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小厨师 >

第1275章

北宋小厨师-第1275章

小说: 北宋小厨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楼上,只见员工们都在非常努力的工作,如今年关将至,醉仙居集团也迎来了最忙碌的时段,由于大家都在埋头做事,所以李奇的突然出现并没有引起大家的主意,只是过往的几个人发现了李奇,但是李奇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拍拍他们的肩膀,鼓励了几句,让他们继续努力,然后就去到了三楼。
    由于他常年不在办公室,而白浅诺又当上了经济使,故此他的办公室已经让给了小玉,来到董事长办公室门前,他轻轻敲了几下门。
    “进来。”
    里面很快传来小玉的声音。
    李奇推开门走了进去,只见小玉手执毛笔正在写着什么,连头都没有抬,只是问道:“什么事?”
    这还真有点总经理的气势了。李奇微微一笑,神色颇为满意,要知道小玉可是他一手打造出来的,如今小玉已经是完全蜕变成了一个女强人,即便他不在,小玉兀自能够掌控全局,将生意打理的是井井有条,这让他可以放心的将生意交给小玉了。
    过了片刻,小玉见来人没有吭声,抬起头来,见是李奇,先是愣了愣,随即马上起身欣喜道:“李大哥。”
    李奇压压手,笑道:“你好歹也是我醉仙居集团的总经理,哪怕是天塌下来了,也一定要沉稳、淡定,坐下,坐下。”
    ps:求一张保底月票。。。(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这个奸商
    这还是李奇回来之后第一次与小玉见面,其实小玉原本早就想去见李奇了,但是被吴福荣阻止了,李奇刚刚回来,自然要陪妻儿,而且还有许多公事要忙,于是吴福荣就让小玉晚点再去,哪知李奇今日突然到来,这让小玉还有些不知所措,正欲从里面走出来,将位子让给李奇,李奇手一指道:“你就坐那里。”
    小玉一愣,忙道:“这如何使得,这本是大哥你的位子。”
    李奇呵呵道:“以前是我的,现在是你的了,我如今根本没有功夫打理醉仙居集团,就只是挂个名而已,这个位子你坐最合适。”
    小玉听罢,还是觉得有些为难。
    李奇直接拉出办公桌前面的椅子,坐了下来,笑道:“虽然我是挂名的,但是我说的话,你还是要听的。”
    “是。”
    小玉见李奇都坐下了,只好恭敬不容从命,先帮李奇斟了一杯热茶,然后坐在了董事长的位子上面。
    李奇喝了一口茶,赞道:“小玉,我此番回来,不管是吴大叔,还是七娘,都对你赞不绝口,足见你在这一两年内又成长了许多,我对此感到非常高兴。”
    小玉谦虚道:“吴大叔和七儿姐过奖了,小玉还有许多方面要向大哥学习的。”
    “我能教你的已经很少了,现在你应该从生意中吸取经验,不断的自我突破,你还这么年轻,就取得如此成就,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假以时日,你一定能够超过我。”
    李奇对小玉一直以来都是赞赏有加,小玉这人虽然比较内敛,比较低调。没有张春儿那么霸道,天赋也没有张春儿高,但是小玉非常努力,而且对细节的把握的非常到位,这也是她的优势,与张春儿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小玉红着脸道:“大哥过奖了,小玉若能学到李大哥一成本事,小玉就心满意足了。”
    “你啊,就是有些过于谦虚了。”李奇笑着摇摇头。又道:“阿南了,他没有在这吗?”
    小玉不自觉的撇了下嘴,道:“自从衙内他们回来后,阿南就天天与他们在酒吧玩耍,哪里有空上这来。我好几次让他来这里帮忙,他总是左推右推。”
    李奇道:“阿南那小子就这个性格,当个保安队长最适合他了,你让他到这里来,那会把他给闷死去。不过我会说说他的,让他注意一些,别老是跟衙内他们一块疯,那些个家伙。没有一个好东西。”
    小玉小鸡啄米似的点了几下头。
    李奇放下茶杯,正色道:“最近一年生意怎么样?”
    谈起生意来,小玉下意识的坐直身体,收起了小女人的模样。一本正经道:“咱们醉仙居的生意已经回到了正轨,外面的债务也早已经还清了,但是比起金兵南下前。并没有太多的增长。”言罢,她脸上露出一丝愧疚的神色。
    李奇微微笑道:“这不能怪你,其实现在已经超出了我的预计,当年金兵南下对我大宋,特别是东京汴梁的经济有着毁灭性的的打击,而且皇上即位以来,提倡反腐,东京的富人也在慢慢重组,咱们醉仙居是以饮食为主,这也对我们的生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你能在两年内就让我们的生意回到正轨,已经做的非常好了。还有,你不要忘记,咱们还有一大利器没有出手。”
    小玉道:“大哥指的是玻璃?”
    李奇点了下头道:“现在玻璃的生产情况怎么样?”
    小玉道:“已经扩大了五倍,而且我们也按照大哥的吩咐囤积了大量的玻璃。”
    李奇连连点头道:“很好,很好。现在外面玻璃的价格涨到多少了?”
    小玉道:“玻璃杯的价格已经涨了一倍有余,至于玻璃镜、放大镜、眼镜都已经高得世上没有几个人能够买得起了。”
    “是吗?那便好,那便好。”
    李奇搓着下巴,一脸奸笑。
    小玉疑惑道:“可是大哥,小玉对此一直不明白,当初你出征前,曾告诉七儿姐一旦玻璃镜和眼镜出来后,不要急着卖,而且还放出风去,说咱们的玻璃非常珍贵,每年只能做那么一点点,第一批五十副眼镜和十块玻璃镜全部送人,这我倒是还明白,大哥此举无非就是想卖个好价钱,可是现在价钱已经非常高了,天下间就那么几个人能够买得起,纵使我们的玻璃再好,别人买不起,那咱们怎么赚钱?”
    李奇解释道:“小玉,这玻璃不跟泡面、罐头一样,它是一种多用途工具,说的稍微夸张一点,它能够开创一个新时代,既然如此,那咱们当然不能像对待泡面一样对待它,必须得慎重。
    我早就说过,我们醉仙居的目标不能再局限于国内,只是单纯的赚钱,其实钱的话,够用就行了,再多也就是摆放在那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我们应该将目光投放到世界,而且我们还要在赚钱的同时,考虑到国家的利益。”
    小玉听得是一知半解,疑惑的望着李奇。
    李奇继续说道:“就玻璃的产量而言,这价格的确是高的离谱了,但这就是我想要的,我故意抬高价格,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引入国外的资金。是,现在的价格私人是很难买得起,但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就算不得太贵,说的简单一点,这个价格就是为了周边的国家而设定的。”
    小玉哦了一声,道:“大哥故意抬价,就是为了对外出口?”
    李奇点头道:“正是如此,如今这玻璃镜的妙处,相信你也体会到了,至于眼镜的话那更加是不得了,所以周边国家一定会争相购买回去给他们的皇室或者达官贵族享用,他们就是我们的大客户,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按正规价格出售,虽然这能为我们带来大量的财富,但是对于国家而言就是一种损失,反正这好东西早一天卖,迟一天卖,没有多大的区别,而且十年间恐怕全国都难以饱和。
    所以这钱可以说已经放在咱们的腰包里面了,就看咱们什么时候去取了,既然如此,那我们何必急于一时,先利用产量来抬高价格,然后狠狠宰那些外国商人一刀,等到出口的差不多了,我们再慢慢将玻璃的价格降下来,开始全国普及。”
    小玉若有所思的点了下头,隔了片刻,才道:“大哥你真是料事如神,去年年节的时候,七儿姐就已经为了那些外国使节、商人开了一个玻璃展览会,不过他们事先并不知道玻璃,故此当时他们都没有多预备太多钱,而七儿姐也告诉他们,当时的玻璃也没有开始量产,但是他们都纷纷下定,说今年年节的时候一定要大量购买玻璃回去,恐怕他们没有想到这玻璃的价格涨的这么快。”
    李奇呵呵道:“做买卖讲究的就是你情我愿,他们嫌贵可以不买。”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什么似得,道:“对了,外面铜镜的价格怎么样?”
    小玉一愣,道:“自从玻璃镜出现后,铜镜的价格下降的非常快,随后七儿姐又放出消息,说很快玻璃镜将会大规模生产,这导致铜镜的价格更是一落千丈,咱们的玻璃镜比那铜镜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所以那些富人都在等着玻璃镜的大规模生产,根本就不买铜镜了,这一年内几乎天天都有人上门询问玻璃镜的事。”
    李奇沉吟道:“当初钱币稀少的原因,就是因为铜的价格高于钱币,而铜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铜镜是一个关键原因,如今铜镜市场渐渐消失,那么铜的价格应该也随之降低了不少吧?”
    小玉点头道:“是,最近一年内铜的价格一直在不断下降,这不仅跟铜镜有关系,还有冶炼厂已经冶炼出一些新的铁器,这对铜器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而皇上即位一来,新的一批铜钱还在制作当中,钱币反而变得有些紧缺,还有就是江南南边的货物已经开始往汴梁这边走,比起金兵刚刚退去的时候,物价已经下降了三倍,相对而言钱币的价格也因此涨了不少,如今在外面一文钱可以买两个小饼了。”
    李奇嘴角微微上扬,道:“如此一来,我们又可以坑那些外国商人一大笔了。”
    小玉道:“大哥此话何意?”
    李奇笑道:“不管是铜镜,还是新的铁器,这跟金银的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金银在我大宋的价格还算是比较稳定,如果将金银看成是货物的话,铜币的上涨,就预示着金银的贬值,那些外国客商一般都是带着金银来的,所以只要我们玻璃的价格全部是按照我大宋货币来定价,那么这无形中又赚了一大笔,如今离年关只剩下个把月了,再将玻璃杯价格往上面涨涨。”
    小玉惊道:“还涨?”
    李奇笑道:“你难道会嫌钱少吗?过年涨价不也很正常吗?至少也得把我醉仙居员工的年终奖给赚回来。”
    小玉讪讪一笑,道:“是,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李奇呵呵道:“能否让玻璃以一个非常高贵的姿态走向世界,就看今年年关了,让底下的人再努点力,等到玻璃赚钱了,我发他们三倍,不,五倍的奖金。”他张着五指,得意洋洋的笑了起来。
    十足一个奸商啊!(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全新秩序
    立法院。
    自从李奇提出这个概念后,几乎每天上朝都在围绕这个词转。
    其实这种制度上的改革,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多半大臣们都不太愿意去尝试改变,因为制度的改革,一定是与他们的权益是息息相关的,而立法院的出现,无疑进一步的提高了百姓的地位,削弱了他们的权力,肯定有人反对。
    这若是在赵楷之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赵楷有一个优势,就是他即位之后,可以说是清除了所有的旧势力,皇权空前的集中,朝中握权的大臣,也就是李奇、郑逸、秦桧三人,而这三人中,李奇又是最具有权势的,而且郑逸也赞成,那么秦桧虽然贵为宰相,也只能顺从了。
    而且,律法对于官员而言,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如果谁站出来反对,从某一方面来说就是不愿屈服在律法之下,这可不是一个好反对的事情。
    赵楷也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那就是现在,如果越往下拖,那么办起事来就会越发困难,因为朝中大臣的势力还没有凝聚起来,一切都还是他说了算,如果等到下一代,那就更难了,所以这种事必须得尽快解决,不宜拖延。
    而赵楷又是一个非常有魄力、决心以及野心的皇帝,他不仅要超过他的先祖,他还要带领大宋走向一个无人可触及的地位,这立法院的确有它的妙处,能够给大宋带来一个无限提升的空间。仅凭这一点就让赵楷很动心。
    于是经过再三考虑后,赵楷终于拍板决定成立立法院。
    立法院即日立案。
    立法院的成立,就预示着刑部将会脱离六部。因为立法院和刑部是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如果刑部还是在三省的掌控下,那么立法院必将受到三省的牵制,无疑加大了三省的权力。
    如此一来,很可能律法将对皇权构成威胁,不管赵楷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他绝不会让别人去控制立法院。即便他要放权,也应该由他来决定,而且赵楷之所以答应成立立法院。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想借用立法院集权,牵制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所以刑部一定得独立出来,直接归帝王掌控。
    这一点秦桧早就想到了。他也没有办法阻止。只能无奈的接受了这一个事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