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野人到帝王 >

第194章

从野人到帝王-第194章

小说: 从野人到帝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法带走,无奈之下,切都只好带领三千骑兵突围出去,在外围对罗马人进行骚扰,而留下一千多人,其中大部是伤员,坚守营寨。
        但是,尽管龙族有先进的热火器,外围又有切都骑兵的不停骚扰打击,但是,罗马人对营寨的攻击势头还是不减,守寨士兵连伤员都上阵,虽然给了对方以巨大杀伤,但是,自己也不断遭到损耗,最后,因为兵力不足而被对方攻破营寨,除了三四百人在切都骑兵接应下突围成功外,剩下几百人包括重伤员,全部与敌人血战到底,最后,引爆火药与敌人同归于尽!
十二,游击,咕咕奴,失利
        十二,游击,咕咕奴,失利
        十二,游击,咕咕奴
        听到此消息。我须发怒张,目呲俱裂,营寨被攻破,损失巨大,尤其是大量伤员的牺牲,可以说是龙族有史以来最最沉重的打击,不过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现在,切都虽然手下还有三千三四百战士,战马将近五千匹,但是,因为高强度作战,弹药已经消耗殆尽,没有了弹药的热火器,只不过是累赘而已……
        而此时的步兵,离切都骑兵尚有一两个月的路程,而且步兵的给养也是有限,如果给了骑兵,就不能保证自己的战斗力。天寒地冻,粮草弹药缺乏,已经濒临绝境……
        见此情况。我当机立断,下令改变战术。
        切都迅速将骑兵集结起来,甩开正寻找决战机会的优势的罗马步兵,直插西欧沿海!
        根据远洋船队传来的电报,龙族的补给船队,已经满载大批物资,到达了西欧一带沿海,按照描述,应该是在法国沿海一带。
        我立即下令船队沿海岸迅速北上,而切都骑兵一路南下,寻找双方碰头的机会。
        骑兵一甩开步兵,机动性就体现出来了,很快渡过易北河,穿过德国南部,避开地势低洼的荷兰地区,话说现在的荷兰没开始填海,面积要小很多,过莱茵河,然后直插比利时,沿途少量罗马军队阻拦都轻易被冲破,由于没有先进通讯工具,罗马人根本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
        天可怜见,就在切都骑兵耗尽所有粮草,饥寒交迫之计,我们终于在法国北部沿海遇到了补给船队,真是雪中送炭啊。
        得到补给的切都骑兵立刻如虎添翼。
        算上一部分水兵,切都的队伍勉强超过了四千人。化整为零,以一个个百人中队,大肆出击,袭击罗马军队的驻地与居民聚居地。
        骑兵是不适于打攻坚战阵地战的,但是,用来偷袭奇袭,那是再恰当不过。
        现在的北法平原上,已经是冰天雪地,一般的罗马军队都已经放弃了巡逻,龟缩在军营内,而得到了大量补给的切都骑兵,则正好有了用武之地。
        有了石油,火攻的威力就显现出来。
        躲在营寨中的罗马士兵被大火赶了出来,然后在空旷的平原上被一个个射杀,除了留下少数羸弱的罗马人充当翻译外,基本上是赶尽杀绝。
        甚至,切都骑兵的一个百人队就敢进攻有千人驻扎的罗马军营,最后还能歼敌一半,焚烧所有房屋后扬长而去!在寒冷的冬天,失去了避寒的房屋与粮草,其后果……
        这个冬天。是北法平原上罗马军人的噩梦季节。
        ………………………………………………………………………………
        大雪下个不停,遮盖了骑兵冲锋的蹄印,又遮盖一具具无家可归的饿殍,罗马在高卢地区,也就是法国的主要地区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与严重削弱。
        要说骑兵的机动性,步兵就算是十倍优势也很难取胜。
        当然,罗马人也不是没有骑兵,但是他们的骑兵骑的都是光背马,战斗力极为低下,只能作为侦查与传递情报之用,连弓箭都很难使用,曾经有一支五百人的罗马骑兵队伍追击我们的一个骑兵中队,但是最后,硬生生被我们那支不到一百人的骑兵中队射杀大半,最后只得掉头逃走。
        此时,我们的两支步兵主力已经会合,不过龙历十一月的苏俄大地,特别的寒冷,这让我们南方人不少的龙族大军特别不适应,好在早已经有了准备,挖了不少地窝子,这里都是温带原始森林,燃料还是不成问题的,所以这个冬天,龙族人就只有做地老鼠了。
        至于木牛所率的骑兵队伍,没有遇到强力的抵抗,却被沿途部族的骚扰拖住了脚步,匈奴人很狡猾。打不过又逃,木牛却要一路扫荡过来,所以追不上他们,不过,这一带已经接近地中海,所以,冬天的气温并不寒冷,食物衣物都不成问题,加上没有打过大仗,弹药还算充裕,而原先的罗马外行省的军力,又都抽调去对付切都骑兵,这边防务空虚,木牛只求赶路,也不去攻打守卫森严的罗马城市,所以也不用为他们担心。
        至于另外两支骑兵,进军北欧的那支,一路没有遇到什么强劲的抵抗,北欧本来就地广人稀,又遇到比较寒冷的天气,所以草草转了一圈就往回撤,结果遇到寒潮,幸好早已经接到我的指示。就地建筑冰屋,好在北欧也是森林为主,所以现在这些牛骑兵烤烤火啃啃熏肉,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而往南的那支骑兵,却遇到了另一个强大的敌人。
        大流士,波斯帝国的第三代君主,出身于阿契美尼德王族的旁支,他统治时期,对内镇压各地叛乱,对外大肆扩张,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庞大帝国。波斯军队装备十分精良,首创步兵与骑兵交替作战战术,在当时可谓是所向无敌,切都分出去的这支骑兵部队,主要担任的还是侦查任务,只有两千多人,而且一路因为山地崎岖,还有百分之十几的减员,而他们所遇到的波斯军队,前后有三支,一支比一支更加强大。
        开始时,他们依靠龙族军队惯有的勇猛与战术,以及强大的热兵器,奋勇搏杀,挫败了两支前来阻挡龙族军队进军的波斯军队,但是,当数量超过万人的第三支波斯军队出现时,他们失去了前进的勇气,此时,龙族骑兵已经只剩一千余人,而且非常疲惫,给养弹药所剩也不是太多,可谓是强弩之末,面对同样有着快速机动骑兵的波斯军队,优势转化为劣势,失去了进攻的势头,被迫开始撤退,并在波斯军队不懈的追击中再度遭受重创。
        ……………………………………………………………………
        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支波斯军队使用了一种他们从来未见过的战兽——战象,战象不但可以载人,而且本身可以参战,等于一辆生物坦克,战斗力惊人,同时,还能让战马受惊,龙族战士很不适应这种战斗,所以溃败。死伤无数,连首领也战死了。确实,面对战象这种庞然大物的战争机器,当年拥有强大兵力,纵横亚欧非三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也一度失利,这一千余龙族残余部队自然更加不可能抗击。
        不过,龙族的战士不会这么轻易承认失败,在这支队伍的首领战死后,一名名叫咕咕奴的战士成为了新的指挥,咕咕奴是甘肃境内一个小部族的族人,该部族因为抵抗龙族侵略被灭掉后,咕咕奴成为了奴隶兵,并因为屡次作战勇猛而渐渐提升,不但得到了自由人也就是龙族正式族人资格,而且还升为了骑兵中队长。
        而此次战略撤退过程中,龙族骑兵的建制被打乱了,一些指挥官或者走失,或者战死,咕咕奴就很幸运的成为了他所在这支五六百人龙族残部的中坚。
        咕咕奴一直对此次撤退过程中龙族指挥官的战术有着不同看法,他认为对方太过于保守,看到对手太过强大就放弃反攻,只想保存有生力量,消极撤退,而要战胜后方的这支敌人,就必须不怕牺牲,给以猛烈而有震撼力度的打击,不然的话,等退到新疆境内,龙族留在那里的力量根本无法阻挡这些敌人,那样的话,龙族大军的后路就会被切断,然而,当时咕咕奴人微言轻,龙族军队负责人被战象吓坏,坚持要退到新疆境内,然后汇合当地的龙族力量发起反击,咕咕奴也只能服从命令,而龙族骑兵的电报装置也在撤退中被毁,无法与我取得联系。
        最后,龙族骑兵队伍遭到波斯兵马再一次冲击,结果,指挥官战死,队伍被冲散,咕咕奴这才掌控了这支部队的大权,然后定下计策,在山势狭窄处埋下炸药,切断了波斯追兵,然后趁混乱全歼了波斯军前锋一千多人,接着又化整为零,直接插入波斯军后方,切断其后路,战象虽然战斗力强大,机动性却远不如骑兵,结果波斯军大乱,四处败逃,我军乘胜追击,将波斯军赶回了原来的地盘,不过因为伤亡过大,人马疲惫,也被迫撤兵回到新疆地区。
        ……………………………………………………………………
        此时,我们的另一支部队,也就是智慧与浪里白条率领的远洋海军,在进攻土耳其过程中也遭到了惨败。
        智慧与浪里白条率领的远洋海军,从龙历三年冬天出发,南下印度洋,途径台湾海南岛都未作停留,一直到了菲律宾以及南洋群岛,才开始派一部分战士与族人,登岛建立龙族的势力。
        此次出征,共有两千龙族战士与五千族人,龙族人将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生根开花,这样一路下来,从南洋各群岛到印度洋,在孟加拉湾登陆后没有停留,而是留下一个补给营地后一直往南,途径阿拉伯半岛,因为此地大多数地区是沙漠,所以只派了少量族人,在此建立了一个信鸽通讯点(当时电报尚未发明)。
        接下来,智慧与浪里白条分出一部分船只,登陆东非与红海沿岸国家,主力继续前进,沿非洲东海岸一路南下,绕过好望角,转而沿非洲西海岸北上,沿途按照我的指示,只派少数人登陆,笼络当地势力,建立落脚点,搜集人口,主力全部随行。
        饶是这样,等舰队到达地中海的时候,也只剩一千龙族战士与几百原族人了,不过,却带上了五千多各地土人,既有主动归顺的,也有一些是被智慧忽悠来的,在人数上,倒是与出发时相差不大。
        …………………………………………………………………………
        罗马人在共和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版图扩张到亚欧非三个大陆,在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突尼斯,埃及以及本土意大利、西西里岛等地都有强大的军队,而且纪律严明,战斗力很强,现在总兵力不过万,大多又是战斗力很差的土著人,军心不稳定的智慧远征军自然不敢登陆,在地中海沿岸转悠了一圈后,智慧下决心强攻相对防守较薄弱的土耳其小亚细亚半岛。
        智慧选择这里作为突破口的另一个原因,当然是为了接应另外两路龙族大军,一路是从西欧南下的,另一路则是从阿富汗,伊朗以及里海之间插过来的,这两路人马只要能汇合一支,智慧与浪里白条他们的实力就将大增,只是他们不知道,进攻伊朗的那一支已经溃败了。
        这个时候,土耳其欧洲部分以及亚洲一小部分已经在罗马人的控制之下,伊斯坦布尔还没有被称作新罗马或者第二罗马,显然,君士坦丁大帝尚未到来,而罗马也尚未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博斯普鲁斯海峡与达达尼尔海峡将欧亚大陆分割开来,原来智慧与浪里白条是打算通过海峡前往黑海的,那里可以直接与占领伏尔加河流域的龙族大军会师,然而,在伊斯坦布尔,当然,此时还被称为拜占庭的这个地方,龙族远征队遭到了罗马海陆军的阻击。
        罗马人的战船很大,巨型战船甚至超过了千吨,而且装备了弩炮,数量也远超龙族远征军,不过,现在龙族的海军已经装备了蒸汽机,机动性远胜还是划桨的罗马海军,而且装载了虽然射程不远,但是威力更大的火炮,因此,开始的时候,龙族海军还是冲破罗马海军的重重阻截,深入了地中海。
        但是,在狭窄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龙族战船却遇上了密集的罗马战船,初战结果,虽然龙族略占上风,但是狭窄的地形对龙族舰队明显不利,如果纠缠下去,势必被追击而来的罗马舰队堵在海峡里,腹背受敌,明显不利,要是近战,就算装备了一部分装甲,龙族战船也明显经不起数量众多的敌船冲击,而且敌我双方船只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对方还可以利用“乌鸦吊桥”进行登船战,人数明显占优的罗马人显然是目前的龙族海军难以匹敌的,所以,被迫撤出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至此,前往黑海与龙族主力会师的企图基本落空。
        不过,智慧与浪里白条都是龙族的元老,身经百战,也有无数次以弱胜强的亲身经历,因此,并不把这点挫折放在眼里,至少到目前为止,都是敌人吃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