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纪元1912 >

第266章

新纪元1912-第266章

小说: 新纪元191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战受阻,虽然使中国加入国际社会的大战略一时受挫,但梁士诒的参战之心心并未因此消沉。而在“胶澳事变”爆发后,在梁士诒看来,想救中国除去战场上顽强抵抗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尽管通过主动宣战,使得日本不能假“中国是暗中同盟国”的理由,坐实进攻中国的借口,但在梁士诒看来中国绝不能停留在那种“宣战不战”的局面,而应该主动加入这场战争,成为这场欧战的真正参战国,如此以来,除去“十二条参战理由外”,在他的心里还思考着另一点,利用“战时之鲜血缔结之同盟,为中国谋他日之未来”,因此他参与一战的决心更为坚定、迫切。因为他知道,倘不如此,中国甚至可能会在未来沦为日本的附属国,此次冲突或许能阻止日本『阴』谋得逞,但那也只是暂时的,遭受重创的日本势必会在将来加以报复。
    对中国而言,派兵欧洲,一可以争取时间,二可借欧洲战场训练军队,借欧洲之手武装军队,从而确保他日,面临日本再次入侵,国有将可用,将有兵可使,兵有械可『操』,而战时同盟的关系,可以帮助中国同协约国加强联系,以实现中国参与国际社会及成为平等一员的外『交』大战略,进而在他日中日发生冲突时,英、法等国会在心理上倾向于中国。
    所以推动全面参战,在梁士诒看来,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可现在,面对法国公使提出的整顿中国兵工业,这原本应是三条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条件,他却出人意料的沉默了下来,他清楚的知道,对方要什么,法国人要的是军队!要的是中国向法国派出军队。
    但……在梁士诒陷入思索的时候,康德公使终于提到了正题上。
    “我们认为,作为协约国一员的中国,所展现的力量,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为协约国提供军需,中国完全有能力在国际的舞台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
第311章 袁世凯的心机
    第311章袁世凯的心机求月**
    北京,中南海大总统IAZAILOU宽敞的居仁堂内因为采光的关系显得光线有些暗淡袁世凯正在同两位心腹商谈着的媾和事宜,再过几日,日本特使就会到达京城,两国将会就胶澳冲突作最后协商
    突然,居仁堂的『门』轻轻被推开,刚刚离开这里出去接待法俄两国公使的总统府秘长梁士诒,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袁世凯
    “大总统,法兰西驻华公使康德、俄罗斯驻华公使库朋斯齐与我商谈我国参战问题,听他们的口气似乎『挺』急切”
    梁士诒把声音压得很低
    “参战问题……?”
    他的话却让袁世凯一怔,怔神片刻后,袁世凯却又点点头说道
    “也难怪,此是预料之中的事”
    意料之中,在袁世凯看来,早晚有一天,英法这样的列强会有求于中国,毕竟德国并不是好相与的对手,从驻法公使馆发来的报告来看,法国人现在损失很大,虽说并不怀疑协约国最后会获得胜利,但协约国想要获得胜利,必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大总统英明”
    梁士诒态度很是虔诚
    “依你之见,我等该如何回应?”
    袁世凯反问道
    这是袁世凯的习惯,每当碰到重大问题时,他首先听听身边高参意见,而不是急于表明态度,尽管在内心里他的主意早已经定,但他还是会摆出一副兼听的样子
    然而,作为政治家和近臣的梁士诒,头脑很清楚,尽管他对战局走势看得明白,但是,在大总统没有最后定夺之前,必须把应当说的话讲出来他目视大总统,清了清嗓『门』之后侃侃而谈:
    “眼下欧洲时局出现三条战线:西线,从北海延伸到瑞士边境,由英、法、比利时三**队对德作战;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由俄军对德、奥作战;另外,有巴尔干战线,由塞尔维亚军对奥军作战就战争态势而言,表面看,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孰劣孰优?很难分晓,但依我之见德国必败”
    说到此,他打住话语,看了大总统一眼,他看到大总统却是一副深思模样
    “战争复杂,变化莫测未来战局一时半会儿说不清还是慎重为好啊”
    之所以会这么说,原因很简单,在派兵参战问题上,袁世凯有自己的顾虑,一方面他希望派兵,可借此提升国际地位,同时还可收兵权,甚至可以借此消除异已,而在另一方面,他却又担心派兵参战,会造成全国不稳,可谓是顾虑重重
    “开战之初,大总统即有出兵之意,因日本人从中作梗而放弃日本人就是怕战后我们收回其在山东的特权,不现在这个已经不再是什么问题,“胶澳事变”后,日本显然已无力再行以干涉英国人对我们派兵之所以不热心,亦是怕战后其在华特权保不住战争打到现在,双方兵源不足,眼下最难受的是法兰西,因此,我们应利用这一机遇,顺势将我们的人派出去,只要我们的人到了欧洲,到了法国,就能利用法国人的贷款整顿兵工厂,利用法国人的钱,去建立一只强军……”
    梁士诒见大总统半闭眼睛,似睡非睡,便打住了话题心想,大总统眼下没有心思想太多关于派兵之事,他现在最关心是先是何时能结束“胶澳事变”,再就是如何阻止李致远的做大,过去革命党是大总统的心头之刺,可经“胶澳事变”后,革命党可谓是名声尽落,但李致远的做大,却又成了大总统的心头之患,他不能不去考虑江苏的威胁
    即使明知道大总统的心思,但始终保持着头脑清醒的梁士诒,却清楚的知道,越是这样他越需要保持坚定的态度,从而才能推动中国向法国派兵,军队走出国『门』,利用法国人的钱去建立一只强军
    “大总统,事不宜迟啊,派兵参战可以说是我民国跃身为强国的最佳机遇,不仅可练强兵,且可展期偿还庚款,又可获得巨额贷款,并以订单偿还贷款,还请大总统尽快做出决断”
    又是一声督促从梁士诒的口中吐出,在梁士诒和很多人看来,欧战的爆发,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可促使列强长期以来在中国营建的均势机制濒临瓦解,从而为中国寻求国际化平等待遇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旧的世界秩序虽已崩溃,的国际体系尚未建立,此正可为中国进而参与创建秩序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
    从消极意义讲,由于『交』战列强在中国各有势力范围的存在,随战争的发展,迟早会因此把中国卷入欧战漩涡这时,近兴起的日本视欧战的爆发为其进一步侵略中国提供了千载难逢之机,日本正可利用列强在欧洲互相厮杀、无暇他顾之际,将中国沦为其后院当时之中国固然积贫积弱,但矢志变革、立意维是自甲午战争以来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潜流这种一发不可挡的洪流冲垮了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体系,并在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锐意进取、奋发图强、充满世界眼光及前瞻意识的一代人,取代汲汲于“圣贤之”的举人、进士,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而社会『精』英无不立志要一扫中国落后、贫弱之形势,推动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欧战爆发,导致近代中国首次有计划、有策略、有准备的主动参与国际事务之举,这才会有主动寻求加入世界大战之举,而其心却是一意『欲』乘机收回山东,进而收复自鸦片战争以来不断丧失的国家主权
    而力图乘机成为东亚霸主的日本,曾竭力阻挠中国的参战计划及复兴图谋日本的反对和因胶澳导致的“胶澳事变”,是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的了这些社会『精』英,也正因如此,主导中国外『交』的一代政治家思考的谋略来思考着中国的外『交』,并帮助中国同协约国加强联系,以实现中国参与国际社会及成为平等一员的外『交』大战略向协约国派出军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催生出来的锦囊妙计
    而首先提出这一谋略的人就是梁士诒,因为断言德国寡不敌众,决不能久胜,中国因此可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此举一可收复山东,二可帮助中国加入战后和会,分享国际论坛,参与国际格局的建设概言之,参战有利中国长远发展及大战略
    正是基于以上判断,梁士诒和他的得力助手叶公绰首先向英兜售派兵计划早在两个月前,战争刚一爆发,梁士诒即同英国方面接触,提议中国向欧洲派出三十万军队,这些军队由英**官指挥,驰援欧洲战场令梁士诒失望的是,英国对其中国派兵计划并不热心尤其是在日本人反对,和中国有可能借助战时贡献收回国家权益,英国因此拒绝了梁氏提议
    然而,英国的冷遇并未使梁士诒放弃他的计划,尤其是在“胶澳事变”爆发后,面对空前危机,他便在第一时间将派兵计划略作修改,转而同法国接洽,在中国绕开英国作出对德宣战的决定之后,法国也开始考虑着这个“盟友”可以为法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相比于英国首先从东方利益去考虑问题,法国多是从法兰西的根本利益,也就是法国本土去考虑利益,但法国却对队的战斗力有所怀疑,法国陆军高层担心的是,如果队在战场上崩溃,甚至可能造成一条防线整体陷入崩溃,而这是法国所不能接受的,因此才会被耽搁下来
    而随着“胶澳事变”的战事进展,在看到江苏陆军在战场上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后,法国人立即心动了,法国陆军高层在通过观察、商讨之后,便决定接受梁氏提议,随后电令公使馆同中国商讨派兵事宜
    而让法国人失望的是,在派兵问题上,中国并没有达成一致,甚至就是陆军部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派兵计划,可以说这是梁士诒『私』下做出的决定,于是这才有了康德找梁士诒协商的前提,而经过近三个月的等待之后,尽管派兵参战之心不改,但梁士诒却知道的这件事『操』作起来,远比他想象的为困难,甚至在派兵计划只不过是由他提议的时候,就碰到了许多麻烦,有一些将军甚至找到总统府,说他梁燕孙误国
    而此时梁士诒给大总统说了半天,说此举事关中国之前途和命运,但在思索片刻后,袁世凯却依然不软不硬地半否半赞的说道:
    “士诒,您分析得很透彻但我们的情况你是了解的,这军队啊,哎,若是军队有那么简单,我又岂需要重练军”
    就是重练军,袁世凯的心里都犯着嘀咕,一是怕引起“误会”,伤了大家伙的“心”二是担心这军又似老军似的为各师师长所掌
    可北洋老军在这场冲突中的表现,却使得他不得去重编练军,幸好,“胶澳事变”给了他足够的理由和借口去编练这支军,也幸好,段合『肥』,尤其是徐树铮想吞并第一军的心思,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至于军,在他们看来,只要和日本人打仗动的不是他们的军队就行,这军反正都是派到战场上当炮灰的
    “大总统,正因如此,才需派出征欧之军,如此,才能使各人还军归国,利用异国之征,把指挥权收于中央,打出一支堂堂**,眼下法国态势窘迫,催得又急,正是我们争取主动而不受制于人的机会不管战局如何,对中国而言,都是利甚弊微”
    梁士诒把自己的想法全盘端出
    “而且出兵欧战又可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在战地所需的物资和人力全部自从国内调拨,因此未来我国国对欧出口必将迅猛增长如果把军人和劳务者的报酬合计起来,我国可获得了巨额外汇支持,这笔钱即可缓解我国财政窘迫之境,又可用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增加国家税收,可以说,派兵参战于我国实是利多而弊少”
    “这个点子不错”
    袁世凯点头称是,对此,他倒是不怀疑,事实上,早在欧战刚一爆发,他就被莫理循的十二条参战理由所说服,但是那只是参战,而现在却是派后人,不过他却知道梁士诒谋事甚远,所言自是不虚
    梁士诒一听,赶紧抓住时机问:
    “眼下如何回复法国公使馆?”
    回复法国公使馆
    这倒是让袁世凯一哑,如何回复呢?自己并没有同意派兵参战啊至少现在还不行,那怕就是派兵参战有一万个好,可只要一条就足以抵消这一万条好来——军队
    若是军中诸将都反对的派兵,现在答应了法国人,反倒落了下招,何况,在袁世凯看来,那些个眼中只有“实力”的“心腹爱将”和各省将军,怕没有一个不反对,如果只把编练的军派出去,他可是舍不得
    “难啊……”
    “是难,可大总统,再难,有些事情也是要办的”
    梁士诒据理力争的说道
    “而且很多时候,就是因为难,所以才要去办不办,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大总统”
    梁士诒的驳斥反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