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小厨师 >

第1317章

北宋小厨师-第1317章

小说: 北宋小厨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浅诺没有李奇那般圆滑,她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儒学,别人焚你们的书就是暴政,你们变着法去焚烧其他的书就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哪门子规矩呀。而且她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教育和治国是必须分开的,这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说得好。”
    陈东突然站出来,道:“好一个天下之书,人不复读,与焚何异?经济使大才,陈东受教了。”说着他又向赵楷道:“皇上,微臣赞成经济使之言,教与治应当并驾齐驱,而非合二为一, 每种学问都有它的用处,天下人读天下书,至于读什么书,那是读书人的选择,朝廷只需量才录用即可,唯有如此,才不会出现人才匮乏的现象。”
    他就是那种典型的对事不对人,什么事是对的,他就站在哪一边,这也是为什么他能站在这里的原因。
    啧啧,现在的人都变聪明了,一个比一个说的溜,搞了半天,都没有我发挥的余地,也罢,就由我来做一个终结吧。
    李奇笑道:“前面李院长有句话说的非常对,盛世求治,乱世求强,而当今局势是内盛外乱,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不欺人,但是不代表人不会欺我,当初我们与金国结海上之盟,盟书誓约俱在,并且还给予大量的钱财,好声好气求着他们,哄着他们。
    但是我们得到的是什么,是千万铁蹄踏平黄河,包围我开封府,我朝努力的用各种圣人之言去感化金兵。但是结果却是金军的铁蹄和弯刀,这铁一般的事实已经很好的告诉我们,如今的学问只能治国,而不能强国,而想要不被人欺负,首先要自强,朝廷也应该寻求一条强国之道。”
    他可以说是最了解赵楷的,他也知道赵楷最敏感的神经是那一条,就是金国。
    果然。赵楷一听,放在桌上的手渐渐的握成拳,双目射出两道精芒来,嘴里喃喃道:“强国之道。强国之道。”
    现在双方该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秦桧也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反对了,只能等待赵楷的决定。
    但是儒学始终是正统呀,是关乎着帝王的统治地位呀。赵楷不糊涂,他知道李奇他们说的都对,一个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治世之才。还有很多方面的人才,但是要在两者之间去中间,这谈何容易,他不得不去考虑,他阴沉着脸,过了好半响,他只是淡淡道:“此事非同小可,朕还得考虑考虑。”
    秦桧听得长出一口气,他就怕赵楷一时被李奇激怒了,拍板答应下来,这君无戏言,皇帝若拍板了,那可就是板上钉钉了,赵楷说要考虑那就是还有回旋的余地,其实方才的情况他已经落了下风,这种结果对他而言,已经是最好的了。
    白浅诺等人听得脸上有些气馁,但是李奇却是兀自挂着笑意,他太了解赵楷了,这种大事但凡是一个明君都不会立刻拍板决定的,那真是视国事如儿戏了。
    赵楷如今也是纠结的头疼不已,无心再议,一挥手道:“散朝。”
    言罢,也不等群臣行礼,就自顾起身离开了。
    帮手多了,还真是有些不适应,都还不感觉有些口渴。李奇没有再像以往那样,让小太监弄杯茶来解解渴,等到群臣退出大殿后,他见虞祺兀自低眉垂首的站在中间,一动不动,仿佛入定一般,微微一愣,走上前去,笑呵呵道:“虞副监,你还好吧?”
    虞祺猛地一怔,抬起头来,但见他脸上满是汗珠,衣襟前面一块老大的湿印,如今可还是春天,当今的春天可也是非常冷的,这汗出的可想而知。
    李奇吓得双眉一抬,道:“虞副监,你没事吧?”
    “咕噜!”
    虞祺喉咙里面发出一声闷响,颤声道:“皇…皇上走了?”
    “早就走了。”李奇又呵呵笑道:“入殿说话的感觉怎么样?”
    虞祺木讷的摇着头道:“实不相瞒,下官差点吓的晕过去。不过枢密使,你那日不是跟下官这么说的啊!”
    李奇笑道:“那我是怎么说的?”
    虞祺道:“你只是让下官呈上一道奏章,请求允文离开军器监参加科考。”
    “对啊,我是这么说的。”
    “可是你没有告诉下官还要改革科考呀。”虞祺欲哭无泪道。
    要是事先告诉你,你还会这么做吗?李奇呵呵道:“我觉得这与你没有太多的关系,若将你牵扯进来,那太对不住你了。”
    我已经被牵扯进来了,不仅是我,我一家人都牵扯进来了。虞祺遇到这么一位上司,也真是悲哀,哭丧着脸道:“枢密使,我看皇上很快就能想到这是怎么回事?”
    李奇低声道:“那又怎么样?允文参加科考这难道有错?”
    虞祺摇摇头。
    “那不就结了。”李奇道:“这是两码事,允文想要参加科考这合情合理,科考改制同样也是合情合理,皇上若是反对,那就是不通情达理,你说皇上是不是明君。”
    虞祺点点头道:“当然是。”
    “明君会不会不通情达理?”
    “自然不会。”
    “不会你还怕什么。”
    虞祺被忽悠的脑子有些懵了,心想,反正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又道:“那不知下官方才表现怎样?”
    “那是相当完美。”李奇毫不吝啬的竖起大拇指,道:“特别是你说到嫂夫人卧病在床,毕生愿望就是希望允文能够高中状元,那真是感动的老天都哭了,已经超出了我的预计,读过书的人说话就是不一样,字字句句感人肺腑呀,我都听得都哽咽,黯然涕下了。”
    虞祺哪里还会相信他的话,道:“枢密使言重了,下官只是实话实说,若没有坏了枢密使的事,那便最好了,不过,下官希望今后这等事枢密使能否另找他人,下官胆子小,可经不起这狂风暴雨。”
    这完全都已经超出他的理解范围了,这可不是他能玩的游戏啊。
    需要你的时候,我还是会找你的。李奇哈哈一笑,道:“你怕什么,你那番话绝对是物超所值,这个状元非允文莫属,走吧,咱们边走边说。对了,嫂夫人身体还好吧?”
    “蒙枢密使挂记,内子身体还好。”
    “哦,今年高丽那边又给我送来了不少上等的人参,待会你跟我一块回去,拿十几斤回去给嫂夫人补补身子。”
    “十几…斤?”
    “嫌少?那就凑个整数二十斤吧。”(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赐你个锤子
    太师府。
    “哈哈!”
    蔡京坐在上座,抚须大笑,极其畅快,“李奇,老夫算是服你了,一个小小工匠的请辞,竟然能引出这么重大的问题,老夫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但是也能想象的到,到最后秦桧肯定连肠子都给悔青了,我想他若早知道你是想改革科考,别说小小的一个进士了,哪怕是你想让虞允文当状元他也会举双手赞成。”
    李奇轻轻一笑,道:“太师过奖了,凡事总的有理有据,光凭嘴说,又能有多少说服力。”
    白时中呵呵道:“太师,你还不了解这小子么,以前他都不是这么做的吗,先是随便找一个看似毫无关系的事件出来混淆视听,等到大家都听得昏昏欲睡,他才趁机提出自己的想法,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汗!想不到老丈人他这么了解我。李奇脸上稍显尴尬,道:“老丈人,话也不能这么说,我的说故事大家都爱听,昏昏欲睡从何谈起呀。”
    说到这里,他又转头向白浅诺道:“其实这一回,我基本上没有做什么,七娘帮了我不少忙,各位也知道,这引经据典可不是我的强项。”
    白浅诺听得爱郎夸奖,而且是这方面,心中甚是欢喜,娇羞道:“我不过是顺着你的话说而已。”
    王仲陵摆摆手道:“七娘,你也别妄自菲薄了,当初秦桧在你手中可也吃了不少亏。”
    蔡京呵呵道:“蒙亨,你能得此佳女,老夫真是非常羡慕呀,老夫膝下儿女无数,但是…唉,也不知道老夫育儿不善,还是天意如此。”
    “太师过奖了,这都是多亏李奇了。小女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白时中嘴上虽然非常谦虚,但是神色却是掩藏不住的得意,他的儿女虽然也不少,但是多半都是中规中矩,没有特别突出的,唯独这七女儿深得他们夫妇的优点,他曾今还为白浅诺是女儿身而感到惋惜不已,可是哪里想得到他的致仕竟然换来白浅诺登上大殿,这其实让他感到非常开心,也算是后继有人。然而,促使这一切的就是他背后那个女人,故此他至今都非常佩服白夫人的先见之明。
    因为就算他还在朝堂上,已经很难有上升的空间了,而白浅诺前途却是一片光明,从长远来看,这一笔交易实在是太划算了。
    王仲陵突然道:“可是太师,白兄,你们说皇上会答应改革科考吗?”
    蔡京、白时中相觑一眼。蔡京率先叹道:“老夫虽然为臣数十年,但还是未能猜透这帝王思想,皇上想的终究跟我们不一样,不然怎会有伴君如伴虎一说。”说着他又向李奇道:“李奇。你怎么看?”
    李奇道:“问题已经摆了出来,我相信皇上不会坐视不理的,关键是皇上会怎么去改革,他顾忌的又是什么。我想关于这方面,皇上一定有着自己的打算,绝不会像以前那样任由我们的意思来。”
    白浅诺道:“秦朝初期。秦始皇曾下旨焚书坑儒,其实这焚书坑儒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残暴,焚书只是秦始皇想统一思想,而坑儒也只是秦国当时崇尚法制,那些儒生天天批评朝政,以至于招来横祸,只是秦朝的法制过于苛刻,虽然造就成一个强横的大秦帝国,但不过也是镜花水月,如此严厉的法制不是百姓能够承受的了。”
    蔡京听得连连点头道:“七娘说的很对,不管是推崇法制、墨学、亦或是儒学,都是帝王出于政治考虑,当年汉武帝独尊儒术,也是为了如此,就汉武帝做的那些事,哪一件跟儒术有关了,这不过是政治的一种手段,一个国家只能将一种思想作为正统,若是百家争鸣,东一派,西一派,这国家就会随之变得四分五裂,将会威胁到皇上的统治地位。”
    李奇听得若有所思,如果将学派作为党派来看,那么这就是一党专政和多党执政的区别,多党执政的话,那么这皇帝就是轮流做,不符合封建社会的**,而儒学非常完美的融合了帝王专政,想必这也是为什么儒学会统治汉人两千多年的主要原因。
    王仲陵听得眉头紧锁,道:“如此说来,皇上是不可能自己破坏自己的统治地位,那我们岂不是毫无胜算?”
    蔡京道:“这就得看你如何看待这胜败了,如果想要彻底打败儒术,这基本上不可能的,别说皇上了,天下读书人都不会答应,所以我们在一开始推崇墨学只是取其中一部分而已,正如七娘在大殿中提出的教与治,我们应该选取墨学的强国之道,而非是那治国之道,从而融入其中,将墨学推上政治的舞台。”
    白时中点点头道:“其实我们在改变的不是儒学,而是墨学和法家,儒学居中,墨学和法家从旁协助,若能做到如此,我们就算是大获全胜了。”
    “正是如此。”
    蔡京叹了口气,道:“墨子主张‘非攻’的思想,而这‘非攻’指的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战争是凶事,受苦的是百姓,但是当今皇上雄心壮志,从种种迹象来看,皇上是想要打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那么势必会发动战争,如果我们提出这一个思想的话,那么就是与皇上的思想背道而驰,可能会招来横祸,不管是任何思想,一定要迎合当下的政策方为可行之策。”
    王仲陵听得汗都出来了,这思想的变革可不是人人都敢碰的,一步走错,就是万劫不复之地,焚书坑儒很可能会席卷重来,连连点头,可又道:“但是这舆论非我一人能够决定的,如何控制那些墨生呢?”
    李奇笑道:“只要用法得当,舆论其实是最好控制的,只要合理的引导就行了。”
    蔡京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就按照现在这么去做就行了,利用大宋时代周刊推崇墨子的学术论,例如墨子的三表,其一。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其二,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其三,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三点正好符合当今皇上的政策。”
    白时中道:“除此之外,还有墨子的推理论,如,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
    白浅诺笑道:“这样说来,那不是还有墨子的算术论,物理(古代的物理指的就是科学)论,武器的构造等等。”
    王仲陵稍稍点头,这些学问他都非常精通,心里有些谱了,突然望向李奇,好似在说,你忽悠我来的。难道不该给我一些意见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