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1165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165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志晓得妻子怀孕,欢喜不已,可还得往王府当差,便去禀了桂姨娘,请她帮忙多照看。
    因此,等初瑜到魏家时,桂姨娘正带着文蔷在妞妞房里。
    妞妞在炕上坐着,炕上摆了好几匹细布,还有几卷薄纱。桂姨娘与文蔷坐在炕边,娘几个正商量怎么给宝宇做衣裳。
    见初瑜来了,挂姨娘与文蔷忙起身,妞妞也要下炕。
    初瑜忙乒前两步,按住妞妞,道:“我就是怕折腾你,才不使人通告,直接奔到内宅来,你快好好坐着,又不是外人,还要你大礼待客不成?”
    桂姨娘在旁,也跟着劝着。
    妞妞无奈,只得老实坐下。
    初瑜坐在炕边,先仔细地看了妞妞,见她除了眼圈黑些,气色还算好,才放下心。
    桂姨娘晓得初瑜专程过来,姑嫂两个定有体己话,陪着坐了一会儿,便带着文蔷回去了。
    初瑜这才问起什么反应,大夫怎么说,怀孕多久了,云云。
    得知妞妞已经两个月,初瑜少不得嗔怪她粗心,而后又叮嘱她,未来一个月坐卧要小心。等过了三个月,胎儿才真正坐稳。
    妞妞笑嘻嘻地听了,搂着初瑜的胳膊,身子已经粘上来,口中抱怨道:“嫂子难得过来,怎么不带天慧?好些日子没见她,心里怪想的。整天在这宅子里,不能出去,也没人一起玩,曰子过得好熬人。”
    初瑜见她做小儿女态,点着她的额头,道:“还调皮,也是要当娘的人,还想着玩儿。天慧那丫头可不是要来,只是我今儿过来是同你说些妇人家的话,她姑娘家也听不得,我才没带她……”
    姑嫂两个正说这话,就有丫鬟来禀,说是两位姨娘到了。
    两位姨娘,大姨娘怜秋外嫁,嫁了稻香村鼓楼店的成掌柜;二姨娘惜秋则是留在曹府,嫁给了供奉曹乙,日子也算过的顺心美满。
    姊妹两个得了消息,都往这边来,正好在胡同口遇到。
    又一番热闹,又一番叮嘱,殷殷切切。
    对着姨母还罢,对着生母,妞妞却是有些后悔。昨日夜里,她辗转难眠,想的最多的就是生母。
    若是生母没有再酸,就能留在她身边作陪。
    随即她在心里暗骂自己一句。难道为了自己孕期舒坦,就像讨债鬼似的,只晓得要这要那,丝毫不为生母考虑。
    即便是生身父母,将她照看大了,只有她亏欠生养之恩的而不是当娘的亏欠孩子什么。
    想通这点,原本的那点软弱也都烟消云散她的眼睛闪闪亮,听着两位姨娘的唠叨,脸上满是温柔与平和……”
    傍晚,曹颙从衙门回来就听说这一喜讯。
    他可不像初瑜那样只是欢喜与惦记,反而心里有点发酸:“真是便宜了文志那个臭小子若是将妞妞留下做儿媳妇,岂不是别子都有了。”
    初瑜听了,不由愣住:“爷心里有过这般打算,怎么没听爷提起过?”
    曹颐吃了两口茶,道:“不过这么一说,辈分不对,容易让人说嘴。
    初瑜却不信这个理由,论起来,妞妞与文志也差着辈分,只是不如妞妞与天估这般亲近而已。
    曹颐无意仔细说初瑜也不好再问笑着说道:“平姐儿出阁还不到半年,就有了好消息;左住、左成两兄弟可是一年了,说不定不用多久,也都有好消息咱们就要当祖父祖母了“……”
    曹颐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须,仔细地打量妻子一眼道:“这么年轻俊俏的祖母,满京城也就这一个,“”
    初瑜被丈夫打趣,笑着睨了他一眼,道:“就为了早日抱孙子,天估的亲事也当早定下了。他毕竟是做哥哥的,不好在恒生后头滕亲…………””
    曹颐听了,在心里算着日子。
    弘时是八月初四薨的,九月二十二是“七七”。
    九月底的话,时间又显得赶了些,像是专程在等“七七”过去似的。
    “改日去简王府一趟,若是他们没意见,就十月初请旨。”曹腼道。
    初瑜听了,来了精神:“那可就剩下半月了,这小定礼到底选什么,婚期初步定在什么时候,可得定了。”
    曹腼想起十六阿哥忙着嫁女的模样,道:“大格格几月及笄?”
    初瑜想了想,道:“大格格二月二十九的生日,爷怎么想起问这个?”
    曹颐苦笑道:“还不是十六爷,想闺女想得不行,巴不得女儿及笄后立马嫁人出宫。”
    初瑜诧异道:“养在宫里的格格,哪里能嫁那么快,淑慎公主去年才出嫁,都已经十九岁。大格格即便赶早,明年年底前出嫁已经不错了。”
    曹颐心里,也不愿意儿子太早娶,道:“那就将天估的亲事定在明年下半年。恒生比天估还小岁,能拖一年正好,…”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秋去冬来。
    道边得树叶已经落尽,户部衙门的屋子里已经点了炭盆。
    临近年末,公务也开始繁忙起来。
    不过,户部上到堂官,下到司官,都精神气实足。
    随着几项改草的全国推行,任是谁都晓得今年将是丰收的三年的。
    去年只有几个省试行,年底各项银钱押送到京时,众人的钱包就翻了一番,过了个肥年。
    今年,各省都要押解银钱到京,大家都算计着自己那一份,怎么也会比去年多上几倍,如何能没有奔头?
    连带着这个缘故,大家对“京察”的畏惧也减了几分。
    每个人都精神抖擞,恨不得让全世界都晓得自己勤勉似的。
    曹颐则暗暗留心兵部那边的消息,按照惯例,新的准格尔汗要遣使进京,表示臣服。毕竟,现下准格尔名义上臣属大清,且与大清在西北有贸易往来。
    不知这位新的准格尔汗会以什么形式与朝廷决裂,会用什么口号来煽动部民反抗朝起……,…
    同一日,初瑜品级装扮了,递牌子进宫………
    马上就到零点了,大家新年快乐!!一月月票双倍啊,小九拜求保底月票,恳求,十分恳求!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煞费苦心(泪奔求月票)
    长春宫,西次间。
    皇后那拉氏坐在炕上,地上东西相对两行八把椅子,坐满了进宫请安的诰命。初瑜的位置,在西边第二把椅子。
    初瑜上,是去年出阁的和硕淑慎公主。她虽指婚科尔沁,可因丈夫在京的缘故,暂时留在京里,并没有去蒙古。
    今日,和硕淑慎公主过来,是为她几个小叔子婚事来的。
    在座的福晋夫人们,不是蒙古王公诰命,就是宗室郡主县主,多半也是为儿孙亲事来的。
    去年选秀,栓婚了不少宗室,可今年是雍正五十大寿,宫里早有消息出来,要给留牌子待养的秀女与宗室贵女指婚。
    能求到皇后跟前的,多半是像初瑜这样,两家已经商量好,就差一道懿旨。
    还有两位,则是仗着自己辈分高,想要挑个门第比自家高的媳妇,给儿孙抬身份的。不过,这般小心思,在皇后这边未必通得过。
    皇后走出乎名的敦厚人,岂会做那费力不讨好之事?
    因此,来请安的众人,状况就是两种。
    像初瑜这样,两家都在皇后跟前透过话,心甘情愿结亲的,皇后就笑眯眯地点头。只一方挑挑拣拣,门第又不怎么般配的,皇后则是含糊着。
    虽说不能人人满意,可也没人敢在皇后宫放肆。有今年岁大的郡王福晋,也是宗室格格出身,给自己长别挑中的就是简王府的六格格。
    如今她成算落空,让曹家得了便宜,老福晋心里就不痛苦,开始阴阳怪气地吃哒初瑜。
    话里话外,都是曹家人好算计,恨不得将所有的女儿都嫁入宗室,还高攀宗室格格云云。
    初瑜得了准信,心下大定。
    虽不耐烦这般干坐着”可也不好先告退,只好老实地坐着。对于老福晋的吃哒,初瑜不好在众人前与之顶嘴,只好做喝茶状“洗若未闻。
    说起来,来请安的众人中”皇后与初瑜关系最亲近。
    见初瑜被挤兑,皇后心里有些不痛快,正想开口帮她解围,就见小太监进来禀瓿福惠阿哥过来请安。
    屋里的诰命都安静下来,心里对这鲜少在人前露面的皇贵妃之子多存了好奇。
    大清朝可是不单讲“母以子贵”还讲“子以母贵””若妃年家败落了,福惠的身份要比其他几位皇子高。
    至于福惠是不是满妃所出,八旗王公或许会放在眼中,这些内院夫人有几个在意?世祖皇帝是满蒙混血,圣祖皇帝是满蒙汉混血,皇家的根儿早就不纯了。
    众人都起身,要给福惠见礼,皇后挥挥手,将众人止住:“阿哥还小呢,你们多是他的长辈“……”
    初瑜也定睛望向那规规矩矩给皇后请安见礼的小人儿。
    明明年纪同天宝差不多,可福惠看起来要单薄的多,脸色苍白,看着就不康健。
    皇后叫人将他扶起”拉到身边。
    皇后怜惜地抚摸着福惠的头,道:“虽说天冷了,可也不好总闷在屋子里,就像今儿这样就很好,过来看看皇额娘,也能动弹动弹。只是也别走急了”要走出了汗见了风,也不是玩的。”
    “嗯,儿子听皇额娘的。”福惠点头应了,环视四周一眼,小声问道:“皇额娘,淑雅姐姐呢?”
    “被她额娘接回宫去了,过几日回来。”皇后慈爱地回道。
    这淑雅是皇后娘家侄女,甚得皇后喜爱,一年到头倒是有半年时间住在宫里。
    福惠既懊恼又带了几分期盼:“儿子的八哥会说话了,想要给淑雅姐姐听。淑雅姐姐可要早些回来,要不然八哥又忘了说话可怎么办?”
    一番童言稚语引得皇后都笑了,又仔细问了几句饮食起居,才打人领福喜下去……
    等曹颙落衙回来,就听妻子说了入宫请旨之事。
    得知事情顺利,曹颙心里也松了口气。
    不说六格格如何,就说的永庆念叨了两年,要是结亲不成,说不定会心有芥蒂。曹颐这半辈子,至交好友屈指可数,委实不愿因此生嫌。
    “顺利就好,简亲王虽是没谱的,可完颜福晋的规矩有口皆碑,她教养出来的女儿规矩上当错不了。”曹颐说道。
    初瑜笑道:“老爷放心,在这一辈儿的宗室格格中,六格格相貌、性子都是数得上。”
    “毕竟年纪小,有什么不足,你慢慢调教吧。”曹颙想起婆媳是天敌这句话,不好太称赞六格格,便道。
    初瑜横了丈夫一眼,道:“谁出阁就是佳媳?可不是得慢慢学。当年公公、婆婆都没挑剔我,你要挑剔儿媳妇了不成?”
    曹颐见妻子维护上没进门的儿媳妇,心里暗笑,面上却依旧不甚在意,道:“没有挑她不好,只是想着她出身尊贵,规矩不差,可性子未必柔*。要是不晓得如何侍奉翁姑,到时候惹你生气。”
    初瑜不满道:“老爷也太固执,是娶做儿媳,与天估和美就好,又不是添个丫头,我哪里短人侍候?婆婆早年宽带我,我自己反而要苛待儿媳了?”
    该打得预防针,曹颙都打了,便岔开话道:“皇后气色如何?这几年皇后断断续续地病着,委实令人担心。”
    “早已大安,瞧着精神还好,只是有些见老,毕竟是将五旬的人了。”初瑜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道:“今儿在皇后宫看到福惠阿哥。若是记得不差,福惠阿哥已经七岁,却没有去上书房读书,许是因身体不好的缘故。皇后待福惠很是慈爱,怜惜有加。”
    谁都晓得皇后与已故年贵妃之间的龌龊,当年就是因后妃相争,引得雍正震怒,在年贵妃薨后,还收了皇后凤印。连皇后千林,也不许诰命进宫恭贺。
    这样看来,皇后即便不迁怒福惠,也当冷淡才是,为何却透着几分真心怜爱?
    可要说皇后真心怜惜福惠,为何会任由他荒废光阴?
    初瑜有些想不明白,曹颙却一下去想到关键处:“皇子开蒙是大事,即便皇后是六宫之主,也影响不到上书房。没有皇帝点头”谁敢将一个皇子阿哥拒之于上书房外?皇后慈爱未必,怜惜怕是真的。一个没有母族可依,又被皇上放弃的小皇子,怎不堪怜?”
    初瑜听得直咋舌:,“都是亲骨肉,何故如此?”
    曹颐道:“还有什么?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圣祖朝夺嫡太惨烈,皇上心里也畏惧了吧。不管福惠阿哥天资如何,不哈哈他机会出头,只让他平庸一生,避免皇家手足相残,也能使得新皇对这个小兄弟没有忌讳。如此安排,不仅是帝王心术,还有一副慈父心肠。”
    说到最后,曹颙不由有些动容。
    世人都说雍正寡恩薄义,却没有深思雍正对几个皇子的安排都有深意。
    弘时不自量力,联络大臣,图谋储位,这就是在下一任皇帝心里扎刺儿。加之弘时又在立下的皇子中居长,汉人礼法又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又是天家忌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