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小厨师 >

第981章

北宋小厨师-第981章

小说: 北宋小厨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奇当然是首当其冲。册封他为燕云王,兼天下兵马大元帅。总管对金战事,但凡燕云一切大小事宜,不必上奏请示,可全权做主。
    其次就是种师道,晋升为太尉,统管三衙,监军燕云。
    虽然种师道的声望、辈分、军事才能都要高李奇好几个档次,但是赵楷还是让李奇做老大,种师道从旁辅助,这倒不是不信任种师道,只不过政治永远凌驾于军事上面,不管是过去,还是以后,政治家才是发动战争的那个人,也就是战略的策划人,他们会根据国家的利益,针对某某,发动一场场战争,不是将军你想打哪里,就打哪里,而将领只不过是根据政治家的需求,去到前线调兵遣将,排兵布阵,布置战术,去打赢这场战争。
    有些时候,即便某某将军打赢了某一场仗,但是却没有获得国家需要的利益,这就是无用功,这就是毫无价值的,这就是一次失败的行动。
    李奇虽然不会打仗,但是他明白宋朝需要什么样的利益,这就足够了,至于这战术细节的安排,一直就是种师道做主。
    种师中,封左卫上将军,经略云中路。
    宗泽,封燕山府知府,经略燕山府路。
    张叔夜,封青州知府,经略东京东路。
    岳飞,册封殿前司都指挥使。
    牛皋,册封侍卫马都指挥使。
    韩世忠,册封右骁卫上将军,任命福州知府,经略东南军。
    至于杨再兴、岳翻、吴玠兄弟、张宪,梁雄都也在禁军当中获得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职位。而折家军那边,赵楷还是按照习俗,发圣旨去了府州。
    这可谓是迟到的封赏呀!
    但是,这种大规模的提升,在有宋一代,还是从未出现过的,特别是对于武将而言,李奇就不说了,他本就是国公了,封王也只是进一步,但是岳飞、种师道,那可都是一下子提高了好几个阶级。
    当然,这不是说种师道他们就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当得起这封赏,其实原因很简单,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赵楷这是要借着此番抵御金国,赶紧将自己的人给提拔上来,那些文臣纵使心有不满,也不好说些什么。
    别看这武将心里不说,但是他们谁不想升官进爵了,武将又没有科考的本事,只有靠着打仗升官呀。听完之后,个个脸上露出了兴奋之色,哪怕是岳飞都不例外,这可真是光宗耀祖,而且赵楷即位,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至少他们不用天天去担心,那些文臣整天跑来欺负他们了。
    赶紧行礼谢恩。
    当然,李奇没有做这么无聊的事情,反正赵楷又不在这里,这样子做给谁看啊!
    牛皋是一口气念完,气喘吁吁,但这厮还兴奋的朝着岳飞他们眨了眨眼睛,好似在说,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
    如果说开封保卫战只是一个前奏,那么这一道圣旨下来,就宣告历史正式因为李奇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在这之前的话,如果赵楷失败了,历史很可能只是拐了一个弯道,再度回到原来的轨道上面。
    但是李奇的计划还没有完全成功,他必须要害击退金兵。否则,赵楷这个皇帝也做不长久。
    李奇从牛皋手中接过圣旨来,朝着牛皋使了个眼色。带着牛皋进到里屋内。
    岳飞他们也识趣的没有跟去,这些事情,他们也不想参与,他们也没有这个资格。
    关上房门后,李奇立刻问道:“这一切都还顺利吧。”
    “步帅,不瞒你说,真是太顺利了。俺和毕湛几乎都没有怎么发挥…。”
    “这些屁话就别说,快把经过跟我说一遍。”李奇毫不留情的打断了牛皋的话。
    牛皋郁闷哦了一声,将整件事的经过与李奇说了一边。
    一切还是按照李奇的计划在走。只不过由于秦桧从中出谋划策,将整个计划都简单化了,特别是童贯走后,几乎就是毫无悬念了。
    宋徽宗在江宁府待了一日。就急急忙忙的带着蔡京等人。赶回东京汴梁。
    在路上的时候,宋徽宗都还在幻想,这百姓会如何如何的来到城门前迎接他的王者归来,这声势又有多么的浩大,他似乎完全忘记了当初逃跑的事。
    这也不奇怪,人吗,都爱往好的方面去想。
    可是,当他来到汴梁城外。发现除了一些官吏和仪仗队,连一个百姓都没有出来。这让他很是郁闷,然而,这还只是刚刚开始,等到他们刚刚踏入城门的瞬间,迎接他的不是什么欢呼声,也不是歌声,而是一块块泥巴。
    也不知道哪里冲出一群“刁民”来,二话不说,对着宋徽宗、李邦彦等人扔泥巴和石头,又是破口大骂,赵楷还为宋徽宗挡了一石头,额头都给砸破了。
    这些人自然都是赵楷安排的,否则他们怎么可能来这里。
    不过很快,这群刁民就全被抓获了。这让宋徽宗很愤怒,让人将这些刁民全部送去开封府,这事还没完,等我回宫后,再来处置你们这些不怕死的蠢货,看看是谁在后面搞鬼。
    但这件事很快就在汴梁城内传开了,盖因宋徽宗的临阵脱逃和那一道求和圣旨,已经彻底激怒了汴梁百姓,如今这些百姓见有人做了出头鸟,又听说宋徽宗并没有封赏赵楷,反而明升暗降,关于对于宋徽宗的怨声,那是越来越大,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但是,当时的宋徽宗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感觉很气恼,毕竟这刚一进家门,自己的子民就向自己扔石头,还打伤了自己的爱子,试问什么皇帝受过这种待遇。
    一直等到他入住皇宫后,这才发现有些不对劲了,先是何灌发现宫内的侍卫全部换了,而且根本就不听他这个殿帅的指挥,旋即就去告诉太子,当时就把赵桓给吓坏了,不知所措呀。
    还没有等宋徽宗歇口气,前脚刚刚踏入殿内,这奏章就呈上来了,而且是一道接着一道,清一色的要求宋徽宗退位,不仅如此,那满朝文武也已经进宫来,说是满朝文武,其实就是赵楷一手提拔上来的人,这些人在宋徽宗的统治下,一直得不到赏识,但是赵楷却给予了他们权力,他们当然一心向着赵楷,跪倒在殿外,请求宋徽宗传位赵楷。
    而这时候,赵楷却对外宣传自己头有伤,床都下不了,躲在府里是怎么也不出门,外面更加是禁卫森严。
    宋徽宗这才感觉大事不妙,立刻召集蔡京等人进宫,这三王子摆明就是要逼宫呀,这可如何是好啊?
    这回京的首次会议,没有商量出办法来,蔡京等人只是让宋徽宗不要着急,且看看再说,其实他们个个心里都打着一副算盘,因为他们现在谁也不敢轻易得罪赵楷了。
    然而,这还是刚刚开始,在秦桧的暗中安排下,太学院开始上奏章,批判宋徽宗逃跑、议和。说什么,这敌人都还没有打来,你就抛弃了你子民,独自逃跑,而且,你还不顾我们的死活,派人去跟金国议和,既然你们已经抛弃了我们,那我们也就不是你的子民,我们只承认三殿下,不会承认你了。
    这一下,百姓们似乎找到了组织,也彻底爆发出来了,在太学院的领导下,数万百姓去到了朝阳门。跪在国旗下面,请求宋徽宗传位赵楷。
    这事情越闹越大,眼看就要一发不可收拾了。
    京城官、民、兵都统一战线了。蔡攸、梁师成等人知道大势已去,他们在入城的当日就已经察觉到了上了赵楷的当,但是如今禁军全部被赵楷掌握着,而童贯又领兵去了北边,他们纵使手段再了得,也是无可奈何了。
    他们开始为自己打算了,他们都是聪明人啊。知道赵楷即位是迟早的事了,问题是赵楷即位后,会怎么去对待他们这些旧臣。与其垂死挣扎,还不如在赵楷未即位前,先去讨好赵楷,至于什么皇上。他们早就扔到一边了。于是蔡攸、梁师成就偷偷跑去找赵楷,他们二人与赵楷关系一直都不错。
    一直不肯露面的赵楷,这一次竟然接见了他们二人,这让他们觉得很有希望,于是就很隐晦的表示,我们愿意劝皇上退位给你。
    赵楷也隐晦的表示了,如果我能即位,你们还是不会变动的。在他和李奇设计的计划当中。如果是在没有必要发生兵变的情况下,最好是找一个宋徽宗身边的宠臣。去开这个口,蔡攸、梁师成肯定就是最好的对象。
    这让蔡攸、梁师成二人恨不得是对赵楷掏心掏肺呀!当天晚上,他们就去找宋徽宗,说什么大势已去,百姓、士兵、臣子都不听你的了,也都不承认你了,万一百姓没有了耐心,发生哗变、或者兵变的话,那可就不好了,你何不模仿那唐高祖,传位赵楷,自己做太上皇,这样也体面一些。
    但是,李邦彦等太子的亲臣就坚决反对宋徽宗退位,要传位也是要传位太子,他们跟赵楷可是恩怨深的很呀,这赵楷要是即位了,他们能有好下场么。
    这也是当初为什么李奇不敢懂脑筋让赵楷直接即位的主要原因,那时候可不比现在,那时候都是太子握权,朝中都是他的人,这些人跟赵楷又是死对头呀,尤其是李邦彦、童贯等人,如果李奇当时就提议让赵楷即位的话,且不说赵桓会不会答应,李邦彦、童贯,哪怕是梁师成都不可能会答应,假如一定要选一个人即位,哪怕赵桓不愿意,李邦彦他们背也要将赵桓背上龙椅。
    在历史上,赵桓同样是死也不肯即位,都哭昏过去好几次,那圣旨就是不接,我就是不当这皇帝,你爱谁谁去,就差没有自杀了,但是李邦彦、童贯等人硬是将他背上龙椅的。
    这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赵楷即位,李邦彦他们能有好日子过吗,而当时李奇根本也没有什么势力,如果他抛出去这么一个建议,那估计赵桓、李邦彦等人就会察觉出来这是他布下的局,这些人个个都是人精呀,哪怕你稍微露出一点点尾巴,都会被他们抓住,要是那样的话,恐怕李奇和赵楷就彻底完了。
    李奇必须的步步为营,不能出丝毫差错。
    两边是吵的不可开交,李邦彦可是非常有势力的,他们都是坚决反对传位给赵楷,后来都跪在宋徽宗的脚下,哭着求宋徽宗万不可传位给赵楷。
    宋徽宗听得一阵头疼,让他们全都出去,然后就去到了后宫,找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郑皇后。
    郑皇后就事论事,也没有偏袒谁,说你当初逃跑太伤民心了,而且你当初就已经了退位之意,何不就借此卸下这副担子,做个悠闲的太上皇。
    当时宋徽宗听了,也没有多说什么,含糊几句,就离开了,一个人呆在房里,一直呆到晚上,才命人去传赵楷,他还害怕赵楷不肯来,于是就让毕湛去请赵楷,这都是你的人,你怕甚么,要怕也该是我害怕才是。
    赵楷这一次答应了,来到了宋徽宗的寝宫,也没有让护卫跟着,因为此时皇宫里面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这宋徽宗寝宫里面有多少人,他都一清二楚。
    这两父子在里面谈了整整一宿,也没有人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反正第二日早晨,宋徽宗就下旨传位赵楷。
    ps:月票榜上又被爆菊了,惨无人道呀,各位吃货能否助我爆回来。(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重新洗牌(二更,求月票。)
    这一切虽然都在李奇的预计当中,也都是在按照他的计划在进行,并没有出现丝毫偏差,但是牛皋只说了一个大概,具体细节他也不清楚,所以这让李奇还是有些担心,但是这些细节都必须等他回去才能知晓。
    “没有什么人受伤吧?”
    李奇静静的听完后,第一句话就是关心有没有人因此受到伤害。
    牛皋摇摇头道:“咱们几万禁军守着皇宫,何灌那点点人马都不够塞牙缝的,对方如何敢动。”
    李奇又问道:“蔡家、白家呢?”
    牛皋又摇摇头道:“这俺就不知道了,俺来的时候,皇上才刚刚登基,他并没有怎么去处理朝政,而是首先调兵遣将来支援你们。”
    这倒符合赵楷的性格,他太想洗刷宋军以前的耻辱了,如果说推动他走到这一步的动力,那么就是尊严,也就是完颜宗望给他带来的耻辱,故此,他登基第一件事一定是针对金军的战事。
    李奇点了下头,又问道:“那太子呢?”
    牛皋道:“太子殿下当时一直待在东宫,连门都不出,皇上登机前,太上皇已经封太子殿下为辅成王。”
    李奇嗯了一声,他也知道赵楷不太会跟李世民一样,发动什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那是没有办法,李建成可不是草包,那也是非常有才能的一个人,如果他当皇帝,不见得就比李世民差,若不杀李建成,那就是大大的隐患,只不过李世民胜利了,那么他当然会为自己找借口。抹黑李建成也是在所难免,而赵桓这种性格,根本就没有什么作为,留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