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1208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208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天慧的亲事,却欠好越过一个人去,那就是曹佳氏。
    因想着舒赫德出孝还有些日子,初瑜之前还想着哪日去平王府说此事,可却忘了舒赫德已经十九岁,大学士府的老夫人定是等急了。
    可这订婚到成亲,还要一年半载。
    老夫人想要孙子出服就订婚事的话,现下可不是要相看?
    初瑜想了想,道:“先别急着回话,等下离了这里,我去平王府走一遭。”
    曹颐是晓得姐姐疼爱天慧的,便道:“嫂子有主意就好,我这边很是不急,三五日有个回信就好……”
    待新生儿的“洗三”礼仪结束,初瑜便直接去了平亲王府。
    听说弟妇前来,曹佳氏颇为意外。
    不过她是个明白人,不待初瑜开口,已经想到天慧头上:“是不是慧姐儿的亲事有了眉目?”
    初瑜面上不显,可心里几多有些忐忑。
    大姑子早就说过,天慧的亲事不但要他们父母留心,还欠好越过她去。
    她们夫妻两个,却几多有些“阳奉阴违”的嫌疑。
    并不是是有心怠慢曹佳氏这个明日亲的大姑娘,而是她往来的人家,多是宗室。而曹颙与初瑜,则早熄了蒋女儿嫁给宗室的想。
    早先还不觉得,现下到了大姑子跟前,初瑜几多有些心虚。
    她虽感激大姑姐对女儿的疼爱,可是想着天慧小时候不亲自己,独亲近曹佳氏,多几几何还是有些心里发酸。
    在大姑姐面前,初瑜自是欠好说他们夫妻两个相看了女婿,也透了话,事情已经差不多。
    她斟酌着,便只说是天佑的好友,丈夫觉得不错,使人探问了家风也严谨,有心做亲。
    曹佳氏心里,几多对兄弟与兄弟妇妇都有些埋怨。
    这夫妻两个,心疼女儿心疼的不知怎么好了,对天慧的婚姻大事不单单是慎重,并且还频频。
    开始说不肯女儿太过操劳,不得找长子。可世人取儿媳,都重明日长,万没有小媳妇的身世盖过长媳的事理。
    曹家又不是小门小户,想要在世家勋爵中找个合适的明日次子做亲也不容易。
    曹家想要寻明日次子、明日幼子做姑爷,便只能在宗室里找。
    可宗室人家,多是人口繁多,小儿媳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即即是分府另居,多也要依附明日支,才能在宗室里立住脚。
    并且宗室人家,更是品级森严,寻常亲戚往来都是依照品级来说话。
    曹佳氏也是为人父母,晓得兄弟与兄弟妇妇是心疼侄女,可因生性爽利,实见不得这两口子的磨磨唧唧。
    没想到折腾一圈,到底还是挑了个门当户对的明日长子。
    曹佳氏坐直身板,看着初瑜,疑惑道:“你既没否决,想来也是见过的?”
    初瑜欠好说出灵山寺之事,便道:“那孩子早年与天佑同窗,也曾来过家里,那时便觉得是个品貌规矩的。只是同天慧差着岁数,没有往这方面想。谁想不敢敲,那孩子随后守孝,亲事就担搁下来。”
    曹佳氏神情稍缓,点颔首,道:“既是你们两口子都觉得好,那想来是不错的。我这做姑姑的,还能拦下不成?我们王府同大学士府虽无往来,可早年没离京时,也见过他他拉氏,是个明白人……只是,那样的人家省心是省心,人丁到底薄弱了些……”
    见她无否决之意,初瑜松了一口气,随即这个说了曹颐传话之事。
    曹佳氏意兴阑珊,见初瑜像自己有主意的,便不再多事,只说自己不再操心,让他们做父母的自便,自己只准备给侄女添妆……
    出来平王府,初瑜叹了一口气,她晓得大姑子虽没说什么,到底有些恼。
    比及曹颙落衙回来,初瑜便同丈夫提及此事。
    曹颙拍拍脑门,觉得自己却是有些不厚道。
    在放置灵光寺一行前,他们夫妻两个便当先同曹佳氏打声招呼。
    如今,两家结亲之事差不多定下,才告知曹佳氏,怨不得她着恼。
    “是我一时粗心,做事不周全,你不要太纠结。姐姐向来疼我们,明日我过去给姐姐陪个不是,她不会恼我们的。”曹颙想了想,这般宽慰道。
    初瑜晓得丈夫说的在理,便按下此事不提。
    第二天,曹颙想着去平王府之事,便早早地从衙门出来,不想被伊都立堵个正着。
    想着先前对伊都想要联姻之事故作听不懂,现下女儿眼看就要给了旁人家,曹颙不由有些心虚。
    他心下寻思着,总要想子圆过去,否则的话,多年相交生了嫌隙就欠好。
    没等他想着怎么开口,伊都立已经热热络络地迎上来,与曹颙打了招呼:“正想去寻你,可不是赶得巧?”
    随即,伊都立打量曹颙两眼,游移道:“孚若这早从衙门出来,可是有事?”
    曹颙刚想说去平王府之事,可见伊都立穿戴常服,像是专门来寻自己的,而她眉眼之间有抑郁之色,到了嘴边的话又改口:“也没什么事儿,不过是将手头的差事措置完了,便早些出来。”
    身在官场,不知什么时候就添了应酬,即便到了他们这个品级也不得例外。
    因此除穿戴补服到衙门当差之外,他们多随身也带了常服,就是为了有事应酬时换衣便利。
    听了曹颙的话,伊都立松了一口气,道:“没有事情就好,要不要我也欠好担搁孚若,可若是不找人说一说,我就要憋闷死了……庆和堂新来个大师傅,专精燕翅席,今儿我要请孚若好好喝一盅……”
    曹颙闻言,不由惊讶。
    以伊都立兵部尚书的身份,能让他郁闷的事情还真不多,究竟是什么……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高升
    想来是真郁闷住,没比及庆和堂,在路上,伊都立就倒豆子似的,
    了原委。{。首。发}
    山西巡抚觉罗石麟上了折子,要将两个直隶州升府,虽还没有御批下来,但不离十。
    曹颙听了,还真是惊诧不已。
    官场上调动,有“人走茶凉”这么一,还有“留些余地”的。
    伊都立究竟结果不是致仕,而是高升,依照常理,觉罗石麟接任后,总要过个一年半载,再大动干戈,否则的话倒好像映衬前任无能一般。
    怪不得伊都立如此郁闷,偏生想要爆发还无处爆发,只因对方是个红带子。
    皇上虽没事也会收拾宗室与觉罗,可却绝对不会允许臣下冒犯。
    觉罗石麟就鼻做的不地道,可伊都立想要找回去也不容易。
    “原想着兵部差事做好了也体面,没想到不过个安排。谁都晓得西北不太平,可到底什么时候打起来,谁也没谱。我在兵部,更像个总管…原本皇上刚明发旨意赞了李卫、田文镜是模范总督,让天下督抚学习效仿,觉罗石麟便赶来凑趣谁不晓得蒲州是三晋咽喉,泽州是冲沉重地,可直隶州升府是那么容易的?他可倒好,为了在皇上跟前lu脸,失落臂本地民生”伊都立不忿地道。
    曹颙原只当牢sāo听着,待听到“蒲州”二字,方开始留心。
    曹帕就在蒲州知州任上,去年大计成绩还不错:以他的年纪以资历,熬上一、两任后也是要往知府任上升。
    没想到,蒲州现下要升府。
    若是曹频不是曹家子弟,蒲州知府这个缺想也不要想,有吏部大爷盯着,有新巡抚要举荐心腹,不得抢破脑袋,也得博弈一番。
    可他既有一个时任户部尚书的堂兄,那随着蒲州升府,那多半会随着升知府。
    处所巡抚未必怕获咎兵部,可获咎户部可欠好过。
    即便觉罗石麟晓得曹频是前任总督照拂过的,晓得曹慎的秘闻,也不会太苛刻。
    除曹家布景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远古。
    起来,红带子觉罗本就身份尴尬。
    是有特权,可比不上宗室清闲。宗室子弟到了年纪,多能考封或者请封个爵位:觉罗这边除明日支有爵位外,旁支子弟都没有爵位。
    觉罗多依附宗室,曹帕不提堂兄,就同胞妹妹为裕亲王明日福晋,觉罗石麟也要客气几分。
    看到伊都立依旧满脸愤恨,曹颙将心里的那点窃喜掩下。
    伊都立编排完自己的继任,又开始念叨起他经营山西的辛苦。修路,挖渠,打井,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辛辛苦苦地做了大半拉,被调回京城。
    没想到,却是廉价了下任。
    曹颙含笑听着,心中也有些纳罕。
    自打康熙四十八他进京开始,直隶中原地区,差不多十年九旱,只是旱情大不合。到了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六十大寿后,直隶的旱情更是一年重似一年。
    可雍正上台后者几年,却是连着几个丰年。即便偶有雨水不调的处所,覆盖面也不甚广。
    若非如此“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也不会这么顺利地推行下去。
    否则的话,赶上荒年,苍生果腹都艰难,士绅也就有了由子不纳粮。
    庆和堂本就不远,话的功夫,两人也就到了。
    待进了雅间,酒菜摆上,伊都立脸上的愤恨,转成了懊恼:“孚若,我每回都跟在后边东施效颦,可却做不出的成绩,是不是我太没有?我真是用心了,可每次都有疏漏之事。蒲州与泽州这两处,我早就晓得重要,每年都要走一遭,还委程修缮了那边的官道,可却压根就没想到州升府这一招……”曹颙见他沮丧,把盏给他斟满酒,道:“就像刚刚的,州升府哪里是那么容易的?背后要牵扯几多官缺,几多银钱傣禄,到底还是苍生养活当官的。一时没想到,也是因珍惜苍生之故……”
    伊都立举起酒盅,一口饮尽,苦笑道:“早先没回京时,想着京城的富贵安闲,恨不得早日回来:比及真回来了,又惦记那边的逍遥日子……………”
    曹颙看出来了,山西巡抚折子只是引着,伊都立这是憋得狠了,专程找自己倒苦水。
    一省督抚,封疆大吏,就是处所上的土皇帝,那是什么日子:兵部尚书,看似高升,可兵部几位shi郎多是从武职转上来的,各有各的一摊,新上任的兵部尚书除西北军后勤之事,其他政务一时也插不上手,更像是大管家。
    不但如此,自打十七阿哥升了和硕亲王,重新上朝,皇上便让他兼了兵部差事。
    加上先前的掌部大学士,伊都立这个兵部尚书做简直实没什么意思。
    初回京城时的意气风发,已经在伊都立身上消弭殆尽伊都立喝了个大醉,曹颙使人放置马车,送其回家,自己也回府。
    在席间,曹颙不是没劝慰过,是皇上王爷器重,才他领了差事:现下大军虽没策动,可兵部预备充分,大军开动时就是立功之时。
    伊都立却摇头不已,只自己既是替补上来,那皇上王爷器重的还是本主曹颙:又自己不知兵事,比不得那些武职转过来的shi郎。
    皇上放置自己打理兵部庶务,怕也是存了“替补”的心思。劳心劳肺的活都干了,真要大军开动,直接用放置给知兵事的shi郎“替”了自己。
    这话就有些不恭敬,曹颙不敢引得他再,便只能加速灌酒,让他完全安分……
    回到曹府,曹颙就对初瑜了蒲州升府之事。
    初瑜固然晓得曹烦辖地就是蒲州,听了先是欢喜,随后有些犹豫,道:“如此一来,五叔五婶回京的日子又要延后。”
    曹颙点颔首,道:“建府伊始,百废待兴,官员调动不会太频繁,若是做到知府位上,约莫是经营两、三任方能换处所。虽辛苦些,可也容易出政绩。”
    听提及曹频夫fu,初瑜想起天护来,道:“算算日子,天护也差不多快到京了……”
    山西蒲州、泽州升府的消息,没几日就呈现在朝廷邸报上。
    同时,吏部那边也有了准确消息,原蒲州知州曹幅因“清廉勤勉”升蒲州知府。
    很多人像曹颙贺喜,也包含前几日还因此事郁闷的伊都立。
    他却是毫无芥蒂,还专门因曹频升知府之事,跟曹颙贺喜,而后大言不惭地了自己巡抚山西时对曹频诸多照顾,要曹颙记得这份大人情。
    什么曹频年轻面nèn,官威不盛,差点被人欺负:什么皂隶jiān猾,几乎被门g骗,云云。
    最后,他少不得又将曹频夸了又夸。换做其他人,初来乍到,即便不扯着京城那边的虎皮,也会抱紧伊都立的大腿。
    曹恫却是低调老实,从不炫耀自己布景,也没有炫耀自己与巡抚家的亲近往来。在公务上还算勤勉,中规中矩,虽不大出彩,可胜在平稳老道。
    曹腼闻言,却是明白了,自己的堂弟怕是真是无心仕途,才如此随波逐流。
    否则的话,以他的伶俐,绝对不会是这个做派。
    可想到曹频那一房的事情,曹颙就觉得头疼。
    当初将天护过继给曹帕实在是太轻率,现下曹频有了亲生子,一个措置欠好,就是家族隐患。
    可秉承不是儿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