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帝 >

第143章

明帝-第143章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周  宁抬头吃惊地看着朱影龙道。 
  “放心,朕还不至于那么鲁莽,朕先册封你为宁妃,就住在这  勤宫,立后之事朕有分寸。”朱影龙给了她一个宽慰地笑容道。 
  “臣妾谢皇上隆恩!”周  宁凤目顿时湿润了。 
  “夫妻之间,你谢什么,在朕的眼里,你,英儿,兰儿、涟漪还有丽娘,甚至那个如莹朕都是一视同仁,都是朕的好妻子。”朱影龙搂紧周  宁地娇躯道。 
  “皇上,臣妾觉得 
   幸运了,能做皇上的女人实在是天底下做女人最幸福 周  宁窝在丈夫的怀中喃喃自语道。 
  听到这句话,朱影龙除了苦笑,还有一丝无奈,做皇帝的女人真的就那么幸福吗?天下人谁不知道这座皇宫可是天下最大的一座鸟笼,关的都是天下间最美丽的鸟儿,而主人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她们从肉体到灵魂都属于皇帝,希望自己能打破这个桎楛吧! 
  “皇上驾到,百官早朝!”随着司礼秉笔太监徐应元的一声高喊,又忙碌的一天开始了,如今的司礼监完全成了空壳子了,因为这个曾经权势滔天的衙门现在就剩下两人和十几个干杂役的无品低级太监,一个司礼掌印太监的王承恩,他现在还担着内务总管的职务,这是朱影龙新设的,第二个就是徐应元了,剩下的通通裁撤了,职能和权力更是被限制的死死的,还有秘书处分去了部分权力,基本上宦官弄权的可能性降到了历史的最顶点了。(前面有一章说中书舍人基本是太监是作者搞错了,其实中书舍人有太监也有正常的官员,作者在此修正一下。) 
  “臣等恭请圣安!” 
  “都平身吧。”朱影龙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跪在下面的文武百官平淡的道,难怪多少人想坐上这只龙椅,原来坐上这龙椅,这人的精、 气、神真的不一样了,百官臣服跪拜在脚下,天下万民更是在眼中如蝼蚁一般,朱影龙的思绪一下子飘远了。 
  “臣礼部右侍郎周廷儒有本上奏!” 
  “说吧!” 
  “微臣遵旨。”白面周廷儒躬身一礼道,“微臣斗胆请问,皇上已经登基快两个月了,为何迟迟不立皇后?” 
  “这个朕自有主张,本来今天就会跟诸位爱卿说的,现在周爱卿提出来了,那朕就先说好了。”朱影龙扫过群臣一眼道,“朕打算暂时不立皇后,至于什么事后册立皇后,朕到时会告知诸位爱卿的。” 
  “皇上,微臣……”周廷儒还想说,却被朱影龙威严低沉的声音打断了,“好了,周爱卿的心思朕明白,列位臣工的心思朕也明白,朕还有一件事情要宣布,徐应元,宣读圣旨!” 
  “是,奴才遵旨!”徐应元先对朱影龙躬身一礼,然后转过去对着文武百官,打开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册封原城南兵马指挥使周奎之女周  宁为  勤宫宁妃,钦此!” 
  这份册封诏书一出,大殿之中一片寂静,因为百官们都知道这已经是皇帝的极限了,尤其是现在朝中信王潜  一系的官员势力强多了,原本京城留下来的官员势力本就四分五裂,所以对于这份诏书即便他们跪死在午门,恐怕皇帝都不会撤回,君无戏言,如果朝令夕改,皇权威严何在? 
  “皇上,微臣得到可靠消息,有一个形似钦犯崔凝秀的男子在登州码头登船出海。”大内侍卫统领周淮安打破了这太和殿中的沉寂道,立后一事暂时算过去了。 
  “哦,人抓到了吗?”朱影龙问道。 
  “没有,因为那是那艘船是朝廷的官船,目的地是……”周淮安有些迟疑,似有为难之处。 
  “周大人,目的地是何处,在这大殿之上,你如此吞吞吐吐,这是何故?”刑部尚书杨鹤轻诘道。 
  “那官船是登州往东江运送粮饷之用。” 
  “啊……”朝堂之上顿时叽叽喳喳的议论开来,崔凝秀逃去皮岛,还乘坐登州的官船,这里面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寓呀!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卷:蓄力南征之第十章:百业待兴(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24 本章字数:2847
    皇上,钦犯崔凝秀在登州出海潜逃,乘坐的还是我大 送粮饷的官船,这显而易见,在登州有潜伏在我大明军中的阉党间隙,当初皇上为怕军队内乱,只是下旨召回军中的监军太监,对军中一系的阉党官员没有太多的查处,所以微臣建议,朝廷不能对这一些曾经与阉党有勾连的官员姑息养奸了,现在他们偷偷将朝廷钦犯偷带出海,更是说明了他们当中有些人还是对皇上即位不服,一旦南京那边犯北,这些潜伏的人一响应,岂不陷朝廷于万劫不复之地!”刑部尚书杨鹤出列恳切奏请道。 
  “杨爱卿的意思是让朕兴大狱?”朱影龙不是没有考虑这些,只是他还有几点顾虑,稳定的局势来之不易,这一兴大狱恐怕有将是一场朝野震动,而且,他也怕这大狱兴的好就好,兴的不好,被无限扩大了,到时候就不好收场了,因此这查处阉党一系官员之事,一直在低调进 行,因为元凶巨恶都逃到了南京,剩下的小鱼小虾即便是抓了,审了,判了也没有多大意思,随着辽东战事再一次爆发,紧跟着与后金谈判,堆积如山的国事,他也几乎将这件事忘记了差不多了,如果不是这个崔凝秀乘坐官船出海,还真的一时想不起来呢! 
  “微臣绝对不是这个意思,微臣是想朝廷绝对不能在放过这些私通阉党的官员了。” 
  “列位臣工,你们的意见呢?” 
  “微臣认为杨鹤杨大人说地有理。如果不将这些人严加惩治,今天是一个钦犯崔凝秀,接下来或许十个,百个崔凝秀!”礼部右侍郎周廷儒出列道。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一下子就有了十几名名官员站在了统一战线之上了。 
  “微臣对杨鹤杨大人的意见不敢芶同!”吏部尚书黄尊素站出来朗声道。 
  朱影龙松了一口气,总算有个反对的了,这样不仅仅给自己仔细思考坐下决定的时间,也能听到另外不同的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嘛。  
  “黄爱卿。请说!” 
  “皇上。诸位同僚,刚才杨大人和周大人所说不能放过这些人,微臣也是竭力赞同的,只不过眼下辽东虽然停战和谈,国内政局也刚刚稳定,如果在这个时候大动干戈的话,岂不是皇上和诸位同僚这两个多月的心血都付诸流水了吗?” 
  “那请问黄大人。难道就任由这些人逍遥法外吗?”杨鹤诘问道。
  “当然不能让这些人逍遥法外,杨大人曲解我地意思了,对于这些人,朝廷自然要严肃查处,但却不能因为查处这些人,引起朝廷内外地动荡,让人有机可趁,所以微臣建议皇上下旨秘密选派精明干练之人下去察访。切不可大张旗鼓。免得让底下官员人心惶惶,毕竟朝廷治下地北方数省的官员都是前朝留任的,他们或多或少都与阉党接触过。如果这些官员得知朝廷要查处与阉党有过关系的官员,岂不要人人自危,到时候谁还有心思为朝廷为皇上管理一方土地军民?” 
  “黄爱卿说的有理,这北方的稳定实在的来之不易,朕暂时也不想大动干戈,这些人是要查处地,但也不是短时间能查清楚的,所以朕的意思,让都察院派些人下去明察暗访,有了确凿的证据,朕自然会严 办。”朱影龙想了想道。 
  杨鹤和周廷儒自然听出皇上话里的意思,现在朝廷的重心在一个 “稳”上面,阉党一系的官员涉及的太广了,要真地严肃查处起来,北方各省地 
   五分之一都能被投进大牢,这国家岂不是要乱套了吗 
  “关于崔凝秀乘坐运送粮饷去东江的官船出海,列位臣工有什么看法?” 
  “启禀皇上,微臣认为,这崔凝秀乘坐官船出海只有两条路可去,一是直接去了东江毛文龙处,二嘛,在海上转船,走海路南下去南京,但据微臣所知,登州驻军中许多将官都是毛文龙的嫡系,崔凝秀乘坐又是运送粮饷去东江地海船,所以微臣认为,崔凝秀应该此时身在东 江!”工部侍郎刘宗周出列分析道。 
  “如此说来,这个毛文龙岂不是有反叛之心?”朱影龙面色凝重 道。  
  “微臣以为,现在还不至于,毛文龙居于海岛,一应需求大半需要陆上供应,此时反叛的话,岂不是自断绝路,以他善于投机的性格来 说,绝对不会做出这样愚蠢的决定的。”右都御史张慎言奏道。 
  “张大人所言极是,皇上,毛文龙为人贪婪,性渔色,且不尊圣 令,但此人善投机,有些头脑,这个时候不至做出这等蠢事来,再朝廷没有跟伪明分出胜负之前,他只会冷眼旁观,而不会倾向于任何一方 的。”孙承宗站出列道。 
  “孙老院长意思是,这毛文龙会坐山观虎斗,谁赢了,他就倒向 谁?”朱影龙焉能听不明白。 
  这个崔凝秀要是抓到自己手里该多好呀!朱影龙心中慨叹道,可惜了。  
  “皇上,毛文龙如此大逆不道,决不能放过,微臣看这个钦犯崔凝秀就是他暗中指示登州的部下偷偷救走的。”杨鹤道。 
  “好了,毛文龙一事暂且搁下吧,只要他现在不起兵造反,不投 敌,安安稳稳的待在东江就可以了,至于钦犯崔凝秀,他应该现在也回不了南京了,这件事就暂告一个段落吧。”朱影龙现在还想不到一个能彻底解决毛文龙,又不能影响到东江的战略之岛,所以他唯有默认了这个现实,然后接着道,“眼下最朝廷最要紧的大事,一是与后金的谈 判,二是妥善安排遭灾的难民过冬,三是,开源节流,百业待兴,四 呢,刷新吏治,人才培养与选拔,五呢,组建新军,这就是朕对当前朝廷应该做的五件大事的一个总括,这第一嘛,正在做,朝廷已经跟后金达成一些协议,最终条款出来还需要些时日,第二嘛,户部已经在做 了,第三呢,朕先前已经列出了四条,不再多说,第四,关于吏治的刷新,不可操之过急,吏部先拿出一个稳妥的方案来,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呢,朕已经决定设立两座大学,一个是学习经史子集为主,学习治国理政之能,拟定凡是取得秀才功名的学子都可报名进入里面学习,还有一个呢,就是诸位大臣们看不上眼的奇技淫巧一类的杂学为主,为国家培养一些专门的人才,这一类入学条件很宽,只要是能识字两千以上的均可入学,另外,朕还让兵部专设一座军事类的学院,专门系统的培养国家军事指挥上的人才,朕亲任院长,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孙承宗孙大人任副院长,学院地址选在了通州,第五,京营整顿了近两个月,初见成效,朕已经决定练新军,实行新的训练办法,争取在一年之内形成战斗力,三年之后成为一支无敌的雄狮劲旅!” 
  朱影龙这一系列不大不小的变革措施顿时引起了大殿之中群臣交头接耳,纷纷猜测起来。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卷:蓄力南征之第十章:百业待兴(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24 本章字数:4193
    皇上,臣认为将医,卜、算术一类的杂学放在同等的 乎有些不妥?”尚宝卿韩爌出列奏言道。 
  “这有何不妥呀?”朱影龙对这个韩爌一点都不感冒,如果他不死袁崇焕的座师,他才不愿意将这么一个老朽召入朝中呢。 
  “启禀皇上,我朝自太祖开国以来,以仁孝治天下,行的是君子之道,尊的是圣人之言,以儒法治天下,道德教化人心,现皇上突然将此等不登大雅之堂的杂学与我圣人儒理之学并列,实在是有违我汉人几千年的祖宗大法呀!”韩爌跪拜道。 
  “朕何时把杂学与圣人之学并列了?”朱影龙心中大骂韩爌这个老东西,比不就说朕不孝,悖逆祖宗吗?于是装出一副奇怪的笑容问道,“列位臣工,你们可得替朕说句公道话,朕何时说过将圣人的达到与杂学的小道并列在一起了?” 
  “皇上刚才不是说也设立两所大学吗?既然是两所大学,自然是地位相等并列的呀?”左都御史陈杨美出列道。 
  “是呀,是呀。”下面顿时一阵附和之声。 
  “尔等简直是大错特错!”突然黄宗羲清亮的声音陡然在大殿之中响起,顿时将议论之声压了下去。 
  “皇上,列为大人,宗羲虽然是末学后辈,但对列位大人的看法实在感到可笑之极,且不说皇上没有将杂学提高到与我圣人儒理之学的等同地高度,就算是。又怎么样,圣人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