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小厨师 >

第827章

北宋小厨师-第827章

小说: 北宋小厨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奇之前的百分之九十的努力,都是在为了迎接这一年,但是当这一年真的将要来临时,他又感觉有些彷徨,不知所措,总感觉给自己的时间太少了。
    “你在想什么?”
    忽然,他背后响起一个悦耳动听的声音。
    李奇微微一怔,转头一瞧,只见秦夫人穿着一件青绿色的披肩站在他身后,瞧她装扮似乎准备出门,笑道:“没想什么。夫人,你要出门呀!”
    秦夫人点点头道:“我刚从醉仙居回来,那里可热闹了,等会就要回娘家了。你呢?你不去白府吗?”
    李奇摇摇头道:“我等会就得去睡觉了。红奴说这里清静些,让我在这里休息。”
    秦夫人一愣,随即恍然大悟,道:“对了,你今晚还要去筹备明日元旦宴会。”
    李奇笑着点点头,他可是非常自律的,该休息的时候,他就一定会去休息,除非条件实在是不允许。
    秦夫人听他这么说,也放心了不少。笑道:“那祝你宴会举办成功。”
    “我没有想过会失败。”李奇一笑,忽然略带一丝好奇道:“夫人,你好像忘记嘱咐我不要惹事。”
    秦夫人噗嗤一笑,道:“你不嫌我唠叨呢?”
    李奇想了想,道:“这个怎么说了,其实每次我都很嫌你唠叨,恨不得拿针线将的你嘴封玩笑话,玩笑话…但是你突然不说了,我又觉得有些不习惯。”说着。他轻轻一叹,有感而发道:“话说回来,你说的都很对,也非常有道理。伴君如伴虎啊,我的一个不小心,受到伤害的不只是我一个人,或许还会连累很多人。包括夫人你,我若是你的话,我早就把那个四处惹事的家伙给踢了出去。难得夫人容我至今,真是不容易啊!”
    秦夫人愣了片刻,点点头道:“你能明白就好。可是,这话可不像是出自你口呀。”
    李奇呵呵道:“夫人,你还真是可爱。”
    秦夫人嗯了一声,啐道:“那也不及你万一,说话总是神经兮兮的。”
    李奇哈哈一笑,道:“难道我说错了吗,我平时时常敷衍你,你又嫌我不听劝,我今日认真悔过,你又说我神经兮兮的,究竟我该怎么说是好呢?”
    秦夫人稍稍翻了下白眼道:“彼此,彼此,平时我唠叨你,你嫌我烦,我不说了,你又不习惯,你让我怎说是好?”
    “由此可见,当一切都成为了习惯,不管是好是坏,失去了总是感觉有些不适应。”李奇笑了笑,又道:“记得三年前,我来到这里的时候,那时候醉仙居只是一个将要卖掉的烫手山芋,夫人你还躲在家中自怨自艾,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小六子只是一个打杂的酒保,小玉、阿南还在颠沛流离,可是时隔三年,这一切都改变了,你认为这种改变是好还是坏呢?”
    秦夫人微一沉吟,往事种种诸般涌上心头,回想这三年来,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隔了半响,才道:“对于我个人而言,谈不上好坏,但是对于更多人而言,那肯定是好的。”
    李奇迟疑了一下,道:“可是,假如有一天,因为我而导致失去了这一切,大家又回到原来那样,甚至不还如以前,你会怨我吗?”
    我怎有资格,这一切本就是你带来的,若是失去了,那也是命该如此,怨得了谁。秦夫人不喜欢怨天尤人,她更加喜欢的是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这样她心里反而好过一些。却是不答,只是好奇的望着李奇,道:“今日的你怎地与平时有些不一样?”
    李奇微微一怔,暗想,李奇啊李奇,你何时变得这般没有自信,都学会打预防针了,真是可笑之极!没自信的事是你该做的么?况且,这事你若无必胜的决心,又怎么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呢?摇摇头挥去心中阴霾,又恢复了轻佻的表情,笑嘻嘻道:“平时在夫人面前装可爱装多了,偶尔也想装装深沉。”
    秦夫人不但不恼,反而点点头道:“嗯。这才像你说的话,实不相瞒,方才我还以为你病了。”
    暴汗!不是吧,我正儿八经反倒是有病?这我上哪去说理啊!李奇苦笑道:“夫人,你这话从何说起啊!”
    秦夫人轻轻一笑,道:“我想这也是习惯使然吧。”
    李奇一愣,道:“哎呦,夫人你都会开玩笑了,我真不习惯呀。”
    秦夫人听他阴阳怪气的腔调,摇摇头,道:“你快些去休息吧。我走了。”
    “不知你想好如何抵挡王姨严刑逼供没。”
    秦夫人哪里不知道他说的是招亲一事,啐了一口,快步离开了。
    。。。。。。
    。。。。。。
    大年初一。四更天时分,李奇冒着寒冷的夜风与马桥、鲁美美、吴小六等人赶去了相国寺。
    此时,相国寺里面已经是偶有烛光,星星点点,但是在东北角却是灯火通明,但见百余名人站在街道口,光从打扮来看,其中有厨子、酒保、掌柜等等。
    李奇站在他们面前,朗声道:“这些日子来,你们肯定已经辛苦坏了,但是今日会将证明你们的辛苦绝对是值得的,这条街必定因你们的努力而闻名于世,或许数百年后,你们与这条街兀自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现在我只想为你们一句,你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众人齐声道。
    李奇拍拍手道:“开始做事吧。”
    “是。”
    这百余人立刻进入了街道内,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岗位。
    仅仅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宁静的街道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哗啦哗啦、咚咚咚、啪啪啪。这些熟悉的声音,可以说是伴随着东京的每一个清晨。(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五章 集百家之长(求月票)
    不知不觉中,东边已经发白,元旦朝会也正式拉开了序幕,过程倒是一点也没有变,祭祖、祭天、群臣和诸国使节入殿朝拜。
    但是人却多了不少,就这规模绝对是大宋开国以来,最盛大的一次。
    去年年尾一连串旷古烁今的记录让宋徽宗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看着底下的群臣,龙颜大悦,喜不胜收。
    从表面上看,这绝对是盛世的开始,但是实际上,繁华盛世之下却是危机四伏,只不过人永远都爱往好方面想,很少人能够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态。
    直到正午时分,这繁琐的朝拜仪式终于在锣鼓声落下了帷幕。
    以往仪式结束后,宋徽宗就会升殿赐宴,但是今年可不同了,他们要移驾相国寺参加李奇精心准备的宴会。
    时间紧迫,众人不敢多留,立刻摆驾相国寺。
    在路上,宋徽宗高坐在龙撵上,前面仪仗队开道,威严十足。突然,他余光瞧见后面人头攒动,似乎在搞什么小动作,心觉好奇,于是喊道:“梁爱卿。”
    一直跟随在旁的梁师成急忙走上前来,谄笑道:“皇上有何事要吩咐小人?”
    宋徽宗头微微往后一偏,问道:“他们那是在做甚么?”
    梁师成道:“哦,是这样的,李奇派人来说,但凡参加宴会的人,都需要带一些道具在身上。”
    宋徽宗诧异道:“道具不是指修行者用的衣物器具么?带这些作甚?”
    梁师成摇摇头道:“倒也不是这个意思,据李奇所言,他说的道具乃是为了宴会助兴用的。”
    “那是什么?”
    “就是铜钱。”
    宋徽宗双眼一睁,道:“铜钱?这是为何?”
    梁师成又摇摇头道:“这李奇倒是没有说,不过皇上请放心,小人身上已经带了。”
    宋徽宗越听越发好奇,但是他也没有多问,因为他深知李奇的性格。问了也是白问,心想,这小子又在玩什么把戏。
    这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去到了相国寺。
    此时,相国寺内也是人声鼎沸,毕竟今年是大年初一,很多人都放假了,出来玩耍了,相国寺自然是最佳地点,这里面好玩的东西真是多了去,可是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东北方那一块区域,有着重兵把守,任何人不得入内。
    当宋徽宗率领文武百官、各国使节来到了相国寺最里面的那条街道时,瞧见面前的景象后,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但见这一条长长的街道到处冒着袅袅炊烟,一些人酒保、买卖人在门口忙活着,虽有阵阵香味飘散过来,但是完全看不出这哪里像是举办的宴会。就跟平常的街道没啥两样。
    他们可不是来逛街的,而是来参加宴会的呀!
    众人纷纷窃窃私语,似乎对此颇有微词,但是好奇居多。
    “皇上驾到!”
    随着一声尖破嗓子。只见李奇从中间一间屋内匆匆忙走了出来,急忙带着一干人员迎了过去,行礼道:“微臣李奇参见皇上。皇上,真是抱歉。方才微臣正在做菜,一时抽不身来,未能出来迎接。还请皇上恕罪。”
    宋徽宗脸上有些挂不住了,手一挥,道:“这些先别说,你让朕来此作甚?”
    李奇微微一愣,道:“微臣不是已经说了吗,今年的元旦宴会将会在这里举行。”
    “这里?”宋徽宗往里面手一指,道:“这里如何举办宴会?你真是太不像话了。”
    你可是一个艺术家呀,说的话咋怎么土气了,一点也没有品味。李奇笑呵呵道:“皇上,还请听微臣一一解释。”
    来都来了,要改地方也已经晚了,还不只有任他宰杀。宋徽宗哼了一声,道:“那朕倒要听听,这你究竟如何解释。”
    开玩笑,本人忽悠的本领那可不是盖的。李奇笑了笑,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朝着众人朗声道:“皇上,各位同僚,还有我大宋的贵客,你们现在看到的这条街,将来必定会成为我大宋,乃至全世界全著名的一条美食街。为什么?因为这里面拥有全世界各地风味的美食。”
    此话一出,人群中登时应声响起一片哗然。
    这口气未免忒大了一点。
    李奇一笑,道:“也许各位现在还不相信,但是待会就会证明我说的是否正确。”顿了顿,他又继续道:“各位此时一定十分好奇,为什么我会将恁地重要的宴会放到这里来举行?这里连一点的宴会的气氛都没有啊。不过,年年元旦宴会都是一个调调,难道大家不腻吗?平常在宴会上,常常听到最多的不是品味菜式,而是重在交流,但是今天,我举办的这次宴会,乃是单纯的从食物出发。请恕李奇问各位一句,各位觉得食物的关键是什么?”
    蔡攸不屑一笑,道:“不就是作果腹只用么?”他这一句话,也捎带把厨子给讽刺了一遍。
    蔡京这个大美食家摇摇头道:“倒不仅是如此,关键乃是食物其中的美味。”
    李奇呵呵笑道:“二位说的是,但不尽是。”
    宋徽宗听得越有兴趣,笑道:“哦?如此说来,你似乎有更高的见解。”
    “拙见,拙见而已。”李奇谦虚一笑,又道:“英国公说的不错,食物最根本的作用还是用来饱肚子的,但是,这关键在与吃,若是说要品的话,那就不仅仅如此了,我们常常说品味食物的美味,其实这只是最低层面上的,其实食物代表的可不只是美味,它还代表着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代表每个地方的文明文化,代表着每个地方的天时地利,由此可见,食物是非常博大精深的。”
    蔡攸哼道:“任你说的天花乱坠,也不就是一道菜么。”
    李奇摇摇头道:“英国公此言差异,其实在我大宋已经有南北食之分,简单来说,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一般说来,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江浙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
    就西南地区而言,各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花椒会生长在那里,那就是因为花椒够辣,够麻,多吃花椒能够逼出人体的湿气,所以西南地区的人很喜欢吃花椒,他们也能够承受得了,但是北方人气候干燥,少吃添味,多吃可就不行了,单单一个花椒就已经很好的诠释了西南的地理气候,也很好的说明了天下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正是因为西南地区多雨潮湿,故此才生长出花椒来帮助人们抵御湿气。另外,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沿海地区自然就是吃海鲜。也正是因为如此,江南人做鱼的本领远胜过北方人,反之亦然,所以说,吃羊得去北方,吃鱼得去南方。换而言之,就是一提到鱼,你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江南,想到那里的风土人情。曾有人告诉我,品尝食物最快乐的事,就是能从食物中得知当地的风土人情。”
    众人听得频频点头,觉得李奇说的是大有道理。
    李奇又继续说道:“我大宋南北菜式差异尚且巨大,那我大宋和其它国家呢?想必更加不用说了。就说高丽,他们那里的菜式清淡、忌油腻,追求的是自然,也就是他们喜欢更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