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婿 >

第266章

帝婿-第266章

小说: 帝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音尚在袅袅,大厅中顿时想起了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人人目瞪口呆地盯着余长宁,在这心情大起大落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全都愣在了原地。
    王掌柜首先反映了过来,睁大迷茫的老眼惊声问道:“驸马爷,你,你说的什么?”
    “嘿嘿,我是说新东家已经将你们重新雇用,你们依旧可以留在这里做事,谁都不用走。”
    话音落点,厅中的伙计们犹如开水一般沸腾了,人人欢呼雀跃,高声呼喝,不少人相拥相抱又跳又闹,显然大是激动。
    王掌柜激动得老脸通红,连连双手合十作揖似乎在感谢菩萨,嘴里正在念念叨叨间,他又突然想起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急忙问道:“对了,请问驸马爷新的东家是谁?”
    余长宁笑嘻嘻地一指陈若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大家欢迎陈掌事洗尽铅华,荣耀归来,担任宾朋楼新的东家。( )”说罢,已是当先鼓掌。
    “此言当真?”王掌柜满是激动地瑶,身躯不可遏止地颤抖了起来。
    陈若瑶目光微微巡睃了一圈,望着伙计们又是惊奇又是惊喜又是不信的眼神,嘴角一动勾出了一个灿烂无比的笑容,颔首开口道:“不错,刚才余驸马已经买下了整座宾朋楼,若是可以,我愿意当你们的掌事。”
    只闻哄嗡一声大响,伙计全都欢呼鼓掌,喜上眉梢,“陈掌事万岁““余驸马万岁”之声不绝于耳,差点将屋顶都要掀下来。
    王掌柜老眼中顿时滚下了热泪:“掌事,你能回来,那真是太好了,太好了,老朽……老朽……”
    见他已经激动兴奋得不能言语,陈若瑶微笑道:”对,各位伙计,我现在回来了,一定会如以前那般好好打理宾朋楼,绝对不会令大家失望,也请大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努力工作,将酒肆当真自己的第二个家,我相信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宾朋楼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掌事说得不错。”
    不知是谁可着嗓子高声一句,伙计们顿时一片喝彩。
    余长宁上前笑道:“不过有一点已经改变,陈姑娘现在已不是宾朋楼的掌事,而是宾朋楼的女东家,再也不会受制与陈家的牵制。”
    王掌柜正色高声道:“对,大家快点拜见新的东家。”说罢,当先一躬。
    伙计们纷纷点头,厅内顿时响起了一片参吃不齐的拜见声。
    陈若瑶展颜笑道:“好了,我先要回家中取银票,大家现在酒肆内等一会,待会我在安排明日重新开业的事情。”
    伙计们此时已有了主心骨,再不像刚才那般惶惶然,急忙下去各司其职去了。
    随即,两人步行前去陈若瑶居住的小院,陈若瑶刚从瓷枕里取出银票,便一声叹息道:“没想到那****受贿得来的银两,今日竟是帮了我大忙。”
    余长宁尴尬地摸着鼻尖道:“什么受贿说得如此难听,我是代表正义消灭王刺史非法经营得来的银两,而且以后若赚了银子,我也会拿一部分出来做善事,接济那些穷困的乡民。”
    “就你说得好听。”陈若瑶美目横了他一眼,又是一叹道:“不过你这次为了我便花了一万五千两,现在只剩下了五千两银子,实在有些可惜了。”
    余长宁得意洋洋地开口道:“嘿嘿,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目前我已经物色到一个藏有巨利的买卖,就等那香港演员忍不住找我了。”
    陈若瑶听得一头雾水,问道:“什么香港演员?你现在说话真是越来越奇怪了。”
    “哦,他名为曹查理,乃是来自遥远的西方国家,改天介绍你们认识。”
    陈若瑶温柔地点点头:“待会我将银两拿给陈志后,还要安排酒肆伙计们新的工作,为了避嫌,你就不要陪我了。”
    余长宁颔首道:“好,我正准备去宾满楼看看,咱们就分道扬镳吧。”
    宾满楼门前,罗凝正站在门槛好奇张望,自顾自地的嘀咕道:“这宾朋楼也不知怎么了,伙计竟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好生奇怪。”
    余长致得意地大笑道:“还能有甚,自然是因为关门大吉在里面痛哭罢了,姨娘,现在东市的唯一劲敌已经关门,咱们宾满楼一枝独秀的时间到了。哈哈,就看咱们大展宏图、大展伸手、大显四方……”
    “对,还有大吃一惊,大失所望哩。“伴随着轻轻一句戏谑之声,余长宁已是笑吟吟地站在了两人的面前。
   

第459章 文成公主
    余长致闻言正欲发怒,当看到出言者乃是二弟时,胖脸上又露出了笑容,不满嚷嚷道:“二弟,我们好不容易等待宾朋楼关门,再也不能抢宾满楼的生意,你为何还要拆我的台哩?”
    余长宁慢腾腾地开口道:“陈氏宾朋楼虽然已经关门了,不过新的宾朋楼恐怕马上要开张了。”
    听他说得不明不白的,罗凝与余长致皆是一愣,罗凝急忙问道:“长宁,你这话是何等意思?”
    余长宁笑道:“启禀姨娘,刚才宾朋楼前掌事陈若瑶已经投入巨资买下宾朋楼,明日便要重新开张,哎,你说我们是否前去恭贺一下陈东家?”
    罗凝俏脸露出震惊之色,思忖半响轻叹出声道:“若是陈妹妹成为了新的东家,那可是一大劲敌,只怕咱们还得好好经营酒肆。”
    余长致脸上的肥肉抖了抖,哭丧着脸问道:“姨娘,那我们这样算不算得上是乐极生悲?”
    罗凝手指一点的额头笑道:“无妨,棋逢对手将遇良材,比试一番又有何惧?何况以陈妹妹的智慧,必定不会出那些抢生意的昏招,只怕以后两家合作得多,对立得少。”
    “姨娘说得不错。”余长宁点头笑道,“大哥啊,与其在这里唉声叹息,不如好好作几道新菜出来压压宾朋楼的风头,你看如何啊?”
    “长宁之言大是。”余长致郑重点头,“陈若瑶不过区区女流,我们大好男儿何必害怕?况且还有你这个天下一厨在此作镇,我们兄弟同心其力断金。”
    余长宁一拍他的肩膀道:“好,大哥其志可嘉,为示奖励,今日我又教一道新菜给你。”
    闻言,余长致双目顿时泛光,兴奋得连连搓手道:“若是如此,真是太好了。对了二弟,这新菜的名字是?”
    余长宁笑道:“此菜名为东坡肘子,保管大哥你吃了叫好,来,我们现在就去厨房烹制。”
    余长致用力点头,拉着余长宁已是疾步去了。
    望着两兄弟的背影,罗凝笑着摇了摇头,转身走进了酒肆。
    将东坡肘子的烹饪方法交给了大哥,余长宁又变得无事可做,在酒肆里晃悠了起来。
    刚刚进入后园之内,便见一身布衣长裙的画眉正坐在小凳上劈着柴火,丝毫没有疲倦之色。
    “画眉,怎么回来也不休息一下?”余长宁上前不禁笑吟吟地一问。
    “公子,”画眉见他美目不由一亮,站起身来笑道,“反正留在府中也是无事可做,所幸就来酒肆帮忙。”
    余长宁颇为不能理解地摇头一笑,望着地上劈好了的柴火道:“即便是要帮忙,也做些轻巧的活计才是,若将你累坏了,罗瑜非找我麻烦不可。”
    画眉闻言顿时羞红了脸,转移话题道:“对了公子,你交给我的那块残壁我已经平安地带了回来,不知多久交给你?”
    余长宁心里突然一跳,点头道:“那块残壁对我很重要,最好现在就拿给我,你可有带在身上?”
    画眉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了一个锦囊,递给他笑道:“我可是贴身保管,须臾不敢离身,现在就交还公子。”
    余长宁点头一笑,接过锦囊打开一看,这才长吁了一口气放入怀中。
    这块残壁乃是昔日查抄涂贵家中所得,余长宁当初为求稳妥,一直方才画眉身上,他暗暗思忖一定得找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免得一不小心被人顺手牵羊了。
    ……
    翌日又逢朝参,未到卯时,余长宁便与暖乎乎的床榻挥泪告别,穿上官服坐上马车向皇宫而去。
    经过一番列班等待,全身冕冠的李世民从容登上台阶,肃然端坐在了龙椅之上。
    今日早朝第一件事,便是由内侍念诵“突厥呈大唐国书”。
    不少大臣还是第一次与闻突厥也想要和亲的事情,不少人脸上顿时露出了啼笑皆非之色,偷偷看向天子的脸庞,却是波澜不惊,显然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及至内侍尖锐的嗓音落点,李世民环顾殿内沉声问道:“诸卿,关于突厥和亲,不知你们有什么看法?”
    话音落点,杨世道出班奏道:“陛下天威浩荡,大唐兵甲强盛,所以这些周边蛮夷才纷纷上表求取和亲,微臣认为此乃一件好事,不如就效法和亲吐蕃的法子,也从宗室之女中选择一人前去和亲。”
    李世民听完后尚在沉吟间,房玄龄突然出班奏道:“陛下,老臣认为吐蕃与突厥先后请求和亲,这时间也太巧合了一点,为求稳妥,万不可轻下决断,应该拖延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爱卿之言正合朕意。”李世民点点头,突然沉声问道:“鸿胪卿何在?”
    殿中侍御史崔仁师出班禀告道:“启禀陛下,鸿胪卿李百药因身体不适,已经告假。而且陛下上次你已经免去了鸿胪卿参加朝参。”
    李世民恍然醒悟,笑着点头道:“既然如此,鸿胪少卿余长宁可在。”
    刚才一听李世民问李百药时,余长宁便知他一定会接着问自己,此刻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从文臣末端闪出来拱手道:“臣在此,聆听陛下圣谕。”
    见他脸上丝毫没有端庄之色,李世民颇为无奈地一笑,肃然开口道:“余少卿,现在突厥使臣一行如何啊?”
    “启禀陛下,微臣已将他们安置在了国驿馆之内,每日好酒好肉地招待着,而且还吩咐典客署给他们安排了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保管他们乐在其中。”
    李世民满意点头道:“大唐与突厥的关系现在微妙之中,是敌是友都在一线之间,你先想办法将突厥使臣稳住,至于是否和亲,待过段时间再作决断。”
    “微臣遵旨。”余长宁拱手领命,退后了朝班中。
    李世民定了定神,又问道:“宗正卿可在?”
    “老臣在此。”白发苍苍的宗正卿出班便是一躬。
    “宗正卿,朕让你遴选合适的宗室子女和亲吐蕃,不知事情进展得如何了?”
    “启奏陛下,老臣已与礼部尚书翻阅了宗室名录,共选择了三十八名适龄女子,原本还在为如何挑选人选大费脑筋,不料已有一名宗女挺身而出,愿意和亲吐蕃。”
    李世民闻言大是好奇,问道:“主动前去倒也难得,敢问是谁人之女?”
    宗正卿沉稳回答道:“陛下,应征宗女乃是礼部尚书李大人的幼女,名为李雪雁。”
    李世民没想到负责遴选宗室女子的李道宗竟同意自己的女儿和亲,一时间更是惊奇,拍案赞叹道:“任城王(李道宗之爵)有如此襟怀,尽公不顾私,实在可为朝臣楷模,朕不得不说一个服字。”
    李道宗依旧是一副不苟言笑的黑脸,躬身道:“陛下,微臣之女浅薄无知,能为大唐效力,也算尽了宗室女子的责任,她主动请缨,微臣岂有不同意之理?”
    李世民又是一番感叹:“真是巾帼奇女子,那好,朕就赐号李雪雁为文成公主,择日和亲吐蕃,众卿可有异议?”
    “陛下圣明。”大殿中的群臣顿时纷纷躬身,出言赞同。
    余长宁心头却是突然一跳,暗道:乖乖隆叮咚,没想到文成公主竟是宗室之女,也不知是否仅是封号相同而已,若是能见见这位文成公主,那就好了。
    下得早朝,余长宁缓步悠悠地出了大殿,心里依旧是久久不能平静。
    若说中国历朝历代和亲公主谁最享负盛名,那么一定是文成公主无疑,不仅仅因为她是带去汉藏友好的和平使者,更重要的是她将中原的先进文化带去了吐蕃,促进两族文明交融。
    而且根据史书记载,文成公主入藏后始终与松赞干布相亲相爱,而松赞干布为了表达对公主的至深之情,特意为她修建了一座华丽的宫殿,有三座九层楼宇及一千间殿阁,取名叫布达拉宫。直到今日,它依旧矗立在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共前来的游客瞻仰。
    余长宁以前以为文成公主乃是唐太宗的女儿,没料到公主中根本没有文成的封号,直到今日,他才明白文成公主乃是宗室之女,且是他最不喜欢的李道宗的女儿,如何不能他大觉不可思议。
    正在他悠悠思忖之际,突然听见背后有人叫他的名字。
    余长宁转身一看,却见房玄龄正满脸笑意地疾步赶来,连连招手道:“余驸马,等等老朽……”
    余长宁知道这老头儿找自己准没好事,突然朝着他一吐舌头,撒腿就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