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帝 >

第252章

明帝-第252章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这才达成了一致意见,先试着做一次,如果真地能赚取大量白银地话,就同意经行海洋贸易,为此朱影龙也付出不小的代价,允许宗室皇亲参 与,当然这些人必须放弃国内地一些利益,比如土地、矿山的经营权、盐铁专卖权等等。 
  想到这里,朱影龙悄悄的示意徐应元附耳过来,命他将田淑兰传唤过来,他想把这个事情对田淑兰说一下,他怕过后国事繁忙给忘了,相对而言,他也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或者其他什么神奇的能力。 
  田淑兰正和她挺着大肚子的姐姐有说有笑对着舞台上的表演者指指点点,虽说估计到身份,不能像以前那样放开动作,但少女心性,就算现在已经是妇人了,还是有那么一点少女顽皮的痕迹留了下来,姐妹比较下来,怀了孕的姐姐要比妹妹恬静了许多,因此多数时候都是妹妹在说,而姐姐责像是一个忠实的听众。 
  舞台上演的是《西游记》中的一段“三打白骨精”,这个在后世耳熟能详的故事在这个时空一样是百听、白看不厌,在朝廷政策的放宽 下,许多优秀的文言通俗小说得以出版发行,成为老少皆宜的读物,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良和进步使得书籍的价格降了近一半,使得越来越多的读书人买得起书,朱影龙为此还自吹自擂了一把,倒不是他想沽名钓 誉,他想增加自己在读书人中心目中的地位,不要小看这地位,一旦这些人认同了自己,那必然不自觉的帮自己说话,帮朝廷说话,封建统 治,最重要的是一颗士子之心,就算原来那段历史中满清入关,如果他们得不到汉人士大夫阶级的拥护,恐怕一天江山都坐不稳,这就是国 情,所以朱影龙一方面拉拢读书人,给他们更好的条件读书治学,一方面又不断的引导他们从传统的儒家学说中走出来,成为支持自己变革的新势力。 
  舞台上的故事虽然是大家熟悉的,但精湛的表演还是赢得了台下一阵接一阵的掌声,尤其田淑兰的一双小手更是拍的通红,兴奋的像一只美丽的小百灵,姐姐田淑英身怀六甲,不断提醒妹妹注意身份,可几次下来,她发现自己的提醒根本没有效果,心想,算了,难的有这么高兴的一晚上,就由她去了。 
  徐应元走过来,唤起田淑兰,田淑兰起身往中央朱影龙的位置走过去,这一下惊动了两侧其她妃子,纷纷把目光投了过来,都不知道这个时候皇上唤去田淑兰到底为了何事? 
  “徐公公,皇上唤兰妹去是为了何事?”田淑英趁徐应元从自己跟前走过,偷偷的低声问道。 
  徐应元只得停了一下,小声回答道:“淑妃娘娘恕罪,奴才不知 道。”
    正文 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五章:高丽棒子完了(三)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54 本章字数:2795
    还要跟过去伺候,只能短暂的停一下,马上就跟上田 步,田淑英也不得不把自己的目光从台子上转到妹妹的背影之上,而以熊瑚为首的其她诸妃也都挺诧异的有意无意的瞄着田淑兰一步一步的走向端坐在中间那张宽大龙椅之上的朱影龙。 
  朱影龙看到田淑兰已然来到自己身侧,于是挪开一侧,道:“来,坐到朕身边来!” 
  “皇上,你让臣妾过来……” 
  “上来说。”朱影龙见田淑兰有些扭扭捏捏的,有些不高兴道。
  田淑兰迟疑了一下,咬了咬樱红的嘴唇,四下看了看,发现没有没有多少目光注视到她这里,有也都收了回去,这才有些拘谨的坐到了朱影龙的身侧。 
  这也怪朱影龙自己,他迟迟不立皇后,继位一年多了,皇子也生下了,都没有夭折的迹象,大臣们本来就有些想法,只不过皇上不立皇 后,大臣也没有办法,至少朱影龙这么做让有些官员无所适从,尤其是那些善于钻营的,不知道该如何站队,因此朝野议论纷纷,皇上突然宠爱谁了,立马宫中就传出要立谁为皇后的谣言,官员们挖空心思揣摩皇上的心思,凡是有一个什么风吹草动什么的,立马能刮起十二级以上的飓风,这种谣言虽不至于影响朝廷的稳定,但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后宫的确需要一个正宫之主,才能平息下面的舆论滔滔。 
  田淑兰虽册立为妃,但名声不太好,可以说许多士大夫对田淑兰比较的厌恶,因为朱影龙的特许,田淑兰有着许多别的妃子没有的权力。对比在宫中地位比她高地熊瑚和徐如莹,她的的权力却在这贵妃和皇贵妃之上,她也就成了最有可能登上皇后之位的妃子之一,由于她曾经是为先帝选的秀女,却成了新帝宠幸的秀女,因魏良卿一案闹得天下皆 知,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尽管士大夫痛恨魏忠贤叔侄无耻,但却把绝大多数罪责加到了田淑兰身上,所谓红颜祸水、女色误国就是这个意思。 
  后宫诸妃看到朱影龙将田淑兰唤到龙椅之上并排就座。两人小声谈论,她们想知道的是说些什么,而底下的文武百官们就各有各的心思 了,普天之下能与皇帝并排坐在龙椅之上地,除了太后之外就只有一国之母的皇后了,皇上将贤妃娘娘唤了坐到自己身旁,莫非这是在暗示什么?难道皇上要立贤妃为后,各种猜测纷纷出炉,甚至小范围的讨论,多数官员的心思都不在舞台上的表演了。掌声刹那间稀疏了不少。 
  朱影龙浑然不觉,他只是想着将刚才自己想到的文化传播计划一股脑的说给田淑兰听,这些事情朝廷来办的话,只会是一团糟糕。因此走明间的路线反而更合适,更隐秘,更令人不会产生警觉之心,尤其这还是一个获得大量利润的行业。交给商业化地运作,比起朝廷来机械化的安排要灵活机动的多,因此交给田淑兰去运作是最合适的了。还有暗影也需要对这些国家进行渗透。这么机密地事情自然要交给最信任的人来做了。 
  田淑兰虽然并不清楚朱影龙要她这么做的内在意图。但凭借商人的敏感,她从朱影龙地话中嗅到了商机。两只明亮的眼睛直放光,对能赚取金银多少她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赚钱地过程,至于赚到地钱干什么去,她就更加懒得过问了,她又不缺钱花。 
  “皇上,北面过来地紧急密报!” 
  “什么?”朱影龙正和田淑兰说的高兴,却被周淮安这一声 
   了。 
  “皇上,内线传来地紧急密报。”周淮安也在心里诅咒这个发紧急密报的内线,早不发,晚不发,偏偏这除夕之夜皇上正高兴的时候发过来,偏偏又是紧急的密报,他不敢擅自截留拖延。 
  “臣妾现行告退!”田淑兰顿时起身告退。 
  “拿过来!”朱影龙目送田淑兰离开,不悦的瞪了周淮安一眼,尽管他知道这不关他的事情。 
  朱影龙打开密封的信件,密报是用数字写成了,没有密码本子,这个时空还没有人能翻译出来,朱影龙按照信件上的号码,命徐应元取来密码本子,一一比对,这份密报很短,就只有一句话:皇太极已于腊月二十八出兵朝鲜。 
  看到这样一句话,朱影龙惊的豁然从龙椅之上站了起来,脑中一片混乱,千算万算,朱影龙都没能算到皇太极会在这个时候出兵朝鲜,皇太极想要干什么,难道他向吞了朝鲜不成?朝鲜可不比蒙古,还沾亲带故的,有些血缘关系,他难道真的想把朝鲜纳入后金的版图?自己所知道的历史,不管是后金还是大清对朝鲜都只是征服,可没有听到要把朝鲜纳入自己版图这么一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朱影龙发现自己这个举动有些失态,舞台上的表演停了,文武百官们也都呆呆的站起来看着身后的皇帝。 
  “没事,朕大腿坐麻了,站起来活动一下!”朱影龙忙挤出一个笑容,将自己失态的尴尬掩饰过去,不太明亮的光线下,百官们离的也比较远,脸上的神色看不太清,皇上都解释了,又有什么怀疑呢,纷纷坐下,舞台上也继续唱了起来,渐渐恢复先前的气氛,倒是离的最近的几个内阁尚书大臣们有些心神不宁,一定是发生什么大事了,不然皇上不会用这样的借口来掩饰,苦于现在不好问,只有在下面绞尽脑汁思索猜测了。 
  高丽棒子算是完了,朱影龙心中长叹,这种用数字密码写成的机密情报是不可能有假的,皇太极出兵朝鲜,以朝鲜现在的力量,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谁传来的情报?” 
  “薛琮。” 
  “是他?”朱影龙想起来了,这个薛琮还是自己亲自让周淮安考察安排的呢。 
  “薛琮现在在多尔衮的镶白旗汉军佐领,是多尔衮最信任的汉人将领之一。”周淮安小声回答道。 
  朱影龙“哦!”了一声,陷入了沉思,皇太极的确是抓住了自己的软肋,这个时候江南未平,好不容易稳定了辽东,他是算准了在这个时候绝对不会跟他开战,就算为了朝鲜重启战火,吞下朝鲜的皇太极,必然实力大涨,本来就处于守势的自己如何敌的过锋芒毕露的后金大军 呢,尤其还不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要给后金对决,只有在朝鲜战场之上,除非调新军上战场,否则没有丝毫的胜算,但他已经决定南征,解决南京的魏忠贤,这个时候改变战略方向,与后金在朝鲜战场之上鏖 战,简直就是赌博,但是朝鲜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皇太极吞下朝鲜,实力必然空前强大,接下来察哈尔以及整个蒙古就岌岌可危了,这真是一个令人两难的决断呀! 
  朱影龙知道,他现在的决定不仅关系着自己身家性命,也关系到大明的生死存亡,踏错一步,就会粉身碎骨,想不到新的一年,居然给了他这样一个艰难的抉择。
    正文 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六章:半岛危机(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55 本章字数:1413
    ,孙老大人已到门外了。”曲终人散之后,朱影龙   殿南书房,并且命徐应元悄悄的截住了回府的孙承宗,命他速来见自 己。  
  “快请他进来!” 
  孙承宗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联想起刚才皇上看戏时候的突然失态,一定是发生大事了,四川和湘西不都得到控制了嘛,会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呢,他也压根没有想到与察哈尔蒙古大战一场之后的皇太极会突然出兵朝鲜,一路心思重重的就跟着徐应元来到了养心殿南书房。 
  当孙承宗看到一脸忧色的朱影龙,心中不免咯噔一下,皇上这个表情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尤其是近半年来,朱影龙已经能随意的克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会在臣子面前露出自己真正的想法,能让皇上将心思都表现在脸上的事情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尤其还在这个时候。 
  “皇上突然  夜召唤,未知所为何事?” 
  “腊月二十八,皇太极出兵朝鲜!”朱影龙沉沉的道。 
  “什么?”孙承宗脸上惊容咋现,这个消息实在是太突然了,他根本不可能料到。 
  “朕也是刚接到的密报,措手不及呀!”朱影龙此刻也只能仰天长叹了。 
  老将毕竟是老将,惊讶过后,孙承宗很快就冷静下来,面色凝重 道:“这对朝廷来说绝对是最坏的消息了,朝鲜刚刚臣服于后金,皇太极又起刀兵,显然是想一举吞并朝鲜,不过皇太极无缘无故的就这么突然出兵朝鲜,师出无名,恐怕……” 
  “哼,借口还不好找,只要他打下了整个朝鲜,这个名还不是随他皇太极怎么说!”朱影龙冷笑一声道,孙承宗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太正了,战争要么不是挑起来的,要么就是被压迫一方的反抗,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孙老爱卿,你认为朕是出兵好,还是不出兵好呢?”朱影龙连夜召见孙承宗,就是想多个意见让他考虑一下。 
  孙承宗一下在陷入了沉思,仔细权衡了一下得失,飞快的在脑中分析了一下,捋清了一下思路,谨慎的开口道:“老臣认为,眼下朝廷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出兵朝鲜,南下平叛的准备工作已经差不多了,如果突然掉头北上的话,恐怕得不偿失,坐失剿灭魏忠贤的大好时机,而且朝廷也不能等了,江南赋税重省在魏忠贤手里一天,他就强一天,而朝廷虽然不断的开源节流,虽目前还能支撑,时间一长,终归会有财力不济的时候,而且就算朝廷出兵朝鲜,也未必能击败皇太极,一旦陷入朝鲜战争的泥潭,皇太极不需要打败朝廷,只要把朝廷拖在朝鲜战场上 面,那朝廷就算最后赢了,实际上也是败了。” 
  “朝鲜毕竟是我大明的藩属国,如果就这么看着它被后金给灭了,这岂不是狠狠的扇了朕一记耳光。”朱影龙虽然很赞同孙承宗的分析,只不过站在他的高度,想法自然与其有些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