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婿 >

第279章

帝婿-第279章

小说: 帝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长宁揉了揉眼睛站了起来,走到窗边打着哈欠问道:“哦,是高大哥啊,有什么事情不能明天再说么?
    高侃朗声回答道:“驸马爷,刚才国驿馆骑士前来禀告,说有要事求见驸马爷,请驸马爷一见。”
    一听国驿馆有事,余长宁不由愣了愣,穿衣下楼走到了草地上,被裹挟着雪花的冷风一吹,人也清醒了大半,问道:“那骑士现在何处?带我去见他。”
    高侃闻言点头,正欲举步而走,栖凤楼三楼凭栏处突然闪出一个娇小的影子,高声开口道:“公主有话带给余驸马,雪夜寒凉,驸马若是要出去,一定要多穿一件衣衫。”
    余长宁听得心头一暖,朝着木楼拱手道:“请婉平姑娘禀告公主,本驸马省得,也请公主早点休息。”
    娇小影子轻轻点头,转身进楼去了。
    来到正厅,里面早已是灯火通明,一名红甲骑士正在里面焦急转悠着,落在身上的积雪慢慢开始融化,积成水滴落在了地上。
    余长宁快步而出问道:“阁下何人,请问前来公主府找本驸马何事?”
    红甲骑士拱手疾声禀告道:“大人,下官乃国驿馆校尉唐镇,有要务向驸马禀告。”
    余长宁摇了摇手从容落座,指着椅子道:“有什么事唐校尉坐下说便可。对了,唐校尉深夜前来,国驿馆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唐镇满是焦急地开口道:“大人,出大事了,东瀛几名使臣被人杀死在了国驿馆内,现在中大兄皇子吵闹不休,说是要去找禄东赞理论,吵得已是不可开交。”
    “什么?”此言一出,余长宁顿时惊讶站起,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得呆住了。
    ……
    国驿馆内现在已是灯火通明一片吵闹。
    余长宁刚刚入内,便调来两队甲士分别将吐蕃使臣与东瀛使臣居住的木楼包围起来,任何人也不能出入。
    脚步急促地来到东瀛使臣居住的木楼,正厅便是一片哭喊喧嚣,中大兄正阴沉着脸坐在椅子上,前面地面上摆着三具死透了的男子尸体。
    眼见余长宁到来,中大兄突然长身而起,脸上也失去了往日春风和煦般的笑意,冷冷出言道:“余少卿,这些吐蕃人实在太过分了,竟敢公然跑到我方使馆前来行凶,还杀害了我们三名使臣,请你为东瀛国做主。”说罢正色一拱,大用达不到目的便不会罢休的态度。
    余长宁稍事打量了一番,走到使臣尸体面前询问道:“敢问你们是多久发现有使臣被人杀害?”
    中臣镰足上前禀告道:“少卿大人,一个时辰前嘉南他们的房中突然传来打斗声,我们听到声音后急忙前去察看,不料他们已经惨遭几名黑衣人杀害。那些黑衣人见状不对,便翻窗而逃。”
    余长宁点了点头,转身对着唐镇厉声喝斥道:“国驿馆乃堂堂官府衙门,为何守卫军士连有刺客闯进来都不知道。”
    唐镇颇感委屈地愣了一下,正欲出言,不料中大兄已是冷哼出声道:“余少卿,此事怪不得唐大人,因为这些刺客并非从外面来的。”
    余长宁响起了刚才唐镇之言,心里不由为之一跳,问道:“大兄皇子此乃何意?”
    中大兄冷冷地望着前方也是灯火辉煌的吐蕃使臣木楼,一字一句地开口道:“因为那几名刺客,正是逃去了吐蕃人居住的地方。”
   

第480章 发现罪证
    虽是隐隐猜测到这个可能,但余长宁闻言心头还是一震,沉着脸正色道:“皇子,此事非同小可,请你务必慎言。”
    中大兄冷哼出声道:“余少卿,你觉得本皇子会将此事拿来看玩笑,那几个黑衣人的确进了吐蕃使臣的木楼。”
    余长宁沉吟片刻正欲出言,突然有一名上前勘验尸体的军士高声禀告道:“大人,有发现。”
    余长宁闻声回头,疾步走到那具尸体前,军士指着尸体的手道:“这人好像手中捏有东西。”
    余长宁沉着脸吩咐道:“将他手掌掰开看看。”
    “诺。”军士拱手应命,已是俯下身子忙碌起来。
    不消片刻,军士便取出一块黑色的布料放在手中,递给余长宁道:“大人请看。”
    余长宁接过黑布摊在掌中一番端详,中大兄已是猜测出声道:“这莫非是那些黑衣人留下的?”
    中臣镰足补充道:“这必定是嘉南他们与黑衣人搏斗时,扯下黑衣人衣服上的布料所留下来的,我们只要按图索骥,必定能查明黑衣人的真实身份。”
    余长宁沉吟片刻,突然挥手道:“唐校尉,点上两百名军士,跟随本官前去吐蕃使臣木楼。
    刚刚走出前院,便见几名轿夫抬着一顶软轿疾步前来,典客令柳元正亦步亦趋地跟在软轿后面,边走还边不停拭汗。
    眼见余长宁迎面走来,柳元顿时双目一亮,轻步上前禀告道:“少卿大人,李大人听闻国驿馆发生了命案,也抱病前来了。”
    余长宁微微颔首,走到轿前拱手道:“下官余长宁,参见鸿胪卿大人。”
    轿子内传来一阵猛烈的咳嗽声,白发苍苍的李百药已是颤抖着声音道:“长宁,可有查明事情的经过?”
    余长宁略一沉吟,便将事情原原本本地道来,末了道:“大人,下官正准备带人前去吐蕃使臣所住之地搜查,务必抓到行刺真凶。”
    李白药听得老眼一闪,捋须正色道:“自从我大唐开国以来,还未发生使臣在国驿馆内被杀害的事情,今日这件事不仅仅关切到大唐与东瀛的关系,更关切到大唐在四夷中的威名,所以不管牵涉到哪一国的使节,也不管牵涉到多少人,少卿务必要查明真凶,以便朝廷斡旋处理。”
    余长宁抱拳亢声道:“下官领命。”
    李百药满意地点点头:“本官身体不便就在鸿胪寺中等你的消息,余少卿,一定不要让本官失望。”
    言罢,李百药朝着轿夫挥了挥手,四名轿夫便抬起软轿转身去了。
    望着他们的背影,余长宁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带着两百名红甲军士气赳赳地朝着吐蕃使臣木楼走去。
    眼见使馆楼突遭唐军包围,且严格把守不许进出,禄东赞不由愤怒了。
    他带领着麾下武士来到院子中又吵又闹,但把守唐军依旧犹如冰山石雕般冷冰冰地毫不退让,不禁让这位吐蕃名臣大觉无可奈何。
    此刻,余长宁带领着军士到了,禄东赞一见他,立即愤怒嚷嚷道:“余长宁,你吩咐军卒限制我们出入,这是什么意思?”
    余长宁开门见山地说道:“禄东赞阁下,一个时辰前东瀛使臣居住之地闯来几名黑衣人,有数名使臣惨遭杀害。”
    禄东赞闻言一愣,又是怒声道:“东瀛人死了关我们鸟事!”
    “本官也不喜欢牵涉到你们,但许多人都看见行凶的黑衣人是逃到了你们这里。”
    一瞬间,禄东赞的双目瞪得老大,不能置信地开口道:“什么?逃到了我们这里?”
    余长宁点头肯定道:“不错,所以本官现在带人前来搜查,请你们务必配合。”
    “不行!”禄东赞坚决地开口道,“使团居住之地乃是一国国体象征,岂能你们说搜就搜?”
    余长宁冷笑道:“此乃我大唐国土,出了命案自然要以大唐的律法进行裁决,禄东赞大人,本官如此也是为了追查真凶。”
    “说不行就是不行!”愤激之下,禄东赞顿时涨红了脸,盯着余长宁满是怒气。
    余长宁冷冷地看了他半响,一字一句道:“你,莫非是做贼心虚害怕了?”
    “荒谬!我禄东赞堂堂正正,何须干此等宵小之事?”
    “既然如此,那请你让开!”
    “不行!”
    见谈话又回到了原点,余长宁不愿在与他多作纠缠,高喝下令道:“众将士听令,上楼搜查刺客行踪,若有人胆敢阻拦,格杀勿论!”
    “诺!”
    只听见轰然一阵高声,红甲军卒们如狼似虎地冲进了楼内,里面顿时一片惊呼喝斥之声。
    禄东赞气得须发戟张,嘴唇哆嗦,戟指余长宁喝斥道:“你,你竟敢如此侮辱我吐蕃国。”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禄东赞大人既然没干过,又何须如此害怕我们搜查?”
    闻言,禄东赞怒极反笑道:“好!好!我们今日就让你搜,若待会什么都搜不出来,别怪我们不客气。”
    余长宁不置可否地一笑,从容不迫地坐在了厅内的椅子上,静静地等候消息。
    不消片刻,几名军士快步咚咚地走下楼来,手中捧着几件黑色衣服道:“大人,我们在二楼的一间房内发现刺客穿的衣服。”
    原本愤怒难当的禄东赞顿时露出了惊讶之色,张大嘴巴终于说不出话来。
    余长宁接过黑色衣服扔在地上一通寻找,终于发现了有一件衣服前襟有破损,掏出刚才那块黑色布料一比对,顿时丝毫无差。”
    禄东赞从惊讶中回过了神来,又惊又怒地高声道:“你,你这是栽赃陷害,余长宁,我要到唐皇面前去告你一状。”
    “悉听尊便!只要你现在能够出去,”余长宁冷笑着一句,对着甲士朗声吩咐道,“将这些吐蕃人全部看押起来,没有本官的命令,谁都不许出去。”
    说罢,他也不理会禄东赞强烈的抗议,转身大步出门去了。
    前往鸿胪寺向李百药禀告了事情的经过,李百药捋须良久沉吟,断然开口道:“长宁,此事干系甚大,若真是吐蕃人所为,必定会引起一场兵戈,本官觉得你现在便进宫禀告天子,请他定夺。”
    余长宁一望铜壶滴漏上的时刻,伢声道:“大人,现在还不到四更,这样前去打扰陛下睡眠,似乎有些不妥。”
    李白药摇手笑道:“若是历史上别的皇帝,本官不敢说,但当今圣上乃奋发有为之君,时常批阅奏折到深夜,对于急务,更是从来不会耽搁,你放心前去就是。”
    余长宁点点头,稍一沉吟,坐上马车朝着皇宫而去。
    深夜的皇宫,摇曳着星星点点的火光,万千龙阁凤楼沉寂在飞扬的小雪中,层层叠叠延伸至了远方。
    在一名老内侍的带领下,余长宁快步地走过了宫门大道,又是曲曲折折地走了半天,终于来到了李世民居住的寝宫外。
    这座宫殿乃是大唐天子的起居之地,宫门外任何时候都守着一个手持佛尘,面无表情的老内侍,一动不动仿若石雕木俑。
    余长宁走上台阶对着老内侍轻声说了想要觐见天子的事情,老内侍也不刁难,轻轻一句余大人稍等,便转身走了进去。
    不消片刻,宫殿大门顿时打开。老内侍请余长宁进去稍作休息,几名侍女轻步上前点亮了四周的铜人灯,又给他端来一盏热茶,余长宁刚刚揭开茶盖轻呷一口,便看到李世民正满脸困倦地从里面走了出来,张口便道:“余驸马,深夜觐见所为何事?”
    余长宁看到李世民单衣木履,身上只披了一件厚实的披风,不由心生感动,拱手行礼开门见山道:“陛下,刚才东瀛使臣居住之地突遭几名黑衣人闯入,数名使臣惨遭杀害。”
    李世民一听顿时睡意全无,疾声道:“那可有当场抓到刺客?”
    余长宁回答道:“刺客虽然没有抓到,但目前所有证据都表明乃是吐蕃人所为,而微臣也在吐蕃使臣居住之地发现了刺客的黑色夜行服。”
    李世民听罢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黑着脸默默思忖了半响,突然拍案下令道:“来人,即可传房玄龄、长孙无忌、马周、侯君集四人觐见。”
    一旁伺候的老内侍应了一句,疾步去了。
    不消片刻,房玄龄等人到来,李世民也不多作解释,便让余长宁将事情的经过叙说一遍。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乃尚书省主官,马周则是李世民着意培养的又一肱股之臣,而侯君集乃前不久征讨高昌国的主帅,回朝后担任兵部尚书之职,在军事领域有着莫大的发言权。
    听完,布衣宰相马周首先拱手出言道:“陛下,微臣认为当务之急,首先要查清此事是否乃吐蕃使臣所为,若真所有证据都对吐蕃不利,且坐实禄东赞的罪责,朝廷不仅要立即终止与吐蕃的和亲,更要松赞干布对我们大唐作一个交代。”
    房玄龄点头道:“马大人说得不错,然而老朽却感到有些奇怪,禄东赞乃吐蕃名臣,按道理来讲不应该做出此等宵小之事,因为这样做除了能呈一时心头之快,对于吐蕃一方没有任何好处。”
   

第481章 扑朔迷离
    长孙无忌亦是赞同道:“微臣复议,吐蕃此行志在和亲迎娶公主,小不忍则乱大谋,难道禄东赞连这些道理都不知道?”
    李世民听三位宰相众口一词指出此事的疑点,不由露出了深思之色。反倒是侯君集冷笑开口道:“陛下,吐蕃乃食古不化的蛮夷,万事皆不能以常理忖度,臣听闻其国都也经常发生一怒即杀人的丑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