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小厨师 >

第747章

北宋小厨师-第747章

小说: 北宋小厨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
    郑逸哈哈一笑,不再多言,盘腿席地而坐,望着布上放着的白面卷,好奇道:“这是什么?好香呀。”
    张润儿忙道:“这是面卷,里面包着一些干菜和鸡肉,是我从那汉包里面学来的。”说着她又指着边上的瓦罐道:“这里还熬了鱼汤。”
    郑逸听得是垂涎三尺,道:“真是丰富的午餐呀!”拿起一个面卷,一口咬下,只觉松软适度,里面的馅料配合的是相得益彰,美味极了,不住的点头道:“好吃,真是好吃。假以时日,恐怕金刀厨王位子不保呀。”
    白浅诺也吃了一口,却老气横秋道:“润儿妹妹,若大哥能尝到这般手艺,想必一定会十分欣慰的,他的宝贝徒儿虽身在千里之外,却依然能从他身上学到不少。”
    张润儿略带一丝害羞道:“二哥、白姐姐说笑了,我与师父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呀。”
    说到这厨艺,郑逸可也算是专业人士,摇头道:“那倒也不是,这厨艺本就是各有风格,谈不上谁强谁弱,经济使之所以能够成为厨王,是因为他的菜式在美味、创新之余,还能做得华丽之极,无可挑剔,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每次都能菜式谈到人生,这方面,恐怕目前无人能够超过他。但是,若论这家常小菜,润儿,你倒也不比金刀厨王差多少。”
    白浅诺深表认同的点头道:“二哥说的不错,润儿,江南醉仙居首席大厨非你莫属呀。”
    张润儿听得二人的赞赏,心中欣喜不已。
    这时,边上忽听一个嘶哑的嗓子喊道:“嗯嗯,张小娘子,你今日又做了什么菜,恁地香。”
    这一代农夫对郑逸他们都十分熟悉,以前他们对这个新上任的知府还感到有些惧怕,可是接触过后,他们发现这个知府平易近人,谈吐非凡,敬佩之余,也就少了几分惧意,说起话来也是十分随便,张润儿转头一看,忙舀了一碗鱼汤,再拿上两三个面卷给那大叔给送了过去。
    白浅诺望了张润儿。又瞥了眼郑逸,目光甚是毒辣。
    郑逸被她瞧心神一晃,道:“你恁地瞧我作甚?”
    白浅诺一本正经道:“二哥,你还惦记着王姐姐么?”
    郑逸愣了愣,神色有些黯然,轻叹道:“这么多年了,想要忘记谈何容易,不过,上次三娘已经与我说的清清楚楚,我也不会再去纠缠了。否则我与她都会非常难过。”
    他与白浅诺很早就认识了,然而,这次同往江南,感情更胜以前,可以说是情同兄妹,倒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说的。
    白浅诺道:“既然如此,二哥,你就不应该再独身一人,堂堂杭州知府。连个妻子都没有,这可不像话。”
    郑逸皱眉望了白浅诺,道:“你年纪不大,说起话倒有些像我的那些长辈。真是没大没小。你究竟想说什么?”
    白浅诺目光瞟向不远处的张润儿,笑吟吟道:“润儿妹妹可是一个难得一遇的好女子,我觉得你身边就少了她这么一位贤内助,若是错过。那可就追悔莫及。唉,可惜润儿妹妹是高衙内的干妹妹,否则。我都可以替她做主,将其许配给你,不过你且放心,有大哥在,他高衙内蹦跶不起来。”
    郑逸听得心头莫名一动,但也就是一瞬间,随即沉声道:“七娘,二哥这张老脸倒是无所谓了,可是润儿她脸皮薄,此等话,以后莫要再说了。”
    白浅诺当初可是敢跟李奇刚正面的,岂会吓到,苦口婆心道:“二哥…。”
    “哈哈!郑知府,白公子,别来无恙了。”
    她话刚出口,忽听远处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二人转头一看,只见秦桧、韩世忠沿着田边小道朝着这边走了过来,赶紧起身迎了上去,张润儿也急忙跟了过去。
    “巡察使,韩将军。”郑逸拱手道。
    白浅诺、张润儿也向二人行了一礼。
    由于道路狭窄,不好叙话,于是郑逸将二人请到那堆稻草上,几人围地而坐,张润儿赶紧为二人斟上一杯茶水。
    郑逸见秦桧、韩世忠风尘仆仆的模样,似乎刚刚回来,略带一丝好奇道:“巡察使,韩将军,你们怎地恁地快就回来了?我还以为至少还得一个月后,你们才能回杭州。”
    原来秦桧、韩世忠并未在杭州久留,待帮郑逸稳固住其位,便继续南下,去往了福州、两广等地。
    秦桧道:“倒也不快了,其实我们都围着江南转了一个圈,由于这些贪官都是一环扣这一环,顺藤摸瓜就行了,根本无须再去调查,而且有些贪官草寇早已闻风丧胆,我们都还未到,就逃了一大半去了,若非我们在福州船厂停留了几日,恐怕还会早几日回来。”
    此时的两广、福州还未发展起来,大贪官基本上都在淮、浙两地,所以,也没有什么可查的。
    韩世忠点了点头,哈哈道:“我们原本还打算去西南边看看,可是当地有一位高人在,也帮我们节约了不少时日。”
    “高人?”
    郑逸、白浅诺异口同声道,目光中充满了好奇。
    秦桧点头笑道:“韩将军说的不错,那人的确可以称得上高人。你们或许猜不到,这位高人就是西南边陲的巴州通判,据当地百姓说,河湟一战过后,西南地区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去年当地崛起一伙强人,专门打家劫舍,巴州知府和达州知府都拿其无可奈何,可是这位通判,仅仅率领几十家兵就将这几百强人打的闻风丧胆,又接连消灭四周几伙草寇,威震西南,自此之后,无人再敢为非作歹,而且巴州也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让我等感到无用武之地。”
    白浅诺三人听得是大为惊讶,几十家兵便能打的几百人都闻风丧胆,这是何等本事呀,特别是郑逸,他曾游遍大宋,却从未听过有大宋还有此高人,忙问道:“那这人叫甚?”
    韩世忠惋惜道:“此人姓宗,单名一个泽,他在巴州到任不到一年,便是无人不知,名望早已盖过巴州知府,可惜,我们去的时候,他刚好告假出远门了,据说是去了东边,未能相见,深感遗憾。”
    “哎呦。”
    郑逸双目一抬,道:“是他。”
    韩世忠道:“你识得他?”
    郑逸点头道:“记得很多年前,我曾在镇江与他见过一面,此人谈吐非凡,文武双全,心怀远大抱负,虽只有一面之缘,却让人难以忘怀,着实令人钦佩不已呀。”
    “看来我大宋还真是卧虎藏龙呀。”秦桧呵呵一笑,随即正色道:“郑知府,我此番前来其实是向你辞行的,如今江南官场已经肃清,我等任务也完成了,是时候该回京复命了。”
    郑逸又是一愣,道:“这么快?”他也不知为何,若有秦桧在此,他心里会觉得踏实许多,因为此人深通为官之道,再棘手的事落在他手中,也只是弹指间的事。
    秦桧点点头道:“今日的江南官场已经开始重整了,但是想要还江南百姓一个朗朗乾坤,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我等留在这里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接下来可就得靠你了,你虽身为杭州知府,但却是大人在江南最信任的人,所以,你不能仅把目光局限于杭州,应当要照顾到整个江南,在我肃清江南的时候,在各地都给你留下几枚棋子,而且陈东、欧阳澈也会留在这里帮你,还有那些京城来的大商人,在这些商人中可也有不少王公贵族,有他们的支持,会减轻你不少负担。”
    对于秦桧而言,真正的战场还是在京城,在朝中,江南对他而言,只是极其无奈的一步,他原本就不太想来,只不过江南这一步,对李奇极其重要,为了顾全大局,他才请命前来。
    白浅诺道:“这样也好,前两日京城那边传来消息,登州发生兵变,大哥又派出了岳飞、牛皋等人前去平叛,身边可用之人相信已经相形见拙,巡察使早日回去,也能助大哥一臂之力。”
    她毕竟是一介女子,心怀苍生那是她男人该做的,她整颗芳心都系在情郎身上,所以,任何事她首先想到的是李奇,这一点倒是与她母亲极其相似。
    郑逸点点头,感慨道:“是啊!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ps: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五章 天网恢恢(求月票)
    商务局。
    李奇刚刚与三司等官员将飞钱局手续费一事给订了下来,其实这方面对于他而言,根本就算不上什么难事,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朝廷满意这笔收入。
    “唉!也不知道登州那边怎么样?大军出征也有不少时日了,怎地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谈完此事后,李奇的思绪又飞到了东征上面。
    一旁的马桥道:“步帅,这才过了多久,岳飞他们再快,最多也只是到了密州,恐怕还得过上些日子才能去到莱州。”
    “是吗?看来是我太着急了。”李奇点点头,又苦笑道:“恐怕还得晚几日,毕竟蔡攸那厮可不会全力行军,就他那身子骨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这时,一个下人走了进来,行礼道:“启禀大人,开封府少尹求见。”
    “他?”
    李奇双眉一抬,道:“快快有请。”
    不一会儿,王鼎就走了进来,李奇急忙相迎,道:“王少尹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呀。”
    王鼎拱手回了一礼,道:“哪里,哪里,没有打扰到经济使吧?”
    “没有,没有,正事方才已经谈完了。”李奇摇摇头,请王鼎坐了下来,又道:“王少尹此番前来,定是为了那对狗男女吧?”
    他与王鼎没有太多的交情,最近也就这事能让王鼎亲自跑一趟。
    “正是。”
    王鼎点了下头,又苦笑道:“这件事比想象中还要复杂一些。”
    李奇哦了一声,疑惑道:“此话怎说?”
    王鼎道:“你上次说的没错,目前没有犯法,并不代表以前也没有犯过法。”
    “他们不会真的是通缉犯吧?”李奇惊讶道。
    王鼎无奈的点点头,道:“事情是这样的,你将这二人交给开封府后,我便命人盘查。他们对当晚的事情供认不讳,与你说的也相差无几,但是,对他们以往的描述,却是漏洞百出,我等对此十分好奇,于是派人详查,但是收获甚少,最后还是我手下一押司说他们很面熟,与六年前大名府一宗命案的通缉犯像似。后来经我查询,果不其然,那宗命案正是他们二人所为。”
    “什么命案?”
    “杀夫,杀子。”
    王鼎眼中闪过一抹不忍,道:“那男的原本唤作郭三汉,原本是大名府一有名的泼皮,少时练得一身好本事,当地百姓十分怕他,而那女的唤作王芝蓉。乃是这郭三汉的师妹,因面容可人,被大名府一富商看中,这富商本有一妻子。但因病去世,留下一儿。很快,王芝蓉便嫁入这富商家。不过,那富商并不知道他们师兄妹之间其实早已暗通。而那王芝蓉之所以嫁入这富商,实则是贪图这富商的钱财,不久后。王芝蓉又将郭三汉弄进府中,做了那富商的管家,以便暗中苟且,可是这师兄妹对此还不满足,于是二人先设计谋害那富商十岁大的儿子,其后又下毒毒死那富商,原本是做的滴水不漏,只可惜那郭三汉下毒时,被府中一下人瞧见了,而后这下人去到官府举报二人,可惜当官府派人去捉拿的时候,二人早已闻风潜逃,大名府立刻派人通缉这二人,开封府因此也留有记录。他们二人开始在全国各地辗转,等风声过后,悄悄来到东京,改头换面,还当上了道士,若非衙内凑巧撞见,说不定,他们如今还逍遥法外。”
    操!这尼玛可是现实版的西门庆和潘金莲呀!李奇听得是直摇头,暗叹人心邪恶啊。道:“难怪那晚,这二人出手就要人命,没有丝毫的犹豫,原来早有命案在身,这或许就是那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心里却想,这个高衙内还真是一个奇葩,每次都能坏心办好事,高青天的名号,这厮还真是当之无愧呀。
    王鼎道:“好在如今已经真相大白,能还死者一个公道了。”
    李奇点点头,又道:“不知王少尹打算如何处置这二人?”
    王鼎苦笑道:“如今峰回路转,自然不能暗中审查了,本府打算开堂会审,而后,将二人押往大名府接受惩罚,毕竟当时这件案子在大名府也引起不小的轰动,理应给大名府百姓一个交代。”
    这案子可也不小,他怎会轻易错过,若能侦破此案,无疑在他的功绩簿上又添下了辉煌的一笔,
    李奇皱眉道:“以少尹只见,他们二人会定何罪?”
    王鼎道:“此二人下手狠毒,如无意外,死罪难逃。”
    这还差不多,此二人可决不能留,到时我还得暗中派人去监督,以免出现意外。可是,我的事咋办?李奇沉吟片刻,道:“王少尹,在下有一事相求!”
    王鼎似乎早知他会这般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