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魂断大明 >

第147章

魂断大明-第147章

小说: 魂断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声响,断断续续的听不得十分真切,萧琴好奇的回望了一眼,但见灶火下,沈雪娇背对着自己,略显单薄的双肩微微耸动,似乎在哭泣。萧琴心中一动,暗道:“难道是她在哭,她为什么哭呢!”心中好生奇怪,但见她哭泣,也不好意思再回过身坐回去,捏着玉佩轻轻的走了过去,听到脚步声,沈雪娇身子震了一下,扭过头来,灶火下,只见沈雪娇的一张粉脸上眼泪儿如同断线的珠子般一串串儿落下,正哭得伤心,这下大出萧琴意料之外,讶道:“沈姑娘,你这是为何?”
    岂料萧琴不问还好,一问之下,沈雪娇忽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跟着双手微微抓着萧琴的手臂,一把扑出了他的怀里,哭哭滴滴的只顾哭泣,却也不说话,萧琴没料到这女孩子说哭就哭,顿时慌了手脚,好一会儿才轻轻拍着她的香肩,柔声道:“沈姑娘你这是怎么了?”
    沈雪娇似乎受尽了无尽的委屈,一听这话,倒在他怀里哭得更加响亮,好一会儿才抽噎的说道:“大哥……你……是不是……不喜欢……娇儿……?”
    “啊……?”萧琴吃了一惊,心道:“这从何说起!怎么又来一个!”
    沈雪娇见他不答话,还道是自己说中了,这下哭得更加厉害,萧琴生平最见不得女孩子哭,更何况扑在自己怀里哭泣的还是一个绝『色』美女呢?当下柔声道:“好了,好了,娇儿这是说哪里话,萧大哥怎么会不喜欢娇儿了,娇儿这么善解人意,跟金庸先生《鹿鼎记》里面的双儿有得一拼,萧大哥疼爱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不喜欢呢?”
    沈雪娇听他说的诚恳,大喜,抬起头来,朦朦胧胧的烛光在她的脸上蒙了一层薄薄的云纱一般,看得萧琴心中一阵『乱』跳,暗道:“这个时代的女子怎么都他娘的这么美,老子快把持不住了!”
    沈雪娇倒是没他那么多的心思,听他语气颇为陈恳,方才收了哭声,抬起头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萧琴道:“双儿是谁?”
    萧琴讶然。
第10卷 415章:看相
    深夜,月圆如盘。
    燕王府的长廊里两人影并肩而行,冷淡的月光下,但见左侧的一人身材高大,步伐虽缓慢,但神态颇为镇定,若非他光亮的头皮上反『射』出淡淡的月光,只怕谁也看不出他竟然是一个和尚。
    “广孝兄,你说燕王能信吗?“右侧的一个同样身材高大的男子缓缓的扭过脸来,月光下他身材魁梧,脸『露』威严,身着红『色』官袍,头带大红乌纱帽, 一把乌黑的大胡子直至胸围,端的是人中龙凤,此刻他显得心事重重,虽跟着那和尚一道并行,但神态颇为不自然。这人姓袁名珙,字廷玉,浙江宁波人氏,天生异禀,幼承家学,博览群书。一次游览海外洛珈山,遇到一位叫别古崖的僧人,授以相人之术,以视人之形状气『色』,参考其所生年月以断吉凶,经过苦练终得其传,成了远近闻名的相术大师。
    “廷玉兄多虑了!“那和尚缓慢的扭过脸来,月光下那一副怎样的相貌呢?形如病虎,年有六十好几,身虽瘦弱,但在两条略微发白的眉『毛』之间,透『露』出一股霸王之气。此刻他偷瞄身旁之人一眼,见其脸上仍有几分犹豫之『色』,微微皱了皱眉头,语气颇为冷淡道:”廷玉兄可还记得二十余年前普陀对面的嵩山寺?“
    那人闻言浑身一震,一缕思绪不由飘回到了二十年之前的那个夏天……“
    那还是二十年前的事情,那一天,道衍正和好友在河南嵩山少林寺谈经论道,恰巧碰到了袁珙也在游玩。袁珙一看到道衍,就大为惊讶:“现在天下已经太平了,怎么还会有相貌如此奇异的僧人?你看这一双三角眼诡异非凡,面似一只生病的老虎,骨子里却透出一股杀气,这肯定是一位精于权谋的高人,将来一定能建立千秋伟业。”道衍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一阵窃喜。他连忙拉住袁珙的手,并引为至交。这道衍和尚姓姚,苏州府辖下长洲人,前元至正十二年便出家为僧,至今已有四十六年。虽身入佛门,却不拘泥佛门所学,先后曾拜元末著名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易经》、方术,尤其对排兵布阵、用兵伐谋感兴趣;他向遇庵大师学习内外典籍之学,对佛、儒二家进行对比研究,洪武十五年,孝慈皇后马氏去世,朱元璋在天下广寻高僧,分配给各个皇子,让高僧们在众藩王的封国里修寺诵经,为马皇后祈福。道衍受人推荐,也在应征之列。当朱元璋安排这批高僧与众藩王见面时,道衍一下就相中了被封燕王的四皇子朱棣。他见燕王朱棣相貌堂堂,气宇轩昂,最具帝王相,便自荐跟随朱棣。朱棣见道衍三角眼,体态臃肿,反倒有些不情愿要他。道衍走到朱棣面前,悄悄地对朱棣说:“贫僧若能为殿下所用,定能为您奉上白帽子。”朱棣感觉和尚话里有话,“王”带“白”帽不就是“皇”吗?于是便把他拉到内室详谈。道衍纵论古今,分析时局,鞭辟入理。朱棣听得连连称是,当即向朱元璋请求把道衍给自己。正是这般,道衍和尚极为信服袁珙的相术,这些时日他有感于燕王靖难之役决心不坚,这才找到了庆寿寺找到了他,要他帮助朱棣看看相。
    …………………………………………………………
    “廷玉兄!”
    道衍和尚的一声轻唤将袁珙从往事中拉了回来。叹了口气,袁珙方道:“今日之事,成与不成,实乃天意,若天意如此,为兄也无能为力!”
    道衍“嗯”了声,背着手继续朝燕王的府邸走了去,好一会儿才回过脸来幽幽道:“老衲观燕王龙行虎步,日角『插』天,实乃太平天子也。年四十,须过脐,即登大宝矣!眼下正是四十年纪,靖难之役实在必行,故此请廷玉兄帮忙。
    袁珙默默的念叨了一遍刚才的话语,面显忧『色』。
    道衍微微皱了皱眉头,好一会儿才道:“廷玉兄可知张信张指挥使么?”
    袁珙正兀自担心,忽听道衍如此一问,不明深意,但张信智勇双全乃洪武一时名将,岂能不识,疑『惑』的道:“张将军文武全才,乃我大明名将,为兄虽识人不多,但张将军便是所识之人当中最为出名的一个!”
    道衍“嗯”了身,微微一叹道:“那你可知昨日张将军降了燕王?“
    “啊,这……?“袁珙吃了一惊,心道:”这张信虽说是燕王旧部,实乃当今圣上的爱将,前不久圣上还让其掌管北平都指挥使司,加强防范燕王叛逆,没想到……?“饶是他聪明绝顶此刻也不知为何如此。
    道衍借着月『色』偷瞄了他一眼,见袁珙脸显『迷』茫之『色』,嘴唇微动,显然在深思,道衍会心的一笑问道:“你可知为何?”
    袁珙摇了摇头,但嘴上还是问道:“难道他也看出在不久的将来燕王会荣登大宝不成?”
    道衍惊异的望了一眼袁珙,脸上『露』出惊异之『色』,心道:“这人果然聪明绝顶,单凭这一句便隐然猜出张信降幅的原有,心中不由得又佩服了几分!“
第10卷 416章:面相2
    袁珙摇了摇头,但嘴上还是问道:“难道他也看出在不久的将来燕王会荣登大宝不成?”
    道衍惊异的望了一眼袁珙,脸上『露』出惊异之『色』,心道:“这人果然聪明绝顶,单凭这一句话便隐然猜出张信降服的原有,心中不由得又佩服了几分!“
    袁珙见道衍不答话,心中便已知晓刚才的话语击中的要害,但详情如何由不得而知,忍不住好奇道:“为兄听闻,张信张将军乃一介武将,但我听闻,这张将军虽说武将,但文武全才,但看相乃是三教九流之术,何以张将军如常肯定燕王他日能荣登大宝呢?难不成张将军也会相术不成。”
    道衍本不想说,但见袁珙满脸好奇,生怕一会儿看相之时误了大事,心道:“好,告诉也好,好让你一会儿专心面相!”当下将此事的原有娓娓道来,原来朱棣赶在朝廷削藩之前派遣自己手下长使葛诚去往京城打探消息,名为使者,实乃是密探,岂料建文帝不知从何得知葛诚乃是密探,在一番劝慰之下,葛诚背叛了朱棣,投靠了建文帝,将朱棣在北平所有的主动一一告知了朝廷,正是如此,朱棣一面装病一面派遣了使者邓庸前往南京城去奏事,不料被齐泰、黄子澄看出了问题,邓庸被二人扣留审问,这人将朱棣将要举兵的情况全部说了出来。齐泰和黄子澄二人得知如此重大的情报,自是喜不胜数,当下将这一好消息告知了建文帝,建文帝在得到了确切情报后,便立马派人北上,下令逮捕燕王官属。他密令谢贵、张昺执行此令,令长史葛诚指挥卢振作为内应。同时命令北京都指挥佥事张信捉拿朱棣,因为他素为燕王所信任,不会引起怀疑。布置已定,只待得胜献俘了。
    那张信接受了秘密敕令,迟迟不肯下手。他忧心忡忡,作为燕王的旧部,他此举无疑是不义,但若要将此等重要的消息告知给朱棣,自认为对不起朝廷,所谓忠义两难全,他一时进退两难。他的母亲见到儿子整日坐立不定,十分担心。她了解到原来是张信得到朝廷的命令要他逮捕朱棣,不禁大惊说:“不可。吾故闻燕王当有天下。王者不死,非汝所能擒也。”张信听到这番话愈加难下决心了,可是敕使却又来催促。张信便从忧转恨,觉得敕使有点『逼』人太甚,他心一横,便到燕府去见朱棣!“这便是昨日的发生的一幕。
    道衍说完,袁珙点了点头嘴上:“哦“了声,道:“如此看来,这燕王果然气势非凡,连京城足不出户的老太太都知晓燕王非凡人,老弟倒有些迫切的想见上一见!”
    道衍点了点头道:“绝不负袁兄所望!”
    袁珙点了点头,左手微抬做了一个请的姿势,道衍也不客气,一甩僧袍率先朝燕王府走了去。袁珙紧随其后。
    ………………………………… 深夜,圆月,燕王府。
    一个身材高大,面相奇伟的男子此刻正背着双手凝视着窗外, 夜风习习吹动他的衣裳,胸前的一把长须迎风飘扬,他就是朱棣,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洪武三年封为燕王,十年后到属地北平。两年后,同当时的晋王一起追伐残远部将乃尔不花,晋王胆怯不敢进军,朱棣一直打到拖都山,劝降乃尔不花。朱元璋大加赞赏,从此以后,这位年轻的藩王多次率领多路明军出征蒙古。朱元璋对他信任有加,着其掌管周面兵马,在扫『荡』北元残余势力的同时,羽翼丰满,威名大震!
    =============================================================================================
    “殿下!”一个身材高大魁伟的男子走了进来抱拳道。
    “嗯”,“大师来了吗?“朱棣没有转过身缓缓的问了句,语气颇具威严。
    “来了!“朱能跪在地上恭敬的答道。
    “嗯!“朱棣再次淡淡的嗯了声,随后缓缓的转过身来,烛光下,朱棣目光犹如闪电,朱能低着头不敢直视。低着头道:”殿下是否要准备下!“
    朱棣眯着眼神望了一眼朱能,道:“若是天命所归,不相也罢!“
    “天下英明神武,早以是天命所归!“朱能仍旧低着头道。
    朱棣沉默不语,脸上神『色』犹豫不定,良久才道:“既如此,那准备吧!“
    “是,殿下!“朱能抱拳行了一礼,站起身来离去。片刻,朱能再次走了进来,双腿跪地抱拳道:“殿下,准备好了!”
    朱棣缓缓转过身,随意坐在桌子旁的一张长椅上,冷冷道:“让他们进来吧!”
    “是!殿下!”朱能抬起双手冲着府外拍了拍,府外一阵响动,跟着走进来九个人来,烛光下,这九个人居然是统一『色』的衣服,都一副军士打扮,相貌竟然和朱棣出奇的相似。
    “嗯,果然很像!“朱棣轻轻的捻动着长须微笑道。“若非那袁珙当真如军师所言那般神奇,定能识出本王!否侧的话……?”朱棣嘴唇喃喃的道。
    “还楞着干什么,还过来参拜王爷!“
    “咚咚咚!“一阵响动,九人一字的排开,朝朱棣行起了大礼。
    朱棣“嗯“了声,道:”起来吧!“
    “谢王爷!“九人动作齐整的从地上站了起来。
    “王爷,他们来了!“朱能望着朱棣道。
    “准备吧!“朱棣说完坐在了圆桌的中央,其他九人依次而坐。
    府外,一阵脚步声响起,很快道衍带着袁珙走了进来,两人看到其他十个一模一样的人。
第10卷 417章:思念
    圆月,燕王府,十个朱棣!
    “王爷,你这是……?”道衍疑『惑』的喊了声,目光一一在十人脸上扫过。目光最后却落在了一旁的朱能的身上,显然刚才那一句话对他而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