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帝 >

第255章

明帝-第255章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是暗暗叫苦,皇太极撤去豪格的领兵之权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把这三万大军交给自己却是大大的意料之外。虽然他是正白旗的旗主,但皇太极为了防备他力量过大,还从来没有让他统领过超过五千兵马。这次领兵一万真正能听他指挥的还是正白旗下的几千人马。现在要他统领豪格手下地正黄、镶黄还有豪格亲领的正蓝旗的兵马实在是太难了。 
  按照多尔衮自己的想法。接替豪格最好地人选应该是岳托,但岳托远在数百里外的辽阳。皇太极就算有意让岳托接替豪格,时间上也来不及。  
  这一次皇太极是自己急昏了头,没有跟范文程商量一下就发出了这道命令,临阵换将本来就是兵家大忌,尤其在进攻的途中换到指挥大将产生的后果是绝对不可估量地,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皇太极决定提前率主力大军入朝,代善等诸贝勒随军出战,阿敏留守盛京。 
  平壤十日城破、豪格屠城三日、多尔衮取代豪格、皇太极亲率大军入朝等等一系列的消息如同潮水一般涌到朱影龙案头。 
  “以多尔衮地能力,开城坚持不了几天。”朱影龙担忧道。 
  “怕就怕后金兵临城下之时,开城已经成为一座空城。”孙承宗低头沉吟道。 
  “豪格才能不足,多尔衮短时间内未必能驾驭住三万大军,皇太极对他这位亲弟弟并不是那么信任,就看他急急忙忙率大军入朝就知道 了。”为了研究朝鲜问题,朱影龙下旨将袁崇焕从锦州急召了回京,趁这个机会也让他与在北京地妻儿团聚一下。 
  “临阵换将本是兵家大忌,皇太极急怒之下犯错,急于补救也很正常,别忘了他身边还有一个范文程,这个人可是有张良之才。”孙承宗补充道。 
  “孙阁老说地不错,范文程此人计谋出众,有他辅助皇太极,皇太极如鱼得水,对我 
   个大大的威胁。”朱影龙道。 
  “皇上说地是,范文程现在是皇太极最器重的汉臣,皇太极每一步策略都有他的影子存在,可惜他一身所学居然给胡虏做走狗,祸害汉家百姓,实在可恨!”孙承宗不知道是愤恨还是惋惜范文程这个人,就连朱影龙自己对范文程这个人也有着一种说不请到不明的复杂情感。 
  腐朽的明王朝不能给他施展抱负的舞台,但皇太极给了他,历史的局限性使他根本看不到一个落后的文明领导一个先进文明的害处,他自以为用武力统一了中国,就能结束所有的纷争,让天下至于大一统,百姓就能过上幸福平静的生活,他错就错在这里,他的眼光太狭隘了,他只看到了自己能看到的,而没有看到整个世界,因此他成了后世汉人唾骂的汉奸,而金人却把他看作奴才,这就是范文程的悲哀。 
  “袁爱卿,那个张仲昌的下落如何?”朱影龙一向爱才,朝鲜也是他必征服的疆土,因此这个凭借数千兵马硬生生的挡住豪格两万精兵的人才自然是格外的关心。 
  “启禀皇上,豪格屠城三日,我们在平壤的情报机构也收到了破 坏,目前没有张仲昌任何消息。”袁崇焕回答道。 
  “暗影有消息吗?”朱影龙转向站立在一侧的周淮安问道。 
  “豪格也在命人四处寻找这个张仲昌,截至两天前,微臣收到的消息还是一无所获。”周淮安回答道。 
  “嗯。”朱影龙点了点头道,“命人继续追查,这个人朕很想见 见。” 
  “是,皇上。”周淮安应了一声,垂首站立在一旁。 
  此刻在朝鲜公使馆内,朝鲜公使韩瑗如坐针毡,金兵入侵朝鲜的事情,在朱影龙的示意下,命人悄悄的透露给他了,并且将豪格屠城三日的消息也一并告诉他了,韩瑗很想面前朱影龙,恳请明廷出兵朝鲜,可没有收到国内的消息,他也不敢轻易作主,急的他快要发疯了。 
  汉城朝鲜王宫也乱成一锅粥,平壤失守、金人屠城三日的消息传到朝鲜国王李倧的耳朵里,惊的这位年轻国王当场晕厥过去了,众文武大臣七手八脚的,掐人中,灌药汤,这才把李倧救醒过来。 
  还没等他和一干朝鲜文武震惊完,三京之一的‘开城’又被金人大军包围了,开城离汉城太近了,说是汉城最后一道屏护也不为过,开城守不住,汉城也就危险了,朝鲜君臣顿时乱成一团,主战派和主降派的吵的把庆云宫都快掀翻了。 
  最后连李倧自己都失去了主见,不得已而搬出仁穆王后,也就是李倧的祖母(李倧是庶出子孙,并非血脉相承,但李倧能继位为王,这位祖母的功劳最大,所以仁穆王后在朝在野都有极高的威信),仁穆王后一出来,立刻定下了坚守的原则,李氏朝鲜王朝数百年的历史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金人突然背信弃义出兵朝鲜,她经历的风雨可是比李倧多得多,皇太极现在的野心与当年的丰臣秀吉没有两样,投降就只能芶活人世,熟悉中国历史的仁穆王后很清楚南唐李后主是怎么死的,投降是死,战斗也是死,与其窝囊的死,还不如有尊严的战死。 
  仁穆王后这么一番决定,顿时点醒了绝大部分投降派,鼓舞了朝鲜一干君臣的坚守汉城的决心,激起了臣民保家卫国的血性,随后李倧下召命令汉城之中妇孺可以往朝鲜南部撤出,轻壮留下协助军队坚守城 池,守城令一出,无数的朝鲜男儿送走了父母妻儿,拿起身边可以做为武器的武器留了下来,短短数日整坐汉城已经成为一座军事堡垒。 
  出奇的是,朝鲜这一次居然没有派人向明廷求救,这令朱影龙百思不得其解,知道战争结束之后,他才明白,如果那个时候朝鲜向明廷求救了,那么朝鲜的军队就不会拼死作战了,因为人一旦有了依靠,就可能会产生一种松懈,这种松懈不仅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为了等待援军而战与为了自己生命而战,这绝对是两种不同的精神层次,尽管朱影龙还是决定主动派出了军官团入朝,在祖大寿的指挥下,汉城在只有不到三万正规军和十万只能拿着跟菜刀差不多的武器的青壮的抵抗 下,直到皇太极从大本营调出了秘密武器——火炮,坚持了一个多月,汉城这才被攻陷,其悲壮惨烈程度令后世军事和史学家们唏嘘不已。
    正文 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八章:卓巴归心(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55 本章字数:2415
    簸的车厢内,李  双肘支在大腿之上,一双柔荑支撑 庞,从来没有这种感觉,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自己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难道自己真的喜欢上那个人了,而不仅仅因为发生了关系才在一起? 
  家?这对李  来说是一个既温馨又恐惧的字眼,多年的漂泊几乎使她忘记一个女人需要什么,同时她痛恨那种花心的男人,这种需要一直被她深深的埋藏在心底,直到朱影龙误认她为徐如莹,发生了关系之 后,她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外表看起来的那种坚强,首次尝到了做女人的快乐,她知道自己与他那么多美丽的妃子相比,站在她们中间,她就像是一只鸭子进入天鹅群中,简直就是一个另类的存在,所以她拒绝了朱影龙的册封,而继续做她的女太医。 
  李  很害怕自己现在这种感觉,当初离京远赴苗疆之时没能察觉 到,反而一想到回京,她的情绪就莫名其妙的兴奋起来,出发回京的第一天晚上她居然一夜未睡,满脑子都是自己与那个男人缠绵的情景,羞人的姿势,甜蜜的欢爱,自己就好像飞蛾扑火一般,与这个男人一起沉沦,而这个男人还不是一般的花心风流,因为这个男人他还是皇帝。 
  回京的路上,李  几乎每一天都会问“还有几天可以回到京城?”这样的问题,几乎随行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位李太医很着急回到京城。
  护卫李  回京的正是吴三桂带队的特种作战大队,虽然他不是很清楚这李太医与皇上有什么关系,但从皇上能在给他密令中提到要他严密保护这个女太医的安全,就可见皇上对这女太医的重视,所以他将押解卓巴回京的任务交给了自己地副手。而自己则亲自带队护送李  回京。
  至于后面吊着的那只尾巴,离开  州的时候吴三桂就发现了,只不过他接到了洪承畴的请求,不要去惊动它,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 眼,让那只尾巴就这么跟在后面好了。 
  从湘西到京城,两条腿不停的走路,没有两三个月是不可能到达 的,日行八百里的快马。最起码也需要十天,马车的速度介乎两者之 间,碰到一直晴好的天气,最快也需要二十来天,李  是腊月二十二离开  州,如果要能元宵节前赶回京城,那么她只有不到二十三的时间用来赶路,而且还是不停地赶路,这样的速度对于经过残酷训练的特种作战大队来说算不得什么,他们授命从京城赶到湘西也不过花了这么多的时间。只不过把来时的路重新走一遍而已,柔弱的李  就不同了,虽然她体质在女子之中属于不错的,也能耐得住行路的艰苦。但女人毕竟是女人,尤其是这么高强度的赶路,就快赶上行军了,一到山路崎岖、道路不平的时候。五脏六腑都能让颠簸地马车给颠出来。 
  吴三桂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不明白这女太医拼命的赶路究竟是为了什么,几次要求放慢赶路的速度。但在李  的坚持下。又恢复了先前地速度。好在李  自己是个大夫,能最大限度的调理自己的身体。否则早就承受不住了。 
  李  这一拼命的赶路,可害苦了跟在后面紧追不舍地麻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出远门,一出还是几千里外汉人的京城,这对麻姑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无论是肉体上面还是精神上面,都是她这辈子从未经历过地,虽然随行也有十几个人,但大都没有出过苗疆,没什么在外行走地经验,好几次差点让黑点给放躺下了,如果不是吴三桂接到洪承畴地请求,顺手照顾他们一下,顾忌早就把人给跟丢了。还有麻姑这一行人不认识路,要进京,自然是紧跟着李  的队伍,片刻不敢懈怠,又怕被发现,这种精神上和肉体上地双重折磨差点没让麻姑这个天之娇女趴下。 
  通常聪明的女人都是一根筋,这句话用在麻姑身上倒是相当的贴 切,也可以说是女人的一种执著吧,至少这种执著让朱影龙听了之后颇为感动,为了一个可能是十几年前帮助过自己母亲的恩人就敢单枪匹马的跑到京城来救人,这种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卓巴是先于李  、吴三桂等人被押解到京城的,由于朱影龙太忙,朝鲜出了那么大乱子,故而先将卓巴囚禁在刑部监狱的特别关押,狱卒也都被关照了,这是钦命要犯,什么都不管问,什么都不要管,除了越狱,要什么给什么,好吃好喝的供着,日子过的比没有失去自由的人还舒服,把官牢狱的牢头都羡慕死了,这年头,囚犯比管囚犯的还牛气,还真不多见。 
  从自己被装上铁皮囚车的那天开始,卓巴就知道自己彻底的败了,如果洪承畴继续把他留在  陵,那他还有一丝希望,但这一丝希望随着囚车的北上破灭了,大智者虽然表现的很镇定,很不在乎,或者说达到的那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可他还是本能的回去想自己的结局,尽管那可能只是一刹那的时间,他还是想了。 
  他想的是,如果朝廷不砍他的脑袋,就在这刑部大狱里面参禅礼佛也不错,不过他的内心是不是彻底放下了,就无人得知了。 
  “卓巴,皇上要见你!” 
  卓巴缓缓的睁开了双眼,注视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将军,从服饰上,他判断出来人是大内的侍卫,身着红色麒麟补服,最起码是副统领一级的,该来的总归要来,卓巴缓缓的从草席上站了起来,平静道:“这位将军,请!” 
  周淮安奉命来传召这个卓巴觐见,其实也存了一丝好奇之心,一见之下,不禁暗暗心折,做囚犯都能做的这么有气度,动作也是从容不 迫,还带着一丝的儒雅,说话也是不卑不亢,如果对方不是朝廷钦犯,简直可以看作是前辈高人,当下他也被卓巴那种气度感染了,语气不由的加了一丝敬重,忙朝身旁的狱卒道:“还不打开牢门,让卓老出 来。” 
  卓巴朝周淮安淡然一笑,他对这个年轻的统领非常的有好感,道:“多谢将军。” 
  “不客气。”说话间,狱卒已经打开了牢房的锁,卓巴带着镣铐走了出来,精钢铸造的脚镣链子拖在地上“叮叮当当”一阵乱响。
    正文 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八章:卓巴归心(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56 本章字数:6789
    ,给卓老去掉镣铐。”周淮安记得朱影龙的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