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帝 >

第230章

明帝-第230章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呀!”掩伏许久的骑兵在地雷炮扔完之后。杀了出来,看中这块地形,就是因为它像一只燕子,侧翼平坦,适合一定地骑兵冲杀,多了就不行,而洪承酬手中的力量就只有黄得功这一千骑兵,吴黑苗跟不用说了,虽然也有几百匹马,但都是上不得战场,不能当战马用的,当武器低劣的苗人军队遇到了装备精良、虽算不上是大明精锐地骑兵来 说,根本就是婴儿舞大刀,被杀的溃不成军,血流成河。 
  黄得功的发起的攻击令吴黑苗惊恐万分,卓巴看到那入洪流一般杀入苗人大军中地骑兵,霎时间明白了洪承酬不惜用四尊火炮、五千将士的性命还有他自己精心的给己方设了一个局,心肠之恨,旷古绝今,他输了,输在自己在吴黑苗下达“活捉洪承酬”地那一刻,自己心中犹豫了一下,如果那个时候能克制住活捉洪承酬地欲望,今天这场仗未必会像现在输地这么难看。 
  阴姬的花容月貌此刻看起来也只能是残花败柳地了,她紧紧的保住吴黑苗的雄腰,只要能跟自己的男人在一起,她就是安全的。 
  五万人马,能吃掉一半就不错了,洪承酬自己都觉得自己胃口不 大,黄得功一发起攻击,追在他身后的苗人大军速度顿时就缓了下来,洪承酬果断的从藤塌上翻身跳了下来,然后在亲卫们的帮助下,不管是自己人还是敌军的,搞到了一匹战马,洪承酬飞身上马,抽出自己的佩剑,调转马头,亲自冲杀进苗人当中。 
  锋利的宝剑配合洪承酬一身文武兼修的武艺,普通苗兵无一合之 将。  
  主帅突然痊愈,并且挥剑上阵,溃败的官军迅速收拢队伍,这个时候就看得出郑南生这个人收拢残兵有那么一套了,不多时,身边就聚集了千人,而且越来越多,这个数字如滚雪球一般,不但停下了逃命的脚步,反而拿起了手中的兵器展开了反攻,在平坦的野地里,就能看得出正规军与杂牌乌合之众的分别来了,正规军可以临时五人、十人或者更多人组成战斗团体,进攻防守都有专门的负责,还有人指挥,而乌合之众就只会各自为战,就算个人战斗力再强悍,也被配合好的几个正规军平庸士兵绞杀成肉沫。 
  这一战没有任何的悬念,要说有悬念的就是,苗人地形太熟了,只要他们四散开来,各自逃命,想要继续追杀就困难多了,卓巴立时向吴黑苗建议,只要能脱离战场的,就四散逃走,逃山里面,官军就不敢追赶了。 
  洪承酬想合围来着,不过他这点兵力不够,如果多给他一万人马,或者把自己手下的兵马换成辽东军,他根本就不需要费这么多心计,辽东军是百战精锐,若是有那么一两万,绝对横扫湘西,杀的吴黑苗鬼哭狼嚎,可惜手下这支军队成军还不到半年,能有现在的战绩就已经大念“阿弥陀佛”了。 
  而卓巴此战逃生之后,则长叹一声:“竖子不足与谋!”虽然他还是尽心尽力的辅助吴黑苗,但明显不受人家待见了。
    正文 第十六卷:席卷大西南之第三章:巾帼英雄(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48 本章字数:3077
    柱总兵府,今夜注定是不平静。 
  纵观整大明朝,女子为将,并且史书留名的就只有现年五十六岁,二品都督佥事,诰命夫人,官拜石柱总兵官的秦良玉了。 
  接了圣旨后秦良玉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当即召来儿子马祥麟命其去将他的两位舅舅,也就是秦良玉二哥秦民翰、弟弟秦民屏过府商议。 
  色相俱全的酒菜已经已经在客厅内摆好,就等着甥舅三人过来。 
  未几,一声爽朗的笑声传来,秦良玉紧蹙的眉毛顿时些许舒展,眉宇间有些如释重负的之感,起身往外迎了过去。 
  “二哥!”看到秦民翰那张略显老态,精神还不错的一张脸,秦良玉脸上绽放出笑容上前道,秦、马两家离的并不远,两兄弟都有官职在身,而且还都归秦良玉管,所以兄妹感情非常好的,丈夫马千乘去世 后,她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如果不是两位哥哥和弟弟的照应,或许她可能早就随丈夫去了,大哥秦邦屏战死在山海关,儿子带兵巡关时,被敌军的流矢射中一目,成了独目,这些都是她心中抹不去的伤痛。 
  “三姐,怎么你眼里就只看到二哥,没有看到我这个弟弟吗?”老四秦民屏急步上前,脸带笑意的埋怨了一句道。 
  已过不惑之年的秦民屏对自己这个三姐一半是尊敬,一半则是有点依恋,父亲生了三男一女,想不到成就最大,也是最厉害的居然还就是这一女,小的时候他最喜欢的是看三姐秦良玉练武了,他最小,秦良玉出嫁之前是最疼他这个弟弟的。那个时候秦民屏还很小,只知道世上除了父母之外,就三姐对他最好了,当然两个哥哥也对他不错,相对来 说,三姐对他的照顾要多一些,尤其后来秦良玉协助丈夫练兵,秦民屏也加入军中,跟着秦良玉南征北战,二十多年地风风雨雨都是他陪着秦良玉走过来的。因此秦良玉对这样的一个弟弟的感情甚至超过了自己死去的丈夫。 
  秦良玉知道秦民屏在跟她开玩笑,难得一家人聚在了一起,秦良玉招呼二哥和四弟进入客厅落座,儿子马祥麟作陪。 
  秦良玉的酒量和她一身的武艺一样不让须眉,可现在端方在她面前的酒杯里面金黄色的酒液一滴都没有动,秦民翰虽然是哥哥的身份,但不管是秦家还是马家,都是唯秦良玉马首是瞻地,就是酒桌上也是一 样,秦良玉不动。所有人都不动,就如同军令一般。 
  “我刚刚接到圣旨,皇上委我贵州总兵之职,令我率军进贵州平 叛。”秦良玉缓缓的道。 
  “三妹虽然挂这总兵的头衔。所辖不过石柱一地,兵不过万,那贵州奢崇明和安邦彦加起来兵马不下十万,我们如何能敌?”秦民翰道。
  “就是。难道朝廷是想让我们去送死不成?”老四秦民屏一脸的愤然道。 
  “朝廷到并非要我们去送死,圣旨中说已经从陕西调拨三万左右的青壮不日就开进四川归我节制,兵器甲衣由四川总督衙门负责解决。还拔下了一百万两白银的军费。”秦良玉接着道。 
  “原来是这样。可征剿奢崇明、安邦彦不是四川总督朱大人的事情吗?为何这次让三妹你为主帅呢。这显然不合朝廷以往的规矩。”秦民翰疑问道。 
  “这真是我担心的事情,我秦、马两家不想介入朝廷的政治斗阵当中。唯有忠义和报国安邦。” 
  “三姐是担心,朝廷可能是想用你来对付四川总督朱大人?”老四秦民屏脑筋灵活,眼珠子一转道。 
  “大家都知道福王地下场吧?”秦良玉叹息一声问道。 
  两兄弟和儿子马祥麟具点了一下头,福王案轰动天下,从福王府抄出来的财产简直令天下震惊,这么大的一件大案,民间至今还谈论不 休,如何不知? 
   三妹,你是说蜀王他?”秦民翰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 着秦良玉,声音都有些颤抖。 
  秦良玉沉默不语,好像是默认了二哥秦民翰地推断。 
  “民间有个流言不知道二哥和三姐有没有听过?”老四秦民屏也突然严肃起来。 
  “四舅,什么流言?”马祥麟忍不住问道。 
  “民间传说,当今圣上不放心各地的藩王,因为自己的帝位来路不正,怕他们造反,于是命人栽赃陷害各地的藩王,第一受害地就是福 王,所以天下各王都提心吊胆,生怕下一个会轮到自己。”秦民屏解释道。  
  “而诸位藩王中能有能力造反的藩王却不是很多,远在四川的蜀王就是其中之一。”秦民翰接过秦民屏地话继续道。 
  “流言并不可信,福王就藩才多少年,那么一大笔财富真地就来自正路吗,他在洛阳横行霸道,欺行霸市,皇上只是抄家圈禁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倒是这些藩王们自己手脚不干净,自然怕皇上哪一天把帐算到他们地头上!”秦良玉愠言道。 
  “那我们怎么办,蜀王和总督大人对我们秦、马两家不薄,万一蜀王真的起事,我们该怎么办?”秦民翰为难道。 
  “那只有舍小义,全大义了。”马祥麟自由受母亲教导,深受其忠君爱国之影响道。 
  “祥麟,什么是小义,什么又是大义,哪个是小义,哪个又是大 义?”秦良玉颇为欣慰地看了已过而立之年,越来越成熟的儿子一眼问道。  
  “娘,二舅,四舅,祥麟认为,蜀王和朱大人虽然对我秦、马两家诸多照顾,其实他们的目的并不单纯,如果娘手中没有一支战无不胜的白杆军,恐怕人家连理都不会理。” 
  “说下去!”秦良玉双目异彩连连,三十多年教子,一身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虽然儿子失去了一目,但能有今日之成熟冷静,还能说出这样一番深刻简介来,岂能不让秦良玉喜悦万分。 
  得了母亲的鼓励,只剩下一只眼睛的马祥麟眼神中升起一丝自信,脸颊微红,继续道:“所以我秦、马两家不过是人家手中的一枚棋子,忠于他们,就是小义,而当今圣上是天下共主,登基一年来,两挫建 酋,夺回锦州,逼其签订城下之盟,此举让久战之地的辽东暂时平定了下来,祥麟看圣上并非就满意现状,只是实力不济,不能北伐而已,在陕西,圣上不息耗千万白银安抚流民,使之归田,现成效卓著,陕西境内日趋稳定,所做之一切都是为了天下百姓,就算是圣上因为国库空 虚,不得已动了查抄各地违法藩王的念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再说,圣上并没有将福王一家人如何,只是夺了一切封 号,行动没有自由,性命并没有丢,可见圣上还是一位仁慈之君,所以忠于圣上才是我秦、马两家的大义!” 
  “说的好,这才是马家的子孙,为娘的好儿子!”秦良玉一拍酒 桌,大声道。 
  “祥麟说的是有道理,但这里是毕竟是我们的家,蜀王四川根深蒂固几百年了,如果稍有不慎,秦、马两家就会有灭族之灾呀!”秦民翰虽然很欣慰外甥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但他担忧家族存亡也没有过错。
  “我猜想,朝廷既然给我下了圣旨,总督大人那边朝廷定然也有旨意,现在三万精壮未到,如果蜀王和总督大人真的行那谋逆之举,少不得我秦良玉不念已往的情面了!”秦良玉多年统兵,积威早成,就连丈夫马千乘在世的时候,都要让她三分。兄弟二人看她已经有了决定,就知道事已成定局,没有更改的余地了,唯有全力支持了。
    正文 第十六卷:席卷大西南之第三章:巾帼英雄(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48 本章字数:2804
    都,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蜀王府中,蜀王朱至  正 房来回踱的步子,低着头,嘴里还神神叨叨的,不时的还捏紧拳头做沉思状,不断的往书房外张望,好像是在等什么? 
  “启禀王爷,姚崇文回来了。”蜀王朱至  的贴身小太监小春子突然垂首站立在书房外禀告道。 
  “还愣着干什么,快让他来见本王呀!”朱至  紧张的搓了搓手,朝小春子大声道。 
  “是,王爷!”小春子显然是习惯了主子这样的态度,忙转身过去传唤了。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两个清晰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很快,两个人影就出现书房门前,走在前头的自然是那小春子,身后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相貌倒也敦厚,不过是一头汗,头上包裹的那块方巾有些歪斜,显然是赶路赶急了,不曾注意。 
  “姚崇文叩见王爷!” 
  “免了,快起来,给本王说说,事情都打听清楚了吗?”朱至  迫不及待的上前问道。 
  “王爷……”姚崇文一副苦瓜脸。 
  “怎么了,是不是朱  元不愿意起事?”朱至  心猛地一抽,紧张的问道。 
  “王爷,朱总督他非但不愿意起事,还让我劝王爷及时放弃这个念头,否则后悔就来不及了。”姚崇文一脸的难色道。 
  “什么?”朱至  惊的差一点跌坐下来,幸亏小春子站在身边,及时扶助了他。 
  “王爷!”姚崇文大惊失色道。 
  “本王没事,朱  元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当年要不时本王赏识,他哪有今天这样的地位!”朱至  还算有些定力。虽然脸色苍白,但嘴还不饶人的骂道。 
  “王爷,朱  元是四川总督,如果他不支持您,我们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姚崇文道。 
  “那怎么办,王府中的家甲都已经准备好了,难道本王就任由那背弃祖宗,肆意残害宗室地昏君宰割吗?”朱至  内心惊动无比,胸口不住的起伏道。 
  “王爷,总督朱大人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