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婿 >

第681章

帝婿-第681章

小说: 帝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长宁摇着头淡淡笑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满殿公卿,唯德曼你最懂余长宁之心。”
    温柔的言语如春江水暖般拂过金德曼伤感的心绪,陡然之间,她的双目湿润了,卸下一切伪装扑入余长宁怀中哽咽不止,似乎要将心里面的郁结难过全都释放出来。
    余长宁心里五味杂陈,轻轻地抚摸着怀中伊人颤抖的香肩,却是良久未言。
    不知悄悄哭泣了多久,金德曼这才抬起头来,望着他泪眼朦胧地说道:“你知道吗?德曼当时多想附议高建武之言,就让你担任熊津都护留在百济。可是德曼却不能这么自私,你总归不属于这里……”
    余长宁幽幽一叹,强颜笑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德曼,待到以后空闲之时,我一定会来新罗,这是余长宁对你所做的保证。”
    金德曼微微颔首,将螓首靠在他的肩膀半响,呢喃道:“一年有余,德曼已经习惯了有你在身边的日子,相思无情思念无期,倘若有一天德曼真的能鼓起勇气放下一切前来长安,你可不能嫌弃我,知道吗?”
    “若能如此,那我一定求之不得,怎会有半点嫌弃之心?”余长宁正色说得一句,继而笑道,“我记得以前年少时玩世不恭经常打架闯祸,姨娘最担心的便是没有姑娘肯嫁给我为妻,没想到才过几年的时间,就连新罗女王也对我倾心不已,若是姨娘看到你,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金德曼美目中闪动着无比相望的神光,愣怔半响坚定点头道:“余郎,德曼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天的。”
    “我也相信,我会在长安等着你。”
    “嗯。”
    即将离别的恋人耳鬓厮磨喁喁述说着情话,不知过了多久相拥进入后帐,那摇曳闪烁的灯光陡然熄灭了,天上一轮明月,帐内风情万种,君若猛虎妾情似水,巫山**几时方休?其中香艳不足为外人道也!
    ……
    当秋风卷走王宫胡杨树上最后那片落叶时,大唐军队开始徐徐返程了。
    辽阔无垠的苍茫大地铺满了红色甲胄的军队,旌旗蔽日矛戈闪亮,喧嚣的锣鼓震天动地,犹如赤潮般向着北方而去。
    平壤城楼上正站着一个绝色女子,身形修长袅娜,黄色衣裙散发飘飞,此际望着渐渐远去的唐军,美目中浮现出了盈盈泪光。
    “他……终是走了……”
    绝色女子口中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喟叹,玉容大见哀怨之色,不知不觉泪洒千行。
    便在此时,一位年轻英挺的将军大步走至,拱手禀告道:“王上,大军已经做好了拔营的准备,恭迎王上前往中军幕府号令三军。”
    绝色女子抬起云袖悄悄地一抹玉容上的珠泪,转身沉声下令:“春秋,本王今日有些乏力,就由你代替本王发号司令,去吧。”
    英挺将军微微一愣,领命转身而去,刚走得没几步,他又突然止住了前行脚步转过身来,嘴唇嗫嚅了几下,似乎有什么话想要开口说一般。
    “你怎么了?”绝色女子不禁错愕一问。
    英挺将军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拱手正色说道:“姑姑,我新罗国自有好男儿千千万万,你何须对一个只怕今生再也不能相见的大唐元帅动情?侄儿委实不解!”
    没想到英挺将军竟会问这个问题,绝色女子着实有些意外,思忖少顷,她淡淡笑问:“春秋,你可曾有过为之深爱的女子?”
    “呃……没有!”英挺将军顿时有些汗颜。
    “深爱之后方知情重,只为一人终其一生,天涯海角愿为君安,待到你遇到令你魂牵梦萦的女子时,便会明白姑姑的话。”
    看到英挺将军露出了思索之色,绝色女子微微一笑,挥动云袖就如同挥去心底的离别惆怅般:“走吧,回家了。”
   

第1232章 隆冬暖意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隆冬时节滴水成冰,飞扬的鹅毛大雪覆盖着关中河山,天地一片银装束裹茫茫苍苍。
    长乐公主府精致漂亮的琉璃瓦早就已经被积雪掩盖,半月形的池水结成了一面镜子,凉亭孤零零地矗立在冷风之中,倍显萧瑟孤寂,唯有池畔那几株腊梅不甘寂寞的傲然绽放,为这冰清玉洁的世界带来了一丝红色暖意。
    “雪拥腊梅,真是美不胜收啊!”
    栖凤阁三楼窗棂前,长乐公主轻轻一声赞叹,矗立半响嘴角绽放出了一个动人的笑容,关上窗户将风雪阻隔在了窗外,转身步入内寝。
    寻丝线穿银针,明晃晃的灯烛照耀着公主如花似玉的容颜,那双凝脂玉手拿着一件崭新的小儿袍服,一针针行云流水般来回穿过,缝的是衣衫,也是满满的母爱,想及女儿穿上这件袍服后的漂亮模样,公主唇角的笑意更深了。
    一阵“咚咚”的脚步响彻门外,急促得如同战阵之鼓,长乐公主轻轻蹙眉为之分神,一不留神之下,手中银针深深地楔入了玉葱般的食指中。
    “呀!”
    公主朱唇轻启痛呼出声,垂首再看拇指,一抹红艳的血珠已是飞快溢出,便在此时,木门“吱呀”一声被人从外面推开,房玉珠提着白色长裙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云鬓尚有几片雪花,涨红着脸望着长乐公主想要开口,却又喘息不止。
    见她如此模样,长乐公主好气又是好笑,盈盈而起绕过长案,笑问道:“玉珠,何事这么着急?咦?为何周身积雪?你莫不是从国子监跑回来的?”说到后面,公主已是不胜惊奇。
    “长乐姐姐……”房玉珠定下神来艰难唤得一声,美目闪烁着激动惊喜的神光,“今日午后爹爹前来国子监看望我,听他说今晨快马急报,言及天子御辇已过潼关。”
    “什么!”长乐公主瞬间瞪大了美目,怔怔半响,俏脸浮现出了激动的红晕,拉着房玉珠的纤手强制镇定地开口道,“如此说来,驸马也随驾回来了?”
    房玉珠点头不迭地笑道:“是啊,最迟后日黄昏便会抵达长安城,爹爹他们已经开始准备仪仗迎接圣驾。”
    长乐公主立即被巨大的幸福喜悦所笼罩,不知不觉中,那双秋水剪瞳泛出了点点泪光,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公主等得是望眼欲穿,如今听到夫君一朝归来,心头的思念哀怨立即被狂风吹过般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那激动难耐的深深企盼。
    房玉珠与长乐公主的感觉也是差不多,她与余长宁本是新婚燕尔,过门没多久余长宁便奉命出征剿灭魔教,房才女思君情重,无聊之下前去国子监担任书学博士,也算为夫君的事业略尽绵薄之力。
    今日听到房玄龄说来的喜讯,她立即高兴得情不自禁,当场撇下爹爹连马车也忘记乘坐,便从国子监急匆匆赶回,欲将这个天大的喜讯告诉长乐公主,独自留下房丞相在寒风中凌乱不已,连连笑叹女生外向。
    深深吸了一口气平复心境,长乐公主笑问道:“驸马两年未归,我们须得好好操持准备一番才是,对了,瑶瑶所在何处?”
    房玉珠笑着回答道:“我刚才回来的时候听婉平讲,瑶瑶姐正在琴室中教导奴奴音律,我还没来得及过去将这个喜讯告诉她。”
    长乐公主执着房玉珠的手儿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一并前去琴室,走吧。”
    房玉珠颔首一笑,与长乐公主并肩下楼而去。
    公主府琴室离阁楼不远,穿过月门便看见一栋幽静的房舍坐落在萧疏的胡杨树中,步上台阶穿过朱栏,长乐公主奇怪地发现琴室中并没有操琴奏乐声传来,里面反倒是一片娇笑。
    长乐公主和房玉珠错愕地对视了一眼,均感觉有些奇怪,推门而入美目定眼一看,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岁余女童正脚步蹒跚地追着那美丽动人的绿裙女子,似乎想要抢绿裙女子足下的蹴鞠,两人玩的是不亦乐乎。
    长乐公主不能置信地张大了檀口,看得半响方才哭笑不得地问道:“瑶瑶,你不是在教导奴奴音律么?为何却玩起蹴鞠来了?”
    “呀,长乐姐姐……”瑶瑶美目圆瞪望着长乐公主,继而露出了尴尬之色,讪讪笑道,“弹奏一个时辰奴奴也听乏了,我便带着她玩耍一番。”
    长乐公主浅笑莞尔地点点头,却见女儿抓住瑶瑶发愣的机会抢到了蹴鞠,抱在怀中咯咯地笑着跑来奶声奶气地呼唤道:“娘,娘亲,奴奴想玩蹴鞠。”
    长乐公主蹲下了身子,怜爱地捏了捏女儿胖乎乎的脸颊,展颜笑道:“娘亲不会踢蹴鞠,不过你爹爹可是蹴鞠高手,待到他后日归来,便带你玩耍。”
    一席话落点,瑶瑶顿时愣怔住了,惊喜不已地问道:“长乐姐姐,夫君后日要回来么?”
    长乐公主用力地点了点头,笑着开口道:“目前车驾已过潼关,算算行程后日便能抵达。”
    瑶瑶贝齿一咬鲜红欲滴的朱唇,两行清泪滚落面颊,梦呓般地喃喃道:“这是真的么?我该不会是在做梦吧?唔……真是太好了。”
    便在此时,小奴奴跌坐在地哭闹不止:“爹……爹爹是谁?奴奴不要爹爹,只要和姨娘玩耍……呜呜呜……”
    女儿一哭,长乐公主立即慌了神,连忙跪坐在地将她抱在怀中,房玉珠轻轻拍着奴奴的后背柔声安抚,瑶瑶也抓着蹴鞠微笑地逗弄着她,三女齐心协力,不消片刻小奴奴便已是破涕而笑,一晃一摇地自顾追逐着蹴鞠玩耍去了。
    瑶瑶摸了摸额头冒出了涔涔细汗,笑叹出声道:“这小奴奴哭起来可真不的了啊,只怕见到陌生的爹爹,止不住又要哭闹几场。”
    房玉珠点头同意道:“不错,奴奴乃是我们几人一手带大,最不喜欢接触生人,夫君回来需要煞费一番苦心奴奴才会与他亲近呢。”
    长乐公主温柔的目光一直落在屋内玩耍的女儿身上,浅笑说道:”他们父女血脉相连,本宫相信奴奴一定会非常喜欢驸马的,待到驸马回来你我不妨拭目以待。”
   

第1233章 郊迎大典
    红色旌旗犹如火焰般绽放在雪白的原野上,数百面战鼓吼声如雷轰鸣不止,大雪中的长安如同一个矗立在关中平原的巨人,等待着它的主人銮驾归来。。 。
    及至午后,天子銮驾在五千北衙禁军的护持下出现在官道尽头,随同归来的还有在此次征战中立下功绩的部份将领军卒,他们将在庆功大电时进入皇宫之门,接收朝廷赏赐。
    “唔,快到长安了,还不快点起来……”
    一辆四轮高大的马车内,杜禹英用她那白玉般的小手轻轻地拍了拍余长宁的后背,露出了一个无可奈何的表情。
    余长宁懒洋洋地动了动,似乎不愿离开伊人之怀,半响才直起身来打着哈欠问道:“已经快到长安了么?”
    杜禹英微笑道:“是啊,不信你掀开车帘看看,长安城已是隐隐可见。”
    余长宁颔首一笑,陡然正色道:“既然如此,那么军情商议就此为止,军师,本帅就先告辞了。”
    闻言,杜禹英俏脸微微泛红,依依不舍地看到他掀开车帘走了出去后,方才露出了一丝温柔的微笑。
    归来途中,余长宁时常借口商议军务溜到杜禹英的马车中,两人或谈古论今感叹兴亡,或评点诗词风花雪月,或火热相拥述说情话,往往一聚就是半天,惹得不少平壤军将领暗地里侧目不解,然而,谁也不敢冒然询问元帅军师究竟有何等军情,需要天天商议不休。
    下车正欲登马,余长宁思忖了半响,终还是返回自己乘坐的马车内将元帅甲胄换上,一身黑色的精铁甲胄,外披红色绣金斗篷,头戴红缨头盔,腰间挂着三尺长剑,嘴角挂着若有似无的笑意,端的是玉树临风。(
    翻身上马缓辔而行,刚走得没多远,便看到一匹快马从前方飞快奔至,马上骑士收缰勒马高声禀告:“余元帅,陛下口谕,着平壤军总管以上将领前往御驾之前集结,参加郊迎大典。”
    这郊迎大典乃是大军胜利归朝后必备的典礼,由于今次乃是天子御驾亲征,故规格特别之高,仪式也更为隆重。
    余长宁点点头,立即请传令军卒通传平壤军各总管,片刻之后,杜禹英、程名振、庞孝泰、张文干、刘仁轨五人已是站在了余长宁的眼前。
    余长宁目光巡睃了一圈,突然感觉到少了些什么,忍不住喟叹出声道:“大将俱归唯缺柴副帅,不知她现在在百济可好。”
    众大将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杜禹英微笑说道:“尽管相隔甚远,然终归处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元帅,禹英相信副帅一定会在百济过得很好的。”
    余长宁点头悠然一笑,挥手下令:“走吧,前去御驾前集结待命。”
    纵马飞驰,不消片刻便抵达前队,天子銮驾早已经停止了前进,銮驾旁边的空地上站满了辽东军的诸位大将,大唐天子李世民傲然立于风雪中,倍显英雄之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