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流邪医 >

第198章

风流邪医-第198章

小说: 风流邪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知道自己对四书五经那些东西没什么兴趣,想额外照顾一下自己。越想越有可能,叶羽觉得一定不能辜负银屏的期望,他从头到尾顺了顺,“宝儿,记好了,将军百战死,还来就南花。”
        《木兰辞》因为曾被选入课本。叶羽有幸拜读,可大梁的孩子们接触的是四书五经,这民歌不属于必修范畴,钱宝儿哪会知道?看叶羽那自信满满的样子,他觉得二哥不会错。
        “爷娘闻女来,举身赴清池。阿姊闻妹来,自挂东南枝,小弟闻姊来,琵琶声停欲语迟。”
        钱宝儿写了几句,他突然抬头看着叶羽,“二哥,你说的这姑娘是谁啊,她人品也忒差了吧?,小
        “你小子胡说什么?木兰替父从军十二载,巾烟不让须眉,你敢说她人品差?”
        钱宝儿:
        “宝儿,我突然想到一个荤段子,你要不要听听?”
        钱宝儿立即搁笔,他期待的看着叶羽,二哥又讲荤段子了,今天不白来啊。
        叶羽信誓旦旦,银屏有些不放心,不过她却不打算询私舞弊,就是想隔着号房听一听动静以确定他是信心十足的答题还是唉声叹气的抱怨。
        走到叶羽所在的号房门前。她把耳朵凑到了门上”
        “木兰打仗的时候来例假了。留了好多血,她因此而昏了过去
        “她被人踩死了?”钱宝儿紧张的问道。
        银屏躲在门外听了咋。一清二楚。她脸颊通红小拳头微微颤抖,这混蛋什么时候了还在想这些?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你别打岔,听我说”医官把木兰给救醒了,他说:“花先锋。你小弟弟被打没了”木兰还没说话,医官补充了一句,我已经给你把伤口缝起来了,哈哈,”
        钱宝儿没笑,他看着叶羽,“二哥,那木兰是不是就得嫁给那个医官做妻子?”
        叶羽怒了,你问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最少也得给面子笑一下吧!
        “人家医官有老婆,不要说一个先锋官了,就算是公主,也得老老实实的做小妾!”
        “砰!”
        叶羽感觉有人在号房的门上使劲捶了一下,接着他听到当值太监那焦灼的话语,“公主殿下息怒
        银屏怎么来了?叶羽想想刚才的话,当着和尚骂秃子,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儿?
        求票
第326章 衣带渐宽终不悔
        天做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叶羽彻底的明悟了,无意中一句话把银屏得罪的狠了,欲哭无泪,他忍不住用那只好手拍了拍自己嘴巴。
        钱宝儿抬头看着叶羽,他突然想起了什么。
        “二哥,你到底是要娶公主还是娶我三姐?”
        叶羽看着钱宝儿不说话,你难道不知道这些日子我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
        “三姐嘴上不说,可她心里挺苦的。你去突厥之后,娘就知道了三姐跟你那样”钱宝儿不好意思明言“上床。”他含糊过去。“你是不知道我娘,她虽然最疼三姐,可关乎女子名节,她绝对不会姑息
        叶羽心里跳了一跳,难道你娘又对莹儿动家法了?我怎么不知道?
        “你走后的第二天,娘不顾爹爹跟我的阻拦,强行把三姐拉进了房里。先是听到她跟娘的争辩,后来就听到三姐挨打的声音。”
        “三姐好几天都不敢坐着吃饭,三姐本来不让我告诉你。”顿了一顿,钱宝儿续道,“可你是不是真要娶公主为妻?你跟三姐都换过生辰八字,按惯例早该成亲了,可因为公主的原因一直拖到现在,不知有多少人等着看三姐的笑话呢。”
        “二哥,其实三姐就是想风风光光的嫁给你,她有时候虽然凶巴巴的。可却不是没有容人之量,”
        叶羽想不到钱宝儿竟会说出这么一番话,越听越觉得对不起董儿,越听他越觉得他像陈世美,要是大梁有包拯,他八成就得跟那狗头铡刀来一次亲密接触。
        “糟糠之妻不下堂,我什么时候说过不娶董儿?我最不得志的时候遇到了你三姐。这是共患难,我叶羽是有良心的。谁说我不打算跟她同富贵?我下了考场就跟她成亲。”
        钱宝儿拍手赞同,可他又想到了朱泰,公主可也不算外人啊。
        “二哥,那公主怎么办?她也想嫁给你啊。”
        叶羽撇了撇嘴,宝儿绝对不适合做说客,刚刚得到关于姐姐的答复。他又开始替公主着想,这立场也忒不坚定了。
        “我要是知道怎么办还会拖到现在?银屏刚才负气离开,还不知道她怎样想呢。”
        “二哥,你说公主会不会把你给甩了?。
        钱宝儿从叶羽这儿学的词活学活用的还给了他。
        “你就不能说点好的?要不是我腿伤了,我真想一脚把你踹出去。”
        钱宝儿不服气的都囔,“你四处留情还有理了?你就不兴学学我的专情?虽然去过几趟妓院,可心里就只有小艾。”
        “二哥,咱们接着往下做?。
        钱宝儿言归正传,叶羽更是无奈。他原以为这诗词默写会是唐诗宋词里的那些耳熟能详的东西,谁料大部分是四书五经里那些拗口的玩意儿?早知道还不如把银屏给的书多看几眼呢。
        “贴经就到这儿吧,咱们开始填诗写赋吧。”
        “咏春。”钱宝儿看了看考卷说道。
        “严咏春?关她什么事儿?”
        “严咏春是谁?女的?,小钱宝儿不棒的看着叶羽,难道二哥你还有外宅呢?,
        所谓咏春,就是以春为主题赋诗一首,叶羽搞明白这个,他发自内心的笑了,老子终于能一洗颓风。咸鱼大翻身了。
        叶羽自己作诗?他家祖坟上没有冒青烟,以他那两下子,胡诌一咋。顺口溜都略显费劲,他此刻想到了抄袭。可能会有人问,如此**裸的刻窃,他就不觉得脸红吗?
        如果不抄,叶羽敢肯定小他绝对会是大梁的笑话,饥不择食,脸红算什么?更可况孔子那个弟弟孔乙己不是说过么,窃书者不算偷  他不过是侵犯了某介,“子虚乌有,小的大才的版权而已。
        可这春初该怎么咏?叶羽肚子里有货。从写春到叫春应有尽有。可这些个春一股脑的往外挤,一不小心卡在了喉咙里,他张了半天嘴也没说出一个字来。
        书到用时方恨少,古人诚不欺我也。
        叶大公子毕竟不凡,他的思维是跳跃式的,由古人他想到古文,想到了古文解放运动,想到了韩愈、柳宗元,他自然而然的想起了那琅琅上口的《早春》。
        天街小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咏春多取明媚的晚春,可这首小诗却以早春咏叹,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了初春的独特景色。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的美感,可谓别出心裁。
        然而,叶大公子去无能领会此诗之妙,待钱宝儿写下,他觉得很有必要再加咏两首,要不然不能弥补贴经的“过失”啊。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写完,叶羽感觉有些弱智,这当然不是说小孟这诗不好,主要是因为他知道这诗是通过一本儿童启蒙读物        《听妈妈讲唐诗》,给老爷子看似乎有些不应景。
        “宝儿,这首不算,戈  去重写。”
        “二哥,这挺好的啊!,小钱宝儿也不是彻头彻尾的棒槌,些许的欣赏水平,他还是有的。
        “你觉得好?那就留着吧,你再听听这首。”
        “二哥终于找回状态了。”钱宝儿洗耳恭听,他是又高兴又担心,二哥真的中了状元,三姐怎么办?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钱宝儿誊在纸上。他又默默的念了两遍。
        “二哥,写得好!”
        钱宝儿高声赞叹。
        “肃静!”巡场的小吏敲了敲号门。
        钱宝儿醒悟过来,他又看了一遍,“可二哥,这好像跟春没有什么关系吧?”
        没有关系?叶羽想了想,七夕的确不是春天啊。
        “那咱们重写!”
        还写?钱宝儿膛目结舌,二哥你还真是高产啊,肚子里的好诗妙词怎么跟不要钱似得?可为什么贴经那般垃圾?没读过四书五经却出口能吟诗,难道二哥真的是天才?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三变这曲蝶恋花能流传千古。岂是浪得虚名?春愁既是相思,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形容憔悴、瘦骨伶竹也绝不后悔,字里行间透漏着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一种锲而不舍的刚毅与执着。
        作为情诗,这如何不让女人一    某些脑残的呐后除外    疯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钱宝儿不再嬉皮笑脸,他默默的念叨着这最后两句,“二哥,我一直想告诉小小艾,在我心中她比我更重要,可一直不知道该怎么说,衣带渐宽终不悔,我真的就是这样想的,真的。”
        叶羽抿了抿嘴,他总觉得“衣带渐宽终不悔”不如改成“宽衣解带终不悔。”虽然少了几分意境,可却多了几分真实,男女之间不也就那点事儿?可看到钱宝儿的表情,他觉得还是尊重原著吧。
        宝儿如此,银屏何以堪?她看了这个应该不会再生气了吧?
        “宝儿,咱们开始策论吧!”
        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叶羽相信,除了他大梁没有第二个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这么多经典的好诗。太阳落山之前交卷总能心安理得了。
        “安邦之道。”
        安邦之道?叶羽听说了策论的重心,他默然无语,题目看似简单,可真要做起幕却绝不容易,文能安邦、武能定国,遍览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又有几介。人真的做到了?
        叶羽知道,太宗皇帝想要的绝对不是泛泛之论,针贬时弊,他希望天下的学子能为大梁献计献策,
        按照儒雅理论,修身、齐家、治国方能平天下,叶大公子够格吗?修不修身先不说,几个小女人他都没搞定,这国怎么治?天下怎么平?
        叶羽的阅历高过大梁的任何一个人,他知道士族势力的土崩瓦解是历史的必然,科举大兴、寒门上位,可难道真的百利而无一害?
        太宗皇帝对科举太过重视,叶羽觉得很有必要给他提个醒。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大梁才能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
        “二哥,你想怎么安邦定国?”
        “山近月远觉月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当见山高月更阔。”
        这虽然像是打油诗;叶羽也绝对做不出来,该诗的作者可是一个光耀千古的奇人。叶羽曾经的导师最为推崇的大哲学家,“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
        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奥妙无穷,山跟月哪个更大?王阳明十二岁那年就给出了这么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叶羽此时的抄袭不是显摆,他是想告诉太宗皇帝,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东西。
        “选拔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接着冈才的打油诗,叶羽如是说道”
第327章 重在参与
        ”隋首创科举制,公开向社会吸纳人才六泣对干帝王川乍言。无疑是一件温和的可以接受的文治工具。文人士大夫反对暴力,通过考试谋取功名,这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
        钱宝儿运笔如飞,可他时不时的抬头看看叶羽,写文章能用这种白话?真不知道二哥是怎么想的
        叶羽知道钱宝儿的意思,可他依旧我行我素        没办法啊,这耍是加上什么之乎者也之类的东西,指不定变成什么玩意儿呢。
        “科举能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高门大阀的势力膨胀;大批出身门第不高的庶族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参与了政治,统治基础的扩张必然加速士族势力的土崩瓦解;它把人才选拔与官吏任命的权力集中到帝王手中。这加强了皇权,稳定了政局
        “上帝是,哦,这话别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