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帝 >

第118章

明帝-第118章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进来!”
    “涂文辅!”朱影龙惊讶的看到了被侍卫扔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涂文辅道。
    “火是这个人放的,皇宫大内实在太大了,藏个人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他还有四个同伙,怎么样,大明皇帝要不要都见上一见?”大玉儿也知道皇太极攻打宁远城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朱影龙就算对她恨之入骨也不会杀她的,因为她很有利用价值。
    “你是怎么发现的?”朱影龙知道自己是错怪周淮安了,上前将人搀扶起来,毕竟在这个时候他这个怀疑一点都不错,周淮安是好心帮他解决问题,但不是时候,现在明白了,这是魏忠贤的后招,想让京城大乱,自顾不暇,自然没有能力追他了。
    “原因很简单,他的化妆术太差了,居然被田姐姐一眼就认出来了,本福…小姐细细一拷问,这个软骨头全都招供了。”大玉儿嘻嘻一笑道。
    是了,这厮去过开封给他颁过旨意,田淑兰才能将人认出,这真是他命该如此。
    “涂文辅,朕问你,是何人派你留在京城,并且放火烧御马监草料场的?”
    “是魏忠贤魏公公。”涂文辅爬了起来,给朱影龙跪下眼神躲闪道。
    魏忠贤在那样慌乱的情形下,还能有这样的心机,朱影龙不相信,再问道:“你要欺瞒朕,要知道东厂虽然被朕废了,可那些刑具朕还是会好好利用一番的。”
    “不要呀,皇上,奴婢说就是,是崔呈秀让我留下的,让我相机行事,在京城捣乱。”涂文辅吓的脸色苍白道,他也想不到一把会烧死那么多人,还有东厂里面那些玩艺,他们做太监谁不知道厉害。
    “崔呈秀?”朱影龙念叨一下这个名字,然后让周淮安把人带了下去继续审问,暗藏在京城中的阉党份子应该不止涂文辅一人,史载,崔呈秀就是竭力劝谏魏忠贤造反第一人,只可惜魏忠贤没有采纳,最后落得个自尽身亡,还被鞭尸的结局。
    出了这样的事情,朱影龙哪里还吃的下,这么一闹,宫内的太监还不人心惶惶,好不容易平息下来,这下又起风波了,好在京城现在实行军管,消息暂时还泄漏不出去,暂时还能压得住局面。
    本作品16 k小说网独家文字版首发,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摘编,更多最新最快章节,请访问www。1 6k。c n!大玉儿朱影龙现在没有心情管她,只是她怎么跟田淑兰扯在一起,好在暂时也没有人能认出她来,她不过是皇太极众多侧福晋中的一个,皇太极还没来的宠幸就丢了,皇太极一直以为是蒙古人干的好事,一年多每讯息了,恐怕都已经当她死了,虽然这么说,朱影龙还是让田淑兰不要跟她走的太近,并且安排人严密监视她的行动,因为她是以宫女的身份在宫内行走的,越是神秘的人物越能引起人的好奇,朱影龙不想大玉儿变的神秘,那就把她变成一个普通人,随时栓在身边也就好了,反正他是答应过她的。
    朱影龙让徐应元把史可法和孙承宗等六部要员都叫到文渊阁去,今晚他们还要通宵议事。
    第一件议的是御马监草料场的走水,这件事上面,周淮安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说那些附逆魏忠贤的阉人都是死有余辜的,但现在他们这么一被烧死,正给了魏忠贤造谣的借口,天下人也会把朱影龙看作是一个残暴无德的暴君,幸亏皇上在北京城的百姓里有个“贤王”的名声,也抓到了纵火之人,否则这个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把个周淮安吓的连连叩头请罪,他原以为这些人烧死了只会对皇上有好处,心中还有些委屈,哪里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关系如此复杂。
    朱影龙也知道这些,但周淮安身兼数职,忙的不可开交,要算责任,他这个皇帝也有责任,考虑的不够周全,才出了这么大的乱子。
    眼下真是用人之际,撤了周淮安简直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最后朱影龙让他代罪立功,一定要将阉党在北京城隐藏的份子全部挖出来,换上一身干净衣服周淮安这才谢恩惭愧的坐回自己位置。
    还是那张圆桌,不过被朱影龙从开封搬进了文渊阁,只不过这跪拜之礼一时之间难以废除,朱影龙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自己给自己添乱,跪拜之礼他接受了,但商议事情,他将这些臣子硬是逼上了圆桌,这是他的规矩,由不得这些大臣们不遵守,再说了,现在朝堂一空,掌权的都是朱影龙的嫡系,他推行一些奇异的制度来阻力必然小了许多。
    这正如史可法给他谏言,既然朝廷这些坛坛罐罐都摔破了,那咱就自己重建,有那些人在朝堂上聒噪,恐怕皇上心中所图百年都难实现,这话到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事情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得出的结论就会不一样,朱影龙看的是眼前,因为他已经陷入眼前的困局不能自拔了,史可法到先他一步,看到了后来,看来交会徒弟饿死老师父的事情居然也有一天会在他的身上发生,正是有了史可法这几句话,朱影龙心中升起无穷的信心,不就是一穷二白吗,更何况现在他不算太穷。
    史可法先向朱影龙禀告他这二十多年的成果,他这个顺天府尹现在可是富的流油,按照朱影龙的旨意,被魏忠贤裹挟南下的官员,只有真的是阉党份子,只实行抄家,但决不允许断了人家的活路,抄家之时也眼睛士兵打骂犯官家人,犯官有罪,他的家人没有罪,即便是阉党官员的家眷亲戚也不准随便抓人,凡是真正犯了罪的才可抓人,连坐的罪法朱影龙决定废除,即便是杨鹤、陈扬美等大臣上奏折反对,都没有改变朱影龙的决心,他要为周滢宁立后找到法律依据,朱影龙这么做等于是在全面修改大明律,这一点得到了少壮派的史可法等人的鼎力支持,孙承宗等人收到朱影龙的影响,既没有表示反对,也没有赞成,在朱影龙这个皇帝的强势支持下,得以通令执行,这就为后来被魏忠贤裹挟去南京的官员屡屡冒死回北京,加速了南京伪明朝廷的灭亡。
    第九卷:一国两帝 第三章:举步维艰(一)
     更新时间:2008…9…16 23:30:19 本章字数:2610
    御马监草料场纵火一案的确是很棘手,本来今晚的议题根本不包括这个,现在倒好,这个事情没有一个妥善的办法,恐怕刚刚稳定下来的京城又会再乱一次,这让在做殚精竭虑数日的大臣们神经又绷紧了起来。
    “皇上,这件纵火案对目前的局势影响甚为关键,稍有不慎,皇上就会背上一个千古暴君的恶名。”孙承宗斟酌的道。
    朱影龙脸上也开始担忧起来,名声之时暂时的,这个他到不怕,关键怕有人浑水摸鱼,煽风点火,本来可以控制的局势就会酿成巨大的民变,这可就麻烦了,因此缓缓的点了点头,同意孙承宗的说法道:“列为爱卿,对于处理这件事有什么好的想法,尽管说出来,不必有什么顾忌。”
    屋子里顿时沉寂了下来,大家都似乎在尽力思考解决的办法。
    “皇上,既然纵火一案的凶手已经抓到,何不来一个公审,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与其藏着腋着的,不如索性让天下百姓知道事情的真相!”孙慎行是个直脾气,但并等于他没有脑子,他业已知道魏忠贤挟持的小皇子真实的身份,也看到了天启帝的亲笔遗诏,先帝的亲笔他自然是认得的,伪造不了,况先前信王提督上直卫,这已经是天启帝传位信王的标志了,再就听到了先皇后的口述,皇后的贤明是天下皆知的,不由得他不信,更重要的是他在朱影龙身上看到了国家的希望,坚持正统的他已经认同了朱影龙登上皇位的事实。
    “皇上,这个办法不错,只要将魏忠贤派人潜伏京城放火烧死了依附他的一万多名太监,目的以打击皇上的目的,就更加加重了不明真相的人的离心离德。”黄道周出口赞同道。
    朱影龙心里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办法似乎可行,询问式的对孙承宗道:“孙老院长,你看这个办法可行?”习惯了,朱影龙一时改不了口。
    “办法是不错,但公审的时候人多眼杂,老臣担心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变故,到时候可就麻烦了?”孙承宗自认想不出比这个更好的办法,但他还是有些担心,人老了,求稳之心愈重了。
    孙承宗的担忧也不无不妥之处,万一人群藏有杀手刺客之类的,还没等涂文辅等说出事情的真相就一命呜呼,看朝廷到时候如何收拾局面,岂不是更乱。
    “皇上不必担忧,既然是公审,即便敞开刑部的大门也只能几百人人看到事情的情况,这几百个人我们可以遴选,搜检,确保杀手刺客有异心之人进不了公堂。”到底是跟在朱影龙身边时间最长,也是受到影响最深的人,史可法这个有限公审的办法的确非常的高明,诺大的一个北京城选出几个平日在乡间有些威望的人还是一点难度都没有的,这些人大都是乡里乡亲,为众多百姓所相识,杀手刺客之流根本无从混入,只要借助这些人的口,与打开刑部大门任何百姓观看的公审其时没有什么两样,百姓也不会有什么怨言,这个办法好呀!
    朱影龙当即批准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按这个办法办,清查观审人员的工作自然交给周淮安戴罪立功了。
    解决了眼前这个巨大的难题,下面进入了国家政务大事这个巨大的议题。
    “皇上,今天是丁卯年,顺天府乡试因为朝廷突发变故而推迟下来,现在举子们都聚集在京,不知道今年乡试还能否举行,微臣的意思是目前朝廷人才匮乏,此次乡试还照常举行,只不过把时间推迟一下,放到九月中旬如何?”礼部尚书徐光启首先开口禀奏道。
    想不到自己一当上这个皇帝,首先遇到的便是科举这个大的问题,这关系到天下读书人的人心背向,万万马虎不得,说心里话,他根本就不赞同当前这种科举考试制度,但教育的事情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眼下需要用人,朱影龙对人才的渴求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当即同意了徐光启的奏议,并且让徐光启会同史可法等人妥善处理这些举子在京的生活,有困难的朝廷拿钱照顾也是应该的。
    至于主考的人选,徐光启奏了几个人上来了,大家商议了一下,把主考定为左佥都御史郭都贤,考试日期拟定在九月初九、十二和十五日。
    下面就是礼部请议朱由检生母刘氏尊谥贞靖贤妃及迁祔陵庙重典。以圣母弟和阳卫正千户刘效祖封新乐伯,朱影龙根本就对这个所谓的母亲毫无印象,礼部怎么做就怎么做了,给她弟弟封给伯就是了,自给这副躯体好歹也是从他姐姐肚子里出来的,这种琐碎的事情,他一应照准。
    本作品16k小说网独家文字版首发,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摘编,更多最新最快章节,请访问www。16k。cn!接下来是兵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孙承宗通报了宁远前线的一些战况,皇太极这次决心很大,似乎不拿下宁远就不退兵,而且攻陷锦州之后,他得了不少完好无损的攻城利器,如红衣大炮就得到了完好无损的四门,炮弹上千枚,除去拉回一门回去做研究,看自己以后能不能铸造,剩下的三门和几百门佛朗机炮都拉到宁远来了。可能是辫子兵还不怎么会使用火枪,喜欢真刀真枪的砍杀,袁崇焕这一次宁远保卫战打的是异常的艰苦。但宁远毕竟是袁崇焕经营多年的根据地,防卫设施自然是异常的坚固,很多防卫办法还都是后金辫子兵准备的,城中军民都是从血与火才走出来的,团结士气高涨,现在唯一缺的是粮草和弹药,宁锦大捷之后,虽然辽东各城都补充了些许粮草,但犹豫时间仓促,大部分粮草优先供应给了在最前线的锦州城,现在这大部分粮草本書轉載拾陸k文學網被皇太极得了去,宁远城内的粮草只够坚守一个月的了,袁崇焕知道,孙承宗也知道,袁崇焕的想法是皇太极如果攻打宁远一个月还没能拿下,就应该会撤兵,但这个时候炎热的夏天已经慢慢过去了,天气转凉同样对皇太极有力,而且他手上现在有了粮草,不必担心,就这么困着也能拿下宁远城,甚为兵部尚书,孙承宗也希望皇太极撑不了一个月就退兵,但就目前来看,没有一丝一毫的退兵迹象,满桂、祖大寿守山海关,他们接到严令不准驰援,眼见宁远越来越困难,唯有上书求朝廷派军驰援。
    宁远现在被皇太极团团围住,就算朱影龙现在打算放弃宁远、左屯、大凌河等诸城,撤回山海关内都已经不行了,只不过他现在身边几乎无可用之将,即使有兵,能担当此重任着几乎没有,除了还不能现世的熊廷弼,他正在协助熊瑚整顿京营,不然他倒是最合适的人选,朱影龙伤透了脑筋。
    “皇上,有一人可解宁远之为,只不过……”黄道周欲言又止,颇为为难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