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322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322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醉成烂泥似的,也不像能驰骋地。
    因着杏儿,香彤想到自己个儿身上。前两年她被老爷开苞时,比杏儿还小呢。就是老爷连哄带吓的,她也是唬得小猫一样,更不要说自己主动去往老爷身边凑。
    这世道,做女人不易,做婢子更是难熬。
    香彤想起李鼎上床前算计得狠毒,不由婉转求情道:“爷,就算明早曹爷不认,也可使人送到曹府去,听说那位郡主夫人是极贤惠的!爷只是思量着坏了他的名声,这样一个大活人在曹府搁着,不是越发合爷的心么?”
    李鼎轻笑一声,道:“傻丫头,你不晓得,有时候这死人比活人越发会说话呢!他若是认账,还好说,不过是多个风流的罪名,碍碍淳王府那边的眼。”说到这里,声音里添了几分阴冷:“他有什么本事,依仗地不过是王府的威风!爷忘不了他给爷的羞辱,这笔帐,总有一日要算回来!只是父亲的意思,如今要借他的力,还要留着他。逼奸至死,就算我们做亲戚的帮着遮掩遮掩,也终究会有风声传出去。到时候死无对证,爷倒是要瞧瞧这位至善君子如何翻身?不过是小人罢了,惯会装模作态,实是令人恶心!”
    屋子外的魏黑等人,听得已经是怒气横生,恨不得立时提到进去,将李鼎剁吧了。却被曹给止住。
    李鼎这话中,有一句说得不假,那就是他曹虽带着至善君子的面子。但骨子里也只是个贪生怕死的小人。
    他已经对李鼎动了杀机,心里拿定主意要灭了这个隐患,但是仍随着魏黑等人过来,为得就是要亲口听听李鼎的恶言。心,平静了,再无愧疚与不安。
    一死百了。还折腾什么?曹甚感无趣,悄悄退了出去。魏黑与任叔勇、任季勇两个不好妄动,也跟着曹身后出去。
    回到前院,曹带着魏黑与任家兄弟直接寻了小满。
    虽然夜深了,但小满心里也惦记着曹,正在那里同管家套话,想要往客房这边来。管家被他磨叽得不行,但是晓得他是表少爷地心腹小厮。也不好太过无礼,只好哼哼哈哈地应付着。
    见曹出来,小满甚是欢喜,忙迎过来:“大爷,您这是醒酒了?小的还担心您醉酒伤身!”
    曹笑着点点头,道:“嗯,我醒酒了。咱们这就回府去!”
    那管家晓得自己主子留客,见表少爷这般出来,主子也没送出来,还以为那边也喝醉,对曹道:“表少爷,要不奴才去使人跟二爷说一声,这般实在是失礼!”
    曹摆摆手,道:“夜深了,大管家就不必折腾表哥了!我府里有事,这就先回去。改日再来造访!”
    说话间,众人已经出了大门,却只有曹与小满的马。
    那管家这才反应出有些不对,这魏黑几个长随明明已经被主子打发回曹家了,这是什么功夫又回来的?门房怎么没禀,自己怎么不知?
    到了胡同口,张义与赵同已经牵了马在这里候着,魏黑他们三个地马也牵来。
    见曹到了,两人忙牵马上前。“大爷,您可出来了!”张义松了口气。话音里尽是欢喜。
    “大爷!”赵同虽话不多,但是音声也微微发抖。
    月到中天,昏暗中,曹看着身边的几个人影,只觉得心里不再那样寒。暖暖的使人心里发酸。
    他翻身上马。笑着对众人道:“走,咱们回府!”
    众人亦是心情大好。吆喝着跟上。过了半趟街,小满才反应过味儿来,诧异地问道:“魏爷,你们是多咱来的……”有些睡不着。
    除了出门子,两人成亲这些年来,额驸鲜少外宿。如今在李家歇来,想来是醉得厉害,这醒酒汤可是有人会记得?
    那边府里没有长辈,只有位比额驸大不了几岁的表哥。男人家粗心,哪里是会照顾人的?初瑜长吁短叹,实是睡不着觉,不由地在坐起身来。
    她摸了摸自己地肚子,暗暗向菩萨祈祷,让自己挣点气,多多地为丈夫繁衍子嗣。额驸如今背着“惧内”的名声,不还是因怜惜她的缘故。她能为丈夫做的,也唯有这个了。
    如今,府里的孩子多,也着实热闹。月末,妞妞就两生日了。左住与左成兄弟两个,再过一个月,就要满周岁。恒生将两个月,到冬月末也满百日。
    孩子们地好日子不算,这给李家地贺礼也要预备下了。毕竟是李氏的侄子,曹与初瑜作为小地,不好怠慢……
    初瑜正想着,就听到外间有动静。她唬了一跳,因曹不习惯留丫鬟在上房值夜,所以晚上也没有留人。
    照看恒生的**与乌恩都在东边的暖阁安置,西间里外两间屋子,只有初瑜一人。
    她有些怕,莫不是进了贼?
    就听是吁了口气的声音,而后是“”的脱衣服声。初瑜很是诧异,低声道:“额驸?”
    不是曹,是哪个?他怕扰了初瑜,没有进里屋,想着在外间对付一宿得了。
    听初瑜吱声,曹也颇感意外,道:“这都多晚了,你咋还不睡?”
    初瑜已经下炕来,摸到地上桌子边,点了灯。
    曹挑了门帘进里屋,见初瑜只穿着中衣,忙道:“快回炕上躺着,仔细见了风!”
    初瑜见曹浑身酒气,甚是担心,道:“额驸,使人往厨房弄醒酒汤吧,要不明儿头疼!”
    曹往炕上一躺,摆摆手道:“明早儿再说吧,这都四更天了!”
    初瑜俯下身来,帮曹去了靴子。
    曹因酒后见风,现下头已经开始疼了,拉了初瑜上炕,道:“你帮我揉揉!”
    初瑜见他手心冰冷,额头又有些热,忙道:“额驸着凉了,还是使人往厨下熬碗姜汤,发发汗吧!”
    曹在李宅时虽没醉,但是经过夜风这一吹,身上也有些发热。初瑜的小手软乎乎地在曹身上这一摩挲,他便有些个意动。
    今晚,见识了活春宫。他也不过是个寻常男子罢了,这心里也憋着**呢。
    听了初瑜的话,他翻身将初瑜压到身下,在她地脖颈中闻了又闻。这淡淡的香味儿,与那些呛人的脂粉味儿好闻得多。
    初瑜低声道:“额驸……”
    “老婆,不用姜汤,也有发汗的法子……”曹只觉得自己的声音分外邪恶,像是哄骗小女孩的怪叔叔。
    “老婆?”初瑜头一遭听他这般称呼,心里带着几分好奇,嘴里问道:“不用姜汤,怎么发……”
    后半截话,她却是说不出了。
    就见帐幔“簌簌”地动个不停,屋子里传出喘息声……
第三百四十七章 吊唁(上)
    十月初七,圣谕,太仆寺卿曹“居官尚勤”、“实心理事”,恢复原品;升大理寺卿兼管太常寺卿事荆山为礼部右侍郎,仍兼太常寺卿;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崔徵璧,为工部右侍郎。
    虽然伊都立嚷着要凑份子吃酒,贺喜曹官升从三品,但是曹还是婉拒了。不过,大家也不恼,因为曹说了,明日请众人到前门最大的馆子吃酒,他做东。
    今日他不得空,因是故辅国公鄂飞的头七。
    曹早就同初瑜提过,要带她同去辅国公府吊唁。礼金与香烛、祭幛早已经准备好的。
    因这时的丧仪,“非至亲者,不着缟素”,曹虽在鄂飞临终前叫了声“义父”,但是也不会巴巴地穿了孝衣过去张扬。
    如今,鄂齐的袭爵旨意尚未下来,公府的家产还未收拢,跑出个“义弟”来吊唁,这算什么事?
    曹将帽子上的缨络去了,换了石青色长褂;初瑜梳着两把头,去了首饰,也穿了石青色长褂。夫妻两个,乘坐一辆青呢马车往方家胡同去。
    鄂飞前些年虽然挂着内大臣,这两年却是没兼差事,加上他本不是交由甚广之人,因此来吊唁的外客不多。多是一些与公府有亲的低品级的黄带子宗室,还有就是侍卫处那边的人。大门已经糊了白纸,白门挂着鼓,曹与初瑜两人下车,就有国公府这边的管事迎过来。
    曹把名帖递上,同初瑜一道,跟着那管事,进了大门灵棚。
    就听那管事扬声道:“太仆寺卿曹老爷携妻和瑞郡主到!”
    男客在灵前祭奠,女客则被迎到灵后。
    因讲究“死者为大”,来客除了长辈不跪外。平辈与晚辈都要跪奠。
    灵棚里搭了月台,灵柩摆放在上。灵前拜垫上铺着红毡子,若是来客与逝者平辈或者只是寻常交情,则在红毡子上跪奠。
    红毡子下是白色跪垫,若是晚辈或者是至今好友,则去了红毡子。在这上跪奠。
    想起鄂飞孤苦一生,曹上了月台,走到灵前后,撩开了红毡子,跪在白垫上,很是恭敬地三奠三叩。
    每一奠都是有两个家仆送上奠酒,曹接过斟满酒的奠爵,双手举过头顶。洒入奠池少许,随后将奠爵递还给家仆,随即叩首。
    旁边除了鄂齐带着几个堂弟堂侄跪在灵左还礼后,还有以唢呐、堂鼓、九音锣组成的官鼓大乐。
    随着曹一奠一叩,就是一棒大锣,甚是庄重肃穆。
    初瑜到了灵后,本家孝妇带着女眷跪在灵后右侧哭丧。
    初瑜行的礼与曹不同。是旗人女眷的“摸头礼”。她由喜云、喜彩两个扶着,走到灵后拜垫前,双腿一屈,坐在脚上,头上由前方微微一顿,用右手指摩挲下两把头的右翅,就算是礼成。
    叩奠完毕,才是上前举哀,初瑜从右侧进入灵帷幔帐里,用手中的帕子捂住脸。哭了两声。
    同其他宾客不同,初瑜的哭却是真哭。因曹已说了认义父之事,还道鄂飞之前对他多有照拂。如今,老人家孤零零地走了,身后没有亲生儿女哭丧,只有一嗣子,怪可怜地。
    已经有执事上前喊道:“请节哀少痛吧您哪!”
    待初瑜到月台下的桌子边,有内眷举着铜茶盘,里面是白布包头及白蝠,口称:“请您给亡人免免罪吧!”
    初瑜伸手接过。戴在头上,面带着哀容落座。
    有几个国公夫人、将军夫人,听说初瑜是郡主格格,上前俯身见礼,寒暄叙谈。自然。不宜喧哗说笑。大家都是压低了音量。
    女人多了,话里话外。难免说起各大王府贝勒府的轶事来。
    其中,有位镇国公夫人看着很是富态,听说是简亲王府的近支,低声对众人道:“我们王府的那位福晋,向来好强,在我们这些妯娌面前,从来都是眼睛望到天上去。好强又如何,没有哪个好命,也强不到哪儿去!”
    有位将军夫人,看来也是晓得些简亲王府典故的,好奇地问道:“婶子说地是哪位福晋,侄儿媳妇瞧着那位伊尔根觉罗福晋倒像个明白人。”
    镇国公夫人咂咂嘴,摇摇头道:“明白人又能如何?虽生了三个阿哥,只占住了一个,身子骨也不甚结实。大福晋虽没了,却留了两个嫡出的阿哥在。前年进门子的,又是个有脾气的,她如今的日子也不好过!”
    那将军夫人却是有些糊涂了,道:“婶子说的,可是那位伯爵府出来的继福晋?”
    镇国公夫人道:“自然是她了,前两日小产,滑了个成型的男胎,都五个月了,亲家太太赶过来,哭得昏厥过去!”
    “啧啧!”那将军夫人亦感叹道:“五个月,那可伤身子!这位福晋侄儿媳妇也听说过,若不是因孝期逾岁,耽搁了年纪,就是皇子阿哥也配得。”
    镇国公夫人道:“不过是命罢了,我们王爷……我们王爷那个兴致,你也晓得……对内眷不上心呢!这些年来,王府里没了地孩子还少了?别说这没出娘肚子的,就是当年的大阿哥与二阿哥,十来岁了,不还是说没就没了?如今伯爵府那边也不如过去风光,他大哥因不孝被驱逐宗族,还有个哥哥虽然当差,也不过是个小官。如今这福晋端着个架子,也不晓得给谁看呢!”说到最后,话里却带了几分幸灾乐祸。
    初瑜在旁听着皱眉,低声问道:“敢问两位,说得可是简亲王府的完颜福晋?”
    镇国公夫人点点头,道:“可不就是说她!这做女人,不能太钢性了,还是应惜福才好!”
    初瑜心中叹了口气,不胜唏嘘。虽然没有见过完颜永佳,但是她却是早就听宝雅说过的。晓得她是永庆的胞妹,出阁前是宝雅的闺中密友。
    听宝雅话里话外,对完颜永佳甚为推崇,初瑜便晓得她不是寻常女子。宝雅还无意提过,完颜永佳在曹府养病和当初大家一道去小汤山庄子游玩地情形。就是曹颂,也不止一次地提过这位完颜姐姐。
    不知为何。想到那位嫁到简亲王府为继福晋的完颜小姐,初瑜的心中总是怪怪的,好像自己“鸠占鹊巢”了一般。
    她还曾经思量着,若是自己没有被皇玛法指婚给额驸,情况又是如何?
    凭着完颜永庆与额驸地交情,还有完颜小姐不用选秀这条,两家说不定已经有了联姻的打算。
    初瑜不晓得自己猜对了几分,只是过去的已经过去。她也不会在曹面前多言探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