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小厨师 >

第1528章

北宋小厨师-第1528章

小说: 北宋小厨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奇笑呵呵道:“所以我才没有一口拒绝,而是说目前还不行,一旦开放酒业,那么茶业等等朝廷专营的商业都将面临开放,那国库可能会瞬间枯竭,这事还得慢慢来,时候到了,或者说当酒钱不再是朝廷依赖的收入,那么酒业可能就会对民间开放,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后,你们手中握有大量的粮食,如今百姓丰衣足食,酒消耗的非常快,而且利润极高,所以你们都想参与进去,但是你们要明白自己的定位,你们只是我大宋的一份子,而朝廷要顾虑的是全局。”
    “是,我等明白。”
    杨帆面色显得极为失望,正如李奇所言,如今大宋经济一片大好,酒卖得非常好,这块大蛋糕他们都想从朝廷手中扣一点出来。
    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此人姓熊,名中,他说着又冷不防冒出一句话来,“枢密使,这金夏之战,会不会将我大宋牵扯进去。”
    李奇一愣,哈哈道:“熊员外,你是不是又想故技重施,囤积粮食,等着战争来临,然后再发横财,毕竟你们现在手中的粮食都非常充足。”
    熊中见李奇不留情的点穿了他,一脸尴尬,讪讪直笑道:“怎敢,怎敢,我只是随便问问而已。”
    李奇哼了一声,道:“别说我没有警告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朝廷六大粮仓都已经囤积满了,如果开战的话,你们手中的粮食可能会卖的更快一些,但是你若想囤积粮食,到时朝廷一旦全面开放粮仓,你们手中的粮食都全部得烂在手里,这事我事先警告过你们,别到时又跑来求我。”
    说着,李奇目光威严的一扫,又道:“好了。你们求我做的事,我已经帮你们做了,现在是你们回报我的时候了。”
    这坐在右边的卓琳听得这话,那是瞠目结舌呀,她和张春儿今日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但是李奇似乎在教如何私相授受,她还没有见到哪个官员敢公然索要回报。
    但是张春儿却是见惯不怪了,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以前朝廷是不留余地的压榨商人和百姓的钱财,但是自从经济变法以来。朝廷在一定程度上,让出很大一部分利益给了百姓,那么朝廷以前不需要商人帮忙的事情,现在就非常需要他们的支持了,因为这一部分钱已经在他们手中了。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利益交换。
    这些商人心里都明白,杨帆非常爽快道:“岂敢,岂敢,枢密使有何吩咐。我们一定遵从。”
    李奇简单明了道:“吐蕃。我希望你们去吐蕃投资,至于投入多少钱,做些什么,我也不给你们一个明确的数字。但是我希望能够看到你们的一份比较有诚意的计划书。”
    熊中郁闷道:“枢密使,我们是粮商,吐蕃那鸟地方,不太适合我们把。”
    他们的目光在江南。在二郡,在黄河以北,这么多良田。干嘛要跑去吐蕃啊!
    卓琳立刻道:“这位熊员外,我吐蕃现在虽然是贫瘠了一点,但是哪块地方是从一开始就能繁华富足的,而且我们吐蕃的环境也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般差。”
    李奇手一抬,让卓琳先别说话,然后道:“各位,大家都是老熟人了,我也就不与你们绕弯子了,我前面已经说了,帮助是相互的,你们有困难的时候,朝廷立刻相助你们,帮助你们抬高粮价,现在朝廷需要你们,如果我是你们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再简单来说,如果吐蕃计划失败的话,那我以后还有什么理由到皇上面前帮你们说话。”
    “枢密使勿要动怒,这事好商量,好商量。”
    杨帆急忙站起来打个圆场,又道:“枢密使,我们只是粮商,你让我们投钱,我们可以答应,但问题是我们不可能就把钱扔在吐蕃吧,关键是我们在吐蕃能做些什么呢?”
    李奇轻轻一笑,气氛登时缓和下来,道:“我方才不是说了吗,让你们先自己想想,如果你们没有太好的办法,那么我倒是可以帮你们一点忙。”
    杨帆忙道:“枢密使请说。”
    李奇道:“你少的只是项目,而非钱财,但是世上有很多非常好的项目,或者说非常值得推广的发明,如果你们自己没有太好的计划,那么我建议还是采取合作的方式,商务局会安排一场项目大会,让那些有好项目但是缺少钱财的小商人带着自己产品来商务局,而你们要做的就是用自己敏锐的嗅觉去找寻自己合作伙伴,然后去吐蕃投资。”
    这种大会已经不是第一回搞了,其目的就是为了扶植更多的小商人。
    熊中就道:“要是有好的,我倒是不反对。”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赞成。
    李奇笑道:“那好,至于大家投多少钱,就看我这份面子有多大了,简单点说,我的政绩好,你们的买卖就会越好,因为那会让我更有底气在皇上面前为你们说话,你们需要我的支持,我同样也需要你们的支持,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
    “我等明白。”
    “很好!”
    。。。。。。。
    宴会结束后,大家都纷纷告辞了。
    李奇也是松了口气,坐在椅子上揉着额头。
    “师父…。”
    卓琳悄悄来到李奇身前,小声喊道。
    “称呼我为枢密使,我现在真的没有精力再去纠正你已经犯了十八遍的错误。”李奇双目兀自闭合。
    “是。”卓琳一脸尴尬,又道:“请问枢密使,商务局一直都是这么办事的么?”
    “什么意思?”
    “就是你…你这样做与那些私相授受有何区别,你帮他们谋取利益,以此要求他们支持你的变法,提高你的政绩。”
    “本质上,没有。”
    卓琳一愣。
    李奇睁开眼来,道:“以前朝廷倒是不需要这么做,因为朝廷已经用繁琐的苛捐杂税将他们的钱财全部吸纳了过来,毫无理由的苛捐杂税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等于抢劫,我以为这种利益兑换总要好过抢劫,这就是一种进步,你以为呢?”
    卓琳一怔,无言以对。
    李奇笑道:“你要记住一点,商务局不是一家酒楼,不是一个店铺,一味的追求自身的利益,商务局的宗旨是共赢,为此甚至可以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凡事都要以大局为重,明白吗?”
    。。。。。。
    。。。。。。
    少宰府。
    “不愧是枢密使呀,这见缝插针的本事真是厉害,那天明明是谈金夏战争,他也只是随便插了一句关于粮食的事宜,想不到却是他早就预谋好的,呵呵,其实就算那些粮商不去求他,皇上也极有可能会采取收购粮食,如此一来,又让枢密使在商人心中的声望大增,朝廷也会变得更加依赖他,只要经济变法还在继续,那么他就稳如泰山啊。”
    秦桧在听完张春儿的话后,是摇头直叹,语气中还带有一丝无奈。
    张春儿道:“自从商务局成立以来,但凡商人都有求于商务局,不管是谁当经济使,都会受到商人的拥护。”
    秦桧斜眸一瞥,“换做是你呢?”
    张春儿非常严肃的说道:“现在的我还没有本事担起这一份重任,不过我进商务局这些日子来,学到不少,假以时日,我相信我一定能够胜任。”
    “不骄不躁,又不缺乏信心,我果然没有看错人。”秦桧眼中闪过一抹赞色,笑着直点头。
    张春儿若有所指道:“可是商务局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在枢密使手中,他日经济使生养完后,肯定还会继续担任经济使,这很难动摇。”
    “这个世上就没有绝对的事情。”
    秦桧呵呵一笑,道:“以前我不动商务局,那是因为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替代人选,当今皇上可以说是我大宋开国以来,最为英明的皇帝,他不会因为任何事而不顾大局,为此他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启用白娘子为经济使,但是现在不同了,我已经发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我也应该为做点事情了,好让枢密使知道,我秦桧跟着他这么多年,可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学到。”
    张春儿笑道:“相信枢密使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个念头。”
    秦桧听得哈哈一笑,“张娘子不愧是买卖人,真是会说话。”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统一财政?
    完颜熙烈命人快马加鞭将谈判的结果送去了上京,不日金国上京方面就传来消息,自金国建国以来,首次承认了保州的归属问题,并且也承认了大宋、高丽的联盟,也就是说,金国方面如果再想对高丽动武,就必须得先与大宋通气,除非金国已经不把大宋放在眼里了。
    其实都是李奇预料中的事了,因为这对于金国而言,只不过是少了一个进攻的高丽的理由,但是只要你有心,还怕找不到理由吗?
    但是换来的利益可是非常大的。
    汴梁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立刻发表声明,不再承认西夏独立的事实,换而言之,就是宋朝廷不能与西夏再有任何来往,即便有,也必须先通过金国,但是大宋并未反对宋夏两面的贸易来往,至于宋金边上的榷场市场,宋朝廷也没有关闭,而是承包给了私人。
    不过说是承包给私人,其实还是在大宋的控制当中。
    而李察尔虽然不爽,但是李奇有句话说得好,西夏现在需要的不是一个承诺,而是一份信任,一份对于当前局势的信任,李察尔也想明白了,他们西夏灭了,大宋的日子绝不好过,所以他相信大宋肯定会帮助他们的,问题就在于怎么帮,但是他目前要做的是赶紧回去,将这里的情况给西夏国主说明,以免西夏国主在这期间作出对局势的错误判断。
    完颜熙烈在与李奇谈完两国的一些贸易问题后,也立刻赶了回去。
    。。。。。。
    。。。。。。
    大殿中。
    扰人心烦的争吵声终于消停了,赵楷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可以关心下家务事了,“李奇,关于收购粮食一事,目前进展的怎么样?”
    李奇拱手回答道:“回禀皇上,目前计划书已经在拟定当中了。相信不日便可出来。”
    赵楷点点头道:“很好,但是得加快,我们等得起,可是有些人等不起了。”
    “微臣明白。”
    “皇上,微臣以为皇上可能问错人了。”
    说话的是秦桧。
    赵楷一愣,道:“少宰为何这么说?”
    秦桧道:“三司掌握财政,这收购粮食的事,皇上不应先问三司使吗?”
    赵楷稍显有些尴尬,三司虽然掌握钱财,但也仅此而已。商务局才是收购计划的拟定者,他当然是问李奇,而非郑逸,但是秦桧这话说得好像也不无道理,不禁歉意的瞧了眼郑逸,至于他为什么感到抱歉,他自己也不明白,好像就是觉得挺对不起郑逸的。
    秦桧又继续道:“皇上,天下财政尽归三司。但是如今看来,三司不过就是国库的守门人,而不具有任何权力,而使用权全部都是由商务局来决定。可是如此一来,三司不过就是一个名存实亡的部门罢了,而且,因为商务局的独立。造成财政混乱,在财务方面存在非常多的模糊的地方,底下的人都不知道该听谁的是好。而地方州府也不知道是该向三司禀告,还是向商务局禀告,故此微臣经常见到地方的传上来的两份一模一样的报告,一份是给商务局,而一份则是给三司的,遇事皆是事倍功半,绝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李奇眉头皱了皱眉,但是双眸却闪烁着兴奋的目光。
    赵楷似乎也听出秦桧这话里有话,稍稍沉眉,沉吟片刻,道:“那依爱卿只见,该当如何?”
    秦桧道:“既然朝廷制度是天下财政尽归三司,那么理应如此,如今我大宋财富与日倍增,若是不统一财政,长此下去,恐怕会生出大乱子,故此,微臣肯定皇上将商务局、户部一并归入三司。”
    这最后半句话,他说的铿锵有力,同时也让殿内所有人皆是大吃一惊。
    如果秦桧只是想将商务局并入三司,这完全可以理解,无疑就是削弱李奇对财政的掌控力,但是没有人想到他竟然要求将户部一并归入三司,要知道原本的三省六部已经剩下五部了,要是再削户部,这不就是成了四部吗。
    好家伙,果然够狠,真是深得我真传啊!
    李奇听得心里暗赞一句。
    郑逸不露声色,但是心如明镜,如果秦桧以天下财政尽归三司为由,要求将商务局并入三司,那么户部也是牵扯到一定的财政,既然你要统一财政,你只动商务局,不动户部,那谁会服气呀,现在就不同,他这也能表明一个态度,你们看看,我这可不是针对某些人,我只是为了大宋更好,要知道我连户部都送出去了。
    赵楷思忖一会儿,显得有些犹豫,道:“爱卿虽然言之有理,但是自商务局成立以来,就一直都是处于独立的,而且对我大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朕暂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