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婿 >

第62章

帝婿-第62章

小说: 帝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了西市,否者怎么耽搁如此久。”余长宁笑叹点头,正色道:“姨娘,这两种香料可是难得的宝贝,若烤制全羊的时候抹上一点,味道将会提升几个档次,保管那些皇帝大臣吃得赞不绝口。”
    听他说得如此肯定,罗凝倒有几分半信半疑,展颜笑道:“既然如此,那你还不赶快做菜,可别让房大人等久了。”
    余长宁用力点头,叫来阿武正色叮嘱道:“走,我俩去将这些香料全部杵成细粉,待会要用。”
    望着两袋满当当的香料,阿武不禁膛目结舌,惊声道:“二少爷,这么多只怕明年也杵不完哩。”
    余长宁笃定笑道:“放心,寻常的杵臼自然不行,不过我刚才看见进门处有一个巨大的磨盘,正好可以借来用用。咱们先将那磨盘搬过来。”
    说罢,领着阿武到了门前,果真见一个巨大的磨盘放在门口,若非磨盘背面有一个青铜楔入的把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一块巨大的青色圆石。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两人终将磨盘推入了院内,摸了摸额头大汗,余长宁指着青石地面笑道:“你先将这里打扫一下,我们就在这里杵臼香料。”
    阿武点头如捣蒜,急忙拿起扫把将地面打扫干净。
    余长宁先将八角从布袋中倒了出来,平整地铺在了青石地面上,然后与阿武一道推着青石磨盘来回碾压。
    这样来来回回过了小半个时辰,所有的八角便被碾成了颗粒状。
    接着又小茴香倒在地上如法炮制半响,终于是大功告成。
    然而这还不是最后一道工序,余长宁吩咐阿武将所有的香料再细细地杵臼成粉状,自己进了厨房动手做椒盐。
    椒盐香麻而咸,可除各种肉类的腥膻臭气,用来做烤全羊的配料却是恰到好处。
    他找来花椒先在锅内翻炒片时,待到炒出香味后便用杵臼磨成粉状,其后又混入上好的青盐翻炒,不消片刻,一大盆白中带黑的椒盐就做好了。
    完成了最重要的调料配置,余长宁不由长吁了一口气,一望窗外的天色,发现刚刚才至午时,默默地计算了一下剩余的时间,便准备烤制全羊。。
    正要开始准备,突然发觉身后有人,余长宁下了一跳,急忙回首观望,却见房玄龄正笑吟吟矗在那里,老脸说不出的诙谐。
    余长宁笑叹出声道:“房大人,莫非你很闲么,怎么有空来厨房看我做菜?”
    房玄龄今日显然心情极好,爽朗笑道:“非也非也,老夫是来看看你菜肴准备得如何了?”
    “放心吧,除了宾满楼的名菜,我还准备一道烤全羊供皇帝大臣们品尝,保管他们会拍案叫绝。”
    “咦,烤全羊。”房玄龄老眼一瞪,像是有些意外,疑惑不解地问道:“这菜我也吃过,但味道也是一般啊,还远远达不到拍案叫绝的地步。”
    余长宁悠然笑道:“现在说来也是无用,今晚你细细品尝便是,看我有没有骗你。”
    “好,那老朽就拭目以待。”房玄龄大笑点头,其后又收敛了笑容道:“既然主菜是烤全羊,那么当以野营风味最佳,不如老朽吩咐仆人在后花园中扎上帐篷,将主宴设在帐篷之内,这样自然别具一番风味。
    余长宁双目一亮,拍手叫好道:“大人这个主意不错,野营配烤羊,既别具风味又独到匠心,我怎么就没想到?”
    房玄龄哈哈一笑,脸上竟有几分得意之色:“我现在就命人将帐篷扎好,待会你将全羊弄到帐篷内来烤制,如何?”
    余长宁点头叫好,便吩咐厨房宰杀绵羊去了。

第103章 皇子公主
    不多时,余长宁领着几名抬着全羊的仆役来到房府后花园,四顾一看,却是一片碧绿平整的草地。
    草地中央,一片波光粼粼的水池宛如明镜,池畔杨柳依依柳絮飘飞,如同身着绿衣翩翩起舞的少女。
    房玄龄正与一个年轻男子指挥仆役安扎帐篷,见余长宁到来,他顿时上前捋须笑道:“余兄弟,这地方如何啊?”
    余长宁笑着点头道:“环境不错,用来野营再适合不过了。”
    房玄龄微笑点头,招了招手示意身后的青年上前,笑着介绍道:“余兄弟,此乃吾儿遗爱,乃天子帝婿,高阳公主驸马,目下在朝中忝居太府卿一职。”
    他就是大唐第一绿帽王房遗爱?余长宁望着这个面色有些苍白的青年,不由有些吃惊了。
    房遗爱乃房玄龄次子,可谓显赫贵胄,然这位老兄生平最丢脸的一件事,莫过于娶了一个水性扬花的妻子——高阳公主。
    相传高阳公主嫁于房遗爱后不甘寂寞,偷偷与辨机和尚私通,后来甚至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遗爱知情却是怒而不敢言,一顶绿油油的帽子当真是戴得稳稳当当的。
    若非后来辨机和尚不慎将高阳公主相赠的金宝神枕丢失,以至被御史发现两人奸情,否者真不知道房遗爱这顶绿帽要戴到什么时候。
    余长宁从遐想中回神,见房遗爱淡淡地对自己拱了拱手,也不问好也不出言,白皙的脸庞上有着官宦子弟特有的孤傲矜持。
    余长宁悠然一笑,拱手算是回礼,对着房玄龄道:“既然大人已准备好野营之物,那么我就开始烤制全羊。”
    房玄龄点头叫好,又吩咐了他几句,便带着房遗爱一道去了。
    酉时末刻,一辆垂着厚厚车帘的青铜马车驶出了玄武门,又悄悄地上了大道,在一片磷磷隆隆的车轮声中进入了灯火灿烂的冠带坊之内。
    马车内,长乐公主正挑开车帘一脸欣喜地打量着外面的风景,沿街售卖的店面、摩肩擦踵的人群、磷磷穿行的高车……一切看来都是如此地新奇。
    肃然端坐的李世民小憩片时,睁开双眼望着女儿笑道:“丽质,算起来你也有很多年未出宫了吧。”
    长乐公主闻言微微一愣,却不好给父皇说自己曾私自偷跑出去几次,只得笑着点头道:“不错,若非父皇今日带儿臣来参加房大人的寿宴,我还不知道要在宫中闷多久。”
    “哈哈,女大不中留啊!”李世民摇着头轻轻一声感叹,缅怀地说道,“记得上一次出宫,还是朕与皇后带着你去霸陵踏春,不知不觉已有五个年头了。”
    长乐公主想起了逝去的母后,美目不由为之一黯,强颜笑道:“父皇忙于国事,怎能有空闲如普通百姓一般带着儿女郊游踏青?今夜能出来我便很高兴了。”
    李世民沉重地点了点头,却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淡淡笑道:“朕已安排朝臣开始筹备比试招亲之事,并告之了所有的番邦王国,六月初三正式在皇宫广场进行招亲比试。”
    长乐公主不满地嘟了嘟嘴,坐到李世民身旁晃着他的胳膊道:“父皇,儿臣乃大唐公主,驸马应是人中之龙才对,你请那么多番邦蛮夷来作甚?也不怕堕了你天可汗的威名。”
    李世民纵声笑道:“那与你有着前世姻缘的余长宁不也是一个厨子?难道他也算人中之龙?”
    长乐公主闻言一噎,却找不到话来反驳,只得闷着头不做声。
    李世民笑着看了她一眼,捻须自顾自地的说道:“正因为你是大唐公主,所以婚姻大事一定不能儿戏马虎,目前我朝还没有将公主嫁于平民百姓的先例,朕已破例给了你与余长宁的机会,若是他能在比试招亲中战胜那些番邦王子脱颖胜出,整个天下自然是无话可说,朕也乐得其所顺水推舟,不再干涉你的婚事,可知?”
    长乐公主纤手不停地绞着衣角,柔声道:“父皇苦心儿臣岂能不知?不过我却担心余长宁,若他不能拔得头筹,那么儿臣……”
    一言未了,马车在一阵骏马的嘶鸣声中停了下来,车外传来一句苍老的声音:“臣房玄龄,恭迎陛下御驾亲临。”
    李世民轻捷利落地下了马车,望着跪满一地的人群,负手笑道:“今夜乃爱卿大寿,就不要君君臣臣了。”
    闻言,房玄龄愈发恭敬,拱手作揖道:“臣已在府中准备了丰盛宴席,请陛下移步后花园入座。”
    车帘一动,长乐公主轻笑着走了出来,问道:“房大人,你只请父皇不请我么?”
    “原来是长乐公主殿下。”房玄龄正色一拱,旋即又笑道:“公主能来,犹如仙女下凡啊,老臣自然是求之不得,快快有情。”
    长乐公主轻轻颔首,环视周围一圈笑问道:“高阳姐姐在何处?怎么没见到她?”
    房玄龄恭敬回答道:“高阳公主正在后花园陪太子殿下与魏王殿下闲聊,公主进去就能见到她。”
    “房卿,太子和魏王也来了?”李世民微微皱眉,显然有些意外。
    “不错,太子于酉时三刻到来,魏王酉时末刻到来,现已恭候陛下多时。”
    “呵,他们消息还真是灵通!”李世民一甩大袖,昂昂大步地进了府邸。
    此刻,厨房内正是一片火热的忙碌。
    大厨们锅铲翻飞,仆役们进进出出,一道道热腾腾的菜肴流水线般地送了出去,腾升而起的炊烟翻滚着弥漫进了浩淼的夜空。
    作为宾满楼的主事,罗凝不停的调度指挥,看到哪里实在忙不过来便要上前帮衬一下,整个人忙得如同陀螺般飞转。
    但相比此地,她更担心余长宁那里,要知道他面对的客人可是皇帝朝臣们,若是出了丝毫差错,后果不堪设想。余长宁他一个人能行吗?
    心念及此,罗凝不由有些吃不准了。
    寿宴设在大池边的杨柳林下,天中明月高悬,林间风灯高挑,晚风徐徐,蛙鸣声声,一派暮春四月的迷人风光。
    眼见如此铺排,李世民双目为之一亮,驻步环顾一周,笑道:“房爱卿果然可人,竟有此等奇思妙想,真是别具一番风味。”
    房玄龄拱手笑道:“其余宾客全安置在了前院大厅中,此处只有陛下与臣等十余人,陛下请!”
    李世民点头一笑,举步来到帐篷前,早已恭候在此的皇子、大臣急忙恭敬上前拱手道:“儿臣(臣等)参加陛下。”
    “都起身吧。”李世民衣袖一拂,模样好不潇洒。
    太子李承乾身着玉冠锦袍,脸上有一种长期沉溺于声色犬马后的苍白,此时他瘸着腿上前拱手笑道:“父皇,今日儿臣无意听到房相寿宴,所以特地前来朝贺,没想到父皇也亲自前来,实在让儿臣意料不到。。”
    “皇兄说得不错。”魏王李泰亦是笑吟吟地走上前来,“房相德高望重,劳苦功高,泰亦是仰慕不已,所以也不请自来了。”
    李世民知道这两个儿子因诸君之位正背着自己明争暗斗,今夜前来不过是为了要向房玄龄示好争取支持,轻轻一笑也不点破,望着场中那明艳动人的女子道:“高阳,月余未见你,去了何处啊?”
    高阳公主浅浅一笑,上前施礼道:“启禀父皇,这段时间儿臣与驸马前往洛阳白马寺诵经念佛,今日刚刚回来。”
    房遗爱也上前笑道:“父皇,公主向佛心诚菩萨心肠,每日诵经百篇也是乐不知疲,就连住持方丈也对她赞不绝口。”
    长乐公主听这夫妻俩很有默契地妇唱夫随一片融洽,心中不由微微冷笑,高阳公主是何德行她清楚得很,哪有什么诵经念佛之心,多半是去洛阳游山玩水了一番。
    李世民捻须笑道:“诵经念佛可化心头戾气,使人平心静气,高阳能有此等心意,也算是为父皇积善积德,布施仁德。”
    高阳公主与房遗爱对视一眼,喜滋滋道:“父皇奖掖儿臣愧不敢当,今后儿臣一定会秉承诵经念佛的习惯,求得父皇龙体康健。”
    李世民淡淡点头,在房玄龄的引领下进了帐篷。

第104章 英雄乎?国贼乎?
    大帐为牛皮制成,三丈宽窄,五丈纵深,乃唐军征战用的军帐,帐内红毡铺地,灯烛煌煌,东西两厢各整齐地排列着一列长案,北面则设了一处显赫孤立尊位,正中篝火熊熊燃烧,铁架上的那只肥大的黄羊正在吱噜吱噜地冒油,焦黄得肉香弥漫。一个布衣大厨正站在烤羊旁边,慢腾腾地翻动着铁架。
    李世民目光巡睃帐内一圈,想起以前东征西讨的那段峥嵘岁月,更回忆起了自己雄姿英发在军帐内发号施令的模样,顿时倍感亲切,缅怀笑道:“房爱卿呵,你可曾记得那年朕率军征讨王世充,不知不觉已是二十年了。”
    房玄龄点头笑道:“当然记得,那时王世充盘踞洛阳气焰嚣张,我朝多次派兵攻伐皆是无功而返,若非先帝启用陛下为帅,怎会有后来的大胜?”
    李世民喟然叹息道:“那时朕因刘文静一案受到先帝猜忌,本是郁闷难消之时,却突然接到了征讨王世充的诏令,一时间喜出望外只觉海阔天空,纵马扬鞭率领三军浩荡东进,何其壮哉!不想悠悠年华随风飘逝,不知不觉已是须发斑白,玄龄,你我都老了啊。”
    房玄龄听天子蓦然生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