得是曹寅力气用尽,还是听了儿子的劝,咳了几句,慢慢地阖上眼睛。
    雄鸡报效,东方渐白,陈太医已经请到了。
    待给曹宣请完脉,陈太医神色也颇为凝重。到了外堂,对曹腼说道:曹大人,伯爷是肺痈,当下重药,清热解毒,排脓化淤,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不过伯爷的身子疲弱,能不能受得住,曲是两说,只能是尽人事儿,知天命”曹颍闻言,身子一趔趄,几乎站立不住口他也读过几本医术,大概了解,所谓中医的肺痈”就是后世的重症肺炎。搁在三百年前的今日。这个就算是绝症了。
    他勉立站住,沉声道:太医。宫里的西药房有没有治疗肺痈的药?,陈太医想了想,道:“没听说有。八月间礼部尚书、镇国公吞珠也是此症。吃了旬月的药,不治身故。倘若宫里的西药房有药,怕是皇上的恩典早就下来。”
    走了,现下有十八世纪头里。按照西历是口旧年。曹颗虽不学医,也隐隐晓得,青霉素的发现是在二十世界初期。这中间相差二百来年。
    曹颊只觉碍手足冰凉,无比艰难地说道:‘请太医下方吧。
    陈太医探了口气,坐下来,写了两张方子,指了指上边的道‘先吃两剂上边的,若是受不住。就吃下边的调理吧。伯爷已是花甲之年,曹大人还是当早作准备。”
    忠言逆耳,曹腼知道陈太医是好心,躬身接过方子谢过。
    这一番折腾下来,外头已经天色大亮。
    使人送走陈太医,曹牺使人往衙门请假,就在父亲身边侍疾。待服侍曹寅用完药,曹颗身子已经发虚。
    李氏见儿子脸色难看,让初瑜扶他回去休息。因为怕吓到她,方才只说是外感风邪。
    曹腼看着浑然不觉的母亲,张了张嘴,却是说不出实情。
    待出了兰院,曹颗没有回梧桐苑,侧过头,对初瑜道:‘是肺痈,怕吓到太太,没有说实话。
    初瑜听了。低呼一声,也是变了脸色。
    曹颗只觉得眼睛干涩,对初瑜道:,你帮着大太照看老爷。我到前院去,别的还好说,寿林寿材得提前预备”
    纵然是千般不愿,曹颗也得接受现状。
    就算早两个月就对此事隐隐有所察觉,但是事到如今,还是令人痛苦不堪。
    对曹元吩咐完后,曹颗摩挲摩挲已经发木的脸,从新往二门来。
    天色昏暗,哩哩啦啦地下起小雨。
    曹颗紧了紧身上衣裳,只觉的秋风刺骨,使人遍体生寒。
    刚进二门,就见有个小丫鬟里面跑来,险此撞到曹颗怀里。
    大爷,太太请大爷快去!”那小丫鬟直直地停住脚步,抚着胸口。气喘吁吁地说道。
    曹默已经加快了脚步,大踏步往兰院去。
    曹寅面色苍白,躺在炕上。李氏握着帕子,站在炕边,眼角有泪光闪现口初瑜站在婆母身后亦是红了眼圈。
    看到曹颊见来,李氏拉了他的袖子出来,急声道:‘颐儿,怕是太医的药不对。老爷将药全部咳出来了”还咳了血,怎么会这样?再请个太医开方子吧?要不然方太医也成啊?”
    曹腼想到陈太医走前交代的话,只觉得眼圈发黑。不过即便绝望。也不甘心就这般束手待毙。他点了点头,转身出去,没有在母亲面前失态。
    接下来,曹颗又使人往十三阿哥府接方种公,又使人到太医院请内科名家。
    这两位过来,同陈太医的诊断一般无二辽”是受不了重要。只能吃缓和此的,也不过是拖延数日嘿,还是多陪陪老人。该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
    如此一来,连李氏也瞒不得了。
    李氏听了实情,泪流满脸,却是比曹颗想像中的坚强。她扶了曹颊的胳膊,喃喃道:,怎么会如此。怎么会如此?”
    ‘还请母亲节哀,省的父亲难过。办…不安心。”曹颐含泪劝道。
    李氏用帕子捂住嘴巴,无声哭泣连太医都掐不准曹寅的时间,曹颗也不敢耽搁使人往平郡王府与国公府送信。
    东府诸个,下晌当差上学回来。也都得了消息,芥芥来西府。
    黄昏时分,曹颐与曹佳氏的马车都到了。讷尔苏七月间随着十四阿哥一道往热河去了,塞什图也因差事出京。
    就算是心急如焚,众人也晓的不是哭的时候。待曹寅清醒时,众人围着曹寅妩边,亦都是强颜欢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