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帝 >

第333章

明帝-第333章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话,本将何惧之有,若以一死能解朝廷之围,本将有何惧生 死?”俞光杰冷笑道,若被这样一个问题扰乱了心绪,他也辜负了一代抗倭名将之后的名头了。 
  “俞将军说的那个朝廷是那个朝廷,是南京城内的儿皇帝,还是北京城内那位呢?”文士微微一笑,问道。 
  “当然是我大明正统天子了。” 
  “俞将军,你我别拐弯抹角了,我是北面来的,目的是来劝降将军归顺我英明神武的崇祯皇帝陛下的。”文士似乎不愿意跟俞光杰饶圈子了,干脆把话挑明了,刚才俞光杰跟俞有福的话他都听到了,俞光杰已有归降之意,只不过担心南京城内家人的安全迟迟难下决断,甚至还想着自己只要一战死。南京城内的家人就会性命得保,所以才主动现身,其实他掌心也捏了一把汗水,但一旦劝说俞光杰投降,那这么大一功 劳,足以让他平步青云,叫他如何不动心? 
  “来人!”俞光杰面色一寒,高声朝堂外喝道。 
  几个呼吸间,十几名全身甲冑的士兵迅速冲了进来,为首一校尉单膝给俞光杰跪下行礼道:“将军!” 
  “把这个北面来的奸细给本将军绑了!”俞光杰指着中年文士高声喝令道。 
  “是。将军!”迅速上前四名军士,用粗绳将文士反手捆绑起来,不过文士似乎一丝反抗意识都没有,不过脸上地笑容不见了。 
  “押下去!” 
  “慢!” 
  “将军可知,杀我一人容易,可俞家一门一百三十六口恐怕不久之后将会追随大人到地府团聚!” 
  “你这是在威胁我吗?”俞光杰脸色陡变,走下来怒声道。 
  “不是威胁,是劝将军弃暗投明。”文士挣开两边军士的手,站定道。  
  “就凭你?” 
  “就凭我!”文士自信的抬了抬头。 
  “好,本将就给你一个机会!”俞光杰挥手让大堂之中的军士全部退了出去。这些人都是俞家的家丁,忠心耿耿,自然不会走漏风声。
  “姓名?” 
  “崇祯元年辛卯科一甲第三名进士黄鼎臣,现任理藩院主事。”黄鼎臣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俞光杰一惊。心道,北朝还真是重视自己,居然派了一位探花郎来劝自己归降,心里吃惊归吃惊。不过脸上确没有露出丝毫,淡淡的道:“原来是位主事大人。” 
  黄鼎臣自然不会放过观察俞光杰脸上任何一处神色,不过俞光杰听了自己的身份之后。神色一丝变化都没有。就知道眼前这位虽然声明不算显赫的将军是个心志坚定之人。不容易对付,当下有了计较。理藩院是朝廷的外交衙门,谈判技巧自然是每个理藩院官员地必须科目,黄鼎臣更是其中佼佼者,不然劝降俞光杰这样重要的任务也不会交给他来办。 
  “将军若是现在死了,来日南京城破之时,将军的家人都将成为叛臣之后,您认为皇上会拿将军的家人如何?”黄鼎臣松开被捆的双手,揉了揉问道。 
  涉及家人性命安全,这是俞光杰最大的软肋,黄鼎臣一下子就抓住了,并且死咬着不放,尽管这有些似乎是卑鄙小人的手段,但真正说起来,全部都是实情,而且也不是他黄鼎臣一个小小的理藩院主事能够左右的,因此他说出来也没有觉得什么不妥当。 
  俞光杰手轻微的一颤,这一颤已然落入黄鼎城地眼中,他知道,自己差不多一惊成功了一小半了。 
  “将军想必清楚,龙潭城破在即,即时将军不降,明日此时将军若能保住性命,必定成为阶下之囚,到时候将军的家人的处境恐怕比现在还要糟糕,据我所知,魏忠贤早已派人将将军府邸团团围住,一旦将军又任何异动,将军一家必定死无全尸。”黄鼎臣道。 
  俞光杰微微蹙了一下眉毛,其实家人的处境他如何不知,魏忠贤地阴毒他早就领教了,不然他也不会好好的镇江总兵不做,赋闲在家了,道:“主事大人这么说,岂不是让本将继续打下去?” 
  “不,将军误会了,明日一战,只需将军……”黄鼎臣凑到俞光杰耳边小声说了几句,来之前,他早有准备,因此他才能说动俞家老仆,不然他根本不能见到俞光杰,而且这一切都需要秘密行事,要是让魏忠贤的东厂密探知道了,所有布置的一切都白费了。 
  听了黄鼎臣地计划,俞光杰心中震惊不已,如此周密的计划,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本来他还想拼死一战,哪怕战败、战死,能保住家人安全也就算了,听了黄鼎臣的计划后,已然怦然心动,这个计划若然成 功,不仅自己性命无忧,家人也得以保存,还能成全自己一心报国地理念,但关键有一点?就是这场战争地最后胜利者是谁?这绝对是一场生死地豪赌!
    正文 第十九卷:浴血江南之第十二章:南京城下(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20 本章字数:2329
    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楠木盒子,轻轻的放在了俞光 几上,轻声道:“俞将军速速决断,留给将军的时间不多了。” 
  堂下忠心耿耿的老仆还静静的跪在地上,虽说天气转暖,但夜凉如水,俞有福年纪大了,长时间跪在冰凉的青石砖上,身体有些吃不消,不过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大堂之上一片寂静,依稀只可闻三人呼吸之声。 
  要知道他一个决定不仅关系到自己和一家人的生死存亡,还关系到他麾下数万大军的存亡,可以说生死全在他一念之间,数万人的生死还有家人的性命都在等待着俞光杰的决定。 
  “俞将军,袁大帅给陆、周两位将军的将令可是三日之内攻陷龙 潭,现在龙潭被困两天了,明天就是第三天了。”黄鼎臣再一次给俞光杰增加心里压力,反正这道命令已经不是秘密了。 
  “主事大人是说我俞光杰连守龙潭三天都守不下去吗?”俞光杰朝黄鼎臣射来一道凌厉眼神,怒声道。 
  黄鼎臣毕竟经验不足,要知道像俞光杰这样的名将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心高气傲,不服输,黄鼎臣这么说分明是怀疑他的能力,叫他如何能忍受,尤其黄鼎臣在他眼里是一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文弱书生,有明一朝,重文轻武,文武不合,俞光杰虽然是名将之后,先祖俞大遒虽然是文官出身,但其文武兼备,战功显赫,因此被划为武官一列,俞光杰自己也一向把自己归为武官一列,因此对不通军事。偏偏喜欢指手画脚的文官十分不喜。 
  黄鼎臣闻言,顿时心中一慌,知道自己刚才话说过头了,刺激了俞光杰心中的骄傲,他能被朱影龙钦点为探花,自然有一颗七窍玲珑的心肝,马上补救道:“鼎臣从来没有怀疑过将军的能力,只不过将军想过没有,若明天陆、周两位将军放弃散射,集中一点的话。将军即时能守住龙潭,恐怕代价不小吧?” 
  黄鼎臣一下子说中了俞光杰心中地痛处,要知道这两天来,陆浩天和周郁两个人的攻城简直就是四面开花,没有一处重点,他可不认为这两个人是无能昏聩的将军,相反他还看出这两个人的险恶用心,陆浩天和周郁在练兵,拿他守卫的龙潭在练兵,这足以让他这个骄傲的总兵官气的吐血三升了。他何时让两个年轻的小辈欺负到这种地步! 
  陆浩天和周郁的确是在练兵,而且是大练兵,要知道他们麾下都是京营新军,虽然训练有素。但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事,因此并没有能发挥全部地战斗力,许多地方还需要磨合,诸兵种的配合。适应战场气氛等等,所以陆浩天和周郁才商量着拿俞光杰来练兵来着,既锻炼了士兵。又找出不少实战中才能发现的疏漏之处。虽然有些伤亡。但这毕竟是在战场上,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些许伤亡换来整体战斗力的大幅度提升,身为统帅自然乐而为之,更何伤亡并不大。 
  俞光杰的脸顿时阴沉了下来,眼神也变得闪烁不定,这到不是说他是个阴险之人,而是他这两天来被炮弹压的不能抬头,心中憋了一股 气,就差找个人发泄一下,而黄鼎臣差点就成了他发泄的对象,但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若是年轻个二十年,黄鼎臣的人头早就落地了。 
  黄鼎臣毕竟还是嫩了一些,换做一位在官场浸淫十年以上的官员,绝对要比他做地要好,起码对俞光杰心理变化的掌握上要好的多,不会犯这些最低级的错误。 
  诚然,黄鼎臣已经说动了俞光杰一博之心,如果不是这个垫底,黄鼎臣这个劝降之功恐怕早已成为泡影,而自己也会身首异处,还可能给朝廷大军带来不小地困扰。 
  等待是最难熬的,而在这等待中,黄鼎臣的信心一点一点的丧失,而俞光杰确像老僧入定似地,一点表示都没有。 
  直到黄鼎臣的额头上出了一层细汗,后背也有些凉飕飕的时候,俞光杰睁开了双眼,一双虎目朝他脸上射来两道电光。 
  俞光杰已经有了决定,这个决定应该是他一身最大地一次赌博,而且是仅有地一次,他伸出右手,将案几上地楠木小盒轻轻的抓到手里,放入怀中,没有说话,起身,站起来,离开了大堂。 
  黄鼎臣脑袋中绷紧地那根弦霎时松了下来,长长的吁了一口气,他知道他成功了,立下如此大功,仕途必将如青云直上。 
  激动归激动,黄鼎臣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立刻在内应的安排下给城外的陆浩天和周郁两人打出成功的信号,让他们依计行事。 
  当陆浩天派出的侦查游骑看到这个信号之后,立刻返回将消息禀告给两人。 
  中军大帐之中,陆浩天、周郁二人听了禀告之后,顿时相视一笑,看来他们的练兵计划已经到头了,本来还想再练半天的,拖到下午攻 城,现在似乎已经不可能了。 
  当下陆浩天传令下去,命两军将所有火炮集中到东门,三更做饭,四更吃饭,五更攻城。 
  按照计划,俞光杰不可能直接投降献出城池,所以攻城战必不可 少,但缺少主将指挥的情况下,攻城自然容易多了,伤亡也能减到最 低。  
  次日凌晨,炮火再一次覆盖龙潭上空,这一次更为猛烈,而且第一批炮弹全部砸向了龙潭城内的县衙方向,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摧毁对方的指挥系统,让城中群将无首,然后剩下的炮弹猛轰东门,在猛烈的炮火下,东城门在不到一刻时间内就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倒塌了。 
  骠骑将军龙潭守将俞光杰在炮火中被击中,不治身亡,龙潭群龙无守之下,自副将冯国用一下约四万人被俘,龙潭城破,陆浩天、周郁两支大军已经逼近南京外围。 
  同样,还有另外一支大军,雄兆涟统领,已经击破丹阳守军,迅速逼近句容。
    正文 第十九卷:浴血江南之第十二章:南京城下(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20 本章字数:2736
    中,袁崇焕也接到了朱影龙转给他关于郑芝龙一切动 这让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实行包围南京的南征战略的袁崇焕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方针。 
  首先是江西的李琪,近七万大军龟缩在彭泽城内,由于准备充分,坚壁清野,有占据了防守的优势,还有集中了江西境内所有的火炮,李琪似乎早已有所准备,硬生生的把熊廷弼滞留在江西境内,虽然军队越大越多,如同滚雪球一般,迅速膨胀,但李琪早就将江西境内的精锐集中在他的七万人马中,战斗力丝毫不弱于熊廷弼的细线大军,而且熊廷弼分出近一半大军转战江西的时候,李琪开始还没有看出来,而最近传回的情报,李琪已经觉察出围困彭泽的大军减少,开始派出少量精锐小队试探的反击,要想彻底解决李琪,熊廷弼必须集中手中所有的兵力才能成事,毕竟他手里的军队并没有新军那样的七成以上的火器装备,即时炮战上,对上李琪,也没有太多的优势,而熊廷弼手下连带俘获投诚的人马才刚刚超过十万,若不是湖广源源不断的后勤粮草保障,恐怕他就算占了整个江西,也不见得能按照预设的时间投入到南京攻城战当 中。  
  在袁崇焕当初的战略安排当中,熊廷弼的大军虽然不是主力,但也承担了南京西面南面一部的攻击任务,因此,南京攻城战打起来,如果熊廷弼的大军不能够即时到位的话,围攻南京的战略计划就成为一个空洞的设想。 
  在看到新军火器强大之后,又迫于形势,袁崇焕马上变换战法,该集中力量攻破南京城为最大限度的歼灭敌人地有生力量。原来兵力少的时候,不但袁崇焕怕与敌人拼消耗,朱影龙也有些害怕,毕竟他手里这一支全火器的新军相当的不成熟,还有相当多的缺陷,而且这些缺陷短时间内很难弥补,因此朱影龙内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