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小厨师 >

第1579章

北宋小厨师-第1579章

小说: 北宋小厨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再拖下去,就更难打了,于是他们就想迂回西夏进攻,因为他们以为弱宋是不敢进攻他们的,所以又从燕云抽调了一半的人马西征,再加上完颜宗翰一走,金军在燕云地区一共就剩下了四万多人马。
    而宋军在燕云地区可是有二十万精锐,二十万打四万,这…,当然,宋朝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国度,即便是这种悬殊的兵力,也经常被打的全军覆没,所以,还是不好说。
    金军也没有怕,反正一直以来,他们就是以多打少,这种悬殊的兵力,在他们眼中是再正常不过了。
    其实撕毁盟约之前,韩世忠这一路水师已经出动了,这赵楷一声令下,其余五路大军同时进兵,大战一触即发。
    然而,最先一路,自然是檀州的张叔夜,根据宗泽的战略,首先要封关,因为从金军的兵力部署来看,乃是左右牵制。云州完颜宗翰牵制大宋的山后三州,而平州的完颜宗望则是牵制山前九州,你若集中兵力进攻云州,我们就集中兵力进攻燕山府,当初燕云大战,完颜宗望也是通过出兵燕云,导致李奇必须分兵镇守燕山府,也不敢贸然进攻,这才化解云州之危,促成了云桑之盟。
    而完颜宗望的大本营在平州。平州要进燕云,必定要从古北口入关,所以,当时完颜宗望虽然被韩世忠的水师逼退,但还是派人坚守古北口,决不能能宋军占领了这里,那么他就掌握了主动权,随时可以进关。
    而张叔夜这一路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夺古北口。防止平州援军入关,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以全力夺取山后云州、新州等地。
    不过,这宗泽只是把战略安排好了。至于具体去怎么打,他也没有说,因为他也不知道,如果他事事都算无遗漏。那还要张叔夜这些人干什么?
    所以具体怎么去夺取古北口,那还得看张叔夜。
    然而,因为一出檀州就是古北口。两地离得太近了,就两三日路程,故此张叔夜倒也没有急着出兵,立刻召集众将士,商量对策,要知道他也已经年过古稀了,在历史上,他也是死于靖康年间,不过是自杀而死的,他也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战,所以,他不想留下任何遗憾,下以决心,必夺古北口,这一生不能以失败结局呀,对众将士道:“古北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当年我曾在这里与完颜宗望打过一仗,可惜未能攻破这里,不知尔等有何良计,可助我攻取古北口。”
    副先锋关胜就道:“副帅,这古北口不过就数千金军镇守,而我们有两万精锐,大可强攻取之。”
    张叔夜皱眉道:“当初老夫也曾试图强攻,但是未能攻破,所以强攻绝非上上之策。”他们肯定是首站,因为他们离金军最近,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战,输赢直接影响整个战局,而张叔夜老持稳重,他知晓古北口地势险要,也在这里吃过败仗,知道贸然强攻,极可能会以失败告终,这只是下下之策。
    这古北口乃是一个关口,陆上就一条道路可以通往关口,若不强攻,那还怎么打?一干将士均是沉默不语。
    这时候,坐在最末端的一员小将突然站起来,道:“副帅若能给卑职一支先锋军,卑职便可大破金军。”
    口气非常狂妄呀!
    张叔夜举目望去,见此人面容俊雅,非常帅气,看上去是一表人才,不过说是小将,其实倒不是说这人的年纪,也有三十来岁了,只是官职比较小,都快坐到门口去了,也得亏这里只是一支先锋军,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滥竽充数,若是在中军大帐,此人非得去营地外面站岗去,站都没有资格,哪有坐的资格。
    他老人家暗自一惊,我帐下还有这等人才,张口就要大破金军,这金军要真的这么好破,老夫的头发估计都还是黑的,不禁询问道:“你是?”
    因为张叔夜是总参谋部的成员,没有统军的权力,虽然参与不过不少军演,但是他认识的都是一些大将,什么王贵、傅选、董先等已经有功绩的少将,岳飞他们就不用说了,但也不可能人人都叫得出名字,此人官职卑微,从他的军服来看,也就是一队长,手下最多五十人,所以他并不认识此人。
    关胜等大将也是一脸古怪之色看着此人,这口气忒大了,十有**是在吹牛。
    那小将抱拳道:“卑职刘锜,乃是北部军区射日营的一名队长。”
    这射日营就是弓箭手的营地。
    显然这刘锜也知道张叔夜不认识他,干脆就自报家门。
    没听过。
    张叔夜还真没有听过,心里就想,你一名队长能坐在这里,肯定也就是箭术了得,强于其他队长,如果你真有这等能耐,宗知府不可能不提拔你呀。
    但是张叔夜身边一位文官听到刘锜这名字,稍稍一愣,随即在张叔夜身旁小声道:“将军,此人乃是西北大将军刘仲武之子。”
    这刘仲武将军,张叔夜倒是听过,在西北对夏对吐蕃作战,立下不少功劳,是一员名将,用一种惊讶的口吻道:“你是刘少保之子?”
    这刘仲武已经去世了,宋徽宗追封其为少保。
    刘锜点点头道:“正是。”说话的时候,面色稍显尴尬。
    张叔夜就更纳闷,打量着刘锜,你堂堂将门之后,少保之后,怎么混到如此下场,看你年纪也不小了,三十多岁的人,还是一个小小队长,你要有能耐,就凭你的家世,肯定要比岳飞他们强多了,人家岳飞农家出身,如今也是殿帅,你再不济也得混商一个营的指挥使吧,这叫我怎么相信你啊!
    ps:求月票,求推荐,求打赏。。。。。(未完待续。。)

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将门之后(下)
    这还真不是张叔夜狗眼看人低,别看这是宋朝,但也是一个拼爹的年代呀,什么将门之后,士大夫子弟,那一出生就不得了啊,有些官宦子弟甚至刚出生,就能挂个有品阶的虚职,普通百姓见到一个婴儿,都得行礼,这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你刘锜是得有多么多么的无能,方能做到,这到了而立之年,才混到一个小小的队长,这显然是一个对社会行情不负责的官二代,当以谴责,说给百姓听,百姓都不会相信啊。
    开什么玩笑,少保之子,当个小小队长?人家一个县城老爷的公子,尚且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耀武扬威,欺男霸女,而你老子还是大将军,你却是这幅德行,清官也不至于如此啊,您这哪是出淤泥而不染,你压根就闷死在淤泥里面了,哪怕您露出个小尖尖,也不至于如此啊。
    试问如此官二代,我能放心让你去打头阵吗?
    张叔夜很是怀疑啊。
    那刘锜一直是低着头的,毕竟官职太小,连抬头的资格都没有,他用余光偷偷瞧了眼张叔夜,心里立刻明白了,于是道:“家父曾随童贯出征河湟,获以大胜,加封步军副都指挥使,卑职也曾在高俅高太尉推荐下,入得殿前司捧日军当指挥使。”
    话虽至此,戈然而止。
    张叔夜一听,全然明白了,官二代就是官二代,果然厉害,而且童贯、高俅,这二人足以说明一切了。
    要说这刘锜还真是命运坎坷,他自小随父征战,立功不少功劳,随后调往殿前司,成为皇上身边的禁卫,本身又是将门之后。大好前途正等着他,羡煞旁人,可哪里知道,一场政变,直接把他从天堂打入地狱,差点连性命都丢了。
    当初赵楷发动政变,这童贯是首当其冲,因为童贯握有军权,所以第一个杀的就是他,刘仲武虽然累积不少功劳。但你曾跟随过童贯征战过,而且还因此升官了,那么你就是童贯的人,赵楷怎么可能会放过他,即便当时刘仲武已经去世了,他的后代还是免不了被贬的下场。
    而刘锜就更加悲催了,他不禁在童贯帐下当过先锋将,而且后来又被俅哥推荐给宋徽宗,因为长得帅。所以深得宋徽宗喜爱,艺术家吗,喜欢帅气的人,李奇能深受宋徽宗的喜爱。样貌加了不少分,不过与别人不同的是,这一点李师傅从不否认,还引以为荣。所以这刘锜曾还一度充当保镖跟随宋徽宗南下。
    这赵楷如何还敢留他在宫中,没有杀他真算是客气了,但还是将他贬出京城。
    当然。赵楷不知道这事,他针对的是童贯、梁师成、蔡京、高俅这种级别的大臣,像刘锜这种将门之后,秦桧都不屑于知道,是秦桧手下的手下处理的。
    刘锜当时心里委屈的要死,我刘家一门良将,不说世世代代,至少两代都是忠君报国,适才当时童贯是统帅,家父又是西北守将,肯定得听从童贯的命令,你不能以此断定家父就是童贯的人,更何况,童贯还抢了家父的功劳,而我蒙高太尉和太上皇看得起,那也不是我的错,难道长得帅也怪我咯。
    这刘锜很不甘心,不能有辱门风,死也要死在战场上,正巧当时燕云在扩军,宗泽要重拾部队,巩固燕云防卫,所以刘锜又跑到燕云投军,京城肯定是没希望了,但是因为身份的原因,在军中一直受到打压,毕竟他是被贬之人,军中都是有记载的,不得重用,军演的时候,他总是当一名押粮小官,不过后来因为宗泽治军严明,选贤任能,这刘锜箭术又非常了得,于是就让他当了一个队长,但除此之外,并没有出彩的地方。
    可以这么说,通常情况下,刘锜这一生也就这样了,不可能再出头了,政治利益高于一切,甭管你有多大的能耐。
    巧合的是这张叔夜知道刘仲武非童贯的人,而且是一门忠烈,得知原因后,他又开始重新审视着刘锜,于是问道:“不知你有何计策,可破金军?”
    刘锜一听这话,知道机会来了,这可能是他最后的机会了,必须得抓住,还稍微停顿了下,组织下言语,才道:“女真人持勇骄横,目中无人,更是视我宋军于鱼肉也,我军虽众,且倍于他们,恐也不入其法眼,此乃其一,其二,金军擅于进攻,不擅于防守,只要我们以弱示敌,诱其出战,便可避其险要,从而先一举围歼敌人,再夺古北口。”
    哎呦!是个人才啊!
    张叔夜眼中一亮,这刘锜话不多,但句句都说在点上了,金军看不起宋军,这是众所皆知的,以前宋军狼狈的逃窜的背影,是很难令人忘怀的,虽然开封保卫战和燕云大战取得了胜利,但是金军却认为,不是我军无能,而是金刀厨王太狡猾了,凭实力,宋军还是不堪一击,只是完颜宗望过于大意,兵败黄河,导致后面的燕云大战,兵力不足,又准备匆忙,再加上宋军水师的强横,才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金军也想一雪前耻,跟宋军好好打一仗,让宋军明白,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而且,金军以骑兵为主,其战术也是以进攻为主,擅于主动出击,所以真有可能会主动出击。
    张叔夜也不是一个废话的人,问道:“你可有把握?”
    刘锜更直接,“卑职愿立军令状。”
    他知道,张叔夜这么问他,无非就是嫌他资历低,不是很信任他,虽然他的计谋好,但是张叔夜也有可能派其他人去,但是刘锜要证明自己,要洗刷刘家的冤屈,所以他非常迫切的希望张叔夜能派他前去打头阵,就算我说得天花乱坠,你也不会相信,男人嘛,干脆就直接一点。
    张叔夜还真有些不放心,毕竟他们是打头阵的,这头阵若败。士气必将受到影响,可他见刘锜十分自信,犹豫了一会儿,拍板道:“好,老夫就派你做先锋官,给予你八千兵马,前去打头阵。”
    刘锜手一抬,道:“副帅,无须八千,敌军五千。我也只需五千兵马足以。”
    关胜急忙道:“刘队长勿要轻敌,金兵骁勇善战,想要全歼,亦非易事。”
    这宋军习惯以多打少,一万打一千,宋军和金军都会觉得毫不为过,所以刘锜只要五千兵马,这让人觉得刘锜有些狂妄自大了。
    刘锜抱拳虚心道:“关将军误会了,我此去主要是诱敌出击。兵宜精不宜多。”
    张叔夜既已拿定注意,让刘锜前去,这疑人不用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道:“你既如此说了。那老夫就依你所言,给你五千兵马,你速速前去吧。”
    “卑职定当不辱使命。”
    刘锜立刻抱拳,也不再多言。转身就出了营帐。
    他一走,张叔夜的儿子张伯奋就道:“父亲真的放心让刘锜前去?”
    张叔夜微微笑道:“此人虽官职卑微,但是却知金军性格。洞悉其弱点,可见他平时是非常用心的,心怀天下大事,是一个勤奋用功的人,而且他敢于主动请战,由此可见,此人有胆有谋,绝非狂妄之辈,而且,为父相信天道酬勤。”
    此话一出,众将士心悦诚服,因为一般的士兵,能够管好自己的事,那就已经算是一个合格的士兵了,一般人不会去想职责范围外的事情,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