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纪元1912 >

第112章

新纪元1912-第112章

小说: 新纪元191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适,绝对合适,这站军姿,就如是一根根标桩,连接起来是一道道流动的长城。良好的军姿甚至可能形成一种威慑,同时民众看到他们,也会生出安全感,而最为重要的是,在这种枯燥的训练中……”
    在李子诚解释着这一切的必要性时,韩武添只是笑着,作为陇海铁路武警总队的总队长,他知道对于陇海铁路而言,有时候威慑比战斗更为重要,良好的军姿的确起到威慑作用,而且可以培养士兵的纪律养成,以及团队的重要性。
    所以,对此他并不反对,尽管董事长的那一套军礼、军姿、正步走,与他在军校时接触的完全不同,不过整体效果的确不错,看起来更威武。
    “可……”
    肖潇正欲反驳时,却看着董事长的视线已经转移到了山,那里第三大队的新兵,正在进行每天例行的环岛越野拉练,连岛虽然不大,可是这一圈山地拉练跑下去,却足足过五六十里地。在武警总队的新兵训练之中,体能训练贯穿于整个训练之中,就像那些跑步的新兵,他们的背包之装满着重达5o斤的石子,不过最要命的却是背负沉重的背包不停的跑。
    “跟,别……别掉队,谁他娘掉……掉队,老子……”
    朝着山跑去时,跑在队伍中间,累的浑身汗如雨下的潘泽岗,这会早已经把身的军装脱了下来,至于军装里衬的短袖衬衫,早从腰带间抽了出来。
    “对……非、非……抽他的筋、扒他的皮……”
    旁边的一个同样气喘吁吁浑身大汗的新兵,跟在旁边大声附和着。
    “兄弟们,就一圈啊,跑完这一圈,能休息一个钟头……”
    “咬咬牙,就能撑过去了,咬咬牙、咬咬牙……”
    嘴边念叼着,秦朗只觉得双腿越来越重,而身后背包更有千斤之重,压的他几乎是在爬坡,而不是坡。
    “长……长官,咱……真不行了,咱……咱歇会……就,就喝口茶”
    一个刚刚升坡的新兵一下便睡倒在平地,大声的喊到,跑步这他娘的太累了,这会他只想睡在这好好歇一口气。
    “你他娘的……给我起来跑……呼……是个爷们就给我站起来,咱爷们可以流血,可以死,就他娘不能说不行了,男人不能说不行,给我爬起来,挺起来……”
    同样累的快虚脱的潘泽岗一只手硬拖着这个睡倒下去的人,一边大声嚷到,见他还像个死猪似的不愿意起来,另一只手却拿着吊在脖颈间的武装带,甩手便抽了去。
    “啪……啪”
    被抽打的人虽说吃着痛,但却并没有站起来,双眼却满是怒意的看着抽他的潘泽岗。
    “咱不跑了,他娘的,俺、俺是来当警察的,不……”
    “啪……”
    又是一皮带,接着潘泽岗指着山坡。
    “滚!有多远滚多远……”
    “排长,您消消气,狗子那狗货,就这脾气,那天跑步他……”
    就在山坡的怒冲冠的潘泽岗怒吼着的时候,在对面的山,一间草位于树的树屋的窗户后面,一名三十来岁的男人正在用望远镜观察着都督府,眼前的这一幕,未引他的任何情绪。
    他是赵权,和韩武添一样,都出自振武学堂,只不过,和其它人不同,他曾参加过起义,但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第八师。
    “第三大队,嗯,345号!”
    从望远镜中看到躺在地的那人衣袖白布的编号后,他便在纸纪录下他的号码,每天的环岛拉练事实是一种淘汰,目的在于淘汰那些意志薄弱的新兵,连岛的山地地形,最适合考验人的意志,至少董事长曾这么说过。
    “你们听说过马拉松比赛吗?”
    拿起望远镜,看着山坡那些奔跑着的新兵,李子诚默默的反问一句。
    “任何一个马拉松选手,都有特别坚强的意志,因为对于全程公里的马拉松比赛而言,坚持与意志是赢得比赛,甚至跑完这场比赛的根本所在,人居于要的和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强有力的意志,而现在的环岛越野拉练也是磨砺这些人的意志,在心理、意志、身体去磨练他们,改造他们……”
    从望远镜看到在跑步的队伍中,不乏有人替其它人背包或是几个跑的快的拼命在后面推着跑的慢的人,李子诚会心的一笑,这就是自己想要的效果之一,团体的精神,每一个大队之中,每一个排都是一个竞争团体,而他们的奖品很简单,无非就是一顿更丰盛的餐点。
    “在追逐这一顿属于胜利者的丰盛晚餐的过程之中,他们无意中形成了对集体的认同,产生了集体意识,进而产生了集体荣誉。”
    转身看着似在沉思中的众人,和这些强调“棍棒训练”的振武学堂出来的军官不同,自认为非常了解人的本性的李子诚,更相信激,通过适当的激,激出别人的情感和认同感。
    “在他人羡慕的眼神中享受着红烧肉、烧鸡,很简单、很有效,对于军队,棍子有必要,纪律更是有必要,但是团体的荣誉,却是最为重要的,我们要给他们灌输的就是团体的荣誉,一但他们认同了这个团体,那么,在未来,我们就是战无不胜的!”
第156章 根基
    第156章根基(第二更!求月票!)
    战无不胜的
    在吐出这四字时,那边已经有三五成群的士兵跑到了沙滩上,不过他们并没有随意的倒沙滩上,而是在训练场上依着队次,排成队之后方才落坐。
    眼前的这一幕,只令李子诚满意的点点头,以小观大,至少现在自己的军事保证的纪律还是不错的。
    如果他们来一到这就随意的躺坐在地上,那自己会非常不满意。累,是借口,纪律必须在渗到骨子里。那怕再累,也要在完成任务才能给趴下,就像现在一样,他们需要先列队,才能原地休息。
    “军队的战斗力,第一是纪律,第二依然还是纪律,第三仍然是纪律,总之,纪律严明的军队赢得战争,纪律涣散的部队输掉战争”
    后世中国的男人在男孩时代有几个不爱好军事,作为一个伪军迷,在李子诚看来,对于一支军队而言,纪律是保障胜利的根本前提。
    “董事长,如您所言,军纪是根本”
    难得的,这是第一次,周围的那些军官对董事长的话没有任何异议,他们中的很多都有在日军服役的经验,在日军基层部队服役的经验告诉他们,纪律高于一切。
    慢慢的进行环岛拉练的第三大队的官兵到齐了,累的几近虚脱的官兵们主动的排成队,然后背靠背的休息着,沉重的背包被他们放置在脚边。
    休息了十几分钟后,孟献辉看了一下怀表,然后站起身。
    “全体起立……”
    随着一声高昂的扯吼声,第三大队的近千名官兵立即站起身,以头排为基准排成方队。
    “不错,很好”
    见董事长再次称赞一句,韩武添面上却未流露出任何神色,他清楚的知道,为了达到现在的效果,大家伙付出了什么,背后的汗水、罚戒,都是董事长未曾看到的。
    在部队立正集合之后,李子诚朝着这第三大队走了过去,站在队伍前方,李子诚笑看着自己的士兵们。
    他们是我的士兵
    “你们是什么人”
    话一出口,李子诚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问这个问题,或许只是心血来潮吧。
    “陇海铁路武装警察部队”
    “什么是陇海铁路武装警察部队的信条”
    又一个问题提出之后,第三大队的所有人都是一愣,士兵们看着军官,军官们又把视线投给孟献辉,而他又把视线投给总队长和参谋长。
    “没人能给我一个答案吗?”
    略带一丝失望之余,李子诚旋即明白自己面对的不是一群耍嘴皮子的人,或者说以耍嘴皮子为半个职业的人。
    “责任、荣誉、服务、国家”
    四个词、八个字从李子诚的口中吐出,看着这些似乎不明所以的士兵,李子诚的神情变得凝重,这八个字,他们或许现在可以不理解,但是将来,他们一定会理解。
    “责任、荣誉、服务、国家这四个神圣的名词庄严地提醒你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它们将使你们精神振奋,在你们似乎丧失勇气时鼓起勇气,似乎没有理由相信时重建信念,几乎绝望时产生希望。
    责任,世间没有任何词语比这两字更为沉重,责任二字重于千钧,作为男人,我们对家庭承担责任,作为军人,我们对民众和国家承担责任,而作为陇海铁路武装警察,我们的责任又是什么呢?”
    话至此,李子诚的话声一顿,给眼前的这些人一个回答的时间,而那些官兵像是恍然大悟一般,立即齐声吼道。
    “保卫陇海铁路”
    这是他们成为武装警察部队的一员后,被一直灌输的一个理念,保卫陇海铁路。
    摇着头,李子诚仍然有些不太满意。
    “不,作为陇海铁路武装警察部队的一员,你们的责任是保卫陇海铁路沿线附属地的生活方式,保卫这里的民众在这里得享奋斗成功的权力、得享幸福的权力这才是你们的责任”
    生活方式
    这是在宋教仁遇刺之后,为了确保陇海铁路沿线的未来,李子诚在心下构成的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就像是后世美国人说的“保卫自由”、“悍卫民主”一样。
    “你们的责任就是悍卫,这里每一位民众得享自由、奋斗、成功的生活同样,也是在悍卫你和你的家人在这里的幸福安康,不被人欺凌的生活”
    看着台下的这些似乎陷入思索中的士兵,李子诚的心下一乐,最简单的教育就是把责任和他们个体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荣誉,有一种说法,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企求成就的东西。军人重视荣誉重于生命。对荣誉的崇尚让军人更加明确自己肩头的责任。失去崇尚荣誉的精神支撑,就不会有那些视死如归的眼神,不会有舍生取义的身影,不会有拼尽最后一刀椽的豪情……荣誉源自忠诚,忠诚通向荣誉之路,只有崇尚荣誉的军队,才能成为战无不胜的军队;只有崇尚荣誉的军人,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军人。只有崇尚荣誉的军人,才能够保卫他背的一切,他的家人、他的生活、他的团体……正因如此,对于武装警察部队而言,服务于民才是他真正的根本”
    在解释着前三个词之后,李子诚看着那些似思索、似迷茫的士兵们,望着那些陷入思索中的军官,李子诚吐出了最后一个词。
    “国家”
    轻吐出这两个字,李子诚的声音变得有些沉重,无论何时,对于中国人来说,国家这两个字,自近代以来,就是一个沉重到不能再沉重的名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国捐躯,虽死犹荣”,这一词词,一句句,道的便是国家,什么是国家,国家便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国家便是你我的生长之地,国家,便是我们最后的依靠。……个人无私地服务于国家,但这种服务的前提是因我们打心眼里相信,国家肯定反过来为个人提供庇护,让人获得真正的尊严……”
    看着在那表演讲的董事长,尤其是在听到这一句话时,韩添仁整个人只觉得心灵一颤,这言语之中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国家,至少现在的国家不可能为个人提供庇护,不可能让个人获得真正的尊严,但是在连云港……
    整个人处于呆滞中的韩添仁望着结束演讲之后的董事长朝着那些士兵走过去,看着他走过去和那些士兵握着手,或是用拳头锤一下那些士兵,望着士兵们脸上浮现出的笑容,和那种受宠若惊的神色,他忍不住在心下一叹。
    收心
    今天董事长来这,就是为了收这些士兵的心无论是先前的演讲或是这会与大家伙打成一片似的聊天,都是为了收心为已用。董事长的心思……
    “好好干,还是那句话,百炼方能成钢好好训练,咱们这连云港,可就指往你们了”
    “请先生放心,咱绝不惜命,等以后,俺把俺娘、俺兄弟他们都接到连云港来”
    “好、好,好好干,现在是一等兵,一个月十二块钱,等将来晋升了上等兵,一个月就能挣十六块钱,薪饷高了,你母亲就能过上好日子”
    “挺精神的后生啊”
    再一次,走到一个士兵的面前,李子诚满面欢色的在他敬礼之后,和他握了下手。
    “叫什么名字”
    “报告先生,俺叫李佑田”
    “佑田、嗯不错”
    接着李子诚又问道眼前这后生。
    “你是从哪儿来的?”
    “安徽省萧县黄口。”
    “过去在家种地的?”
    “种地,不过后来,俺爹吸大烟,把地都卖了。”
    王佑田如实的说道。
    “大烟,都是这大烟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